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教案)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范文(二篇)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范文【引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保证矿井工作环境安全的关键举措,对于预防矿井事故和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有效方式。
本教案旨在通过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提高职工对通风系统的了解和操作能力,从而确保矿井通风安全。
【教学目标】1. 了解煤矿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熟悉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运行方式;3. 掌握煤矿通风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方法;4. 增强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1. 煤矿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运行方式;3. 煤矿通风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方法。
【教学难点】1. 煤矿通风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操作要点;2. 煤矿通风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技巧。
【教学内容】一、煤矿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1. 通风系统的定义和目的通风系统是指通过使用空气流动的原理来调节和改善矿井工作环境的系统。
通风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矿井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并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以确保矿井空气的新鲜和洁净。
2. 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通风系统基于气体运动的物理原理,根据气体流动趋势和温度、浓度差异的自然推动力来保证通风的有效性。
通风系统通过建立差压、产生气流和控制气流的流向和速度来达到通风效果。
3. 通风系统的作用通风系统在煤矿中具有以下作用:(1) 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2) 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和爆炸;(3) 降低工作面温度和湿度,改善工作环境;(4) 提供工作面所需的氧气。
二、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运行方式1. 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通风系统主要包括:主风机、风门、风筒、支承和配电系统等。
各个部分协同工作,形成统一的通风系统。
2. 通风系统的运行方式通风系统的运行方式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1) 自然通风:依靠气流的自然流动,不需要外力的推动。
通常适用于小型矿井或短期停电维修等情况。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设计一、前言矿井是一种危险的工作环境,尤其在地下采矿时,矿井内空气流通不畅,氧气不足,有可能会发生煤气爆炸、坍塌等事故。
因此,矿井的通风与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矿井通风与安全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原理和基本知识。
•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的使用。
•理解通风对矿井安全的重要性。
•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掌握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逃生自救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原理•煤矿通风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矿井通风的分类和常用的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系统的要素和通风系统的组成。
2. 矿井通风设备使用•煤矿通风主要设备的组成。
•爆炸及机械通风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真空排烟器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3. 通风安全及煤矿安全法律法规•通风对煤矿安全保护的重要性。
•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条款。
4. 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逃生自救•矿井安全事故的定义和种类。
•矿井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自救逃生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讲解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矿井通风及安全相关内容;•示范:借助现场模拟或真实矿井环境,演示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设备使用操作,掌握矿井通风及安全相关技能。
五、教学评估•测验: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考试,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操作评估:通过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的使用模拟,检测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料•煤矿通风及安全相关教材、教案和PPT等;•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参考或实物。
七、教学安排本课程为4周课程,每周分配约3个学时。
