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CIA技术在物联网中应用研究
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工具与应用案例

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工具与应用案例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物联网技术将物理设备、物体以及人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工程师们开发出了许多高效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工具及其应用案例。
一、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工具1. ArduinoArduino是一款开源硬件和软件系统,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开发用于物联网项目的嵌入式系统。
Arduino硬件使用简单易懂的电路板,支持众多传感器的使用。
Arduino还提供了易于编写和修改的软件,可以帮助开发者轻松地控制物联网设备。
2. Raspberry PiRaspberry Pi是一款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微型电脑,它可以实现远程控制、Web浏览、多媒体播放、物联网等多种功能。
它可以作为一个服务器,保证了连接性,同时该款硬件系统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3. ParticleParticle是一款物联网公司,其提供了一系列硬件设备、移动应用和云服务,支持软件开发人员开发物联网解决方案。
Particle硬件是专门为连接使用而设计的,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轻松地连接各种传感器和其他设备到互联网。
4. ThingSpeakThingSpeak是一款为物联网开发设计的开源平台。
它是由MATLAB开发的,可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显示数据,而且使用非常便利和直观。
ThingSpeak还可以与其他物联网设备进行通信,并集成到其他物联网平台中。
5. TesselTessel是一款具有Wi-Fi连接功能的硬件开发板,可以简化与WEB的交互和互联网连接的任务。
Tessel的特点是易于使用和无需进行编程,可以让不懂编程的人也可以轻松使用,更适合初学者的开发。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案例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将家居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的管理。
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让家居设备通过互联网相互通信,实现集中控制。
网卡·什么是PCMCIA

网卡·什么是PCMCIA网卡·什么是PCMCIA通常,台式机和服务器等用的网卡均不支持PCMCIA标准,PCMCIA是专门用在笔记本或PDA、数码相机等便携设备上的一种接口规范(总线结构)。
也就是笔记本网卡通常都支持PCMCIA规范,而台式机网卡则不支持此规范。
PCMCIA是英文“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的缩写,PCMCIA定义了三种不同型式的卡,它们的长宽都是85.6×54mm,只是在厚度方面有所不同。
Type I是最早的PC卡,厚3.3mm主要用于RAM和ROM;Type II将厚度增至5.5mm适用范围也大大扩展包括了大多数的modem (调制解调器)和faxmodem(传真调制解调器),LAN适配器和其它电气设备;Type III则进一步增大厚度到10.5mm这种PC卡主要用于旋转式的存储设备(例如硬盘)。
PCMCIA总线分为两类,一类为16位的PCMCIA,另一类为32位的CardBus。
CardBus是一种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新的高性能PC卡总线接口标准,就像广泛地应用在台式计算机中的PCI总线一样。
该总线标准与原来的PC卡标准相比,具有以下的优势:第一,32位数据传输和33MHz操作。
CardBus快速以太网PC卡的最大吞吐量接近90 Mbps,而16位快速以太网PC卡仅能达到20-30 Mbps。
第二,总线自主。
使PC卡可以独立于主CPU,与计算机内存间直接交换数据,这样CPU就可以处理其它的任务。
第三,3.3V供电,低功耗。
提高了电池的寿命,降低了计算机内部的热扩散,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第四,后向兼容16位的PC卡。
老式以太网和Modem设备的PC卡仍然可以插在CardBus插槽上使用。
高版本的PCMCIA卡接口一般都可以很好地兼容低版本的卡。
也就是说一个Type I插槽只可以插入一张Type I 卡;一个Type II插槽可以插入一张Type II卡或一张Type I的卡;一个TypeIII的插槽则除了可以插入一张Type III卡外还可以插入两张兼容的Type I或Type II 卡。
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卡技术得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作为智能卡技术的一种,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在不与终端设备接触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互,这一点与传统的智能卡有很大的区别。
