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起动及带能耗制动控制线路的设计及调试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起动及带能耗制动控制线路的设计及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领域中常见的电动机类型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电动机的起停控制和能耗制动控制,需要设计合适的线路并进行调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起动及带能耗制动控制线路的设计及调试方法。
一、星三角形起动原理介绍1.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以交流电作为供电源的,通过交变磁场与转子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转矩输出。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在三个互相位移120度的线圈上产生旋转磁场,从而驱使转子旋转。
1.2 星型接线和三角形接线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负载特性和启动要求,可以采用星型接线或者三角形接线方式来供电给电动机。
星型接线方式适用于起始转矩较小、启动时无冲击负载的情况,而三角形接线方式适用于起始转矩较大、启动时有较大冲击负载的情况。
1.3 星三角形起动原理星三角形起动是一种常用的电动机启动方式,它通过在电动机绕组中采用星型接线方式进行起动,待电动机达到一定速度后再切换为三角形接线方式运行。
这种启动方式可以减小起动时的电流冲击,降低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二、星三角形起动控制线路设计2.1 电源接线设计在设计星三角形起动控制线路时,首先需要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按照星型接线方式连接。
其中,每个绕组的一个端子连接到公共节点,即为星点连接;另一个端子分别与供电系统的A、B、C相相连。
2.2 接触器选择和布置为了实现起停控制,需要选择适当的接触器来实现切换绕组的连接方式。
通常情况下,采用交流接触器作为主要控制元件。
在布置接触器时,应保证其能够承受所需负载,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维护和检修。
2.3 控制电路设计在星三角形起动控制线路中,需要设计一个控制电路来实现接触器的自动切换。
该控制电路通常由主回路和辅助回路组成。
主回路用于控制接触器的通断,而辅助回路则用于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相应的保护。
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降压起动的控制
由于电机带载启动时,为了减少它的启动电流,所以采用了星/三角换接起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机星/三角换接起动主回路的接线
2、学会用PLC实现电机星/三角换接起动过程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要求
图2-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的典型继电器控制电路。
1、分析控制要求
起动时,按起动按钮SB1,接触器KM1、KM3相继吸合。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星形(降压)起动,同时延时继电器KT接通计时。
经10秒(起动时间整定值)后接触器KM3释放,
KM2吸合。
为了避免KM3尚未释放时KM2就吸合而造成短路,可在KM3释放后再经一级延时才使KM2吸合。
此时电动机定时绕组接成三角形,成正常运行。
停车时,按停止按钮SB2,接触器KM1、KM2释放,电动机停转。
电机热保护继电器为FR,当电动机过载时,1002触点断开,2000 —2003失电,电动机也停车。
2、确定PLC所需的各类继电器,对各元件编号(热保护继电器作为输入控制信号),如表2-1所示。
表2-1 输入/输出端口地址分配
3、画出PLC的外部输入输出电路如图2-2所示。
图中停止按钮SB2和热继电器FR采用常闭接法。
三、编制梯形图并写出语句表,实验梯形图如图2-3所示
参考语句表如表2-2所示。
表2-2 语句表
四、实验报告。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实验区完成本实验注意:(本实验只能在实验台上完成),由于电机正反转换接时,有可能因为电动机容量较大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接触器主触头产生较为严重的起弧现象,如果电弧还未完全熄灭时,反转的接触器就闭合,则会造成电源相间短路。
用PLC来控制电机则可避免这一问题。
实验目的1、掌握电机星/三角换接启动主回路的接线。
2、学会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电机星/三角换接降压启动过程的编程方法。
实验要求合上启动按钮后,电机先作星形连接启动,经延时6秒后自动换接到三角形连接运转。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的实验面板图:图6-3-1所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面板上图下框中的SS、ST、FR分别接主机的输入点I0.0、I0.1、I0.2;将KM1、KM2、KM3分别接主机的输出点Q0.1、Q0.2、Q0.3;COM端与主机的1L端相连;本实验区的+24V端与主机的L+端相连。