周次课程内容第一周矿井通风原理第一周矿井通风设备使用第二周通风安全及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第三周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自救八、教学总结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涵盖了煤矿工作环境中的关键知识点。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案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案[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09-5-20 21:48:18 阅读:416[字体:]次]矿井通风与安全教案课程编号:04013050课程名称:矿井通风与安全A所在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编写时间:2009.3适用年级专业:安全2006级使用教材:王德明,《矿井通风与安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课程编号:04013050课程名称:矿井通风与安全/Mine ventilation and safety课程总学时/学分:64 /4(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8学时)适用专业:采矿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一、课程地位本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课。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熟悉煤矿井下灾害(瓦斯、矿尘、火、水、热害等)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基本掌握防灾基础手段——矿井通风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使学生具有矿井通风技术管理、设计和制定防灾专项技术措施的能力;并为继续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基础。
二、先修课程采矿学(或开采方法、采煤通论等)、工程流体力学、(地质学)地球科学导论、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燃烧学等。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使用教材:王德明. 矿井通风与安全.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主要参考资料:1. 黄元平. 矿井通风.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2. 张国枢. 通风安全学.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3. Wang DM. 《mine ventilation and safety》4.吴中立. 矿井通风与安全. 徐州:中国矿大出版社1989年6月5.张国枢. 矿井实用通风技术.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年12月6.俞启香. 矿井瓦斯防治.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7.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四、课时分配五、考核方式与成绩核定办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成绩核定办法:考勤、作业、实验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80%。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一、培训目标1. 了解煤矿通风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会煤矿通风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二、培训内容1. 煤矿通风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a. 通风系统的作用:保障矿井内空气的新鲜度,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维持适宜的工作环境。
b. 通风系统的重要性:保障工人身体健康,防止矿井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提高采煤效率。
2.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a. 通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止事故发生;综合治理,多措并举;安全第一,人员为本。
b. 通风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建立健全通风管理制度,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
3. 煤矿通风设备的操作和维护a. 通风设备的操作:熟悉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开关和调节设备的使用方法,正确操作通风设备。
b. 通风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和更换通风设备中的滤网、过滤器等部件,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员传授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
2. 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到煤矿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煤矿通风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煤矿通风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培养学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模拟演练:结合实际情景,进行通风设备操作和维护的模拟演练,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培训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员进行培训评估:1. 理论知识考核:设置选择题和简答题,考察学员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员根据实地考察情况,撰写考察报告,评估其对煤矿通风系统的了解程度。
3. 操作技能考核:通过模拟演练,评估学员的通风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
五、培训计划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两天,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上午:- 煤矿通风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1小时)-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小时)下午:- 实地考察煤矿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2小时)第二天:上午:- 案例分析:煤矿通风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2小时)下午:- 模拟演练:通风设备的操作和维护(3小时)- 培训评估(1小时)六、培训资源1. 讲师:熟悉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知识的专业讲师。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案

矿井通风管理第一节矿井通风的重要意义1、矿井通风的目的与任务矿井通风就是为井下生产工作面(或工作场所)源源不断地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的过程。
