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州市饶平县凤洲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凤洲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饶平县凤洲中学2014级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小麦的高茎与玉米的矮茎C.兔的长毛与白毛 D.棉纤维的长与短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B.摩尔根采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萨顿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赫尔希和蔡斯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5.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6.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18黑光:16 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9白粗:11白光D.黑粗×白粗→15黑粗:8黑光: 15白粗:4白光7.下列关于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而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子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C.染色体都要经过复制,都要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D.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后还需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成为蝌蚪状的精子8.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
广东省潮州市汫洲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潮州市汫洲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某电梯中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突然发现绳子断了,可判断此时电梯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是加速上升B.可能减速上升C.可能匀速上升 D.可能减速下降参考答案:D2. (单选)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
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
右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
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参考答案:B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竿的推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参考答案:D 4.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位移大小之比为1∶3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参考答案:D5. 我国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如图所示,假若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Ⅰ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由椭圆轨道Ⅰ变轨进入地球同步圆轨道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Ⅱ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B.卫星在椭圆轨道Ⅰ上的P点处加速进入轨道ⅡC.卫星在轨道Ⅱ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小D.卫星在轨道Ⅱ运行时不受地球引力作用参考答案:B【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北斗导航卫星为地球同步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其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解答】解:A、7.9km/s即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大的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要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v的表达式可以发现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B、卫星在椭圆轨道Ⅰ上的P点处加速实现提供的力小于需要的向心力,进入轨道Ⅱ.故B正确C、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D、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重力作用提供向心力,处于失重状态,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行星的一颗小卫星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绕行星运动,运行的周期是T。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凤洲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饶平县凤洲中学2014--2015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2.《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 、牛耕的出现B、牛耕的推广C、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4.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5.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6. 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7.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8.下列电视或电影中出现的画面不违背历史史实的是A、《封神榜》中的士兵用的是铁器兵器B、《西游记》中唐僧化缘得到一个甘薯C、《英雄》中李连杰用的可能是柄钢剑D、《水浒》中武松喝酒用的是白地蓝花的青花大碗9.某地发现了一座古墓,随葬文物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青花釉里红婴戏碗、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已残)、烟叶残渣等。
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A.唐朝B.宋朝C.明朝D.元朝10.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最早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A、汉朝B、隋唐时期C、秦朝D、明朝后期11.“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广东省潮州市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查高一级物理科参考答案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坐号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空格中填写正确答案的代号。
第Ⅱ卷及附加题的答案用黑色钢笔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缴交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CBDABABCABDBCA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三.实验题(第13题8分,第14题6分,共14分) 13. (8分)(1)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2分 (2)P 球击中Q 球…………………2分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 (3)0.05…………………1分 1.0…………………1分 14. (8分)14.(1)= (……………..2分), (2)2122))((21))((21t dm M t d m M mgL ∆+-∆+=(……..1分) (4)0.314 J (……2分),0.300 J (………….1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5题12分,16题14分,第17题12分,共38分) 15(12分).(1)由2022121sin mv mv W mgs Fs t f -=--θ可解得:J W f 14200= ……………6分(2)由动能定理得:20210sin mv W mgs f -=--,,θ.........3分 ,,14200fs W J fs W f f ===而. (1)解得: m s 3.41=,……….1分其它方法思路正确同样给分16(14分).(1)大猴子从A 点水平跳起最小速度为,根据平抛运动知识:①……….2分② (2)分联立①②,得:=8m/s ③………1分(2)大猴子抓住青藤速度为,由C 到D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④……….2分得:=m/s 9m/s 。
广东省饶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检测试题 物理含答案

