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中的糖化工艺探讨

合集下载

啤酒糖化器实验报告单

啤酒糖化器实验报告单

啤酒糖化器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啤酒糖化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对麦芽淀粉的转化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啤酒生产中的糖化阶段以及相关参数的影响。

实验原理:1. 糖化过程:糖化是啤酒生产中酿造工艺的重要一步,指的是将麦芽中的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利用糖化酶的作用,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葡萄糖和麦芽糊精等可溶性糖。

2. 糖化温度:糖化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酶的变性,从而影响酶的活性;过低的温度则会抑制糖化酶的活性。

一般酿造啤酒时,糖化温度保持在58-65摄氏度。

3. 糖化时间:糖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反应。

一般情况下,糖化时间为60-90分钟。

4. 搅拌速度:通过适当的搅拌可以促进糖化过程中酶的均匀分布,提高糖化效率。

5. pH值:糖化过程中pH值的调节对酶的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啤酒糖化酶对pH值在5.2-5.5的范围内较为活跃。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糖化器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残留。

准备所需的麦芽和糖化酶。

2. 糖化器设置:将合适量的水加入糖化器中,将糖化器预热至设定的糖化温度。

3. 加入麦芽:将适量的麦芽均匀加入糖化器中。

4. 加入糖化酶:按照糖化酶的使用说明,将适量的酶加入糖化器中。

注意酶的用量要根据麦芽的品种和质量确定。

5. 调节pH值:通过加入适量的酸或碱溶液,调节糖化液的pH值至5.2-5.5之间。

6. 开始糖化:启动糖化器的搅拌功能,开始糖化过程。

注意糖化过程中控制温度、时间和搅拌速度。

7. 取样分析:根据需要,可在糖化过程中取样分析糖化液中的糖含量及其他相关参数。

8. 糖化结束:完成糖化过程后,关闭糖化器并取出糖化液,备用于后续的酒曲发酵或其他工艺步骤。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得知,糖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搅拌速度和pH值等参数的控制对糖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平衡以上参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糖化酶的活性,使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从而为后续的发酵过程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酒精发酵工艺

酒精发酵工艺

酒精发酵工艺一。

糖化醪发酵的目的要求及设备结构特点(一)发酵的目的要求淀粉质原料经过蒸煮,使淀粉呈溶解状态,又经过曲霉糖化酶的作用,部分生成可发酵性糖,这还不是酒精生产的终了,在.糖化醪中接入酵母菌;在酵母的作用下,将糖分转变为酒精和CO2,获得了酒精产品,这才是酒精发酵的目的。

从表面上去观察酒精发酵,其过程十分简单,它只是将糖化醪打入发酵罐后,接入酒母,就可以进行发酵了。

但是,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却发生着十分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在这里既有糖化醪中的淀粉和糊精继续被糖化酶水解,生成糖分的作用(即后糖化作用),也还有蛋白质在曲霉蛋白酶进一步水解下生成低分子含氮化合物如是是眎、动胨、肽和氨基酸的作用。

生成的这些物质,有的被酵母吸收利用,合成酵母菌体细胞,另一部分则被发酵,生成酒精和CO2及其它副产物。

酒精生产,要求用最少的原料来生产尽可能多的酒精产品,并应尽量减少发酵损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创造如下有利条件来实现这一目的要求:(1)在发酵前期,要创造条件,让酵母菌继续繁殖到一定数量。

(2)使糖化醪中的淀粉和糊精继续被分解,生成可发酵的糖分。

(3)发酵过程的中期和后期,要创造厌气条件,使酵母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发酵生成酒精.(4)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应设法排除,并注意加强对随CO2逸出时被带走酒精的捕集回收.(二)发酵设备酒精发酵的工艺方式不同,发酵设备也赂有差异.从发酵形式来分,有开放式、半密闭式和密闭式三种。