矿井通风的任务是:1)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2)排出井下有害气体及浮尘;3)给井下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矿井通风的目的就是为了搞好矿井通风,为井下创造一个良好的气候条件:风速适宜、有害气体不超限、氧气充足且温度湿度适宜。
防止由于通风不良面造成的瓦斯、火灾、煤尘以及人员中毒的事故的发生。
矿井通风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矿井安全程度;当矿井出现一通三防事故后,要利用通风手段创造条件、安全迅速的处理事故。
2、空气性质的变化地面空气的主要成份是氮气和氧气。
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煤岩中涌出各种气体以及可燃物的氧化,其成分就会发生变化。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在没有到达采掘工作面之前,其成分变化不大,这种井下空气称为新风或真风;井下风流通过工作面后,其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有害气体增加、温度升高、湿度也变化,这种空气称为乏风或污风。
井下空气的成分与地面基本相同,只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增大,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也有变化而已。
3、井下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井下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甲烷(CH4)、氢气(H2)、乙烷(C2H6)、乙烯(C2H4)等等。
一氧化碳(CO)性质: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能燃烧,有剧毒。
当体积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可以爆炸。
危害:当空气中的CO浓度在0.016%时,经数小时会头痛、心跳、耳鸣等轻微中毒症状;浓度达到0.048%,1小时即引起上述症状;浓度达0.128%时,经半小时能严重中毒,四肢无力,呕吐、意识迟钝,丧失行动能力;达0.4%时,短时间即失去知觉、抽筋、呼吸停顿、假死,如果不即时抢救,就会真的死亡。
《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的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4%。
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矿井通风与安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矿井通风与安全教案课时安排:本教案共安排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通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 使学生了解矿井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 矿井安全的基本知识。
4. 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5. 团队协作能力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通风原理、安全知识等。
2. 演示法:展示通风设备、安全设施等。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通风设备、安全设施等。
4. 案例分析法:分析矿井安全事故案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室或实验室环境,通风设备、安全设施等模型或实物。
2. 教案、PPT、教学素材等。
3. 安全事故案例及相关资料。
二、第一章:矿井通风概述1.1 课时安排:2课时1.2 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
3. 矿井通风的方法。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通风的定义、作用等。
2. 演示法:展示通风设备模型。
1.4 课后作业:1. 复习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矿井通风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第二章:通风设备及使用维护2.1 课时安排:4课时2.2 教学内容:1. 通风设备的分类及功能。
2. 主要通风设备的使用方法。
3. 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通风设备的分类及功能。
2. 演示法:展示通风设备实物或模型。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通风设备。
2.4 课后作业:1. 复习通风设备的分类及功能。
2. 学习通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四、第三章:矿井安全基本知识4.1 课时安排:4课时4.2 教学内容:1. 矿井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
矿井通风与安全 教材(煤矿岗位技能培训辅导讲义)

第一篇矿井通风第一章矿井空气煤层地下开采必须进行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采用安全经济的通风方法,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冲淡并排除有害气体和矿尘;造成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工人的劳动生产及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以保证矿井空气的清洁程度以及矿井气候条件等有关内容,对搞好矿井通风,保证安全生产和矿工的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井下空气来源于地面空气。
一般地说,地面空气的成分是一定的,它是由氧、氮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所组成。
按体积百分数计:氧为20.96%;氮为79%;二氧化碳为0.04%。
此外,还含有数量不定的水蒸汽、微生物及灰尘等。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在成分和性质上将发生下列变化:(1)氧含量减少;(2)混入各种有害气体;(3)混入矿尘;(4)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也有变化。
这种在成分上发生了变化的空气叫矿井空气。
变化程度不大的叫新鲜风流,变化程度较大的叫污浊风流。
尽管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不完全相同,但其主要成分仍然是氧、氮和二氧化碳。
一、氧(O2)(一)性质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化学性质很活泼的气体,易使其它物质氧化,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1,是人与动物呼吸和物质燃烧不可缺少的气体。
(二)对人体的影响人的生存主要是靠吃进食物及吸入的氧气在体内进行新陈代谢作用来维持的。
因此人离开新鲜空气就好比鱼儿离开水一样是无法生成的。
人对氧的需要量是随人的体质强弱、精神状态好坏和劳动强度大小而定的。