KM1、KM2、KM3的动作用发光二极管来模拟。
实验装置已将三个CJ0-10接触器的触点引出至面板上。
学生可按图示的粗线,用专用实验连接导线连接。
380V电压已引至三相开关SQ的U、V、W端。
A、B、C、X、Y、Z与三相异步电动机(400W)的相应六个接线柱相连。
将三相闸刀开关拨向“开”位置,三相380V///电即引至U、V、W三端。
to prevent the accumulation of air, both ends of the tube are required the Center to bake. 6.2.5 sets should be at the bottom 200mm lashing cable head is fixed rung, with a similar cable color of plastic lashings. Cable head using "equal-width stacked" layout, or 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space within the enclosure cable volume adjust, but you must ensure uniform, neat and elegant. 6.2.6 disc cabinet within cable shield layer requirements注意:接通电源之前,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实验模块的开关置于“关”位置(开关往下扳)。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启动切换电路的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启动切换电路的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启动切换电路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绕组连接方式,实现电动机在起动时以较低的电流启动。
该切换电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星连接和三角连接。
在星连接时,电动机的三个绕组分别与电源相连,并且绕组之间同时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星型结构。
在此情况下,电动机的电流较大,但电压较低。
在三角连接时,电动机的三个绕组中的某两个绕组相连,并且剩下一个绕组与电源相连,形成一个三角型结构。
在此情况下,电动机的电流较小,但电压较高。
星三角启动切换电路的原理是在起动时,先将电动机的绕组连接为星形结构,使电流较大但电压较低,以保证电动机在起动时的安全性。
当电动机达到一定的转速后,会切换为三角连接结构,使电动机的电流减小,从而减小电动机和电源之间的功率损耗。
这种切换电路的原理可以减小起动时电动机的负荷,降低起动时电动机和电源之间的功率损耗,提高电动机的启动效率。
电工实训报告——星-三角启动及顺序控制

电工实训报告——星-三角启动及顺序控制第一篇:电工实训报告——星-三角启动及顺序控制电工实训报告——星-三角启动及顺序控制一、实训目的:(1)掌握电动机星-三角启动的接线原理;(2)掌握电动机星-三角启动及顺序的动作原理。
二、实训原理:1、电路分析:根据原理图可知:该电路有两台电动机,其中一台电动机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第二台采用直接启动,同时第二台电动机必须三角运行后才能启动,是一个顺序启动的过程;停止时,可先停止第二台,在停第一台,也可以两台同时停。
2、动作分析:所以得出:(1)(2)三、实训步骤:1、元器件检查:(1)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位检查接触器的主触点及辅助触点常开、常闭触点,当按下KM时,常开应闭合,常闭应断开。
(2)测量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线圈电阻值是否正常,时间继电器的线圈阻值约10KΩ左右。
启动:按下SB2,M1星形运行。
一段时间后,时间继电器KT触头动作,KM2失电,KM3得电,M1三角形运行。
按下SB4,KM4得电M2运行。
停止:按下SB1,KM1、KM3失电,M1、M2停止。
或按SB3,KM4失电,M2停止;再按SB1,KM1失电,M1停止运行。
(3)检查热继电器元件及常闭触头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4)(5)(6)(7)测量电动机绕组的电阻值和六个灯泡的阻值是否正常。
检查中间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是否正常。
检查按钮和复合按钮常开、常闭点,当按下时,常开应闭合,常闭应断开。
检查熔断器两端,以确定其完好。
2、线路装接:线路组装,应以“左进右出,上进下出”的原则,耐心细致的接线。
时间继电器时间以3—5秒为好。
3、线路检查(取下FU1,假设KM=1.7KΩ,KT=10KΩ,M1、M2一个线圈的阻值R=4Ω):(1)主电路的检查:a、两表笔分别放在QF出线端UV、VW、UW,若按下KM1、KM2时,大约Ruv=Rvw=Ruw=8Ω左右;若按下时,大约Ruv=Rvw=Ruw=2.6Ω;若按下KM4时,大约Ruv=Rvw=Ruw=8Ω左右。
实验四PLC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起动