如果从材质上分,则可分为钢板和水泥制两种。

半密闭式发酵罐多采用钢板制成,罐顶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能启闭的人孔。

密闭式发酵罐也用钢板制成,钢板厚度视发酵罐容积不同而异,一般采用4 - 8毫米厚钢板制成,罐身呈圆柱形,罐身直径与高之比为1:1。

1;盖及底为圆锥形成碟形;罐内装冷却蛇管,蛇管数量一般取每立方米发酵醪用不少于0。

25平方米的冷却面积。

蛇管可分上下两组安装,并加以固定。

也有采用在罐顶用淋水管或淋水围板使水沿罐壁流下,达到冷却发酵醪的目。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生物工程)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生物工程)

发酵工程综合实验——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一、实验目的:根据发酵工程原理,学习和掌握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生产工艺,熟悉酒精生产的实际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将淀粉质原料经双酶法液化糖化,使其变成可发酵性糖,再接种经活化扩培的活性干酵母菌种进行发酵,使其生成酒精,通过蒸馏分离,最后得到酒精产品。

双酶法液化糖化是新型生产工艺,免去原料高温蒸煮,既可节省蒸煮用汽,又可省去冷却用水,同时降低高温蒸煮过程糖损失,提高原料出酒率。

三、实验材料:玉米粉(颗粒为1.5mm)、耐高温α-淀粉酶、糖化酶、酒精活性干酵母、葡萄糖、1mol/LNa2CO3溶液、1mol/LH2SO4溶液、纱布。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250mL、500mL三角烧瓶,100mL、500mL、1000mL 烧杯,糖度计,10L全自动发酵罐,酒精蒸馏装置(500mL蒸馏烧瓶、加热套、冷凝器、100mL容量瓶),酒精计,pH试纸,水浴锅、恒温振荡培养箱、电炉及常规玻璃仪器。

五、实验方法:1.工艺流程水α-淀粉酶糖化酶↓↓↓玉米粉→调浆→液化→糖化→扩培←活化←干酵母水α-淀粉酶糖化酶↓↓↓玉米粉→调浆→液化→糖化→发酵→蒸馏→酒精2.实验操作要点(1)干酵母活化扩培:称玉米粉18g,加水100mL,搅拌调匀,用1mol/L Na2CO3或1mol/L H2SO4溶液调pH在6.0~6.5,加耐高温α-淀粉酶30u/g玉米粉,搅拌加热至85~90℃,液化60min。

冷却液化醪至60℃,用1mol/L H2SO4溶液调pH在4.0~4.5,加糖化酶250u/ g玉米粉,保温糖化60min,即得酒母糖化醪。

用糖度计测糖度。

在35~42℃的20mL 2%葡萄糖液中添加干酵母活化,活化时间20~30min。

酵母添加量为0.2g。

酒母糖化醪冷却至28~30℃,将活化的酵母接入酒母糖化醪,放入恒温振荡培养箱30℃培养,时间12~15h,即得发酵用酒母。

(2)调浆液化:称玉米粉100g,加水400mL,搅拌调匀,用1mol/L Na2CO3或1mol/L H2SO4溶液调pH在6.0~6.5,加耐高温α-淀粉酶30u/g玉米粉,搅拌加热至85~90℃,液化60min 。

淀粉制作酒的工艺流程

淀粉制作酒的工艺流程

淀粉制作酒的工艺流程
淀粉制作酒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粉碎:将原料(如玉米、小麦等含有淀粉的粮食)进行粉碎,使淀粉暴露在外面,便于后续发酵。

2. 糖化:将粉碎好的原料与适量的水混合,加热至适当的温度,然后添加糖化酶。

糖化酶能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如葡萄糖、麦芽糖等),这个过程被称为糖化。

3. 酒化:将糖化得到的糖浆冷却至适宜的温度,然后加入酵母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酵母会将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 蒸馏:将发酵后的液体通过蒸馏设备进行蒸馏,以分离出酒精和其他杂质。