饶平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期初考试物理(答案在最后)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某无人机爱好者操纵一架无人机从地面由静止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高度的升高,无人机的惯性逐渐减小B.随着速度的增大,无人机的惯性逐渐增大C.无人机在地面刚启动时,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D.无人机在地面刚启动时,速度为0,加速度也为02.杭州亚运会的铁饼赛场中使用机器狗运输铁饼.当铁饼落地后,场边待命的机器狗奔跑到铁饼处,由工作人员将铁饼固定在机器狗背部的卡槽中,再将铁饼运输回到起点处,每次往返约120m,用时8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卡槽为参照物,在运输过程中铁饼处于静止状态B.在研究机器狗奔跑的动作姿态时,可将机器狗视为质点C.机器狗每次往返运输铁饼的位移约为120mD.机器狗从出发到返回起点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约为1.5m/s3.某新能源电动客车的x t-图像如图(a)所示,某高楼电梯上升的v t-图像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段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该新能源电动车在01h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该电梯在02s~时段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该新能源电动车在23h时段内静止D.该电梯在25s4.如图所示,某运动员将排球竖直向上垫起,若排球被垫起后经2s又回到原出发点,则排球被垫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大约为()A.5mB.10mC.15mD.20m5.如图所示,货车上一圆柱形货物A被放在V形物体B中,以防止A前后滚动。
固定在货车上的B物体由一斜面插上竖直挡板构成。
若竖直挡板与A之间的弹力为N1,斜面与A之间的弹力为N2,货车向右运动过程中,A和B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车加速,则N1增大,N2减小B.货车加速,则N1增大,N2不变C.货车减速,则N1减小,N2增大D.货车减速,则N1不变,N2增大6.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极限运动。
【化学】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凤洲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凤洲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2015.4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C反应放出氢气,将A投入B的盐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B,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A>B>C>D B.D>B>A>C C.B>D>A >C D.C>D>A>B2.已知反应A+B 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B. A和B的总能量一定低于C和D的总能量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3.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4.下列物质互为同位素的是()。
A、H和DB、O3和O2C、CO和CO2D、金刚石和石墨5.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C.在空气中加热均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D.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漂浮在水面上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a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b kJ,形成1 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c 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b>c B.a+b<2c C.a+b<c D.a+b>2c7.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中依次含有( )。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试题 (2)

饶平一中2014-2015年高一级第三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一、本题共12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牛顿通过实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C .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D .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 2.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 .一定不等于零B .可能不变C .一定改变D .一定不变3.欲划船渡过一宽100m 的河,船相对静水速度1v =5m /s ,水流速度2v =3m /s ,则A .过河最短时间为20sB .过河最短时间为25sC .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5sD .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0s 4.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筒壁的B .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C .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D .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5.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始终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B .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C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 .“天链一号01星”质量与其它同步卫星质量不一定相等6.卫星电话在抢险救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使用静止轨道卫星,不能覆盖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而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解决了覆盖全球的问题.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构成.中轨道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由于地球的作用使中轨道卫星处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 .9g B . 4gC .4gD .9g 7.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粗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h 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B .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C .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小D .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8.如图(甲)所示,a 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某时刻在a 的正上方有三颗轨道位于赤道平面的卫星b 、c 、d ,各卫星的运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图(甲)中已标出,其中d 是地球同步卫星.从该时刻起,经过一段时间t (已知在t 时间内三颗卫星都还没有运行一周),各卫星相对a 的位置最接近实际的是图(乙)中的9.几个力共点且在同一平面内、作用在某个质点上,使该质点处于平衡状态.当其中的一个力只是大小逐渐减小而其它力保持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合力逐渐增大,动能一定增加B .合力逐渐减小,动能可能增加C .合力逐渐增大,动能可能减少D .合力逐渐减小,动能一定减少10.水平传送带在外力的带动下始终以速度v 匀速运动,某时刻放上一个小物体,质量为m ,初速大小也是v ,但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甲dcab 乙dc ab Adc a bBdcabC dcabD最后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体的功为W ,摩擦生成的热为Q ,则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W =0B. W ≠0C. Q =0D. Q ≠0 11.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设风对雨滴持续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雨滴质量越大,下落时间将越短B .雨滴下落时间与雨滴质量大小无关C .同一雨滴风速越大,着地时动能越小D .同一雨滴风速越大,着地时动能越大12.物块先沿轨道1从A 点由静止下滑至底端B 点,后沿轨道2从A 点由静止下滑经C 点至底端C 点,CB AC ,如图所示.物块与两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物块在C 点处撞击的因素,则在物块整个下滑过程中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 B.沿轨道1下滑时的位移较小 C.物块滑至B 点时速度大小相同 D.两种情况下损失的机械能相同二、本题共4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7分)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备有如下器材:A .打点计时器;B .直流电源;C .交流电源;D .纸带;E .带夹子的重物;F .秒表;G .刻度尺;H .天平;I .导线;J .铁架台;K .游标卡尺;L .螺旋测微器.其中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_ __ (填字母代号)(2)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 /s 2,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38cm ,0.19cm 和0.18cm ,可见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操作的同学是__ ___.其错误的操作可能是___ .14.(7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0m/s 2.