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必修2.1《物质的分类》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实用课件(课)

胶体的分类: 气溶胶 雾、云、烟
胶体 液溶胶 淀粉溶液
固溶胶 有色玻璃
气溶胶
雾
烟
白云
固溶胶
烟 水 晶
有 色 玻 璃
画出分散系的树状分类图?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气溶胶 液溶胶 固溶胶
【科学探究】: 1、取三个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
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 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 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c、电泳现象 应用:静电除尘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粒 作定向移动
d、胶体的聚沉
加热、加电解质、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方法 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
电泳
1、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 )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用明矾净水 ③ 河海交汇 处可沉积沙洲 ④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 蓝墨水,易出现堵塞 ⑤血液透析, ⑥盐碱 地里土壤保肥能力差。
40
溶液
胶体
分散质粒 <1n m 子直径
1~100n m
分散质粒 子组成 特点
丁达尔 效应
小分子或离子 多个分子的集合 体或高分子
均一、稳定、 较均一、较稳
透明
定、透明
无明显现象 有明显光路
能否通过 滤纸
能
能
能否通过 半透膜
实例
能
蔗糖水、 食盐水
不能
蛋白溶液、 淀粉溶液
浊液 >100n m
许多分子的 集合体 不均一、不稳定、 不透明 无明显现象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件:2.1 物质的分类(共19张PPT)

分类关系你和我,清洁低碳好生活
大超市有成千上万种 商品,为什么你能够 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 商品?
事先将商品按 用 途 编码分类
1、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分: 固态、 液态、 气。态
2、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如导电性
分 导体 、 半导体、
绝缘体。
3、根据物质的组成分: 纯净物、 混合物。
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
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分类最重要的是要确定什么?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如何确定? 相同点
分类标准是唯一吗? 不唯一
请同学们对“自己”进行分类, 并说明分类标准。
1.定义: 同一物质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看其类
别属性
2.优点:
信息较全面
交叉分类法
Na2CO 3 Na2SO 4 K 2SO 4 K 2C O 3
氧 化
BaO Fe2O3 Na2O CaO 两性氧化物:Al2O3
物 不成盐氧化物: CO NO H2O NO2
过氧化物: H2O2 Na2O2
小组讨论总结: 1.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2.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1.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除去CO、NO、H2O等)
2.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除去Mn2O7、Al2O3、Na2O2等) 3、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回忆初中学过的化学 反应类型有哪些? 能否按一定标准对这 些反应进行分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从反应物、生成物形式分: 置换反应
化学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从反应物得氧失氧分:
还原反应
树状分类法:
1.定义:按同一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 方法。 2.优点:直观展现事物的从属关系。
大超市有成千上万种 商品,为什么你能够 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 商品?
事先将商品按 用 途 编码分类
1、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分: 固态、 液态、 气。态
2、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如导电性
分 导体 、 半导体、
绝缘体。
3、根据物质的组成分: 纯净物、 混合物。
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
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分类最重要的是要确定什么?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如何确定? 相同点
分类标准是唯一吗? 不唯一
请同学们对“自己”进行分类, 并说明分类标准。
1.定义: 同一物质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看其类
别属性
2.优点:
信息较全面
交叉分类法
Na2CO 3 Na2SO 4 K 2SO 4 K 2C O 3
氧 化
BaO Fe2O3 Na2O CaO 两性氧化物:Al2O3
物 不成盐氧化物: CO NO H2O NO2
过氧化物: H2O2 Na2O2
小组讨论总结: 1.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2.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1.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除去CO、NO、H2O等)
2.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除去Mn2O7、Al2O3、Na2O2等) 3、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回忆初中学过的化学 反应类型有哪些? 能否按一定标准对这 些反应进行分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从反应物、生成物形式分: 置换反应
化学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从反应物得氧失氧分:
还原反应
树状分类法:
1.定义:按同一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 方法。 2.优点:直观展现事物的从属关系。
