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复习

平面镜
镜 头 屏幕 像
) ) ) )
投影片 (物)
( ( ( ( 镜
投影仪
凸透镜是使投影片上的图案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 凸透镜是使投影片上的图案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 从而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放大的 倒立的 形成一个放大 间,从而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竖直成在屏幕上。 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竖直成在屏幕上。
远视眼
像成在视网膜的__方 像成在视网膜的 后 方
凸透 镜 _____镜
生活链接:青少年护眼小常识 生活链接:
• 1、多吃一些蔬菜:菠菜、番茄、胡萝卜。 、多吃一些蔬菜:菠菜、番茄、胡萝卜。 • 2、墙面、家具颜色不应太刺眼及反光太强,室内灯光柔 、墙面、家具颜色不应太刺眼及反光太强, 以防视疲劳。 和,以防视疲劳。 • 3、电视机如必须放在卧室内,应尽量远离床边,看电视 3、电视机如必须放在卧室内,应尽量远离床边, 不宜太近, 不宜太近,电视机及电脑显示屏不宜放在人处坐位时的视 线水平以上,以免仰视时容易产生视疲劳及眼干燥。 线水平以上,以免仰视时容易产生视疲劳及眼干燥。 • 4、书桌与座椅的高低应配置合适,不应让眼离桌面太近, 、书桌与座椅的高低应配置合适,不应让眼离桌面太近, 以防儿童长时间写作业造成近视, 以防儿童长时间写作业造成近视,同时照在桌面上的光线 应柔和,桌面也不应形成镜面反光。 应柔和,桌面也不应形成镜面反光。
应用:视力的缺陷与矫正 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
5.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调整光屏的位置,光屏上 .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 调整光屏的位置, 调整光屏的位置 不能 ( 不能 找到像,透过透镜 ______(能/不能)找到像 透过透镜 能 (能/不能)找 不能) 透过透镜____( 不能 不能) 到像,此时成的像是_____(实像/虚像);当物距减小时 虚像);当物距减小时, 到像,此时成的像是 虚像 (实像 虚像);当物距减小时, 近 小 像变____(近/远),像变 像变 ( 远),像变____(大/小). ( 小 像变 成虚像)物近像_____像变 像变_____ (成虚像)物近像 近 像变 小 6.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像往 上 (上/下) .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像往___( 下 这时若固定凸透镜可将光屏向_____ (上/下)或固定 移,这时若固定凸透镜可将光屏向 上 上下 光屏将凸透镜向_____( 下 调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光屏将凸透镜向 下 (上/下)调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专题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原卷版+解析)

专题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是初中物理中重难点之一,也是各省市中考必考考点之一。
凸透镜考查较为难些,有时还以多选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整章内容,具有较高的选拔功能。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 凸透镜静态成像规律物距(u)u>2f u=2f f<u<2f u=f u<f 像距(v)f<v<2f v=2f v>2f 不成像 v>u 正倒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大小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虚实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测焦距 幻灯机、电影机、投影仪 强光聚焦手电筒、平行光线 放大镜 特点二倍焦距分大小 一倍焦距分虚实 物像位置关系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同侧 成像作图 也可以结合下图记忆:2、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1)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①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或物远像近像变小):蜡烛越靠近透镜,像变得离透镜越远,像变得越大;反之,蜡烛越远离透镜,像变得越靠近透镜越,像变得越小。
②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或物远像远像变大):蜡烛越靠近透镜,像越靠近透镜,像越小;反之,蜡烛越远离透镜,像越远离透镜,像越大。
(2)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透镜:当移动后的物距等于原来像距时光屏上可以再次成清晰的像。
(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原来成倒立、缩小像时,互换位置后,成倒立、放大的像;原来成倒立、放大像时,互换位置后,成倒立、缩小的像。
3、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眼镜(或透镜)(1)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透镜(或眼镜)后,为使光屏上仍成清晰像时光屏或蜡烛移动方向判断:①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远视眼镜(凸透镜):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凸透镜时,会使光线提前会聚,像成在光屏前方)。
②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近视眼镜(凹透镜):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或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凹透镜时,会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光屏后方)。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八年级物理竞赛专题七凸透镜成像及应用【知识要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下表所示:物距u 和焦 距f 的关系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像距v 大小 变化规律 应用举例 u > 2 f f V v v 2 f u 增大,v ___ , 像变 ____ u = 2 f v = 2 f f V u v 2 f v > 2 fu = f不成像 u v fv > u u 增大,v ___ , 像 _____凸透镜成像公式:一+ - == u v f2.眼睛、眼镜和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比较如下:眼睛 照相机 结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瞳孔 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底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缩小、倒立、实像 缩小、倒立、实像 调节作用 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或增大)时,增大(或减小)晶 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成清 晰的像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 时,减小(或增大)镜头到底片的 距离,使物体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近视眼利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利用凸透镜来矫正。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眼镜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典例分析】 土例1、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 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 亍 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
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A. 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 .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 .凸透镜的焦点处。
D .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例2.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
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A. 向下并且向左移 B .向下并且向右移C .向上并且向左移D .向上并且向右移例3.如图2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图3中的(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复习