实验小组选出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O 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 、B 、C 为三个计数点,在计数点A 和B 、B 和C 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测得1h =12.01cm ,2h =19.15cm ,3h =27.86cm .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 的交流电.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 点时 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 J ;此时重锤的AB图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 J,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知道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出现的问题是.(重锤质量m已知)0平匀速发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求:(1)炸弹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2)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P=60kW的起重机,将一质量为m= 500kg的工件由地面竖直16.(13分)用一台额定功率为向上吊起,不计摩擦等阻力,取g= 10m/s2.求:v;(1)工件在被吊起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m(2)若使工件以a=2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向上吊起,则匀加速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3)若起重机在始终保持额定功率的情况下从静止开始吊起工件,经过t= 1.14s工件的速v = 10m/s,则此时工件离地面的高度h为多少?度t饶平一中2014-2015年高一级第三次阶段测试物理答案一.选择题二.论述、计算题13.(1)B 、F 、H 、K 、L (3分);(2)甲(2分);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2分)14. m 88.1(3分) , m 96.1(3分) , 该实验小组做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电键 或者 释放纸带时手抖动了(2分) (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均给满分)15.(1)由平抛运动的特点知炸弹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221gt H =,得gHt 2= (3分) 炸弹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为gH v t v s 200== (4分)(2)炸弹落地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gH v y 2=(3分)炸弹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为gH v v t 220+= (4分) 16.(1)当工件达到最大速度时,F = mg ,P = P 0 = 60kW故 s /m 10500106030⨯⨯==mg P m v = 12m/s (2)工件被匀加速向上吊起时,a 不变,v 变大,P 也变大,当P = P 0时匀加速过程结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 mg = ma ,解得 F = m (a + g ) = 500⨯(2 + 10)N = 6000N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工件的速度为 s /10m s /m 6000106030=⨯==F P v匀加速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5s s 2100===a t v(3)根据动能定理,有 02120-=-t m mgh t P v 代入数据,解得 h = 8.68m .。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凤洲中学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

饶平县凤洲中学2014--2015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一、单项选择(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Paris is the capital and largest city of France, the River Seine.A. situated onB. situating inC. situated inD. situating on2. The city is also famous its restaurants,cafes and theatres.A . for B. as C. like D.of3. Athens is known the birthplace of western civilisationA . for B. as C. like D. of4. Their work other writers ever since.A . has influenced B. influenced C. haveinfluenced D. has influence5. The report shows that we are making but that we need to make greater efforts.A . some progresses B. some progress C. a progress D. progress6. By the time he was twelve years old ,he a chemistry lab of his own.A . had been set up B. had set upC. have been set upD. have set up7. It was the and the most dangerous situation I've ever been in.A . most frightened B. most frightening C. more frightened D. more frightening8. Sandstorms in China appear to have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desertification".A . as a result B. as a result of C. as result of D. as a result of it9. Mencius was a thinker teachings we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Confucius.. A . whose B. who C.whom D. that10. Three quarters of China's energy is produced burning coal.A . by B. with C. as D. for11. Bob got a higher income because he ha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____ the company.A. forB. toC. ofD. on12. I’m sorry to tell you I’ll be unable to join you. Please ____ my name from thelist.A. removeB. remainC. returnD. remember13. From our ____ on the top of the hill, we can have a better view of the whole city.A. warningB. conditionC. freedomD. position14. John is smart, polite, and hardworking. ___, I think he is one of the best studentsin our class.A. In conclusionB. In terms ofC. On averageD. In all15. The weather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 ____ 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A. whatB. whichC. thatD. it16. This is the museum ____ the exhibition was held.A. whereB. thatC. on whichD. the one17. ____ more than 80% of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o to primary school, about115 million children are not being educated.A. WhenB. HoweverC. AlthoughD. Unless18. The number of people invited ____ fifty, but a number of them ____ absent for different reasons.A. were; wasB. was; wasC. was; wereD. were; were19. Confucius is the philosopher ____ influence has been the greatest.A. whichB. whoseC. whereD. when20. This is the day ____ we visited Hong Kong.A. by whichB. by thatC. whereD. on which21. His new book ____ next month.A. will be publishedB. is publishingC. is being publishedD. has been published22. The things talked about in this report ____ over a year ago.A. had taken placeB. took placeC. have taken placeD. were taken place23. We were surprised ____ the temple still in its original condition.A. findingB. to findC. findD. to be found24. Tom was disappointed that most of the guests ____ when he ____ at the party.A. left;had arrivedB. left;arrivedC. had left;had arrivedD. had left;arrived25. When she woke up, she found that her house ____ by the thunderstorm.A. was destroyedB. destroyedC. had been destroyedD. had destroyed二、完形填空(共20分; 20小题, 每题1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6—4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洲中学高一年级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5.05(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变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速率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B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 .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不变。