休息时,每分钟所需氧气量不少于0.25升,行走和劳动时为1~3升/分钟。
空气中的含氧量如果降低至17%时,人在工作时就会引起喘气和呼吸困难,当含量降低至10~12%时,人即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
因此,井下工作地区必须要不断地供给新鲜空气。
《煤矿安全规程》(以后简称《规程》)第一百条规定:在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三)矿井空气中,氧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1.人员呼吸;2.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3.井下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4.煤岩和生产过程中各种气体的放出而相对地降低了氧的含量。
矿井通风教案

矿井通风教案
矿井通风教案
一、教学内容
矿井通风的概念、目的和原理。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矿井通风的概念、目的和原理。
2. 掌握矿井通风的实施方法和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矿井内部的气体状况和通风设备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概念讲解
教师讲解矿井通风的概念,并向学生解释矿井通风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矿工的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
3.原理解析
教师向学生详细解释矿井通风的原理,包括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两种方式,以及通风系统的构成和工作过程。
4.实施方法和技术
教师介绍矿井通风的实施方法和技术,包括风口的设置、通风
管道的布置和风机的选择等。
5.案例分析
教师以实际案例为例,向学生分析通风不畅造成的后果和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课堂练习
教师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通风故障和事故处理的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7.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问题解答的方式,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第一讲矿井通风与安全1.1 矿井通风的任务矿井通风就是把地面的空气不断送入井下,同时把污浊空气排出井外的过程。
其任务是:⑴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井下人员呼吸的需要。
⑵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及矿尘,保证矿井内空气的清洁程度和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⑶稀释、排除井下的热量与水蒸气,维持合适的劳动环境,适宜井下劳动的空气温度是15~20℃、比较适宜人体生活的湿度为50~60%。
注:①《规程》第103条对井下人员的需风量规定,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②对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及矿尘《规程》第100条、第条有具体规定;③《规程》第三者101条、第102条对井下工作场所的空气温度、风流速度有具体规定。
④空气湿度的概念:又称相对湿度,是指某一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含量之比。
即Ψ=d实/d饱×100%1.2我矿的矿井通风方式及风机型号和主要技术指标。
我矿的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方式通风,矿井工业场地内设有3个井筒,副井(D8.1m)、主井(D7.6m)、中央回风井(D7.0m),其中副井、主井进风,中央回风井回风。
中央风井回风,装有两台英国Howden公司ANN-3900/2000N型轴流式通风机,叶轮直径D =3.9m,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配套电机为AMB630L8W型异步电动机(额定转速度745r/min,功率3300KW,额定电流228A),目前的排风量为26000m3min。
《规程》第121、124条规定,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两台同能力的通风机,其中一台备用,且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启动。
主要风机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停风时,必须制订措施。
矿井主要风机停止运转,受影响的地点,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并由矿总工程师或值班矿长根据停风后的具体情况,迅速决定全矿井是否停止生产、工作人员是否全部撤出。
主要风机停风期间必须打开防爆门和有关风门,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风压通风。
1.3 局部通风局部通风是指独头巷道掘进过程中,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一种通风方式。
目前,我矿均采用的是压入式通风,使用的通风机主要是以下几种:功率2×30 kW; 2×45 kW ;2×55 kW型号:DBKJ、FBD1.4 局部通风管理中要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①“三专两闭锁”“三专”指局扇供电实行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锁”是指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即当局扇停止运转或掘进巷道内瓦斯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局扇供风巷道中的一切电源。
②专职局扇司机掘进工作面无论工作或交接班时都必须保持通风。
因此必须安排专职局扇司机看管局扇,保证局扇因故障原因造成停风后及时恢复送风。
局扇司机必须实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并挂牌留名。
③风筒管理风筒吊挂必须平直,接头处不得跑风。
严禁在风筒上随意开窗打洞,保证局扇的风流能供到迎头。
风筒距迎头的距离:岩巷不超过10m,半煤岩巷不超过8m,煤巷不超过5m。
④循环风问题循环风是指局扇一部分回风重新吸入而循环流动的现象。
循环风不仅影响送入工作面的空气质量,严重的是瓦斯排放不了,导致超限直至达到爆炸界限,极易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因此严禁局扇循环风,要求摆放局扇的巷道中的供风量必须大于局扇的喝风量,局扇距回风口的距离不小于10m。
⑤主、备局扇自动切换装臵。
第二讲矿井瓦斯2.1矿井瓦斯的概念及其危害矿井瓦斯从广义上讲是指井下煤体和围岩中放出的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从狭义上讲矿井瓦斯专指甲烷,俗称沼气。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比重为0.554,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瓦斯虽然无毒,但当其浓度很高时,会使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相对降低,会引起窒息。