蒸馏过程中,酒液会在不同的沸点温度下发生分离,以获得较高纯度的酒精。

5. 精炼:对蒸馏得到的酒精进行精炼处理,以提高酒精的纯度和口感,去除不良气味和杂质。

精炼可以包括过滤、脱色等步骤。

6. 陈化:将精炼后的酒精贮存在适当的容器中,经过一定的时间使其进行陈化,以改善酒的风味和口感。

以上就是淀粉制作酒的一般工艺流程,不同的酒类制作可能还会有一些特殊的工艺步骤,但整体流程大致相同。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实验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实验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实验(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本实验是在生物工艺实验单元操作基础上,综合运用酒精发酵工艺学课程中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发酵方法,对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过程进行全程监测,模拟工业生产上的整个过程,因此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验。

要求学生较灵活地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实验后系统总结获得全面提高。

一、实验目的1、了解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的全过程。

2、掌握酒精发酵过程中各种监控数据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内容1.准备:(1) 发酵用三角瓶和蒸馏装置的准备。

(2) 温度计和酒精计的准备。

(3)粉碎机的使用方法的熟悉。

2.玉米的粉碎3.酒精发酵试验(1)调浆(加水比1:3,液化酶添加量为8U/g原料)(2)糊化(90℃,90~120min)(3)活性干酵母的活化(在100mL2%灭菌糖液中加入1~2g干酵母,30~33℃活化30~60min)。

(4)糖化(糊化醪冷却至60~62℃,添加120~150U/g原料的糖化酶,30~60min)。

(5)发酵(糖化醪冷却至30~33℃,按原料量的0.1%添加活性干酵母,发酵时间控制在60h左右)。

(6)蒸馏(将发酵醪全部或取100mL进行蒸馏)。

(7)计算原料出酒率。

三、分析方法1.发酵成熟醪酒精含量的测定:蒸馏——酒精计法。

2.发酵成熟醪酸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3.发酵成熟醪残总糖的测定:酸水解——斐林法。

4.发酵成熟醪残还原糖的测定:斐林法。

5. CO2释放量的测定:称重法。

四、知识准备(1)酒精发酵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常规发酵工业分析方法。

五、实验报告要求(1)绘制酒精发酵过程中CO2的释放量曲线图。

(2)计算原料出酒率并对发酵结果进行评价。

食用酒精生产工艺

食用酒精生产工艺

食用酒精生产工艺
食用酒精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处理:选择适宜的原料,一般使用粮食、水果、甘蔗等淀粉或糖含量高的物质作为酿酒的原料,进行清洗、去皮、研磨等处理。

2. 糖化:将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的糖分。

一般使用酶类或麸曲将淀粉分解成糖。

3. 发酵:将糖化后的液体与酵母进行混合,置于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

酵母会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4. 蒸馏:将发酵液经过蒸馏设备进行蒸馏,将其中的酒精分离出来。

传统的蒸馏方法包括果酒蒸馏和谷物蒸馏。

5. 精制:对蒸馏得到的原酒进行精制,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

可以通过再次蒸馏、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方式进行。

6. 醇化和调和:将精制后的酒精进行醇化处理,调整酒精的纯度和口感。

可以加入适量的水、甘油等进行调和。

7. 熟化和贮存:对酒精进行熟化和贮存,使其味道更加醇厚。

可以经过木桶熟化、长时间贮存等方式。

8. 包装和销售:将酒精进行包装,按照规定进行标签贴附、印刷等工作。

最后进行销售。

啤酒生产工艺中糖化的原理

啤酒生产工艺中糖化的原理

啤酒生产工艺中糖化的原理啤酒是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酒类饮品。

它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其中糖化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糖化是指将淀粉质转化为糖的过程。

在啤酒生产中,糖化是将麦芽中的淀粉质转化为可发酵的糖分。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啤酒生产工艺中糖化的原理。

