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股东的权益,还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战略决策。
然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股利政策不稳定、股利分配不透明、缺乏持续增长动力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股东的利益,也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本文将探讨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1. 股利政策不稳定许多上市公司存在股利政策不稳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利支付率不稳定,时而高时而低,导致投资者难以预测公司未来的股利政策;二是股利发放时间不稳定,时而提前时而延迟,导致投资者难以把握投资机会。
这种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市场的稳定。
2. 股利分配不透明一些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过程中存在不透明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没有公开披露股利分配的具体方案和细节,导致投资者无法了解公司股利分配的真实情况;二是公司虽然公开披露了股利分配方案,但方案中涉及一些复杂的财务和法律问题,导致投资者难以理解。
这种不透明的股利分配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3. 缺乏持续增长动力许多上市公司存在缺乏持续增长动力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没有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导致公司无法实现持续增长;二是公司虽然制定了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但规划缺乏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导致公司无法实现持续增长。
这种缺乏持续增长动力的公司不仅难以吸引投资者,也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4. 股权结构不合理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股东占据了过大的股份比例,导致其他股东无法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二是小股东过于分散,无法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导致大股东可以滥用权力。
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治理效果,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5. 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Financial View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93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张靖淋 曹文婷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本文从股权结构和财务特征相结合的角度,选取2017年及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表面: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派现水平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显著不相关,控制股东存在“隧道挖掘”行为;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状态与派现水平显著正相关;派现水平低且不充分。
关键词:现金股利;股权结构;财务特征;隧道挖掘;实证分析;制造业中图分类号:F272.91;F406.7;F832.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1)07-0093-05细枝末节,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管理。
因此,景区应该注重引进新人,可以是高校相关专业的(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应届毕业生,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有热情、有想法,可以为景区管理带来新的生命力;也可以是有着景区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有理论,更有经验,可以找出景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用其在行业中的人脉以及从业经验促进各部门的良好运行。
2.培养老人。
除了新人,景区中的不少老员工,有着不俗的工作能力,还对景区的情况十分熟悉,缺乏的只是一些相关的理论框架。
因此,可以对这些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进行特别培训,可以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减少成本。
3.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无论什么工作,员工的绩效考核总是人员管理中的重中之重[7]。
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是激励员工,减少失误,留住人才的有效保障。
景区需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在奖励方面,把员工的工作成果与奖金挂钩,多劳多得,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工作效率,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更多的物质奖励;而对于工作中频繁出现失误等不称职情况的员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近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发展迅速,不断提高经营效益。
然而,在股利分配方面,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问题分析1. 股利分配的不公平性:在我国,由于股权分布的不均衡和缺乏充分的监管,导致股利分配不公平。
一些大股东往往能够通过掌握公司权益的方式,获取更多的股利,而小股东的利益被忽视。
2. 股利分配缺乏透明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投资者很难获得准确的股利分配信息。
这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进行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
3. 股利分配政策的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一些漏洞。
比如,一些公司设立的利润留存比例过高,导致股利分配不足;而另一些公司则过于追求高股息率,忽视了公司未来的发展需求。
二、对策探讨1.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监管,确保分配公平合理。
一是建立健全的股权结构,减少大股东的影响力,增强小股东的权益。
