建筑材料的性质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第⼀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材料在⾃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散粒或粉状材料,如砂、⽯⼦、⽔泥等,在⾃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在材料⾃然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例。
空隙率:散粒材料⾃然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例。
空隙率的⼤⼩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
材料的压实度:散粒堆积材料被碾压或振压等压实的程度。
相对密度:散粒材料压实程度的另⼀种表⽰⽅法。
2.材料与⽔有关的性质①亲⽔性:材料能被⽔润湿的性质(亲⽔性材料与⽔分⼦的亲和⼒⼤于⽔分⼦⾃⾝的内聚⼒)憎⽔性:材料不能被⽔润湿的性质。
②吸⽔性:材料浸⼊⽔中吸收⽔的能⼒(材料吸⽔率是固定的)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中吸收⽔分的性质。
【平衡含⽔率】:在⼀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材料与空⽓湿度达到平衡时的含⽔率。
③耐⽔性:材料长期在⽔作⽤下不破坏,且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④抗渗性:材料抵抗压⼒⽔渗透的性质。
⑤抗冻性:材料在吸⽔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作⽤⽽不破坏,且强度和质量⽆显著降低的性质。
3.①材料的强度:材料在外⼒作⽤下抵抗破坏的能⼒。
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孔隙率低,强度⾼温度⾼含⽔率⾼,强度低②材料的⽐强度:是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的⽐值③材料的理论强度:指结构完整的理想固体从材料结构的理论上分析,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应⼒。
4.弹性:材料在外⼒作⽤下产⽣变形,当外⼒除去后,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塑性:材料在外⼒作⽤下产⽣变形,外⼒除去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并不破坏的性质5.耐久性:材料在所处环境下,抵抗所受破坏作⽤,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变质、不损坏,保持其原有性能的性质。
6.材料(微观结构):晶体、玻璃体、胶体晶体类型:原⼦晶体,离⼦晶体,分⼦晶体,⾦属晶体第三章⽓硬性胶凝材料1.胶凝材料:在⼀定条件下,通过⾃⾝的⼀系列变化⽽把其他材料胶结成具有强度的整体的材料①有机胶凝材料:以天然或⼈⼯合成的⾼分⼦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胶凝材料。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θ
γSL
(a)
γL
(b)
材料的润湿示意图 a亲水性材料;b憎水性材料
二 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吸水性Water Absorption
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称吸水性.材料的吸水
性用吸水率Ratio of Water Absorption表示,
有质量吸水率与体积吸水率两种表示
方法.
1质量吸水率
二、 材料的孔隙率与空隙率
1. 密实度Dense 密实度是指材料的固体物质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说明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程度,即反映了材料 的致密程度,按下式计算:
DV V0
2.孔隙率Porosity
孔隙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称
为材料的孔隙率P.可用下式表示:
PV0 V V0
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在建筑物的各个部位的功能不同,均要承受 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必须具有相应的基本 性质.
基本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 装饰性、防火性、防放射性等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密实性、空隙率计算材料用量、 构件自重、配料计算、确定堆放空间 力学性质包括强度、弹性、塑脆韧性、硬度.
如混凝土抗冻等级F15是指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次数是15次在15℃的温度冻结后,再在20 ℃的水中融化,为一次冻融循环,这时 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5%,质量损失不超过5%.
五材料的抗冻性Frost Resistance
• 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强度、孔结构、耐水性和吸水饱 和程度有关. • 材料抗冻等级的选择,是根据结构物的种类、使用条件、气 候条件等来决定的.
Wv Wm0
材料的吸水性与其亲水性、疏水性、孔隙率大小、孔隙特征有关.