1. 麦芽制备在啤酒生产中,首先需要制备麦芽。

麦芽是指将谷物(通常是大麦)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发芽,再经过干燥和烘烤处理后制成的一种食品原料。

麦芽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质和酶,这是糖化的原材料。

2. 糖化过程糖化是将淀粉质转化为糖的过程。

在啤酒生产中,糖化是将麦芽中的淀粉质转化为可发酵的糖分。

糖化的过程需要用到酶,这些酶通常来自于麦芽中的胚芽和麦芽中残留的薄壳。

在糖化过程中,需要将磨碎的麦芽加入到加热的水中,然后保持一定的温度和pH值,使酶能够发挥作用。

酶将淀粉质分解成糖分,其中主要的糖分是麦芽糖和葡萄糖。

3. 糖化的条件糖化的条件对啤酒的口感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糖化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pH值下进行。

对于不同类型的啤酒,糖化的条件也有所不同。

例如,淡啤酒的糖化温度通常在63℃-67℃之间,而深色啤酒的糖化温度则通常在68℃-72℃之间。

在糖化过程中,还需要控制糖分的浓度和糖化的时间。

过高的糖分浓度和过长的糖化时间都会导致糖化不完全,影响啤酒的品质。

4. 糖化后的处理糖化结束后,需要将糖化液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糖化液需要进行过滤和煮沸。

过滤可以去除其中的固体物质,使糖化液更加清澈透明;煮沸可以杀死其中的细菌,同时也可以促进糖分的溶解。

5. 糖化液的发酵糖化液处理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发酵了。

发酵是将糖化液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添加酵母。

酵母能够利用糖分进行代谢,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的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pH值,以保证酵母能够发挥最佳的作用。

6. 糖化液的陈酿发酵结束后,糖化液需要进行陈酿。

陈酿是将啤酒存放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自然发酵和成熟的过程。

酒精是怎么做成的

酒精是怎么做成的

酒精是怎么做成的酒精学名乙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分子式为C2H6O。

按生产使用的原料可分为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糖蜜原料发酵酒精、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

⑴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一般有薯类、谷类和野生植物等含淀粉质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由酵母发酵生成酒精;⑵糖蜜原料发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经过稀释杀菌并添加部分营养盐,借酵母的作用发酵生成酒精;⑶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利用造纸废液中含有的六碳糖,在酵母作用下发酵成酒精,主要产品为工业用酒精,也有用木屑稀酸水解制作的酒精。

按生产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发酵法酒精和合成法酒精两大类。

发酵法是用淀粉原料(如谷类、薯类、玉米、高粱或野生植物果实)和糖质原料(如糖蜜、亚硫酸废液)等发酵,前者是主要的发酵原料。

发酵法是在酿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生产乙醇的唯一工业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

以淀粉原料为例,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料蒸煮、糖化剂制备、糖化、酒母制备、发酵及蒸馏等工序。

原料中的可溶性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糖,再经过酵母菌发酵生成乙醇并放出二氧化碳(用糖质原料不需经过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这一步)。

发酵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约为6%~10%,再经蒸馏工艺将乙醇浓缩为大约95.57%的酒精溶液。

随着近代有机工业的发展,可利用炼焦油、石油裂解所得的乙烯来合成乙醇。

该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气,成本低,产量大,并且能大量节约粮食。

化学合成法有直接水合法和间接水合法两种,工业上普遍采用前者。

⑴直接水合法:乙烯与水蒸气在有机磷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经高温高压作用,可直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酒精。

该法步骤简单,无腐蚀问题,但要求原料气中乙烯纯度在98%以上,需采用特殊的方法分离裂解其中的各种成分,对设备、材料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⑵间接水合法:又称为硫酸水合法,是用硫酸与乙烯经加成作用生成硫酸氢乙酯,再进行水解,生成乙醇和硫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