二是加强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透明度,减少内幕交易的可能性。
2. 制定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
一是确保公司留存一定比例的利润,以支持未来的发展和扩大投资。
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从长期来看,对股东和市场有更大的利益。
二是适度提高股利分配比例,满足投资者的期望,增强市场的投资吸引力。
3.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让他们更加理性地对待股利分配。
加强对投资者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如何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判断股利分配的合理性,避免盲目追求高股息率带来的风险。
4. 加大对股利分配问题的研究力度:加强对股利分配问题的研究,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股利分配模式。
通过与国际接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总结起来,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公平性、缺乏透明度和政策不完善等方面。
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在我国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不支付现金股利,甚至有上市公司从未支付过现金股利,过去的研究说明在不同时间段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是不同的,那么影响现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因素是什么呢?本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与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规模、流动比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一、文献回顾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的政策,也是投资者获得投资回报的一个途径,虽然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是依靠价差来获得收益,但投资者都知道股票价格依赖于公司的未来收益,是未来收益的贴现值,也就是说即便是依靠价差来获得收益,其实也是间接获得未来的现金红利,因此可以说投资股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公司的现金红利。
在西方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股利的支付形式基本上是现金股利。
然而根据统计,在中国发放现金红利的上市公司数量太少。
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在上市以后的十几年里从未进行过现金分红。
而这也许就是中国股市为什么存在众多投机者的原因。
那么影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因素是什么呢?国内外的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国外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研究始于米勒和莫迪利安尼的股利无关论(mm定理)。
米勒和莫迪利安尼指出,在完全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价值增加与否完全由其投资决策决定。
但这一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现实中仍然有大量上市公司热衷于股利分配。
后来的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拓展研究。
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沿着两条主线进行。
一条是不同程度的放松了mm 理论的前提假设,形成了税收假说、信号传递假说以及代理假说(easterbrook,1984)。
另一条从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出发,提出了股利迎合假说、利益输送假说以及自由现金流量假说(jensen,1986)。
国内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吕长江、王克敏(1999)对1997-1998年支付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后发现: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主要取决于前期股利支付额和当前盈利水平及其变化。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分析及建议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分析及建议【摘要】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运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股东权益和公司长远发展。
本文从股利分配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股利分配不公平、份额过大和资本市场动态等方面。
随后提出了改进股利分配的建议,包括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和提高透明度,以期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对风险提示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投资者在股利分配中的风险防范和策略制定的重要性。
通过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引导公司实现盈利和增值,为市场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重要性、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改进建议、风险提示、注意事项、结论、分析、建议1. 引言1.1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分析及建议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是股东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股利分配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收益。
在整个股市中,股利分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公司绩效和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找到改进股利分配的办法,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选择。