第二章建筑材料的性质

几种常用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见表2.1
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材料是由固体物质和孔隙 2部分组成,固体物质的比例越高,材料就越密实,表观密度也就越大。密实度 的计算公式为:
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孔隙率越大,密实度和表观 密度值就越小。孔隙率的计算公式为:
2)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材料抵抗水或油渗透的能力。
材料抗渗性好坏与孔隙率大小与特征有关。孔隙率小的材料抗渗性好。孔隙率大的材 料抗渗性差。 3)抗化学腐蚀性
工程中常以增加密实性、设保护层、采用耐腐蚀材料等方法提高材料的抗腐蚀 能力。 4)抗碳化性
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原因除以上4方面外,还有耐老化、耐热、耐光、耐磨等诸方面 内容。
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2)材料抗弯强度的计算 抗弯强度在不同的受力状况和截面形式下有不同的计算公式。通常的材料抗弯形
式是将矩形(包括正方形)截面的条形构件放在两支点上,中间作用一集中荷载,其抗 弯强度按式(2.15)计算:
2.2.2 材料的硬度及耐磨性
1)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压入的能力
(2)吸湿性 材料在空气或潮湿环境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材料的吸湿性大小用含
水率 w含表示
材料含水率的计算式为:
3)耐水性 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处于水的作用下不破坏,且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它
表示材料抵抗水破坏的能力。材料含水后往往强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材料的耐水
性用软化系数K表示。其计算式为:
材料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除产生瞬间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外,还会产生随时间 而增长的非弹性变形。这种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
建筑材料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解: 孔隙率
P V0 V 100% V0
1
0
100%
ρ0=m/V0=2420/(24×11.5×5.3)=1.65g/cm3
ρ=m/V=50/19.2=2.60g/cm3
P
1
1.65 2.6
100%
36.5%
§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材料的强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 的强度,以材料受外力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 的外力表示。材料在建筑物上所承受的外力主要 有拉力、压力、剪力和弯力,材料抵抗这些外力 破坏的能力,分别称为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 强度。
§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建筑物中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直接或 间接与水接触,如水坝、桥墩、屋顶等,为防 止建筑物受到水的侵蚀而影响使用性能,有必 要研究材料与水接触后的有关性质。
§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一)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材料容易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具有
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如砖、石、 木材、混凝土等。
§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课堂练习: 3、已知甲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40cm3,
在自然状态下体积为160 cm3;乙材料的密实度为 80%,求甲、乙两材料的孔隙率,并判断哪种材料 较宜做保温材料?
解:(1)甲材料的孔隙率
P甲=(V0-V)/V0×100%=(160-40)/160×100% =75%
§1.1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密度 钢材、玻璃等少数密实材料可根据外形尺
寸求得体积。
大多数有孔隙的材料,在测 定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 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体 积(排液法)。材料磨的越细, 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砖、 石等材料的密度即用此法测得。
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例如:硅酸盐水泥熟料中,铝酸三钙、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和铁铝酸四钙的性能都是不同的;
3. 相组成
系统:把一种或一组从周围环境中被想象 地孤 立起来的物质称为系统。 相:把系统中一切具有相同组成、相同物理性 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的总和称为相。 材料内部,特别是固体相和结构特征直接决定 材料的力学性能。
4. 耐燃性
耐燃性是指材料能够经受火焰和高温的作用而 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能,是影响建 筑物防火、结构耐火等级的重要因素。 根据材料的耐燃性可分为四类: (1)不燃材料,混凝土,石材等 (2)难燃材料,沥青混凝土 (3)可燃材料,木材,沥青等 (4)易燃材料,纤维植物
5. 温度变形 温度变形是指材料在温度变化时产生体积变
Qa
AZ(t2 t1)
显然,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隔热性能越好。
材料的导热系数决定于: (1)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构造; (2)孔隙率与孔隙特征、含水状况导热时的温度。
2. 热容量 材料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 为热容量。 热容量的大小用比热容来表示。 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1g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 1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Q。
