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九年级历史下册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8年度
九年级历史下册检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A.是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它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成功的现实
C.它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D.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 1921年冬,一位苏维埃俄国的农民交完粮食税后,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
他能这样做是
因为当时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土地法令》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3.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
4.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使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巨大成就
B.它对苏联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了积极的作用
C.重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它后来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5.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7.下列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 B.这一体系建立说明“弱国无外交”
C.这一体系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这一体系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8.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脏会议
③会议暂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埋下了新的矛盾④两个会议均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9.《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
下列
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10.关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新闻报道中,不应出现的是?
A.决定成立联合国 B.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
义
C.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D.苏联承诺对日作战
11.右图“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显示,1933年美国的
失业率最高。
引发这一结果的事件是?
A.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C.经济大危机 D.美苏争霸
12.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A.德国闪击波兰
B.意大利向英法宣战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13.最能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事件是?
A.苏联的参战B.英、美对日宣战
C.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4.丘吉尔说:希特勒“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的前奏……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
和美国面临的危险。
”他认为英国应该?
A.和德国讲和,避免被希特勒入侵B.和不同制度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
C.提醒美国有被德国入侵的危险D.和资本主义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
15.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事件是?
A.诺曼底登陆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D.莫斯科保卫战
16.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
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
”从材料中你可以获得的主要历史信息有?
①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③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④苏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是在?
A.“一战”前
B.“一战”后
C.“二战”前
D.“二战”后
18.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
B.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D.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对代
19.二战后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家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各国原有经济基础较好,国民素质高
20.欧盟成立的作用有?
①各成员国之间加强了政治、经济的联系②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③提高了他们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④形成了新的侵略集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原因有?
①美国的大力扶持②美国在日本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③大力发展教育,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④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⑤加入欧盟,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22. 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到2007年已经拥有27个成员国。
下列关于欧盟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B.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C.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D.成员国内有统一的军队
23.1991年底,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旗。
和这一现
象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欧盟建立 B.东欧剧变C.苏联解体 D.赫鲁晓夫下台
24.“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
它描述的是下
列哪个国家?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中国
25.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政策
C.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思想和路线
D.“八一九事件”的爆发
26.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说明?
①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
③和平和发展的两大主题已被改变④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拥有较强的实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7. 方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资本上义和社会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28.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军事上采取的重要措施
是?
A.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实施马歇尔计划
29.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
义的渗入”。
这表明?
A.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
B. 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
C.美国要改善和苏联的关系
D. 美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30.“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奥运会会歌的传唱让“地球村”家喻户晓。
请问,
“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
A.政治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区域集团化
31. 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3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关于这一问题的表述,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3.关于朝鲜核问题,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曾多次举行六方会谈。
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A.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
A.两极格局的终结
B.霸权主义的影响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35.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中的“多强”不包括
A.印度B.中国C.日本 D.俄罗斯
35.肇庆市近年来中考都实行网上阅卷。
这一阅卷方式得益于?
A.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
D.航天技术的发展
36.1973年,第一部手机在美国诞生,经过30余年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和性能有了突飞猛进
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机3G时代,实现了手机通话到手机视频的飞跃。
这种变化反映了?
A.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手机的使用普及
C.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D.人们的生活质量原来越高
37.许多职业的出现和科技发明密切相关,因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出现的职业是?
A.火车司机飞行员B.网络管理员航天工程师
C.汽车司机空姐 D.铁路工程师电工
38.世界名画《格尔尼卡》,是1937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的,它
是20世纪绘画艺术中的珍品。
其作者是?
A.毕加索 B.德莱塞 C.罗曼·罗兰 D.贝克特
二、简答题。
(共16分)
39.简述《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影响?(8分)
40.简述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和影响?(8分)
三、开放题(8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
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美洲的特产玉M。
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
非、欧。
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也传到了欧美。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历史事件把“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从而促进了各大洲的经济交流?(1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1分)为顺应经济全球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请举一例说明。
(1分)
(3)经济全球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
请你举出两个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印证。
(2分)
(4)材料三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言之有理。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