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而言,为结句蓄势。“折柳”二字 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 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 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 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是主观情感的推演,不 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李白这 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 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古诗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客居 洛阳城时夜间闻笛声的 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 无限的思乡之情。
逢入京使
岑参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江陵人,唐 代边塞诗人。因仕途原因,几度出 塞,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 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深切的感受, 故其边塞诗佳作尤多。
朗读停顿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朗读停顿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诗理解
1.词义: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篁,竹林。 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这里指吟咏、 歌唱。 深林:这里指“幽篁”。 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2.诗意: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奏古 琴,时而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的深处,只有一轮明 月在静静地映照。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表现了一种 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 时而弹奏古琴,时而高歌长啸。其实,不论“弹琴”还 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朗读
lè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xiáng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lú
诗意速通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烽火台名
译文: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 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芦笛
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译文: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笛,惹得征人们 一夜都在望乡。
走近作者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 人 , 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 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 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 情 , 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 尤其工于七绝。代表作有《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 降城闻笛》。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贞元元年(785) 起,李益佐灵州大都督杜希全幕,约四五年之久,诗 当作于此时。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 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一说,指唐代灵州的受降城, 故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岑参
cén shēn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bàng 应傍/战场/开。
诗意速通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勉强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 灾祸的风俗
译文:(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地想要(按照 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人来送酒助兴。
旁边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我)在远方怜惜故乡长安的菊花, (这时它们)应在战场旁边盛开。
2.“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 用?
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李龟年当年 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 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经典诵读古诗(四年级上下)

四年上01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02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0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04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05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0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07清平乐【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08丑奴儿【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09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0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1—3年级)

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1—3年级)1.《江南》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敕(chì)勒(lè)川,阴山下。
天似穹(qióng)庐(lú),笼(lǒng)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 àn)牛羊。
3.《咏鹅》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 āo)。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登鹳(guàn)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8.《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望庐(lú)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zhōu)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tán)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黄鹤(hè)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早发白帝城》李白朝(zhā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líng)一日还。
两岸猿(yuán)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lù)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bó)东吴万里船。
15.《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古诗词集体朗诵稿

古诗词集体朗诵稿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智慧,能够让我们重温历史的风华,感受古人的情怀。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朗诵几首经典的古诗词,让我们一同走进古代文化的殿堂。
第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人在夜晚的静谧思绪。
透过明亮的月光,他忍不住抬头望着天空的明月,思念故乡的亲人。
静谧的夜晚,给人以安宁之感。
第二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他以壮丽的词藻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他的壮志豪情。
我们可以想象,站在鹳雀楼上,凭栏远望,视野尽头似乎没有边界,但我们永远也无法停止追求,总会有更高更远的一层楼等待着我们。
第三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孟浩然所作,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清晨景色唤起读者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春天的早晨是如此的安静,仿佛人们陷入沉睡,而大自然却已经苏醒。
花儿轻轻飘落,满地都是它们的芬芳,这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第四首:《送别》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是古代文学家佚名所作,描述了一种深情而复杂的离别之情。
歌词以简洁婉转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或爱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让人陷入对离别的思念之中。
第五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用寥寥数语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河面上下起了雪,而一位老人独自驾船,在江雪中独自垂钓。
这首诗给人以深深的沉思,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
这几首古诗词,虽然简洁,但都通过精准的文字表达,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独特感悟。
让我们通过这次集体朗诵,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
朗诵完毕,谢谢大家!。
古诗词经典诵读 四年级(下)

古诗词经典诵读-四年级〔下〕1、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2、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哪里边。
3、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1、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4、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5、论诗〔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奇。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7、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含古诗)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含古诗)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晨读对韵》麻 韵(ɑ)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ɡuān)花,白鹭(lù)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支五支花。
歌 韵(e)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kē)。
桃枝对柳叶,放鹤(hè)对观鹅。
小夜曲,大风歌,潋滟(liàn yàn)对嵯峨(cuó é)。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支 韵(-i)庭对院,井对池,落絮(xù)对游丝。
飞禽(qín)对走兽,骏(jùn)马对雄狮。
三国志,七步诗,错落对参差(cēn cī)。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侧身天地更(ɡènɡ)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
行对止,善对慈(cí),本性对天资(zī)。
粗心对大胆,益(yì)友对良师。
孙行(xínɡ)者,祖冲之,鲁迅对徐迟。
笔扫龙蛇字,胸藏(cánɡ)锦(jǐn)绣词。
偏多热血(xuè)偏多骨,不悔真情不悔痴(chī)。
齐 韵(i)河对海,涧(jiàn)对溪(xī),远近对高低。
奇珍对异(yì)宝,琥珀(hǔ pò)对琉璃(liú li)。
桃灼灼(zhuó),柳依依(yī),龙眼对马蹄(tí)。
掬(jū)水月在手,拈(niān)花香满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zhuó)春泥。
来对往,密对稀(xī),来日对往昔(xī)。
眼明对手快,心旷(kuànɡ)对神怡(yí)。
千里马,五更鸡,暮蔼(mù ɑǐ)对晨曦(chén xī)。
高谈惊左右,博(bó)学贯(ɡuàn)中西。
天上月悬(xuán)千古镜,池中星照一盘棋(qí)。
中国经典的古诗词诵读

中国经典的古诗词诵读中国经典的古诗词诵读(精选篇1)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宋代〕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词中无意间描写的现象,往往含有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2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宋代〕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一作:双来去;离恨苦一作:离别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首词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有区别的。
上片取景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境界开阔,风格近于悲壮。
但上片深婉中见含蓄,下片于广远中有蕴涵。
王国维借用词中“昨夜”三句来描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虽与词作原意了不相涉,却和这三句意象特别虚涵,便于借题发挥分不开的。
3破阵子·春景晏殊〔宋代〕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中国经典的古诗词诵读(精选篇2)1清平乐·红笺小字晏殊〔宋代〕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此为怀人之作。
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2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晏殊〔宋代〕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jié
①碣石:山名。
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
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dàn
②澹澹:水波摇荡貌。
sǒng zhì
③竦峙:耸立。
④星汉:银河。
陋室铭
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戒子规
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将(qiāng)进酒
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