实验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实验区完成本实验注意:(本实验只能在实验台上完成),由于电机正反转换接时,有可能因为电动机容量较大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接触器主触头产生较为严重的起弧现象,如果电弧还未完全熄灭时,反转的接触器就闭合,则会造成电源相间短路。
用PLC来控制电机则可避免这一问题。
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机星/三角换接启动主回路的接线。
2、学会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电机星/三角换接降压启动过程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要求合上启动按钮后,电机先作星形连接启动,经延时6秒后自动换接到三角形连接运转。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的实验面板图6-3-1上图下框下的SS、ST、FR分别接主机的输入点I0.0、I0.1、I0.2;将KM1、KM2、KM3分别接主机的输出点Q0.1、Q0.2、Q0.3;M端与主机的1L端相连;本实验区的+24V端与主机的L+相连,主机的1M与主机的M相连。
KM1、KM2、KM3的动作用发光二极管来模拟。
实验装置已将三个CJ0-10接触器的触点引出至面板。
学生可按图示的粗线,用专用实验连接导线连接。
380V电压已引至三相开关SQ的U、V、W端。
A、B、C、X、Y、Z与三相异步电动机(400W)的相应六个接线柱相连。
将三相闸刀开关拨向“开”位置,三相380V 电即引至U、V、W三端。
注意:接通电源之前,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实验模块的开关置于“关”位置(开关往下扳)。
因为一旦接通三相电,只要开关置于“开”位置(开关往上扳),这一实验模块中的U 、V 、W 端就已得电。
所以,请在连好的实验接线后,才将这一开关接通,请千万注意人身安全。
四、编制梯形图并写出程序实验参考程序梯形图如下图所示:五、动作过程分析启动:按启动按钮SS ,I0.0的动合触点闭合,M10.0线圈得电,M10.0的动合触点闭合,Q0.1线圈得电,即接触器KM1的线圈得电,1秒后Q0.3线圈得电,即接触器KM3的线圈得电,电动机作星形连接启动;同时定时器线圈T37得电,当启动时间累计达6秒时,T37的动断触点断开,Q0.3失电,接触器KM3断电,触头释放,与此同时T37的动合触点闭合,T38得电,经0.5秒后,T38动合触点闭合,Q0.2线圈得电,电动机接成三角形,启动完毕。
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启动控制实训教案

强调接线的五“不”原则:不松动、不反圈、不压绝缘、不露铜、不伤芯线
投影薄膜清晰直观,方便学生充分理解其工作原理
对于学生来讲必要的电机理论知识相当重要,为实际工作服务
加强其独立思考能力
安全、准确的完成工作!
10
10
2
1
万用表
教后感
学习内容
怎么学
为什么
时间
(分)
1、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启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
2、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接线种类和使用时注意事项。
3、增补电路(指示灯)。
4、硬导线(明线)布线工艺要求“五不”。
利用பைடு நூலகம்影仪、薄膜等教学设备向学生演示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启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把定子绕组接成“Y”时,以降压启动电机,限制启动电流;待电机启动后,再把定子绕组改接成“△”,使电机全压工作
实训课教案首页
工件名称
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启动控制
授课教师
张豪
编写日期
2006.9
制作时间
2天
班级
0411
上课日期
06.10.17
课次
2
实训工件教学目的
掌握三角形电动机绕组端点间与电源间在“△”连接和“Y”连接时的接线方法
熟练掌握“星—三角形”(△—Y)控制线的原理、布线及要求
指导课内容及指导时间安排
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启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
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接线种类和使用时注意事项
增补电路(指示灯)
软导线(暗线)布线工艺要求“五不”
示范或演示内容
紧固元器件安装方法
硬导线校直、弯环等方法
装接控制线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Y-△启动控制的原理;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Y-△启动控制实验;3.探讨不同条件下Y-△启动控制的特点和优缺点。
实验仪器:1.工频电源;2.三相异步电动机;3.电流表、电压表;4.实验接线板;5.开关;6.其他必要的实验辅助设备。
实验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启动阶段启动电流较大,容易对电网造成冲击和短时过载。
为了减小启动电流,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Y-△启动控制。