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上课课件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只要站起的次数比跌到的次数多一次,那么你将是胜利者。——陆存学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当你达到你的`梦想之前,他人对你的亵渎都是作为梦想所付出的代价,你必须接受它,不然,你的梦想都是单薄的。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心若有阳光,你便会看见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美好值得期待和向往。
2.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K+ Na+ NH4+ NO3+ SO42-- Cl-CO32-- PO43-- AgCl BaSO4
3.组成中是否有可电离的H+、OH-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CuO MgO CaO 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
下列物质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其 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水 B.食盐 C食醋 D.酒
碱的分类
按强弱
可溶性碱:
碱 按溶解性
KOH NaOH Ba(OH)2 NH3.H2O
难溶性碱:
按提供OH的数目
Cu(OH)2 Fe(OH)3 Mg(OH)2 Zn(OH)2
盐的分类
1.按阴、阳离子来分:
阳离子: K+ Na+ NH4+ Cu2+ Ca2+
阴离子:
NO3-- SO42-- Cl— CO32-- PO43--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课件(共41张PPT)

[思考与交流] 1.请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学习经验和社
会知识,再列举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 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分类的作用和意义:分类方法的应用可使 事物更加的系统化、条理化,更进一步区 分和认识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 工作学习更富条理性和系统性,提高工作 学习的效率
要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 标准不同,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相同。单一分类方 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 P24 以所含 如: 钠 盐 Na2CO3 阳离子 不同进 Na2SO4 钾 盐 行分类
【讨论】将O2、Cu、H2SO4、Ba(OH)2、KNO3、CO2、
空气进行分类 物
纯净物 单质 非 金 属 O2 化合物
质
混合物 空气
金 属 Cu
酸
碱
盐
氧 化 物
CO2
H2SO4 Ba(OH)2 KNO3
树 状 分 类 混合物 法 对 同 类 事 物 进 非金属单质 行 再 分 类
物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试一试】1.下列每组物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 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中的组成规律, 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 • • • A B C D NaCl 、KCl 、NaHCO3 、MgCl2 HClO3 、KClO3 、Cl2 、NaClO3 H3PO4 、H4SiO4 、HCl 、H2SO4 铜 、 金 、 铂、 钙
K2SO4 K2CO3
交叉分类法:对同一事物按 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
练习1
硫在氧气里燃烧 化合反应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金属与氧气反应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会知识,再列举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 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分类的作用和意义:分类方法的应用可使 事物更加的系统化、条理化,更进一步区 分和认识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 工作学习更富条理性和系统性,提高工作 学习的效率
要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 标准不同,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相同。单一分类方 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 P24 以所含 如: 钠 盐 Na2CO3 阳离子 不同进 Na2SO4 钾 盐 行分类
【讨论】将O2、Cu、H2SO4、Ba(OH)2、KNO3、CO2、
空气进行分类 物
纯净物 单质 非 金 属 O2 化合物
质
混合物 空气
金 属 Cu
酸
碱
盐
氧 化 物
CO2
H2SO4 Ba(OH)2 KNO3
树 状 分 类 混合物 法 对 同 类 事 物 进 非金属单质 行 再 分 类
物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试一试】1.下列每组物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 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中的组成规律, 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 • • • A B C D NaCl 、KCl 、NaHCO3 、MgCl2 HClO3 、KClO3 、Cl2 、NaClO3 H3PO4 、H4SiO4 、HCl 、H2SO4 铜 、 金 、 铂、 钙
K2SO4 K2CO3
交叉分类法:对同一事物按 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
练习1
硫在氧气里燃烧 化合反应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金属与氧气反应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1nm 1nm~100nm
单个分子 粒子集合体或 或离子 有机高分子
能
能
不均一、 不透明 不稳定
>100nm
许多粒子集 合体
不能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能否透 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分类一般步骤: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选择分类方法
确定分类标准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共 34张p pt)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共 34张p pt)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 的方法