瓦斯爆炸条件:1、一定浓度的瓦斯:瓦斯浓度在5~16%之间;2、一定温度的引火源:温度不低于650℃,且持续时间大于爆炸感应期;3、一定浓度的氧气: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2%。
瓦斯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火能能燃烧或爆炸: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矿井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无爆炸性,但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当瓦斯浓度在5%--16%时,遇火则发生爆炸;当瓦斯浓度大于16%时,混合气体失去爆炸性,也不能燃烧,但当供给新鲜空气时,遇火后能在与空气接触的面上燃烧。
在新鲜风流中(氧气浓度约为21%),瓦斯浓度为9.5%时,爆炸威力最大。
这是因为当瓦斯浓度为9.5%时,空气与瓦斯的混合气体中的瓦斯和其中的氧气全部参加了爆炸反应;当瓦斯浓度低于9.5%,其中多余下来一部分氧气没有参加爆炸,故使爆炸威力降低;当瓦斯浓度大于9.5%时,由于氧气不足,一部分瓦斯剩余下来没有参加爆炸,所以使得爆炸威力减弱。
矿井瓦斯爆炸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生高温:瓦斯爆炸的瞬间,温度可达1850--2650℃;②产生高压:爆炸后空气的压力平均为爆炸前的9倍,如发生连续爆炸,则压力越来越高,对矿井的破坏也越严重;③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④产生压力波冲击:压力波冲击会使井下巷道大量冒顶塌落,毁坏设备;⑤引起煤尘爆炸。
瓦斯爆炸除了上述的合适的瓦斯浓度以外,还必须有充足的氧气和引火温度,即当氧气浓度降低到12%以下时,瓦斯混合气体就失去了爆炸性。
引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为650--750℃。
明火、煤炭自燃、电气火花、赤热的金属表面、吸烟、放炮,甚至撞击或磨擦产生的火花等足以引燃瓦斯。
2.2 我矿瓦斯的现状我矿在10年瓦斯鉴定时,全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是22.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94m3/t.d;矿井瓦斯等级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6-2、7-2、8煤为突出煤层。
2008年12月18日-648m北一采区6-2煤层回风巷在掘进过程发生了瓦斯动力现象,矿井由高瓦斯矿井升级为突出矿井。
北一采区11-2、13-1煤为无突出危险区,南翼11-2初步结论为无突出危险区,正在进一步验证,最终报告9月份提交。
2.3 矿井瓦斯的治理及现状上面我们介绍了瓦斯的性质,从瓦斯性质来分,治理矿井瓦斯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防止瓦斯燃烧;第二方面是防止瓦斯爆炸;第三方面是防止瓦斯使人窒息,即防止瓦斯薰人。
2.3.1防治瓦斯薰人1.加强局部通风管理。
风筒出风中要按规定接到迎头,出口风量符合要求,局扇停风后及时将人员撤到全负压通风地点;2.加强盲巷管理。
因停电、停风造成掘进工作面瓦斯积聚24小时内不处理的,通风部门要及时封闭;超过6m的盲巷,用扩散通风处理不了的,要及时封闭;3.加强高冒处的瓦斯检查,在处理高冒点进行接顶等工作时,要先检查瓦斯;4.收作工作面封闭墙处要设臵栅栏,揭示警标,并要定期检查瓦斯;5.进入老空区及老巷内,要随时检查瓦斯,并必须是两人,且要一前一后,保持5m的间距。
(特别是斜巷)2.3.2 防止瓦斯燃烧和爆炸根据瓦斯燃烧和爆炸的三要素将防止瓦斯燃烧和爆炸的措施分为如下三类(由于瓦斯燃烧与爆炸物理变化相同,只是危害不同,所以纳入一个问题来讲);2.3.2.1 防止瓦斯积聚1.加强通风:用足够的新鲜风量把瓦斯稀释到《规程》允许的浓度,为了有效稳定和连续地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给适量的新鲜风,须做到以下几点:⑴采用机械通风,禁止单独利用自然通风;矿井主扇的能力必须满足全矿井的用风需要,否则,必须以风定产。
⑵正确、合理地计算和分配各采掘面及其它用风地点的风量。
⑶加强局部通风管理,选择合理的供风方式。
⑷在采煤工作面慎用下行风。
2.加强瓦斯检查和瓦斯监测⑴建立专业的瓦斯检查员队伍,负责瓦斯的检查处理。
⑵建立瓦斯监测系统,瓦斯超限自动断电。
⑶放炮实行“一炮三检”制度3.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⑴排除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积存的瓦斯;⑵排放瓦斯要制定专门措施;⑶空顶处积存瓦斯的处理;4.抽采瓦斯用真空泵通过管道将煤层中的瓦斯抽采掉,从根本上解决瓦斯问题。
预抽、随采随抽采空区瓦斯2.3.2.2 防止瓦斯引燃⑴严禁在井下使用明火和吸烟;⑵在井下主要峒室、主要进风巷和井房从事电气焊等工作时必须制定专门的措施;⑶严格放炮管理,实行“一炮三泥”,严禁放糊炮;⑷加强电气管理,严禁不合格的电气设备下井和电气设备失爆。
⑸防止自燃发火,慎重处理发火工作面的各方面问题;⑹加强矿灯管理,严禁井下拆开、敲打和撞击。
2.3.3 矿井瓦斯治理现状目前,我矿瓦斯涌出的绝对量基本在20m3/min,其中风排量在16m3/min,抽排量在4m3/min 。
各采面供风情况1800~2500m3/min,1212(1)综采面2500m3/min;各掘进工作面的供风量在400~1200 m3/min以上,因此说:我矿因目前主采煤层11、13煤瓦斯涌出量小,在治理瓦斯工作中是以风排为主、抽采为辅。
但在石门揭煤、突出煤层掘进要提前预抽瓦斯,抽采达标后方可揭煤、掘进。
抽采装备:地面永久抽采泵站设在工业广场西北角,泵站安设2BEF72瓦斯泵4台,2备2用,单台泵抽气混合量537m3/min。
钻机情况:杭州产SGZ-ⅢA型钻机,设计钻进深度300m;西安煤科院产ZDY3200、4000型全液压坑道钻机。
采煤工作面:抽采钻孔的布臵主要采用顶板走向钻孔,辅以上隅角埋管抽采。
石门揭煤、突出煤层掘进以穿层预抽钻孔为主,辅以顺层预抽。
目前,因受煤层透气性、施工质量等,穿层预抽瓦斯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在封孔注浆、增透上还要做很多工作。
监控装备:KJ4N2000监测监控系统,北京瑞赛。
它的主要功能有:对井下各种气体浓度实行不间断监测,风速负压监测,自动断电和人工断电功能、断电显示功能、设备开停状态等。
瓦斯抽采自动计量系统。
2.4 瓦斯治理中的四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2.4.1 处理盲巷风的瓦斯一定要根据巷道的长度、瓦斯浓度制定排放瓦斯措施,严禁无措施排放。
对于盲巷内无通风风筒情况要请矿山救护队协助,由救护队员配戴氧气呼吸器进去接风筒,一般采用一次性接到迎头再排放而不采用逐段排放法。
在编制措施和执行措施时要坚持以下几个步骤:①设臵警戒,人员不准进入。
如果其中有人工作,要将人员撤出;②停电排放瓦斯风流流经的巷道内的电器设备严禁有电;③调节送入盲巷内的风量,严禁一风吹。
调节风量的方法有下列三种,第一种掐开风筒,调节两风筒的对接面大小;第二种用绳索捆扎风筒,调节风筒的通风面积;第三种风筒拨三通,靠三通口放风。
④检查排出的瓦斯,在第一汇风点的瓦斯浓度不于1.5%;⑤排完后检查盲巷内电气设备内的瓦斯并处理;⑥及时撤除警戒。
2.4.2 岩巷掘进揭开煤层①分析预测煤层的瓦斯赋存情况;②分析推断煤层的产状;③把好设计关;④有疑必探,对问题比较复杂的,一定要先探后掘;⑤揭穿突出煤层要编制揭煤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批,根据集团公司批设计,制定揭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