化,多数的材料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温度 下降时体积收缩。用线膨胀系数α来表示
L
(t2 t1)L
第二节 材料的力学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在外力(荷载)作用 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和变形的有关性质。
一、理论强度 二、强度、比强度 三、材料的变形性质
一、理论强度
➢固体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结构质点间的相互 作用力。 ➢理论上来说,材料受外力作用后破坏主要是由于 拉力造成质点间的断裂,或者是剪力造成质点间 的滑移。 ➢材料的理论强度一般都远远大于实际强度。
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性质归纳

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性质归纳
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造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材料。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建
筑材料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及其性质进行归纳。
1. 水泥
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主要由石灰石、黏土和石膏等原材料煅烧而成。
水泥
具有良好的黏着性和硬化性,可以用于制作混凝土和砂浆。
水泥也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在建筑结构中被广泛应用。
2. 砖
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通常由黏土或混凝土制成。
砖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和耐火性,同时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砖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于建造墙体、地
板和抵抗外部压力的结构。
3. 钢铁
钢铁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高强度、硬度和韧性。
钢铁可以用于构建建筑物
的框架和骨架,承受较大的荷载和抵抗外部力量。
由于钢铁的可塑性较好,它可以制造出
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适应不同的建筑设计要求。
4. 木材
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隔音性能。
木材可以用于建
造建筑物的框架、墙体和地板等部位。
由于木材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它在建筑设计中被
广泛应用。
5. 玻璃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建筑材料,它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和隔热性能。
玻璃可以用于制造
建筑物的窗户、门和隔断等部位。
玻璃还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可以保持长时间
的美观。
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性质归纳

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性质归纳
常见的建筑材料有混凝土、钢材、砖块和玻璃等。
以下是各种材料的性质的归纳。
1. 混凝土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
它的性质如下:
- 强度高: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可以承受大的荷载。
- 耐久性好:混凝土抗老化、耐久性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性能。
- 成型性好:混凝土易于成型,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各种形状的浇筑。
- 隔热性能差:混凝土的隔热性能相对较差,导热系数较高,需要进行隔热处理。
2. 钢材
钢材是由铁和其他元素进行合金化得到的材料,具有以下性质:
- 强度高:钢材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能够承受大的力载荷。
- 导热性能好:钢材能够快速传导热量,可以迅速散热。
- 可塑性好:钢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冷弯、热轧等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
- 耐腐蚀能力差:钢材容易生锈腐蚀,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4. 玻璃
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以下性质:
- 透明性好: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能够通过大量光线,使室内明亮。
- 隔音性能好:玻璃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可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 脆性大:玻璃材料脆性大,容易破碎,需要进行防护处理。
- 导热性能差:玻璃的导热系数较大,保温性能较差。
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性质归纳

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性质归纳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进行性质的归纳。
1. 水泥: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硬化后的特点为坚硬、耐久、耐腐蚀。
水泥呈现出质量不均匀、强度差异、收缩变形等问题。
2. 钢材:钢材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具有高强度、刚性好、耐腐蚀等特点。
钢材可满足建筑的力学要求,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建筑、桥梁、大型设备等领域。
但是钢材存在重量较大、易受火灾影响等缺点。
3. 木材:木材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和装饰性。