一、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的概述非接触式智能IC卡,也称为非接触IC卡,是一种使用射频技术进行通信的智能卡。
该技术可以在短距离内进行通讯,无需直接接触读写器,相比于传统接触式智能卡,更为便捷、快捷、安全。
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远距离无线通讯:非接触方式通讯的载体是无线电磁波,可以实现在2至3米的远距离无线通讯。
2. 操作简便:无需与读写器直接接触,只需将读卡器靠近卡片,就可进行读写。
3. 安全性高:在无线通讯过程中,数据传输是进行加密的,在这种情况下卡片的数据更为安全。
二、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1. 门禁管理: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可以应用在智能门禁管理系统上,通过二维码或RFID感应的方式识别身份信息,可以安全快捷地进行门禁通行。
2. 支付结算: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运用在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或交通卡上,用户可以在不与设备接触的情况下,实现快捷付款以及地铁、公交等交通出行。
3. 考勤管理: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可以用于考勤管理,在更方便的情况下,实现员工上下班的签到、签退、考勤等功能。
三、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非接触IC卡、近场通讯(NFC)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IC卡等,都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城市等领域中。
未来,在智能城市建设中,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可以运用的领域很广,可以跟随城市发展的节奏而不断的发展。
例如,可以利用该技术进行市内交通、电子门禁、消费支付等等,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
同时还有许多学者将非接触式智能IC卡技术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更加高效的安全系统。
物联网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析

物联网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析作者:秦航琪来源:《企业文化》2019年第21期摘要:计算机具有数据修改、数据储存、逻辑编程及数据计算等功能,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智能电子设备。
而计算机技术可以与应用物理、机械设备紧密结合,提高物联网通信精确性、时效性。
因此,本文以物联网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优势为入手点。
从云计算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抗微波辐射通信、物联网通信交流协作寻迹等方面,对物联网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设备;无线网络计算机技术内容涵盖范围较广,主要可划分为计算机部件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组装技术几种类型。
涵盖了指令系统、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预算器设计、流水线原理、中央处理器设计、总线与输入输出、存储体系等多个方面。
在物联网通信中具有突出的应用优势。
因此,对物联网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物联网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优势(一)保证物联网通信安全相较于传统互联网模型层级而言,物联网通信具有感知控制层、信息传输层、应用服务层三个层级,以往公共技术虽然在物联网通信模型层级以外,但对物联网通信层级具有一定影响,如应急广播质量、应急信息安全等。
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在物联网通信中的应用,可以促使物联网终端在高功率微波环境中正常通信,保证物联网通信安全性。
(二)降低物联网通信成本在物联网通信系统中应用ZigBee计算机无线网络免费频率,可以将某一区域信号控制机组网后,经过4G设备,将区域设备、信号控制服务器连接。
降低物联网通信系统运行成本及硬件设备购置资金损耗[1]。
(三)实现通信网络风险自愈计算机技术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在脱离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某一个网络节点感知其他节点存在及各节点间连接关系,形成结构化通信网络。
整体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风险追踪及自愈能力。
二、物联网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措施(一)云计算技術在物联网通信中应用云计算技术是实现物联网通信系统运行的核心,一方面,通过在物联网中应用云计算模式,可以促使物联网中兆级以上不同类别物品实时动态运行管控。
