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练习题及答案: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弹力
高一物理练习题及答案: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弹力

高一物理练习题及答案: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导语】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回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
以下是xx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一物理练习题及答案: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例如一个人用很大的力挥动网球拍,却没击中球,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物体冲上光滑斜面,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这个力没有施力物体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说明这个力就不存在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解析:球拍没有击中球,球拍对外没有施力,但觉得手用了很大的力,那是因为手臂的肌肉群之间有力的作用.有力必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找不到受力物体或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A错.物体沿斜面上冲运动是由于惯性而运动的,沿斜面向上的力在这里根本不存在.B错误.磁铁吸引铁钉,是因为磁铁周围有磁场,磁场对铁钉有力的作用,如果没有磁铁,就不会产生磁场,对铁钉就不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D错.故本题选C.答案:C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外力作用B.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外力作用C.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解析: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说明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故A正确,同时也说明了B、D不正确,如弹簧受外力被拉伸稳定后,发生了形变,但运动状态并没有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共同决定,故C错误.答案:A3.关于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时物体才受重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C.弹簧测力计和杆秤都能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D.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解析:物体无论运动或静止都受重力作用,A错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施力物体就是该物体,而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在该物体上,施力物体是地球,二者不是一回事,故B错误;杆秤测的是物体的质量而非重力,C错误;在同一地点,g为常量,由公式G=mg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D正确. 答案: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答案:BD5.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所以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当用不同弹簧秤测量时其所受重力大小是不同的,当用同一弹簧秤测量时所受重力大小一定相同C.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D.形状规则的物体(例如正方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处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是典型的错误说法;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所受重力的大小一般不同,利用弹簧秤测量当然也一般不同;影响重心的分布有两个因素,一是质量分布是否均匀,二是物体的几何外形,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处.答案:C6.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D.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必定是成对出现的,故A正确;有力作用的两物体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如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故B错,D正确;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在同一光滑水平面上挨在一起的两个物体,故C错.理解力的相互性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答案:AD7.下图中表示的是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F1和F2B.F1和F4C.F1和F3、F4D.都不相同解析:判断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应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去考虑,三要素相同则作用效果相同,选项B正确.答案:B8.甲、乙两拳击运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的肩部,观众认为,甲运动员(拳头)是施力物体,乙运动员(肩部)是受力物体,但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B.尽管乙避开了甲的拳头,但乙仍受到甲的作用力C.甲的拳头、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物体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任何一个力,都必须具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就要明确某力是谁对谁的作用力,前者为施力物体,后者为受力物体,甲用力将拳头击出,但击空了,胳膊对拳头施了力,但拳头对乙没有施力,故应选C.答案:C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的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解析:在当前的研究水平上,可以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归纳为四种,A 正确;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弱的,B错误;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发现了几种基本相互作用之间的统一关系,如“弱电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最终有可能统一为一种最基本的相互作用,C错误;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D正确.答案:AD。
高一物理弹力练习题

高一物理弹力练习题高一物理弹力练习题弹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体的形变和恢复力。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弹力相关的练习题。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弹力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弹力的本质和应用。
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悬挂在一根弹簧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
当物体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解析:弹簧的劲度系数表示单位长度的弹簧所具有的弹力。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公式 F = kx 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 F 是弹力,k 是劲度系数,x 是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长度。
在平衡位置,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所以弹簧的弹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
即 F = mg,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
将这个等式代入到 F = kx 中,我们可以得到 mg = kx,进一步得到 x = mg/k。
代入具体数值,我们可以计算出 x = 2kg * 9.8m/s^2 / 200N/m = 0.098m。
因此,当物体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为0.098m。
2.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被一个劲度系数为500N/m的弹簧拉伸了0.2m,然后释放。
求物体在弹簧恢复原长时的速度。
解析: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后,弹簧会产生一个恢复力,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在回到平衡位置时,它的动能等于势能。
在这个问题中,物体在平衡位置时的势能为零,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动能定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物体在被拉伸时,它的势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提供。
根据公式PE = (1/2)kx^2,我们可以计算出势能 PE = (1/2) * 500N/m * (0.2m)^2 = 10J。
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时,它的动能等于势能,即 (1/2)mv^2 = 10J。
代入具体数值,我们可以计算出 v = sqrt(2 * 10J / 0.5kg) = sqrt(40m^2/s^2) = 2m/s。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重力与弹力(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1重力与弹力基础过关练题组一重力重心1.关于重力的大小及重心的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小于其所受的重力C.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跳高运动员在如图所示的四种过杆姿势中,重心最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3.歼-20战机是我国最新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
它以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
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也对地球产生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4.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A.马跑得快B.马蹄大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视为质点)在一条竖直线上题组二物体的形变和弹力5.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
如图为三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D.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6.(多选)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题组三弹力的有无及其方向的判断7.如图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8.如图所示是我国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
2021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重力与弹力(含答案)

