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小学级立定跳远教案

小学级立定跳远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技巧完成一次跳远。
3.学生能够认识到跳远对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技巧完成一次跳远。
教学准备:1.空教室或操场。
2.跳远垫子。
3.笔和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与学生打招呼,询问学生最近的身体锻炼情况。
2.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即立定跳远。
二、教学(3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包括脚步的起跳、摆臂与蹬腿等。
2.教师详细解说动作要领,并逐步演示给学生看。
3.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动作操练,教师逐个纠正学生的动作不准确之处。
4.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实际的示范和指导。
三、练习(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跳远练习,每个小组安排一位组员进行跳远的示范。
2.其他小组成员观摩并给予评价,指出示范者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学生逐个进行跳远练习,其他组员观摩并给予指导和评价。
四、总结(10分钟)1.学生回到教室,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立定跳远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跳远对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发展的重要性。
3.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整理笔记,将本节课的内容记录下来。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学生回家后,按照课堂上的要求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
2.学生将自己训练的情况记录下来,包括每次跳远的成绩和感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并进行了练习。
在练习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通过观摩和评价互相提高。
同时,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和总结课堂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跳远的理解和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加入更多的游戏和竞赛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立定跳远教案(优秀8篇)

立定跳远教案(优秀8篇)跳远教案篇一一、指导思想: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建教学新模式,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和特长,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跳跃练习能发展人体特弹跳能力和游戏的方法规则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更好的改进提高立定跳远的动作质量。
3、情感目标: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们即能用心去理解,又能通过锻炼去提高。
从中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刻苦锻炼的品质。
三、教材分析: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之一,,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队长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年级立定跳远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
重点是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难点是上下肢配合协调。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
难点:上肢的摆动配合空中展体五、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探究法、指导法、比赛法、评价法等。
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观察、模仿,相互学习来完成学、练的目标。
六、课的设计:(一)活跃情绪、启发兴趣1、通过教师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
2、超市(自选练习)这样的设计学生能根据自己额爱好选择,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满足学生的运动乐趣。
3、健身操:在音乐伴奏下,做健身操,起到健身的作用,并且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二)保持活跃情绪、发展运动能力1、立定跳远在教学过称中以引导、提示、参与、游戏、竞赛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和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创造、思考、练习、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游戏:齐心协力保护小树苗,通过导入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爱护校园,保护环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体育教案立定跳远

小学体育教案立定跳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上册的第九章“跳跃”,主要内容为立定跳远。
详细内容包括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跳跃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3. 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定跳远中的起跳、腾空、落地三个阶段的动作要领。
教学重点:起跳时的用力顺序和落地时的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立定跳远垫子、标志杆、口哨、秒表。
学具:运动鞋、舒适的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兔子跳”游戏,让学生模仿小兔子跳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跳、腾空、落地三个阶段。
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起跳、腾空、落地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优秀运动员为例,分析其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作细节。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给予评价与指导。
组织小组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最佳水平。
六、板书设计1. 立定跳远动作要领起跳:脚跟提起,用力向前跳起。
腾空:身体成弓形,保持平衡。
落地:脚跟着地,膝盖微弯,向前倾斜。
2. 注意事项保持身体协调,用力均匀。
起跳时不要跳得太高,以免影响跳跃距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进行一次实际练习。
2. 答案家长监督孩子完成立定跳远动作,关注动作是否规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的优缺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跳跃类运动,如跳高、跳远等,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的讲解与示范。
立定跳远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立定跳远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立定跳远说课稿1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初步体会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
(2 )能力目标:1、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尝试跨越新的障碍(可喻为生活中的困难)。
三、教学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时机说对象五个班学生年龄都在13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说教法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中,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
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做示范,以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一、游戏参与法将教学寓于“跳球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示范法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词)跳远是人体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即助跑和起跳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越过水平障碍的一项运动。
整个动作由四个部分组成(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着重讲解与重复示范本课的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部分的特点:1、放脚2、时间3、蹬地4、腾空角度。
1、原地起跳模仿教与练:(说词)两脚前后站立,摆动腿稍屈在前,起跳腿自然弯曲在后,动作开始摆动腿蹬地,起跳腿向前迈出,并积极下放,模仿踏板、缓冲和蹬伸的起跳动作,同时两臂配合腿的动作,积极向前上方摆动,要求身体各个部分协调配合,重心迅速前移。
2、助跑3-4 步结合起跳教与练三、指导、纠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优美的动作。
小学立定跳远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立定跳远教学设计(通用6篇)小学立定跳远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本课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几个游戏分别解决立定跳远动作的重、难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动作,完成动作。
愉快地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游戏为教学手段。
让学生们充分体会运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双臂向前上方摆动,动作协调。
三、开始部分:1、上课2、报告人数3、队列队形的练习4、行进间徒手操(头部→扩胸→振臂→体转→腿→踝、腕关节)四、基本部分:1、游戏:跳"荷叶"要求: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用呼啦圈作为"荷叶"进行跳跃练习。
目的:解决重点,双起双落的动作要领。
2、游戏:摘"苹果"要求:手臂向前上方摆动分组练习解决双臂前摆动的动作要领3、游戏:跳"荷叶"难度增加用小垫子增加难度,远度增加远度双脚用力蹬地,推向前伸双起双落,振臂有力,前上方,双脚用力蹬地,腿向前伸分组练习,自己选择难度,利用小垫子分组练习4、比谁跳得远让学生利用呼啦圈、小垫子自行设计赛道。
五、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①放松上臂放松下肢②动作要领(1)双起双落(2)双臂向前上方摆动(3)双脚用力蹬地,腿后前伸2.教师小结3.收器材、师生再见品评:1、学生在准备活动中,训练有素,与教师配合较好。
2、课中穿插小游戏合理,有趣,能较好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3、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动作,完成动作。
愉快地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
4、若在游戏衔接过程中,加入合理的过渡语,为下一个游戏做铺垫会更好。
5、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描述自己的动作。
老师在课程结尾处,再次强调动作要领会更加锦上添花。
小学立定跳远教学设计第2篇一、指导思想1.本课依据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水平目标六实施课的过程。
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2.此课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以合作性游戏为主线,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我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条件,并针对现在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的`重要性,用现有手段把立定跳远起跳初期的空中动作分段教学,用以解决困扰学生的抓不着的立定跳远技术。
小学三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案