基于PCMCIA接口的信号采集传输系统及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CMCIA接口的信号采集传输系统及方法,涉及数字电视机顶盒、一体机、电脑等领域。
其中系统包括与机顶盒、CAM卡互连的PCMCIA接口、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
采集模块对PCMCIA接口上的信号进行采集,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送至外部设备,提供了便捷、稳定、低成本高效的采集传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要求1.一种基于PCMCIA接口的信号采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顶盒、CAM互连的PCMCIA接口、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采集模块,对PCMCIA接口上的信号进行采集,并向数据传输模块发送传输信号;数据传输模块,接收传输信号,将采集的信号发送给外部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MCIA接口的信号采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处理电路,包括可编程器件门电路、集成电路,其内设有采集逻辑,所述采集逻辑将PCMCIA接口上的时钟信号之一的时钟周期作为有效周期,采集逻辑根据有效周期进行周期性采样,在一个有效周期内,同时对PCMCIA接口上的所有信号进行采集,形成这一有效周期内的信号组,再通过向数据传输模块发送中断信号,将采集的信号组传输出去;晶振源,为处理电路提供工作时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PCMCIA接口的信号采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还设有硬件缓存区,用于存储所述信号组的数据,所述硬件缓存区内的数据达到预定的数据量,处理电路向数据传输模块发送传输信号,所述传输信号包括:数据搬运请求信号、中断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PCMCIA接口的信号采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外部总线接口,用于将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的处理电路相连接;外部传输器件,用于将数据传输模块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外部传输器件;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处理电路的传输信号,配置外部传输器件的端口参数,设定传输数据大小、配置端点源地址,启动控制器进行传输。
PCMCIA:过去、现在和未来

PCMCIA:过去、现在和未来
龚擎
【期刊名称】《电脑技术——Hello-IT》
【年(卷),期】1995(000)012
【摘要】PCMCIA是个人电脑存储卡国际协会(PersonalComputerMemoryCardInternationalAssociation)的缩写。
这个组织负责为“PCMCIA设备’“制定标准。
其实这个标准不仅应用于个人电脑、RAM和ROM,还用来支持高速存储体、modem、faxmodem、I。
AN适配器、蜂窝通信、旋转的和固态的存储器。
这个协会正在致力于对PCMCIA技术和产品
方面的改造。
PCMCIA由Poquet计算机公司(现在是FUJIT-SU的一个部门)
的NeilChandrs最早提出,原意是为Poquet的计算机提供内存,NeilChandrs
博采众长,制成了一个独立于给定平台之外
【总页数】3页(P2-3,7)
【作者】龚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以未来要求现在以现在同化过去 [J], 朱来常
2.总结过去照亮未来设计未来指导现在——推进苏州城乡科学发展的几点意见 [J],
黄炳福
3.烟台未来(FAST)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J], 李绍云
4.海平面变化与未来预测——气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J], 岳军;DONG yue;陈满春;韩芳;段焕春;王国明
5.让书香弥漫校园,让智慧点亮未来——莆田市全域推进“书香校园智慧阅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J], 卓金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AS中PCMCIA技术及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

二 、C P MCI 技 术 原 理 A
P MCI 卡 技 术 是 在 智 能 卡 技 术 上 发 展 起 来 , C A
智 能卡 的技 术 较 为成 熟 , 存 储 容 量 大 、 用 方 便 、 有 使 应 环 境 能力 强 、 用 寿 命 长 、 密性 强 、 网络 要求 使 保 对
、
C AS及 P MC A 介 绍 C I
有 线 电 视 网 络 是 未 来 社 会 发 展 中 最 重 要 的 网 络 资 源 之 一 , 线 电 视 正 经 历 着 从 模 拟 信 号 向数 字 有 信 号转 变 的过程 中, 传 播模 式 也 正在 从单 向广播 其 方 式 向双 向 互 动 方 式 转 变 。而 条 件 接 收 系统 C AS
