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板块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①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____;①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3)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f<20cm B.f>10cmC.f<10cm D.f>20cm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D.20cm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章节分层训练试卷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章节分层训练试卷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章节分层训练试卷一、基础过关(每题5分,共30分)1. (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2. (焦点与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_____,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

3. (成像规律之物距与像距)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像距在______之间;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在______之外。

4. (成像性质判断)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5. (成像性质判断)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6. (成像性质判断)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二、能力提升(每题8分,共40分)7. (实验探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可能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种)。

8. (成像规律计算)已知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距凸透镜15cm时,求像距和像的性质。

9. (成像规律应用)一物体经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若将透镜的下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问光屏上的像有何变化?10. (成像规律与生活)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要使拍摄的景物范围更大些,应如何调节照相机?11. (综合应用)一凸透镜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透镜3f处移到1.5f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如何变化?三、拓展创新(每题10分,共30分)12. (特殊成像情况)如果有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此时成像情况如何?请从理论上进行分析。

13. (成像规律与光学仪器)显微镜和望远镜都用到了凸透镜成像原理,简述它们在成像方面的异同点。

14. (设计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一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0.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 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 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 5厘米 C 15厘米
B 10厘米 D 20厘米
2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 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 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 10厘米处,所成的是( )
凸透镜成像规律 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束平行光
实像点
V=f 测凸透镜焦距
u>2f U=2f
f<u<2f
u=f u<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正立 放大 虚像
照相机、 眼睛
测凸透镜焦距
投影仪、 幻灯片
放大镜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 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 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 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22.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 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 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 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10厘米 C 30厘米
B 20厘米 D 40厘米
38.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发现,当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厘米时,在透镜另 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正确 的是( )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 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 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 头近一些

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1.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0厘米B 40厘米C 30厘米D 10厘米.2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当物体距透镜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A 缩小的像B 放大的像C 正立的像D 倒立的像。

3、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40厘米B 30厘米C 20厘米D 10厘米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厘米处,在透镜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所成的像()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在图4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_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

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已知f1<f2)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1)表二(凸透镜的焦距为f2)(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测试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测试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离透镜的距离为45cm时,成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解题思路:已知f=10cm,u=45cm大于2f,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凸透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 )A.缩小、正立的虚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放大、倒立的实像答案:B解题思路: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只有当u<f时,才会得到与物体在凸透镜同侧的像,并且像的特点是正立、放大、虚像。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把高4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6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12.5cmB.7.5cmC.4.5cmD.10cm答案:B解题思路: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说明是实像,像的高度是6cm大于物体的高度,说明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即物距大于5cm小于10cm,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46cmB.36cmC.26cmD.16cm答案:D解题思路:当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此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设焦距为f,则,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当物体从距凸透镜1.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向3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解题思路:当物体从距凸透镜1.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向3倍焦距处的过程中成实像,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A,C,D错误,B正确。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全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知识要点与相应例题】一、透镜 1、名词:薄透镜,主光轴,光心, 焦点(F ),焦距(f )。

例 1、透镜上有一个点,从任何方向通过该点的光线都不会偏折,这个点叫做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之后会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 ,一个凸透镜有 个这样的点; 叫做焦距。

2. 典型光路(如图1)例2.如图2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3.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透镜.4、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应当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若相“靠近”,则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若相“远离”,则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如图3)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4)(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

(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

例3: 请在图5中两幅图上分别做出入射光线、出射光线。

三.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例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_.若镜头的焦距为cm 5 f ,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_______cm 与_______cm 之间的位置.例5、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叫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 ;某次实验时使用的两组透镜上分别标有“×5”和“×20”的字样,则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

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例6: 把图6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

【物理】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物理】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