木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但相对于钢材来说强度较低。
木材还具有易受湿度、虫蛀和火灾等因素影响的缺点。
4. 玻璃:玻璃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透明、光亮、平整等特点。
玻璃在建筑中主要用于窗户、墙壁、隔断等部位。
玻璃具有较好的隔热、阻燃性能,但是易碎、冷热击穿等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5. 砖瓦:砖瓦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较好的隔音、保温等性能。
砖瓦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但是其抗弯强度较差。
砖瓦还具有吸潮、渗漏、易受火灾等缺点。
6. 石材:石材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久性。
石材在建筑中主要用于地板、墙壁、台阶等部位。
不同种类的石材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例如大理石具有装饰性好、硬度高等特点,花岗岩则具有耐用、耐磨等特点。
7. 沥青:沥青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道路铺设和防水处理。
沥青具有黏度大、韧性好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防水性能。
但沥青材料易龟裂、老化等问题需要注意。
8. 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轻质化的特点。
纤维材料主要用于加强构件,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
纤维材料可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在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时,需根据具体的建筑需求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这些性质,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筑材料的定义 二、建筑材料的分类 三、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 四、建筑材料的标准化
一、建筑材料的定义
➢ 建筑材料:是指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本 身所使用的材料。
➢ 如常见的砖、石材、石灰、木材、水泥、 混凝土、钢材、陶瓷砖、沥青、玻璃、涂料 等。
二、 建筑材料的分类
➢ 1、按材料组成分类
❖ 2试件尺寸 强度测定值逐渐减小
100100100 150150150 200200200
❖ 3、加荷速度 加荷速度越快,测定的强度值越大
❖ 4、试验环境的温、湿度
4 材料的强度等级 按强度值的高低划分为若干等级,
❖ 3 材料的温度变形性 材料的温度变形性是指温度升高或降低
时体积变化的性质。
L
(T2 T1)L
几种材料的比热和导热系数及线膨胀系数
材料名称
建筑 钢材
普通 混凝土
粘土砖
花岗岩
泡沫 混凝土
石膏板
导热系数
58 1.51 0.55
3.49
0.03
0.24
W/(m·K)
比热
0.48 0.88 0.84 0.85 1.30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称为材料的强度。
以外力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 外力(拉力、压力、剪力等)表示。
2 材料的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
P
P
P
P P
P
f P A
P
l
P 2
a
a
l =3a
3 影响材料强度的外界因素
❖ 1、试件的形状
相同底面积的试件,高度 越大,强度值越小。
大于
150150150 150150300
➢ 大多数有孔隙的材料,在测定材料的密度时, 应把材料磨成细粉(粒径小于0.2mm),干 燥后用李氏瓶(密度瓶)通过排液法测定其 体积。材料磨得越细,细粉体积越接近其密 实体积,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
➢ 2、表观密度
➢ 表观密度:是指多孔固体材料在自然状态下 单位体积的质量。
➢ 计算公式: ➢ ρ0—表观密度(g/cm3) ➢ m—材料的质量(g) ➢ 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 ➢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的固体物
Wv
Vsw V0
100 %
➢ 吸水饱和状态时,吸入水的体积等于材料内
开口孔隙的体积。
➢ 因此体积吸水率等于开口孔隙率。
➢ 质量吸水率与体积吸水率的关系为:
Wv
干 Wm w
➢ 工程中常用质量吸水率表示材料的吸水性。
➢ 同一材料的吸水率基本是一固定值。
➢ 吸湿性:
➢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在材料自然体积 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 例,称为材料的孔隙 率,用Ρ表示。按下
m
V
闭 口 孔 隙
开 口 孔 隙
式计算:
v0
P V0 V 100 % 1 V (1 0 ) 100 %
V0
V0
p pk pb
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
开口孔隙率Pk=
V开口孔隙 100 % V0
闭口孔隙率Pb=
❖ 影响材料抗冻性的因素 (1)孔隙率、孔隙特征 (2)材料的强度、韧性 (3)材料的软化系数 (4)冻结条件:冻结温度、冻结速度、冻
融循环作用的频繁程度
❖ 1. 某轻质板材,其密度为2.80g/cm3,干燥状 态时表观密度为800kg/m3,测得其体积吸水 率为66.4%,试计算该板的
(1)质量吸水率(Wm) (2)闭口孔隙率(Pb)
黑色金属
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
非金属材料
有机材料
天然有机材料 合成有机材料
复合材料
金属与非金属复合 有机与无机复合
➢ 无机材料
➢ 金属材料:黑色金属-钢铁、不锈钢; 有色金属-铝、铜、铝合金
➢ 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砂、石等、 烧土制品-粘土砖、瓦、陶瓷 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泥
➢ 无机纤维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
V
v0
➢ 3、堆积密度:是指粉
状、颗粒状态材料在堆 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 量
散粒或粉状材料,如砂、
石子、水泥等,在自然堆积
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堆积密度,用 0表示。按下式
计算:
0
m V0
➢ 由于散粒材料堆积的紧密程度不同,堆积密 度可分为疏松堆积密度、振实堆积密度和紧 密堆积密度。
➢ 4、 孔隙率
大小用导热系数(λ)表示。 λ=Q*a/A(T2-T1)t