P MCI ( es n lC mp trMe r ad I — C A P ro a o ue moy C r n
tr ain lAso it n) 即个 人 计 算 机 存 储 卡 国 际 e n t a scai , o o
协 会 的 缩 写 。该
襄 樊职 业技 术 学院 学报
第 1 0卷
双 月 刊
第 2期
21 0 1年 3 月
di 03 6  ̄i n17 - 1 X2 l. .2 o: .9 9 .s.6 19 4 . 1 20 9 1 s 0 0
C S P MCA技术及在物联 网中 的应用研究 A 中 C I
杜 恒. 王 超
装 置 都 可 以 有 各 自不 同 的 电 气 特 性 、 辑 接 口和 定 逻
时等。
务保 障 系统 。1 用这 个 系 统 就 可 以保证 有 线 电视 2 制 增 值 业 务 的 正 常 收 益 , 括 实 现 节 目 点 播 、 视 购 包 电 物 、 联 网接 入 等 等 。大 家公 认 的条 件接 收系 统所 互 应 具 有 的 基 本 功 能 有 :① 对 于 按 次 付 费 节 目 IP PV (m us a e i 的 支 持 ; 条 件 禁 播 和 条 件 I p l P yP rV e e w) ② 准 播 等 节 目播 控 制 的 支 持 ; 节 目 内 容 分 级 管 理 ③ 及 授权 机 制 ; 对 于 同传 处 理 的支 持 ; 对 于 同密 ④ ⑤ 标 准 的支 持 ; ( 对 于 屏 幕 显 示 OS On S r e s D( ce n Di— pa) 支 持 ; 对 于 在 数 字 电 视 系 统 使 用 电 子 邮 件 l 的 y ⑦ 的 支 持 ; x - 防 止 盗 版 措 施 的 良好 支 持 。从 功 能  ̄ /j ,: 划 分 的 角 度 来 看 , AS的 组 成 包 括 加 解 扰 部 分 和 接 C
PCMCIA卡迅速向各应用领域渗透

PCMCIA卡迅速向各应用领域渗透
佚名
【期刊名称】《电子产品世界》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随着移动膝上机和手持机的日益增多,再加上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条例要求PC机“更绿一些”,PCMCIA标准已因具有厂寸小、功耗低和便于使用等优点而可望得到大量支持.PCMCIA最初是一种便携式计算机使用的存储器卡规范,但是,这一技术业已迅速打入无线通信、网络、通用I/O和数据采集等主流领域.台式机环境也在采用PCM-CIA卡,这也足以表明它的受欢迎程度.但是,PCMCIA的销售重点之一和今日漫游用户的一个基本特性即互操作性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据一家专门研究PCMCIA和半导体技术的研究咨询公司AP Research总裁Andy Prophet 说:“1994年PCM-CIA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开端,大约有500万个系统备有PCMCIA卡插槽,而到1997年。
【总页数】3页(P46-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33
【相关文献】
1.基于FANUC 0i Mate MC数控系统的PCMCIA卡的应用 [J], 谢祥强
2.基于PCMCIA接口的具有交互功能的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卡 [J], 但唐仁;刘岩
3.热卖PCMCIA卡写真本本魔力卡 [J],
4.基于PCMCIA接口的高速率串口扩展卡 [J], 何丽红
5.基于PCMCIA的ARINC429通信卡设计 [J], 吕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MCIA技术在物联网中应用研究摘要应用物联网的思想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系统,是条件接收系统的核心。
目前基于pcmcia技术来实现机卡分离的方案可行性最强。
本文考虑pcmcia技术在物联网中的运用,进行了基于pcmcia技术时公共接口ci(common interface)的软件、硬件设计,设计了基于pcmcia 技术的物联网条件接收系统。
关键词用户认证卡;机卡分离;公共接口;物联网
1 pcmcia技术
有线电视网络是未来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网络资源之一,有线电视正经历着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的过程中,其传播模式也正在从单向广播方式向双向互动方式转变。
而条件接收系统cas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则为这种转变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为我国广播电视向更高层次发展开辟了一条必经之路。
pcmcia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即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的缩写。
该协会是一个非盈利性贸易和标准组织,负责制定卡的标准。
pcmcia卡是poquet公司(该公司现在是富士通公司分部)的neil chandra发明的,最初是为poquet计算机提供存储器而设计开发出来的。
到目前为止,pcmcia 卡已发展到不只是访问存储器卡,可以访问类型众多的装置,每种装置都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电气特性、逻辑接口和定时等。
2 pcmcia技术原理