2.分类的方法
滤液
(淀粉胶体、 氯化钠溶液)
胶体
(淀粉胶体)
溶液
(氯化钠)溶液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渗析
一种提纯胶体方法
半透膜 水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直 分径 散组 质成 粒 能否透 子 过滤
纸
均一、透 明、 稳定
多数均一、透 明、介稳性
气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PPT课件 图文

实
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溶液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质粒子大小
浊液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大小
溶液 < 1 nm
胶体
1 ~ 100 nm
主要特征 稳定、均一 较稳定、均一
举例
饱和NaCl 溶液
豆浆
浊液 > 100 nm 不稳对可见光(波长为400~ 700nm)散射而形成的。
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物理方法
【实验2-3】 过滤Fe(OH)3胶体和泥水
现象: 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
液体还是红褐色;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 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
胶粒
胶团
因为胶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
在进行电泳实验时,由于电场的作用,胶团在吸附层和扩散层 的界面之间发生分离,带正电的胶粒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离 子向阳极移动。因此,胶粒带电,但整个胶体分散系是呈电中 性的。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 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 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 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2.1物质的分类(10.12)

单质 O2、He、Cu
纯净物
有机化合物 甲烷、酒精
物
化合物
质
酸 H2SO4
无机化合物
碱 Ba(OH)2
混合物 空气
盐 KNO3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MgO 非金属氧化物 CO2、
冰水混合物
合
碱 按OH-数目
一元碱、二元碱、三元碱
物
正盐
NaCl、CaSO4
盐
碱式盐 Cu2(OH)2CO3
酸式盐 NaHCO3、NaHSO4
复盐
KAl(SO4)2·12H2O
请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下图中对应的物质类别上。 O2 , Cu,H2SO4 , Ba(OH)2 ,KNO3 , CO2 , 空气,MgO,He、冰和水混合物、甲烷,酒 精
4、空气、氮气、氯化氢、碳酸钠 ( 空气 )
思考·交流
对于纯净物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 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3.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纯净物
(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数)
单质
化合物
(根据组成和性质)
金属 非金属 氧化物 酸
碱
盐
树状分类法
根据是否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性氧化物 CO2 SO2
氧
碱性氧化物 Na2O CuO
化
物
两性氧化物 Al2O3
不成盐氧化物 CO H2O
按电离H+的数目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1优秀课件

不成盐氧化物
氧化物,但金属
氧化物不一定是
碱性氧化物。
Fe、O2 、 C、CO2、CaO、NaOH溶液、 H2SO4、CuSO4溶液、Na2CO3溶液
H2SO4 + CaO ==CaSO4+H2O 5. H2SO4 H2SO4 + 2NaOH ==Na2SO4+2H2O
H2SO4 + Na2CO3== Na2SO4+ H2O+CO2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树状分类法
盐:由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正盐:Na2CO3、CH3COONa等 酸式盐:NaHS、NaHCO3等
盐 碱式盐:Cu2(OH)2CO3等 复盐:KAl(SO4)2、KCl·MgCl2·6H2O等 络盐:Ag(NH3)2Cl、Fe(SCN)2Cl、Na3AlF6等
非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按性质分:
两性氧化物 其他氧化物
酸的分类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氧化性酸: 浓H2SO4、HNO3 、HClO、HClO3、HClO4 按是否 含氧酸: H2SO4、 HNO3 、H3PO4 、 H2CO3
含氧: 无氧酸: HCl、HBr、HI、HF、H2S
组成中是 否有可电
酸式盐:电〔离或时NH生4成+的〕阳外离还子有除氢金离属子离,子阴离子为酸
离的H+、
根离子的盐。NaHCO3、Ca(HCO3)2
OH-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
碱式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
〔或NH4+〕的盐.Cu2〔OH〕2CO3
复盐:是晶由型两化种合或物两. K种A以l(S上O的4)2简·1单2盐H2类O组(明成矾的)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 类的方法。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纯净物 物质 化合物 酸 碱 盐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混合物
树状分类法
化学物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混合物
树 状 分 类 法
酸
碱 盐 氧化物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化学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无机酸
单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雨后彩虹
阳光灿烂清晨的树林里 壮观! 哇!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 牛奶一样——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 进少量酱油或红糖,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 叫做豆花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 里,你会看到有什么景象?