则()A.焦距可能为18厘米B.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厘米,移动光屏找到实像后,此实像变大了D.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厘米,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光屏应远离透镜10厘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由题意可知,物距是30cm,像距20cm,可知物距大于像距;而且此时光屏出现了清晰实像,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可以判断此时的实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而且=>30cm2u f>,故AB不符合题意;则15cm fC.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厘米时,物距变大,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像距会变小,像会变小,所以移动光屏找到实像后,此实像变小了,故C不符合题意;D.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厘米时,此时的物距变为20cm,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所以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此时的像距应该为30cm,即光屏应远离透镜10厘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对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拍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3.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cm B.30cm C.20cm D.10cm【答案】D【解析】在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即2f>U>f,v>2f;而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像距,即v=40cm,所以,40cm>2f,解得:20cm>f,只有D选项符合条件.故选D.思路分析:在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则不可以,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而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从而可以计算出该透镜的焦距.试题点评:本题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因此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像距.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 2f >,得:15cm f <; 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16cm 2f f <<,得:8f cm >,16cm f <;综合以上条件得:8cm 15cm f <<,故③正确; 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5.有一个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正前方.当点光源放在A 点时,成像在B 点,当点光源放在B 点时,成像在C 点,如图所示.则 ( )A .凸透镜应放在C 点右侧B .凸透镜应放在B 、C 点之间C .凸透镜应放在A 、B 点之间D .凸透镜应放在A 点左侧【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凸透镜如果成像在同一侧的话应该是成虚像,并且像距大于物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透镜的厚度对成像有什么影响?
解答
透镜的厚度对成像影响不大。主 要影响透镜成像的因素是透镜的 曲率和焦距。
提示
透镜的厚度是透镜的物理特性之 一,但相对于曲率和焦距,对成 像的影响较小。
结论及总结
通过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透镜的工作原理,应用于各种光学设备和成像技术中。希望这些练 习题能够帮助你打牢基础,加深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提示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焦点之后时,光线不会汇聚,所以像会和物体重叠 在一起。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3
问题
在凸透镜成像中,什么是实像的图像,可 以被投影到屏幕上。虚像是光线分 散后形成的图像,无法被投影到屏 幕。
提示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汇聚在一起形成 图像时,称为实像。当光线分散后 看似汇聚在一点但实际无法投影到 屏幕上时,称为虚像。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4
1 问题
什么是焦距?焦距对透镜成像有什么影响?
2 解答
焦距是指透镜的光学特性,表示光线汇聚或分散的程度。焦距的大小决定了透镜成像的 特点。
3 提示
焦距越大,光线汇聚的程度越高,像会在较近的地方形成。焦距越小,光线分散的程度 越高,像会在较远的地方形成。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5
问题
无穷远处形成。
3
问题
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前焦面上,该物体 的像会在哪里形成?
提示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前 焦面越近,像就会形成在距离透镜越远的地 方。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2
问题
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后焦面上,像会在哪里形成?
解答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后焦面上时,像会和物体重叠在一起。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 大更清晰的像,应 [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4):把蜡烛放在(
a
)点,在屏上出现最大的像。
c
b
e
dF g
2F
(5):若把蜡烛放在 的像离透镜最远。
点,屏上出现
(6):当把蜡烛由a点向b点移动,像的大 小 ,像距 . (7):当把蜡烛由c点移动到d点,像的大 小 ,像距 . (8):把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光屏上得 不到像,请你想想是什么原因?
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训练
嘉禾三中
一、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 倒立、 缩小

实 (实/虚)像.
当物距小于 2 倍大于一倍焦距时, 小于 实 2 倍大于一倍 放大的 成 倒立 、放大 (实/虚)像.、
放大 的 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 、
虚 (实/虚)像.
2、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分 虚实 ,二倍焦 距分 大小 ; 3、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 像在间(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物在间、 像在外。 4、实像的变化:物近像 远 像变 大 。
二、凸透镜成像题目分类训练:
(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像距的关系:
1: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物体放在距透镜20 厘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 个 、 、 的像,像距的范围是 ,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 。若把物体放在 12厘米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可在透镜上得到 一个 像,利用这个原理制成 了 ,像在 范围;若在物体放在距透 镜6厘米的地方, (能/不能)在光 屏上承接到像。那么能成一个 、 、 像,应用 是 .
(三).根据像的性质判断物距与焦距的关
系,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1: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光 屏上得到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cm B: 7cm C: 8cm D:16cm
若将其放在另一凸透镜前18厘米处, 在光屏上承接到一个与物等大的实象,则该 凸透镜的焦距[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 20厘米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象,此时像 距为13厘米,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f>20cm C 10cm<f<13cm B 13cm<f<20cm D 6.5cm<f<10cm
a
bcBiblioteka edF g2F
(二):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像的性质: 1:当蜡烛离凸透镜36厘米时,它的象清晰的 映在距透镜20厘米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光屏上 得到的是一个( )的像。
2:有一支点燃的蜡烛与光屏相距60厘米,蜡烛与 光屏之间放一透镜,当蜡烛与透镜相距15厘米,则 在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的像,此时,物距是 ( ),像距是(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的像。 3: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在 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的像
D:一定能用光屏收到。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保持凸透镜的 位置不变,分别将蜡烛放在a、b、c、d、e、f、g点,并 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蜡烛在光屏上成的像,则
(1):当蜡烛放在(
(2):把蜡烛放在( (3):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出现最小的像。
)点,屏上看不到像,但从透 镜另一侧可看到烛焰正立的放大的像。 )点,在屏上看不到像,在透镜 的另一侧也看不到像。
3.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个同学拍照,底 片上成一个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像, 则照相机应 (靠近/远离)该同学,镜头 离底片 一些。
课外作业
1、已知f=15cm u=40cm 则凸透 镜成 、 、 像?像距范 围是 。
2:某校学生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
品”的法制教育放映的幻灯片,发现屏 幕上的像小了点,放映机离屏幕 一 些,胶片离镜头 一些。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若把蜡烛放在 透镜前20厘米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等 大的实象,若把蜡烛向透镜移近5厘米,那么 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 , , 像 3:一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当物体距焦点3厘 米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 ]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象;
C:可能成放大的实象,也可能成放大的虚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