实像
光线实际汇聚形成的像,可以用光屏 接收。
成像原理
光的折射
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由于透镜 的折射作用,光线的传播方向发 生变化,形成实像或虚像。
焦距
光线经过凸透镜汇聚的点称为焦 点,从物点到焦点的距离称为物 距,从像点到焦点的距离称为像 距。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小于物距。
投影仪的分辨率和色彩表 现影响投影图像的清晰度 和色彩还原度。
放大镜
工作原理
放大镜通过将物体反射的光线聚 焦在眼睛上,形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
焦距选择
不同焦距的放大镜适用于不同距离 的观察,短焦距放大镜适合近距离 观察,长焦距放大镜适合远距离观 察。
材质和形状
高质量的放大镜通常由光学玻璃制 成,具有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以 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大于两倍焦距。
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1. 题目
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则物距的范 围是( )
答案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位于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实像。因此,正确答案是C。
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01
02
03
04
2. 题目: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 一个缩小的像,则物距的范围
03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物 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
培养观察、记录和归纳总结的 能力。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 精神。
实验器材
凸透镜
记录本 尺子
光屏 点光源
实验步骤与记录
1. 调整点光源和凸透镜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复习讲义(精心设计的辅导资料)

《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讲义知识考点梳理:知识1.透镜: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1)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2)透镜的主光轴、光心及三条特殊光线主光轴:光心:三条特殊光线:(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因而人们又把凸透镜称为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因而人们又把凹透镜称为发散透镜。
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典型例题》例题1. 一个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15cm C.20cm D.30cm【思路点拨】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物距 f < u < 2 f ,f < 20cm < 2 f ,即f < 20cm ,f >10cm 。
变式训练1. 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1.2-26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 .一定大于20 cmB .一定小于8 cmC .一定在10 cm 到16 cm 之间D .一定在8 cm 到10 cm 之间例题2.某人到照相馆照相,他先照了一张半身的照片,想再照一张全身的照片。
若要求他的位置不动,照相师应调节照相机的位置和暗箱的长短,做法是 ( )A .向前移动照相机,并拉长暗箱B .向前移动照相机,并缩短暗箱C .向后移动照相机,并缩短暗箱D .向后移动照相机,并拉长暗箱【思路点拨】 关于照相机照相和幻灯机的调节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物和像同向移动;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越近像越远、大;③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越近像越近、小;变式训练2. 在使用幻灯机时,欲使屏幕上显现的图像大一些,采取的做法是( )A .幻灯机向后移动,幻灯片移近镜头B .幻灯机向前移动,幻灯片远离镜头C .幻灯机向前移动,幻灯片移近镜头D .幻灯机向后移动,幻灯片远离镜头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例题3.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17(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图1.2-26图21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变式训练3.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①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一.成像规律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三.考点归纳: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
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书中72页图4-40)所示摆放*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1)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倒立一定是实像,实像—物像异侧;正立一定是虚像,虚像—物像同侧。
(2)u=2f是想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焦点外)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增大)(减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5)成虚像时(焦点内)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增大)(增大)(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二倍焦距见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倒实正虚(6)垂直主光轴移动问题:①凸透镜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同——————像随透镜同向移动②蜡烛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像随蜡烛反向移动(7)凸透镜成像为实像时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
5.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成虚像;②烛焰在焦点上不成像;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⑤可能凸透镜不在蜡烛与光屏中间。
6.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①使太阳光沿主光轴照射到凸透镜上,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最小的亮点,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中心到亮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②用一发光小灯泡,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当透镜射出的光为平行光时,测出灯泡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③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移动光屏和蜡烛,直到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为止,此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的2倍。
7.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激,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概,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戴着新生的杂木。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整理