1. 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 地球表面G=mg(3)重力的方向:_______(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________在物体上.2.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___________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________;②_________.(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______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4)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_______成正比,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 k F ∆=k 它只与________有关,单位是N/m.【答案】1.竖直向下、不一定2.弹性形变、直接接触、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形变、形变量、弹簧本身因素、压力、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吹草动”草受到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每个力都必须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C. 磁铁间存在一定距离时仍然有相互作用力,由此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 只要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同,它们产生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答案】B【解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接触力,比如弹力和摩擦力,也分非接触力,比如重力、电场力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空气是施力物体;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解答】A.草受到的推力的施力物体是流动的空气,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故A错误;B.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B正确;C.磁铁之间的磁力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磁场也是一种物质,没有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故C错误;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也有关系,大小相同的力,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故D错误。
高一物理人教版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题

高一物理人教版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题 1.在给瘪了的篮球充气的过程中,关于篮球的重心和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的重心位置不变,重力几乎不变 B.篮球的重心位置在变,重力几乎不变 C.篮球的重心位置和重力都在变化 D.篮球的重心位置不变,重力改变2.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12S S 、,劲度系数皆为2410N /m k =⨯ 。
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122kg 4kg m m = = 、。
取210m /s g = ,则平衡时弹簧12S S 、的伸长量分别为( )A.5 cm 、10 cmB.10 cm 、5 cmC.15 cm 、10 cmD.10 cm 、15 cm 3.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F 的反作用力是2FB.1F 的反作用力是4FC.2F的反作用力是3FD.2F的反作用力是4F4.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原长为10.0 cm。
当弹簧下端挂2.0 N的重物时,伸长量为1.0 cm;则当弹簧下端挂8.0 N的重物时,伸长量为( )A.4.0 cmB.8.0 cmC.14.0 cmD.18.0 cm5.如图所示为一空心球,内部装满水,若在其底部扎一小孔,水从中不断流出,则在此过程中,把球和其中的水作为一个整体,其重心( )A.一直下降B.一直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6.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弹力大小和长度的关系图像(轻质弹簧末超过弹性限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弹簧的原长为6 c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 N/mC.弹簧长为0.16 m时弹力的大小为10 ND.该弹簧两端各加2 N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8 cm7.甲、乙两人穿相同材料的鞋子,在比较滑的水平地面上拔河,两人力气差不多,体重也差不多,但甲身材高瘦,乙身材矮胖,则( )A.甲赢的概率大B.乙赢的概率大C.力气大的肯定赢D.两人对绳子的拉力一样大,因此赢的概率相同8.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把A B、两物体均处于静、两个物体挤压在竖直墙上,A B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 物体对A 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B.F 增大时,A 和墙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C.若B 的重力大于A 的重力,则B 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墙对A 的摩擦力D.不论A B 、的重力哪个大,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B 的重力 9.校园大扫除中,某同学用方向沿杆向下、大小为50 N 的力推拖把,拖把恰好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拖把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始终为60°,拖把(含杆)总重约10 N 。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改用大小为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C.D.【答案】C【解析】由胡克定律得 F=kx,式中x为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l0,则有F1=k(l-l1),F2=k(l2-l),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
所以C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了胡可定律。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B.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F,等弹簧再压缩x距离后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也不相同【答案】AD【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A正确;产生弹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发生形变,但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形变引起的,反作用力是由受力物体形变引起的,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给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B不正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C选项错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如向心力,可以是绳子的拉力,也可以是电场力,还可以是其他性质的力,D选项正确.3.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块,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放在物块上面,其下端与物块上表面连接在一起,现想使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承受物重的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竖直向上提高的距离。
【答案】【解析】末态时物块受力分析,其中F1′与F2′分别是弹簧k1、k2的作用力,物块静止有F1′+F2′=mg初态时,弹簧k2(压缩)的弹力F2=mg末态时,弹簧k2(压缩)的弹力F2′=mg弹簧k2的长度变化量△x2==由F1′+F2′=mg,F2′=mg 得F1′=mg初态时,弹簧k1(原长)的弹力F1=0末态时,弹簧k1(伸长)的弹力F1′=mg弹簧k1的长度变化量△x1==所求距离为△x1+△x2=【考点】本题考查胡克定律。
高一物理课时1_重力_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_人教版_必修1