pcmcia卡技术在智能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智能卡的技术较为成熟,智能卡有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应环境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保密性强、使用简单、对网络要求不高、可以一卡多用等特点。
智能卡在结构上包含两大部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智能卡硬件主要包括:微处理器(mpu)、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eprom)、工作存储器(ram)、输入输出接口(i/o)、安全逻辑(sl)以及加/解密运算协处理器(cau)等组成。
智能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通常我们称之为芯片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tem) 。
cos主要用于用于接受和处理外界(如手机或者读卡器)发给sim卡的各种信息,执行外界发送的各种指令〔如鉴权运算),管理卡内的存储器空间,向外界回送应答信息等。
3.pcmcia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应用物联网的思想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系统,是条件接收系统的核心。
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智能卡(即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
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
目前在条件接收系统中使用智能卡,其组成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利用这个接口与机顶盒相连。
智能卡不仅仅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在条件接收系统中应用智能卡技术的优势还在于:由于它具有很高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所以它特别适用于存储用户的控制授权、私人密钥以及保密算法等信息,可以保障整个数字电视系统的安全。
4 pcmcia卡设计
本系统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是让系统具有通用性,实现机卡分离方式。
条件接收系统由发送端(前端)和用户接收端(终端)两个部分组成,接收端主要完成解扰与解密功能,发送端主要完成节目数据流的加扰,cw与ecm的加密emm的生成、用户信息的管理以及相应的增值服务。
公共接口位于机顶盒与cas之间,公共接口的硬件设计是基于fujitsumb87m2140单片解码器,这个解码器支持外部pcmcia接口设备,通过控制外部扩展的ci控制器芯片,使得在接口插槽上产生相应的命令接口信号以及传输流接口信号,从而实现其各项操作。
软件部分的设计主要包含内存管理模块设计、系统api的调用
及图形驱动模块设计。
软件实现部分涉及到驱动程序及高层应用程序的编写,pcmcia卡的驱动程序通常采用标准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驱动程序动态加载虚拟设备驱动(vxd, virtual x driver)的方法实现。
在高层应用程序中为了读写pcmcia卡,vxd提供了一系列功能接口。
使用前首先定义一个createfile()函数,用于获得设备的句柄。
然后win32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win32_deviceiocontrol 模块来调用这些功能。
vxd是动态加载的,如果vxd未能被加载,windows将会自动为该应用程序加载,并且向vxd发送一个
sys_dynamic_device_init消息。
在使用createfile()函数获得vxd 的设备句柄之后,就可以调用win32_
deviceiocontrol模块来访问vxd的功能了。
向pcmcia卡写数据的语句可以表示为:win32_deviceio
control(hdevice,write_pccard_data,(lpvoid)&pccardbuff,0,(lpvoid)pwbuffer,wlength,null,null),句中预定义了一个变量“hdevice”,用于存放createfile()函数返回的设备句柄;预定义了一个常量“write_pccard_data”,长度为1个字,存放待写入的数据;定义变量“pccardbuff”,用于获取返回的数据。
5.结论
本文提出了基于pcmcia技术实现机卡分离方案的思路及具体实现方法,该系统与目前其它的条件接收系统相比,除具备条件接收系统应有的基本功能外,在安全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系统在cas中的安全性问题上、物联网应用上以及在同密模式下,同一
张用户认证卡在不同条件接收系统之间切换等方面的研究,仍在进行之中。
参考文献
[1] 郑立新,刘卫忠,罗白云等.dvb系统中的条件接收系统技术及其实现.中国有线电视,2003,14:16-17
[2] 潘爱民,胡智鹏,叶志远.ip网络电视应用中的条件接收系统.计算机工程,2004,1:23-25
[3] 冯传岗.智能卡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现代电视技
术,2006,3:21-22
[4] 毛章根.pcmcia接口及其接口卡设计.微型机与应
用,2001,8:12-14
[5] 刘玉珍,涂航,张焕国等.实用智能卡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