Y-△转换器是一种三角形和星形互联的电路,通过切换这两种连接方式,可以实现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在起动阶段,电动机连接为星形,启动电流较小;在运行阶段,电动机连接为三角形,电动机正常运行。
实验步骤:1.将工频电源接入电动机主馈线末端,并接地;2.在电动机输出线路上串联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用于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3.将实验接线板上的接线器调整到Y-△转换器的星形连接方式;4.打开电源,记录电流和电压的数值;5.启动电动机,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并记录数据;6.将实验接线板上的接线器切换到三角形连接方式;7.再次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记录了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数据。
根据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Y-△转换器的星形连接方式下,启动电流较小,电压较高;2.在Y-△转换器的三角形连接方式下,电流较大,但电压较低;3.通过对比两种连接方式下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可以明显看出Y-△启动控制可以减小启动电流。
实验讨论:1.Y-△启动控制的优点是可以减小启动电流,降低对电网的冲击和过载风险;2.Y-△启动控制的缺点是需要额外的电器元件和接线,增加了成本和复杂度;3.实际应用中,是否采用Y-△启动控制需要考虑电动机的功率、负载情况以及电网容量等因素。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三相异步电动机Y-△启动控制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Y-△启动控制可以有效减小启动电流,降低对电网的冲击和过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
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实验区完成本实验
注意:(本实验只能在实验台上完成),由于电机正反转换接时,有可能因为电动机容量较大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接触器主触头产生较为严重的起弧现象,如果电弧还未完全熄灭时,反转的接触器就闭合,则会造成电源相间短路。
用PLC来控制电机则可避免这一问题。
实验目的
1、掌握电机星/三角换接启动主回路的接线。
2、学会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电机星/三角换接降压启动过程的编程方法。
实验要求
合上启动按钮后,电机先作星形连接启动,经延时6秒后自动换接到三角形连接运转。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的实验面板图:图6-3-1所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面板
上图下框中的SS、ST、FR分别接主机的输入点I0.0、I0.1、I0.2;将KM1、KM2、KM3分别接主机的输出点Q0.1、Q0.2、Q0.3;COM端与主机的1L端相连;本实验区的+24V端与主机的L+端相连。
KM1、KM2、KM3的动作用发光二极管来模拟。
实验装置已将三个CJ0-10接触器的触点引出至面板上。
学生可按图示的粗线,用专用实验连接导线连接。
380V电压已引至三相开关SQ的U、V、W端。
A、B、C、X、Y、Z与三相异步电动机(400W)的相应六个接线柱相连。
将三相闸刀开关拨向“开”位置,三相380V 电即引至U/、V/、W/三端。
注意:接通电源之前,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实验模块的开关置于“关”位置(开关往下扳)。
因为一旦接通三相电,只要开关置于“开”位置(开关往上扳),这一实验模块中的U、V、W端就已得电。
所以,请在连好实验接线后,才将这一开关接通,请千万注意人身安全。
四、编制梯形图并写出程序
实验参考程序表6-3-1所示
五、动
作过程
分析
启
动:按
启动按
钮SS,
I0.0的
动合触
点闭合,M10.0线圈得电,M10.0的动合触点闭合,Q0.1线圈得电,即接触器KM1的线圈得电,1秒后Q0.3线圈得电,即接触器KM3的线圈得电,电动机作星形连接启动;同时定时器线圈T37得电,当启动时间累计达6秒时,T37的动断触点断开,Q0.3失电,接触器KM3断电,触头释放,与此同时T37的动合触点闭合,T38得电,经0.5秒后,T38动合触点闭合,Q0.2线圈得电,电动机接成三角形,启动完毕。
定时器T1的作用使KM3断开0.5秒后KM2才得电,避免电源短路。
停车:按停止按钮ST,I0.1的动断触点断开,M10.0、T37失电;M10.0、T37的动合触点断开,Q0.1、Q0.3失电。
KM1、KM3断电,电动机作自由停车运行。
过载保护:当电动机过载时,I0.2的动断触点断开,Q0.1、Q0.3失电,电动机也停车。
按一下按钮FR,可模拟过载,观察运行结果
六、实验设备
1、THSMS-A型、THSMS-B型实验装置一台
2、安装了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的计算机一台
3、PC/PPI编程电缆一根
4、锁紧导线若干
七、预习要求
阅读实验指导书,复习教材中有关的内容。
报告要求
整理出运行和监视程序时出现的现象。
梯形图如下图所示:
参考梯形图如图6-3-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