交 叉 分
类
法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1)交叉分类法 例.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来分类的?除了这个标准之外,你还可以用什 么标准 给物质分类?
H2SO4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思考:在下例中我们主要利用什么标准
HCl
HNO3 H2S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Na2CO3 Na2SO4 K2CO3 K2SO4 钠 盐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几种常见分散系的分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小于浊液 悬浊液 大于溶液 很多分子 集合体 不均一、 不稳定 乳浊液 大于溶液 很多分子 集合体 不均一、 不稳定
分散质微 粒直径
分散质微 粒构成 主要特征 (即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过 滤纸
分子、离子
均一、稳定
能
不能
不能
分散系的概念
溶液
浊液
乳浊液 悬浊液
一条光亮的通路。 (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
(2)电泳—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分散质
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阳极)作定向运动的现象。
胶体发生电泳现象说明 [Fe(OH)3]胶体颗 粒带电荷 (应用:提纯和精制胶体)
(3)胶体凝聚— 加入电解质等方法能使胶体凝聚。
(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
胶体的性质
(3)胶体的凝聚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你品 所, 需为 超 要什 市 的么 里 东你 有 西能 成 够千 迅上 速万 挑种 出商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垃圾分类回收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图 书 馆 图 书 分 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图书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菜 谱 分 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生 物 分 类
பைடு நூலகம்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你 知 道 分 类 方 法 有 多 少 种
【小结】
分类一般步骤: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 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 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小 结: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单一分 类法 分类角度多样 特点:物 质类别间 有相交叉 的部分 特点:同 层次中各 类别间相 互独立
混合物中有肉眼看不见的颗粒,颗粒比
沉淀小,比水分子和离子大;
胶体的概念 一种特殊的分散系——胶体
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胶体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
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性质有何不同?
实 验 一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 两只烧杯置于暗处,用聚光手电筒(或激 光笔)照射(如下图),从垂直于光线的 方向观察实验现象。
化合物
酸 碱 盐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多元酸
强酸
氧化物
弱酸
树状分类法 的分类原则
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
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树状分类法
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金 属
H2CO3 H2SO4 NaOH Ca(OH)2 CaCO3 Na2CO3
质 混合物
非 金 属
酸
碱
盐
氧 化 物
CO2 CaO
C、S、P Ca、Na
溶液中 的粒子
煮沸过的 FeCl3中的 粒子 浊液中 的粒子
分散系分类的依据
【分散系分类依据】: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划分。 【胶体概念】: 分散质粒子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溶液 分散质直径 10-9nm 胶体 浊液
分离胶体和浊 液用什么方法呢?
10-7nm 方法—过滤 仪器—滤纸
3.你知道烟、云、雾是怎么形成的 吗?
分散系的概念
浓 烟
雾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牛奶 一样——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进少量 酱油或红糖,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叫做豆花 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里, 你会看到有什么景象?
3.你知道烟、云、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4.江河入海口处为什么会形成三角洲?
作业
教材P29——1、2、3、4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方法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牛 奶一样——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进 少量酱油或红糖,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叫 做豆花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 里,你会看到什么景象?
双电层结构
胶体及其应用
1、人们喝豆浆,常加入白糖,而不加入食盐。 2、喷墨打印机由于混用了几种不同品牌的墨水,而导 致喷头堵塞,影响使用。 请课下阅读教材28~29页 3、某些胶体,只需涂在伤口表面,就能有效止血。 的相关资料。 4、在医学上,许多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利用了胶体 的性质。 5、国防工业上有些火药、炸药必须制成胶体。 6、在金属、陶瓷等材料中加入某些固态胶体粒子,可 以使材料更耐冲击、不易断裂。
分散系的概念 【实验现象探究】
(1)a 操作中的沉淀是什么物质?