本文将从股利分配的重要性、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分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改进股利分配的建议、以及风险提示与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希望通过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逐一探讨上述内容,为大家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2. 正文2.1 股利分配的重要性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运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股利分配直接关系到股东的利益。
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者,希望通过持有股票获得投资回报,而股利是最直接的回报方式之一。
稳定、合理的股利分配能够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心,提高公司的股价,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股利分配是公司经营绩效的体现。
高额的股利分配通常意味着公司盈利能力强,资金充裕,运营稳健。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成为了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股利政策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股价表现以及股东利益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各界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将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
1. 公司盈利能力公司盈利能力是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盈利能力强的公司更有可能采取较高的股利政策,以回报股东对公司的投资。
盈利能力强的公司通常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收益来源,更有能力分配股利。
研究表明,公司盈利能力与股利政策呈正相关关系,盈利能力强的公司更有可能采取稳定且较高的股利政策。
2. 公司成长性除了盈利能力,公司的成长性也是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成长性强的公司通常面临着更多的投资机会,需要保留更多的利润用于公司的发展和扩张。
这类公司往往会采取较低的股利政策,将更多的现金用于公司的内部投资,以实现更大的成长和增值。
与盈利能力不同,成长性与股利政策呈负相关关系,成长性强的公司更倾向于采取较低的股利政策。
3. 公司财务状况公司的财务状况也是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财务状况强的公司通常更有能力采取较高的股利政策,因为他们有更多的现金流和储备来支持股利的发放。
而财务状况较弱的公司往往需要更多的现金用于偿还债务或是应对突发的经济风险,因此会采取较低的股利政策。
公司的财务状况与股利政策呈正相关关系,财务状况强的公司更有可能采取较高的股利政策。
4. 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股利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通常能够保障股东权益,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从而对股利政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反,公司治理结构较差的公司可能面临着内部管理不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往往会采取较低的股利政策,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公司治理结构与股利政策呈正相关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通常会带来更稳定和较高的股利政策。
我国上市公司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壮大,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是指上市公司以较高的比例将利润用于派发现金股利的政策。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的背景和意义、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是资本市场的一种成熟做法,其背景和意义如下:(一)背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上市主体的增多,上市公司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市场对分红政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旨在通过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增加投资者的收益,提高公司的股价,促进投资者信心和投资者的长期投资。
(二)意义:1.增加投资者收益: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能够直接给予股东投资收益,提高股东对公司的满意度,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心。
2.提高公司股价: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市盈率,提升公司的估值,进而提高公司的股价。
3.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能够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加强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内控管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康发展。
1.分红比例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相对较低。
部分上市公司过于注重企业的发展,忽视了投资者的利益,导致分红比例较低。
2.现金流压力: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需要上市公司具备较好的现金流,但是部分上市公司由于现金流不足,无法实施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
3.激励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员工的激励方式以股权为主,而非现金股利,这导致了上市公司对现金分红政策的不重视。
1.企业盈利情况:企业盈利水平是上市公司决定分红比例的重要因素,当企业盈利水平较高时,上市公司通常会选择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
2.股东利益需求:股东对分红政策的需求是影响上市公司分红决策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通常会考虑股东的利益需求,制定相应的分红政策。
3.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对高派现股利分配政策的需求也不同。
一些高成长性行业的上市公司通常会选择低派现股利分配政策,将利润用于企业的扩大和发展。
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身 因素 中得 出股 利 支付 率的 高低 受哪 些 因素 的 影 响 , 以及影 响 的 程度 如 何 。
l l l l
关潍 : 股 利政策 实 证检验 多 元回归
一
l ¨
资本市场 l