小学三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案小学三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掌握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姿势。
2、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立定跳远,提高跳跃能力。
3、学生在练习中培养耐心和毅力,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2、分解练习和完整练习3、错误动作纠正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伸展等。
2、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示范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姿势。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立定跳远的技巧。
3、分解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解练习,逐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例如,先练习起跳动作,再练习腾空动作,最后练习落地动作。
4、完整练习:在学生掌握基本要领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立定跳远练习。
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纠正。
5、错误动作纠正:教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并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正确的技巧。
四、教学重点1、学生要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尤其是起跳和落地姿势。
2、学生在练习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因不当动作造成伤害。
五、教学难点1、学生要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尤其是腾空动作。
2、学生在练习中要有耐心和毅力,坚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技巧。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立定跳远的技巧和方法。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训练中能够加强练习,不断提高跳跃能力。
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运动知识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三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通用6篇)

三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三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1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概念。
2、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发展奔跑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1、跳远:(立定跳远)2、游戏《换物接力》(1)准备部分: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要求:集队要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整齐。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3、准备运动。
(2)基本部份一、立定跳远: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各一次,两腿配合作自然弹性屈伸,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
重点:向前上方摆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难点:动作连贯,蹬摆配合。
1、教师讲解示范,提出重难点。
2、学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摆臂练习。
3、学生做摆臂向上跳起的练习。
4、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摆臂向前上方跳跃的练习。
5、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并进行纠正。
6、学生进行对比练习,分组练习。
二、游戏:游戏方法:在场上画一条起跑线,线前10米处并排画四个圆圈,间隔3米,圈内一个实心球。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手持一个小皮球。
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本队前面的小圆圈,将皮球放在圈内,拿起实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实心球换回小皮球。
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跑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交换物必须放在圈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要求:认真游戏,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3)结束部分一、集队二、整理运动:原地踏步三、小结四、解散三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2一、指导思想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二)和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情知教学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创设各种情景和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达到身、心、知、智同育。
小学三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案

小学三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学生的体质。
二、教学内容1.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2.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3.立定跳远的比赛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起跳、腾空、落地等环节。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提高跳跃能力。
四、教学过程1.准备活动(5分钟)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热身运动,为立定跳远做好准备。
2.技术教学(10分钟)(1)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起跳、腾空、落地等环节。
(2)教师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立定跳远的动作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训练实践(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立定跳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相互观察、交流,共同提高立定跳远的技术。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肌肉拉伸等放松运动,缓解运动疲劳。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训练实践中的表现,如跳跃距离、动作规范性等。
3.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如成绩、团队合作精神等。
六、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通过立定跳远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评价,及时反思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立定跳远教案(水平二)
鳌江镇第十三小学陈良永
一、设计初衷:
根据《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小学生生活、心理特点,以情知教学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创设各种情景和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达到身、心、知、智同育。
本课在设计上,坚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欢快有趣的游戏“小青蛙跳荷叶”、“鲤鱼跳龙门”的教学活动,全面激发、提高学生学习跳跃的兴趣和能力,也将本课的教学难点有机地落实到每个教学细节中去。
整堂课注重学生的体验教育,处处让学生当好学习的主人,教师始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激励者,为学生搭建起“表现”和“展示”的舞台,用激励性的语言正面引导学生“跳”出乐趣,“跳”出友谊,“跳”出创新,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度过本节课。
二、教材、学情分析:
立定跳远是低年级跳跃动作教学的重点教材,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促进学生的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着积极意义。
本节教学内容的立定跳远(水平二)是学生在基本掌握一些简单单脚、双脚跳跃的技能上加以提升,它是由摆臂、蹬地、起跳、落地四个环节组成,将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协调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为今后学习跳远、跳高等教学内容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因此,根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
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结合农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本课将通过语言描述、教师示范、情景创设、音乐渲染等教学手段,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体验各种学习内容,在探究和体验中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之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立定跳远”学习,让大部分学生能体验,熟悉双脚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会做出一些双脚立定跳远的简单动。
2.通过“立定跳远”学习,发展学生灵巧、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身体平衡控制能力。
3.通过“立定跳远”学习,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努力展示自我,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主动、积极上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配合协调
教学难点:双脚屈膝缓冲,轻巧落地
四、教学特色:
1、教学过程中体现主体意识和情感意识。
力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给学生创造机会,有自主练习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2、教学方法中体现身体练习意识。
力求精讲多练,体现体育课让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特点。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注重课堂效率。
3、场地、器材运用中体现资源意识。
针对农村学校实际,采用“一材多用”充分体现体育器械的多功能性,同时合理布局场地,最大限度体现出场地的功效性。
体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