分,并不影响射向透镜的其它光线的成像,所以仍然可以看到完整的像,但是由于射到像上的光线减少, 所以屏上像的亮度会变暗。 9.实验规律:向上移动物体,像下运动;向左移动物体,像向右运动(显微镜)。
向上移动凸透镜,像向上运动;向左移动凸透镜,像向左运动。 10.透过凸透镜看二倍焦距之外的钟表,秒针的像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因为此时成倒立的实像,倒着 看仍是正常的方向,所以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 11.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可以呈在光屏上,也可以用眼睛观察到,而虚像不能呈在光屏 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到。注意: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3.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倒立/正 立
放大/缩 小
虚像/实像
同侧/ 异侧
应用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照相机、摄像机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①特点:大小分界点 ②测焦距
f<u<2f
v>2f
倒立
放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像
异侧 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u=f
不成像
虚实分界点
⑶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⑷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5.实像:一定是异侧,且倒立的;虚像:一定是同侧,且正立的; 6.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像”同向而行 7.①v<u,成倒立缩小实像;②v>u,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③v=u,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8..成像特点:透镜成像时,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照到透镜上的所有光线都成像在同一个位置,挡住一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拓展——认识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的物
镜相当于一架照相机,
远处的景物在它的焦点
附近成一个 倒立缩小 的实像;这个实像成 在了目镜的焦点以内,经相当于放大镜的目 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 像。
[开普勒望远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组合]
考点专训——眼睛和眼镜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2016全 国爱眼日主题:“呵护眼睛,从小做起” 。 (1)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角膜、晶状体
倒立或 正立
倒立
放大或 缩小
缩小
实像或 虚像
实像
像距 ( v)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测焦距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平行光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二):
1、三个成像区
2、两个特殊点。焦点: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 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像;无论成什么像,当 物体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变_______,且像距变________. 二倍焦距点: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当物 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 二倍焦距点成像时像与 物间的距离最小,等于4f。 3、一个动态特点。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时,物与像移 动的方向 .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移动,则透 镜另一侧的像 透镜;当物体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 移动,则物体同侧的像也靠近透镜.
① 蜡烛放在点 C 处时屏上的像最大; ② 蜡烛放在点 D、E 处时屏上不能成像;
③ 蜡烛放在A点时成缩小实像的实际应用是 照相机 ; ④ 蜡烛放在E点处时观察到的像是 正立、放大的虚像 ; ⑤ 蜡烛由A点向C点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逐渐 变大 。
考点专训——成像规律
(一)焦距大小的判定问题 例1.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 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 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A、20cm B、15cm C、10cm D、5cm来自2F FF 2F
考点专训——成像规律
(五)物与像间距离变化问题 例: 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 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 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 A、像变大,物与像间距离变小 B、像变大,物与像间距离变大 C、像先变小后变大,物与像间距离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物与像间距离变小
5
论 证
镜
口
诀
)
练 习
拓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能
展 挑
成放大的、正立的虚 战
返
像。
回
结
束
考点拓展——认识显微镜
普通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
架 投影仪,载物台上物体通过 物镜成一个 倒立放大的实 像;
它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对通过物镜成在它焦点以内的
实像再次成一个 正立放大的虚 像,这样两
次放大,我们就看到了微小的物体。
考点专训——成像规律
F
(六)遮挡问题:
当成实像时,如用
手挡住透镜的上半
部,猜一猜,光屏
F
上的像可能有什么 变化?
f 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了。
镜头(凸透镜)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 (物)
凸透镜的应用 应 用
设
照相机能成倒立的、
计 课
()
像 缩小的实像。
题
预
备
实
验
镜
头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
1 0
(
凸 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 透 的、倒立的实像.
考点专训——成像规律
(二)判定成像性质问题 例2: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 镜的主光轴移到距透镜40cm处,成的像情况 是:(D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考点专训——成像规律
(三)调节问题 例3、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 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B )
A、人不动, 照相机离人远一些, 镜头往外伸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考点专训——成像规律
(四)再次成像问题 例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 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 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 的是( B)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复习专题讲练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知识考点:
1、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掌握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中具体应用。 3、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原理。 4、理解人眼的成像原理;掌握近、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教
凸材
透 镜 成
内 容 回 顾
——
像
规
律
☆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
物距
像的性质
应用
(u) u>2f
甲
乙
丙
丁
光学知识体系构建:
光沿直线传播
光 光的反射
折射光线
凸透镜
放大镜
光的折射 透镜
成像 应用 幻灯机
凹透镜 折射光线
照相机
眼镜 人的眼睛
谢谢!
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凸 透
镜,物体射入眼睛的光线折射在视网膜上
成倒立缩小的 实 像(填“实”或
“虚”)。 (2)要科学用眼,注意用眼的卫生。读书 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 25 cm。
(3)小明的眼睛有点近视,图中表示小明 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的是 乙 图;表示 小明的眼睛矫正的是 丁 图。希望同学们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拥有明亮健康的双 眼。
考点专训——成像实验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装置,实验操作中先要点燃蜡烛,然后
调整烛焰、 透镜 和 光屏 的中心
在 同一直线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使 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
ABC D E
2F
F
考点专训——成像实验
F
2F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点燃的蜡烛 依次放在A、B、C、D、E五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