我国 殷_ l z 市公 股 分配政策
画 褰谖麟
口 熊梓 言 范 盎璐 李 梦 迪 (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重庆 4 0 0 7 0 0 )
摘要: 股利能够传递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 股东可以据此做 出 判断, 并调整对公司价值的期望值。因此
糍
制 定 什么 样 的 股 利 政 策 不 仅 会 影 响 到 股东 和 债 权 人 的 利 益, 也 会 影 响 公 司 正 常 的 运营 和 未 来 的 发 展。 本 文。 。
( 一) 样 本 来 源 本 文通 过对 2 0 1 0 — 2 0 1 1两 年 年 度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研 究 上 市 公 司 的 股 利
阶 段 和 财 务 状 况 制 定 相 应 的 分 红 方
案 。 一 般 来 说 ,对 于 处 在 成 长 中 的 企
决定 股利 政策 时 ,要 同时考 虑到 诸 多
每 个 公 司 应 依 据 自身 所 处 的 发 展
H3 : 处 于 成长 期 的企 业 具 有 较 低
的股 利 支 付 率 三、 研 究设计
公 司股票 价 格稳 中有 升 .便 成 了公 司
管 理 层 的终 极 目标 。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公 司 的 股 利 分 配 受到 多种 因素 的影 响 、 制约, 管理 层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较晚,股利政策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现象,如上市公司吝惜分红、有严重的不分配倾向、股利分配中的短期行为严重、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等。
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上市公司如何在急需完善的证券市场中保持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充分借鉴国际资本市场的股利政策的市场效应,结合西方股利分配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理论基础(一)股利与股利分配的内涵界定股利是指公司的股东按其投资额的大小而分得的利润,股息和红利都是股东投资的收益,统称为股利。
股息是指优先股股东依照事先约定的比率定期提取的公司经营收益,不受公司盈利多少的限制,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红利则是指普通股股东在分派股息之后从公司提取的不定量收益,受公司盈利与否和盈利多少的影响,当公司亏损或获利不多时,红利往往很少甚至没有。
股利分配是以公司发展为目标,以股价稳定为核心,在平衡企业内外部相关集团利益的基础上,对于净利润在提取了各种公积金后,如何给股东发放股利或者留在公司再投资这两者之间进行分配而采取的决策活动。
公司按法定程序,经过弥补亏损,公积金和公益金后,根据公司相对的自由决策权,决定对股东进行送股或派现等。
股利分配仅指送股和派现,股利分配是利润分配的核心,在上市公司财务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权衡各方利益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是必要的。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规定,仅就配股作了简要说明。
以往上市公司将配股作为股利分配方式的一种,而新会计准则将配股视同发行新股处理。
因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特殊,除流通股外还存在非流通股。
虽然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在利润分配方面享有同样权利,但由于不流通没有明确的市场价格,所以难以计算除权价格和调整系数。
在国际会计准则实施指南中,针对配股权包含送红股因素,提出了配股前所有期间计算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时需要调整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系数的要求。
(二)现代股利理论及股利分配政策股利政策包括股利支付率政策,即确定每股实际分配盈余与可分配盈余的比例的高低;股利分配政策,即采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还是剩余股利政策,抑或固定股利政策,考虑的是股利支付的频率如何确定;股利支付形式政策,常见的股利形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配股股利,不同的股利政策是与所处的资本市场环境和股利理论基础是高度相关的。
股利无关论是基于完善资本市场假设下提出了“股利无相关假说”,即M M理论(米勒和莫迪格莱尼,1961)。
该理论认为在完善资本市场环境中,支付现金股利和盈余留存产生的资本利得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无差异的,从而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不相关。
依据M M股利无相关理论,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现金流量产生直接影响,股利政策作为关于支付股利还是留存利润的决策并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
因此,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应依据剩余股利原则,即企业制定股利政策时,首先必须依据资本预算,决定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然后按照目标资本结构来安排股利政策和融资活动。
该种政策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成本,创造更多现金流量;其缺陷是会导致不固定股利,增加投资者的风险,引起股利波动,不利于公司良好形象的培养。
由于现实中的资本市场并不是完善的,存在着交易成本、代理成本、信息成本等影响因素,因而,股利政策能够影响公司市场价值,从而股东应该重视公司的股利政策。
因此,在M M股利无关论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一鸟在手”假说(迈伦·戈登和约翰·林特纳,1962)、税差理论(Farrar &Salwyn,1967)、信号理论(默尔顿·米勒和凯文·洛克基,1985)、追随者效应理论和代理理论(简森和梅克林,1976)等股利政策。
这些股利理论基于对资本市场的假设不同,选择的视角不同,从而对于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相关性问题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结论。
其中,“一鸟在手”假说的假设基础是股东偏好高的股利支付率;税差理论是建立在股东偏好较低的股利支付率的假设基础之上;信号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来考察和分析股利政策的信号解释功能;追随者效应理论则假设不同的股票持有人或当事人对股利政策有不同的偏好;而代理理论则认为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委托方与代理方利益会存在现实上的不一致。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学者又从行为学角度研究股利政策的各种观点,其中代表性观点有理性预期理论(M iller&M uth,1981)、自我控制说(谢弗林和史特德曼,1984)和不确定性下选择的后悔厌恶理论(塞勒,1980)等。