(2)b 操作中的红褐色物质是什么成分?
(3)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和离子方程式 吗? FeCl3 + 3H2O Fe3+ + 3H2O Fe(OH)3 + 3HCl Fe(OH)3+ 3H+
胶体的概念 【学生分组实验2】
1nm 纳米 1nm=10-9m
100nm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分散系的概念
科学探究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异常现 象,我们先重现一下该同学的实验,看看到底 发生了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1】
a 取一支小试管,加入2mL蒸馏水和1mL饱 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沸腾,观察。 b 取一支大试管,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 至沸腾,然后向试管里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 溶液,再加热,保持沸腾半分钟。停止加热, 观察。
(1)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布朗运动、同种胶体的胶粒带同种电荷
(2)胶体的凝聚 ①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加入电解质 由于胶体胶粒带有电荷,加入电解质后, 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 子,分别能中和带有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和带 有正电荷 胶粒的胶体。
胶体的性质
(3)胶体的凝聚
②加入电性相反的胶粒 ——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 ③升温—— 增加碰撞机会 ④搅拌—— 增加碰撞机会,并破坏
树状分类法
【问题】
下边的分类法属于什么分类方法?你是 根据什么原则判断的? 金属单质 Cu 回 顾 非金属单质 O2 单质 与 反 稀有气体单质 He 思 纯净物 酸 H2SO4 物质 化合物 混合物 空气、盐酸 碱 Ba(OH)2
KNO3 盐 氧化物 CO2、MgO
树状分类法
1.物质的分类方法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农夫山泉 酸梅汤 果缤纷 冰绿茶 雪碧
谁是胶体?
分散系的概念
溶液
本质特征
分散系
胶体
胶体的性质
【 本 课 小 结 】
浊液
分散系的概念
一、分散系的两种分类:
1、按照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2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 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实 践 活 动 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写在物质分类的下 边:O2、Cu、He、H2SO4、Ba(OH)2、KNO3、 CO2、 MgO 、空气、盐酸 金属单质 Cu 单质 纯净物 物质 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O2
稀有气体单质 He 酸 H2SO4 碱 Ba(OH)2 盐 KNO3 氧化物 CO2、 MgO
按 阳 离 子 种 类 按 阴 离 子 种 类
物质所 属类别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钠 盐
Na2CO3
Na2CO3
正盐
碳酸盐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交叉分类法: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Na2CO3 K2SO4 钾 盐
钠
盐
这是交叉分类吗?为什么?
2、化学反应的分类
硫在氧气里燃烧 化合反应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金属与氧气反应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氧化还原反应
丁达尔现象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 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
溶液
胶体
丁达尔现象
交流与讨论
分别用聚光手电筒照
丁达尔效应
1.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
灯光射入暗室形成的光柱
射两种分散系,液体里
有一条光亮通路的液体
则为胶体,无此现象的
为溶液。
丁达尔现象
【知识拓展】
为什么浊液及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不同大小的固体颗粒对光线的作用
混合物 空气、盐酸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物质的分类方法
非金属单质
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纯净物 物质 化合物 酸 碱 盐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混合物
树状分类法
化学物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混合物
树 状 分 类 法
酸
碱 盐 氧化物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化学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无机酸
单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雨后彩虹
阳光灿烂清晨的树林里 壮观! 哇!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 牛奶一样——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 进少量酱油或红糖,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 叫做豆花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 里,你会看到有什么景象?
交 叉 分
类
法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1)交叉分类法 例.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来分类的?除了这个标准之外,你还可以用什 么标准 给物质分类?