式中 λ-导热系数(W/m.K) Q-传导的热量(J) A-平壁面积(m2) a-材料的厚度(m) t-传热时间(s) (T2-T1)-材料两侧温差(K)
❖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无机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有机材料 晶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无定形体的导热系数 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即空气愈多,导热系数愈
❖ (1)质量吸水率Wm为:
Wm
Wv 水
66.4% 1000 800
83%
❖ (2)材料的孔隙率P为:
P
1
0
100%
1
0.8 2.8
100%
71.4%
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即为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因
此闭口孔隙率为:
Pb=P- Pk=71.4%-66.4%=5%
(3)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1 导热性 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导热性。其
d
At H
❖ 抗渗等级
抗渗等级指材料在标准试验方法下进行 透水试验,以试件在透水前所能承受的最大 水压力(0.1MPa)来确定的。如W6、W8 表 示材料能承受0.6、0.8MPa的水压而不渗水。
❖ 影响抗渗性的主要因素 (1)亲水性 (2)孔隙率 (3)孔隙特征
❖ 5 抗冻性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
吸湿性,吸湿性常用含水率来表示。即
W含=
m含 m
m
100%
➢ 平衡含水率:
➢
材料中的水分与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平
衡时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 3 材料的耐水性
➢
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且其强度
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材料的耐
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可按下式计算:
Kr
fb fg
➢ 耐水性材料要求软化系数大于0.85
➢ ②孔隙的构造:
开口孔隙 闭口孔隙
开口气孔 闭口气孔
➢ 干表观密度(干燥状态) 气干表观密度
(与空气湿度 平衡时的状态)
0
m V0
0
m m水 Vom水m源自 口 孔 隙开 口 孔 隙
m
闭 口 孔 隙
开 口 孔 隙
v0
v0
➢ 饱和表观密度(吸 水饱和状态)
0
m m饱和水 V0
M水
闭
m口 孔 隙
开 口 孔 隙
❖ 1).软化系数越小,说明材料吸水饱和后的强度降低 越多,其耐水性越差。
❖ 2).对经常处于水中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物(如地 下构筑物、基础、水工结构)的材料,其K软≥0.85;
❖
❖ 4 抗渗性 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材料的抗
渗性(不透水性)。 渗透系数 :
K Qd At H
H
Q
A
K Qd
X100%
➢ 7密实度
❖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 程度
❖ D=V/V0X100%= ρ0 /ρX100%
➢ (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 1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 亲水性:材料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 亲水性材料:砖、木材、混凝土 ➢ 憎水性:材料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 憎水性材料:石蜡、沥青、油漆、塑料
V闭口孔隙 V0
100
%
➢ 5 空隙率
散粒材料自然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 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散粒材料的空隙率。用下式 计算:
P V0 V0 1 V0 (1 0 ) 100 %
V0
V0
0
➢ 6填充率
❖ 填充率是指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中,被其颗 粒所填充的程度。
❖
D/=
V0 V0
X100
%
=
0 0
小; 材料的含水率增加,导热系数也增加 大多数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和湿度升高而
增加
❖ 2 热容量与比热 材料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
性质,称为热容量。 大小用比热表示 公式 Q=cm(T2-T1) 式中 Q-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c-材料的比热(J/g.K) m-材料的质量(g) (T2-T1) -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差 (K)
➢ 2、按功能和使用部位分类
➢ 结构材料-构成建筑物受力构件(梁、板、 柱、基础、框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常用 石材、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等。
➢ 墙体材料-构成建筑物内外和分隔室内空间 所用的材料。砖、砌块、复合板材等。
➢ 建筑功能材料-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非承重 材料。如防水材料、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等。
θ
(a)
θ
(b)
(a)亲水性材料 (b)憎水性材料
➢ 2 吸水性和吸湿性
吸水性:材料浸入水中吸收水的能力称为材 料的吸水性,常用质量吸水率表示:
Wm
m1 m
m
100%
m——材料干燥状态下的质量
m1——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
➢ 体积吸水率:
指材料吸水饱和时,所吸水分的体
积占自然状态体积的百分率。
➢ 1、 建筑材料的标准及其作用
➢ 建材工业企业必须严格按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生产、以确保产品质量,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 建筑材料的使用者必须按技术标准选择、使 用质量合格的材料,使设计、施工标准化, 以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 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