3. 有一物体在离水平地面高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 ,竖直分速度为v y ,水平射程为l ,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A 、v l B 、gh2 C 、y v h 2 D 、g v v 2024.如右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 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B .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也可能产生压力C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D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5.在高速公路上,常常将公路的转弯处修建成外高内低的倾斜面。
如右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弯道的半径为r ,转弯半径水平,则汽车完全不靠摩擦力转弯的速率是( ) A .θsin gr B .θcos gr C .θtan gr D .θcot gr6.质量为 m 的汽车,以速率v 通过半径为 r 的凹形桥,如右图所示,在桥面最低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 )A . mgB .r m v m g 2+C . rm v m g 2- D . r m v 27.某人站在一星球上,以速度v 0竖直向上抛一小球,经t 秒后,球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 ,现将此球沿此星球表面将小球水平抛出,欲使其不落回星球,则抛出时的速度至少为( ) A .t v 0 B .t R v 0 C . t R v 02 D .Rtv 08.如右图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B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向心加速度C .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D .如果a 卫星由于阻力,轨道半径缓慢减小,那么其线速度将增大9.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 ∶T B =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 .R A ∶RB =4∶1,v A ∶v B =1∶2 B .R A ∶R B =4∶1,v A ∶v B =2∶1C .R A ∶R B =1∶4,v A ∶v B =1∶2D .R A ∶R B =1∶4,v A ∶v B =2∶110.地球的半径为R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一颗离地面高度为R 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 .卫星运转的线速度为gR 241B .卫星运转的角速度为Rg241 C .卫星运转的周期为gR24πD .卫星加速度的大小为2g11.甲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它们在相等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相同的位移,试判断推力对物体做功W 甲和W 乙及功率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为 ()A .W 甲>W 乙,P 甲=P 乙B . W 甲=W 乙,P 甲<P 乙C .W 甲<W 乙,P 甲>P 乙D .W 甲=W 乙,P 甲=P 乙12.如右图所示,用力拉一质量为m 的物体,使它沿水平匀速移动距离s ,若物体和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此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A .μmgsB .μmgs cos α/(cos α+μsin α)C .μmgs /(cos α-μsin α)D .μmgs /(cos α+μsin α)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注意:以下各题均需答到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否则不给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其中13小题8分,14小题4分。
) 13.(8分)⑴若用如右图所示的平抛仪来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在实验测量前必须进行两项重要的调整: ① 调整背景板竖直,其标准是:重垂线与背景板平行。
② 调整轨道的槽口 ,其目的是: 。
⑵.右图所示的实验中,为描绘平抛运动轨迹,需多次释放小球,它对释放小球的要求是: ① 。
② 。
14.(4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边长L =2.5cm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右图的a 、b 、c 、d 所示,则小球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 0=____ _(用L 、g 表示),其数值为__ __ _。
(取g =10m/s 2)三、计算题(本题共 4小题,共40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 15.(8分) 如右图所示,高为h =5m 的水平平台上有一个滑块,距右侧边缘L =5m ,以初速度v 0=6m/s 向右滑行,已知滑块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取g =10m/s 2)求:(1)滑块离开平台时的速度。
(2)滑块落地点离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
16.(8分)据报道,“嫦娥二号”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处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1)如果已知“嫦娥二号”的线速度为V,求月球的质量;(2)如果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
17. (12分)有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 ,自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将其以a=2m/s2的加速度向上拉起.(取g=10m/s2)求:(1)在向上拉动的5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2)上拉至5s末时,拉力的功率。
18.(12分)如右图所示,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沿曲面冲上高0.8m的顶部水平高台,接着以v=3m/s的水平速度离开平台,落至地面时,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
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
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人和车的总质量为200kg,特技表演的全过程中,阻力忽略不计。
(计算中取g=10m/s2,sin53°=0.8,cos53°=0.6)。
求:(1)从平台飞出到A点,人和车运动的水平距离s。
(2)从平台飞出到达A点时速度。
(3)圆弧对应圆心角θ。
(4)已知人和车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速度v′为33m/s,求此时人和车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凤洲中学高一年级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 BC 2. AC 3. BC 4. BC 5.C 6. B 7. C 8. BD 9.D 10.BC 11.B 12. B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其中13小题8分,14小题4分。
) 13.(8分)(1)②水平-------2分;让小球作平抛运动(初速度水平)----2分 (2)① 从同一位置释放--------2分 ② 无初速度释放-----------2分 14.(4分)gL 2,1.0m/s16.(8分)(1)M =V 2(h +R )/G (2)T =(4π2(R +h )3/(R 2g ))0.517.(12分)解:(1)求5 s 内拉力的功率,是指5s 内的平均功率.方法一: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g =ma ,解得F =120 N .又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5s 内物体的位移为221at s ==25 m .所以有: 525120⨯===t Fs t W P W =600 W . 方法二: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物体在5s 内的平均速度=+=)0(21at v 5 m/s ,所以平均功率为:P=F v =120×5 W =600W .(2)求第5s 末的功率,即为5s 末的瞬时功率. 5s 末的功率为: P =Fv cos θ=Fat cos0=120×2×5 W =1200W .18.(12分)解:(1)由222vt s gt 21H =,=可得: m 2.1g H 2v s ==(2)摩托车落至A 点时,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s/m 4gt v 2y ==到达A 点时速度 s m V V V y A /522=+=(3)设摩托车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34vv tan y ==α,即α=53°所以θ=2α=106°(4)在o 点:R 'v mmg N 2=- 所以N =860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和车在最低点O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860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