高一物理课时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必只向地心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杆秤测量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受重力小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3.下述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需要别的物体施力;D、射出的箭能向前飞行,是由于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作用。
4.关于力的概念,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接触B、一个物体施的力不一定作用在另外的物体上C、一个物体受了几个力,它就一定同时对别的物体施了几个力D、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5.一个质量为60千克的人,在地球上的重力约为600N,当他登上月球时(月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他的质量和重力分别为()A、60kg 600NB、60kg 100NC、10kg 600ND、 10kg 100N6.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了接触面B、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C、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D、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和杆秤直接测量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是根据力的性质来命名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它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D、地球表面的物体一定受到重力作用。
8.关于重心正确的说法是: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C、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9.将一铁块A放在水平放置的磁板B上,A被B吸住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关于铁块A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铁块共受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磁板B、铁块所受的重力与铁块所受磁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磁板所受铁块的压力大于铁块的重力D、磁板对铁块的吸引力与铁块对磁板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10.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地球表面自由落体加速度的1\6.将一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放在水中,恰好有一半浸在水中,则该物体将()A下沉 B漂浮,但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该物体体积的1\30C悬浮水中 D漂浮,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仍为该物体体积的一半11.在地球表面的同一个地方,让同一物体处于如下三种状态:(1)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2)让物体自由下落;(3)物体放在水里,它被浮起.比较这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其中正确的是A.第(1)种情况最小B.第(2)种情况最小C.第(3)种情况最小D.这三种情况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同12.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二、填空题13.物体A重588N,它的质量为㎏。
高一物理 必修一(2019)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 1节 重力与弹力提高练习(含答案)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大小
C.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秤
D.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9.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B.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宏观物体之间,而弱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部
B.无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选项B错误;
C.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只有地球上的赤道和两极处的竖直向下与指向地心同向,故C错误;
故选D。
6.B
【详解】
弹簧的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当挂上80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知弹簧形变量为
指针正对刻度20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由胡克定律
2.一根原长10cm的弹簧,挂上5N的钩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cm,当这根弹簧改挂上15N的钩码时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变为
A.6cmB.36cmC.12cmD.16cm
3.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弹簧的P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 )
(2)[2][3]由表格知:
①、当受到的拉力F、横截面积S一定时,伸长量x与样品长度L成正比,
②、当受到的拉力F、样品长度L一定时,伸长量x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
③、当样品长度L、横截面积S一定时,伸长量x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
综上得,样品受拉力作用后,其伸长量与样品的长度成正比,与样品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故选B。
2.D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练习题及答案: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例如一个人用很大的力挥动网球拍,却没击中球,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物体冲上光滑斜面,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这个力没有施力物体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说明这个力就不存在
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解析:球拍没有击中球,球拍对外没有施力,但觉得手用了很大的力,那是因为手臂的肌肉群之间有力的作用.有力必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找不到受力物体或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A错.物体沿斜面上冲运动是由于惯性而运动的,沿斜面向上的力在这里根本不存在.B错误.磁铁吸引铁钉,是因为磁铁周围有磁场,磁场对铁钉有力的作用,如果没有磁铁,就不会产生磁场,对铁钉就不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D错.故本题选C.
答案:C
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C.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解析: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说明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故A 正确,同时也说明了B、D不正确,如弹簧受外力被拉伸稳定后,发生了形变,
但运动状态并没有发生变化.
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共同决定,故C错误.
答案:A
3.关于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时物体才受重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和杆秤都能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D.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解析:物体无论运动或静止都受重力作用,A错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施力物体就是该物体,而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在该物体上,施力物体是地球,二者不是一回事,故B错误;杆秤测的是物体的质量而非重力,C错误;在同一地点,g为常量,由公式G=mg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D正确.
答案: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
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答案:BD
5.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所以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当用不同弹簧秤测量时其所受重力大小是不同的,当用同一弹簧秤测量时所受重力大小一定相同
C.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D.形状规则的物体(例如正方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处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是典型的错误说法;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所受重力的大小一般不同,利用弹簧秤测量当然也一般不同;影响重心的分布有两个因素,一是质量分布是否均匀,二是物体的几何外形,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处.
答案:C
6.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
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必定是成对出现的,故A正确;有力作用的两物体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如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故B错,D正确;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在同一光滑水平面上挨在一起的两个物体,故C错.理解力的相互性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答案:AD
7.下图中表示的是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F1和F2
B.F1和F4
C.F1和F3、F4
D.都不相同
解析:判断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应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去考虑,三要素相同则作用效果相同,选项B正确.
答案:B
8.甲、乙两拳击运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的肩部,观众认为,甲运动员(拳头)是施力物体,乙运动员(肩部)是受力物体,但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
B.尽管乙避开了甲的拳头,但乙仍受到甲的作用力
C.甲的拳头、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物体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任何一个力,都必须具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就要明确某力是谁对谁的作用力,前者为施力物体,后者为受力物体,甲用力将拳头击出,但击空了,胳膊对拳头施了力,但拳头对乙没有施力,故应选C.
答案:C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的
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
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
解析:在当前的研究水平上,可以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归纳为四种,A 正确;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弱的,B错误;随着研究的深入,已
经发现了几种基本相互作用之间的统一关系,如“弱电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最终有可能统一为一种最基本的相互作用,C错误;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D正确.
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