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根据上述不同股利理论对于股利政策与49表1深两市1992年至2006年股利分配情况统计表单位:家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不分配15242477139374485579311425556605614690679只派现1454134100102170206258557593530450592538551只送股266347838159342348124614公积金转增—2314418212417122133182827派现加送股259398703124781527251724182236派现加转增——132715121357474278947066送股加转增———31117412349657433派现送股转增————1511201769443153232433总计802363073375507458689631051116012031252136713811409企业价值的关系的研究结论,西方国家目前主要采用的公司股利政策有:一是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其理论基础是“一鸟在手”假说与“股利信号理论”。
通过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播公司盈利情况、财务状况稳定且逐步提高的信息,从而稳定公司股票价格,吸引更多投资者。
二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这种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确定一个固定的股利占盈余的比例,将每年盈余按这一固定比例计算股利支付给股东,其理论依据是“一鸟在手”假说。
但根据股利信号理论,股利通常被认为是公司未来前途的信号,随盈余而波动的股利向市场传递了公司不稳定的信息,给投资者带来投资风险大等不良印象,且会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三是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是指公司通常每年只支付金额较低的正常股利,只有在公司经营非常好,累积盈余和资金充足时,加付额外股利给股东。
其理论依据是“手中之鸟”假说。
当公司赢利较大并且具有充足现金时,发放额外现金股利,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信号,利于股价上扬,体现了股利信号理论。
二、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特征分析(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为了准确详细地描绘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应用情况,本文收集了沪深两市自1992年到2006年来的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资料。
根据深沪两市实际情况,在对股利分配资料进行初步统计时,把股利分配形式分为:不分配、只派现、只送股、公积金转增、派现加送股、派现加转增、送股加转增、派现加送股及转增。
(表1)反映了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具体情况。
(二)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特征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派现是股利分配的主要形式。
派现是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的主要分配方式,采取送股进行分配的公司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公司的股本经过扩张后已达到一定的规模,而股票股利会使股本进一步扩大,进而稀释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另一方面2000年证监会颁发的关于上市公司申请配股或增发必须满足近三年现金分红的规定也使得当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陡增一倍之多,当然这之中有一部分属微利分配,就是为了能在以后进行的增资配股创造条件。
此外最近几年,派发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数量有了大幅增加,派现意愿有所提高,这里面既包括纯派现,也包括派现加送股、派现加转增、派现送股转增等多种股利形式。
(2)不分配股利比例较高。
从(图1)可以看到,在股市早期发展阶段,不分配股利只是少量上市公司所为。
上市公司不分配的比例1994年最低,不足10%,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支付股利的公司越来越多,1999年达到60%。
2000开始,证监会颁发了关于上市公司申请配股获增发必须满足近三年现金分红条件的规定,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情况明显改善,不分配的比例骤降到30%。
随后几年至今,不分配比例则又出现上升的变动趋势,尤其是在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中有200多家公司未进行任何分配。
(3)股利分配缺乏稳定连续性。
股利政策不连续是指上市公司在其生产经营条件和经营成果没有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非理性地大幅度调整其股利政策,现金股利时高时低,送配股、转增股随意,股利政策波动大。
纵观国际证券市场,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倾向于采取平稳的股利支付政策,股利支付率几乎不受公司利润波动的影响,公司管理者在确信持续增加的利润能够支撑较高的股利水平时,才会提高股利支付率,而且其将逐步增加股利,直至新的股利均衡地实现。
即使公司面临亏损,公司管理者亦将保持平稳的股利支付率直至其确信亏损不可扭转。
在我国,由于没有将投资者的利益置于应有的位置,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明确的股利政策目标,因而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缺乏长远规划,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上市公司无论是股利支付率,还是股利分配形式均变动频繁,缺乏连续性,不仅没有长期的股利分配计划,而且随意变更股利计划。
(4)低派现率长期存在。
从历年股利分配情况来看,选择现金股利分配方式的上市公司为数不少,但分配率却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上市公司的业绩下滑。
利润的大幅下滑自然制约了派现的实施。
同时,在业绩滑坡造成可分配利润减少而难以实施派现的同时,现金不足也成为导致低派现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支付高额的现金股利,上市公司必然会有一笔实际的支出,因此,只有在公司现金充裕、短期偿债能力不成问题的情况下,才会高比率派现。
一些上市公司虽然每股盈利尚可,但若仔细分析其财务数据,就会发现应收款占资产的一大部分,每股现金流量为负数,高派现是无法实现的。
(5)派现公司比重上升同时非良性派现公司有所增加。
从(图2)可以看出,自从2000年起,较以前年度,派现公司数量有明显上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平均派现比重达到43%。
与此同时,超能力派现、微利派现、高派现与再融资并存等非良性派现的情况也有所增加。
近年来高派现和配股融资并存的现象也根源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流通性差异所造成的“同股不同价”,由于非流通股远高于流通股的股本收益率,表面上利益均得的高额派现,实际上成为非流通股东最直接的掠取公司利润50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