H2SO4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思考:在下例中我们主要利用什么标准
HCl
HNO3 H2S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Na2CO3 Na2SO4 K2CO3 K2SO4 钠 盐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几种常见分散系的分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小于浊液 悬浊液 大于溶液 很多分子 集合体 不均一、 不稳定 乳浊液 大于溶液 很多分子 集合体 不均一、 不稳定
分散质微 粒直径
分散质微 粒构成 主要特征 (即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过 滤纸
分子、离子
均一、稳定
能
不能
不能
分散系的概念
溶液
浊液
乳浊液 悬浊液
一条光亮的通路。 (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
(2)电泳—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分散质
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阳极)作定向运动的现象。
胶体发生电泳现象说明 [Fe(OH)3]胶体颗 粒带电荷 (应用:提纯和精制胶体)
(3)胶体凝聚— 加入电解质等方法能使胶体凝聚。
(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
胶体的性质
(3)胶体的凝聚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你品 所, 需为 超 要什 市 的么 里 东你 有 西能 成 够千 迅上 速万 挑种 出商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垃圾分类回收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图 书 馆 图 书 分 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图书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菜 谱 分 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生 物 分 类
பைடு நூலகம்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你 知 道 分 类 方 法 有 多 少 种
【小结】
分类一般步骤: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 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 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小 结: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单一分 类法 分类角度多样 特点:物 质类别间 有相交叉 的部分 特点:同 层次中各 类别间相 互独立
混合物中有肉眼看不见的颗粒,颗粒比
沉淀小,比水分子和离子大;
胶体的概念 一种特殊的分散系——胶体
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胶体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
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性质有何不同?
实 验 一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 两只烧杯置于暗处,用聚光手电筒(或激 光笔)照射(如下图),从垂直于光线的 方向观察实验现象。
化合物
酸 碱 盐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多元酸
强酸
氧化物
弱酸
树状分类法 的分类原则
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
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树状分类法
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金 属
H2CO3 H2SO4 NaOH Ca(OH)2 CaCO3 Na2CO3
质 混合物
非 金 属
酸
碱
盐
氧 化 物
CO2 CaO
C、S、P Ca、Na
溶液中 的粒子
煮沸过的 FeCl3中的 粒子 浊液中 的粒子
分散系分类的依据
【分散系分类依据】: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划分。 【胶体概念】: 分散质粒子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溶液 分散质直径 10-9nm 胶体 浊液
分离胶体和浊 液用什么方法呢?
10-7nm 方法—过滤 仪器—滤纸
3.你知道烟、云、雾是怎么形成的 吗?
分散系的概念
浓 烟
雾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牛奶 一样——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进少量 酱油或红糖,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叫做豆花 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里, 你会看到有什么景象?
3.你知道烟、云、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4.江河入海口处为什么会形成三角洲?
作业
教材P29——1、2、3、4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方法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牛 奶一样——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进 少量酱油或红糖,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叫 做豆花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 里,你会看到什么景象?
双电层结构
胶体及其应用
1、人们喝豆浆,常加入白糖,而不加入食盐。 2、喷墨打印机由于混用了几种不同品牌的墨水,而导 致喷头堵塞,影响使用。 请课下阅读教材28~29页 3、某些胶体,只需涂在伤口表面,就能有效止血。 的相关资料。 4、在医学上,许多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利用了胶体 的性质。 5、国防工业上有些火药、炸药必须制成胶体。 6、在金属、陶瓷等材料中加入某些固态胶体粒子,可 以使材料更耐冲击、不易断裂。
分散系的概念 【实验现象探究】
(1)a 操作中的沉淀是什么物质?
(2)b 操作中的红褐色物质是什么成分?
(3)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和离子方程式 吗? FeCl3 + 3H2O Fe3+ + 3H2O Fe(OH)3 + 3HCl Fe(OH)3+ 3H+
胶体的概念 【学生分组实验2】
1nm 纳米 1nm=10-9m
100nm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分散系的概念
科学探究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异常现 象,我们先重现一下该同学的实验,看看到底 发生了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1】
a 取一支小试管,加入2mL蒸馏水和1mL饱 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沸腾,观察。 b 取一支大试管,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 至沸腾,然后向试管里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 溶液,再加热,保持沸腾半分钟。停止加热, 观察。
(1)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布朗运动、同种胶体的胶粒带同种电荷
(2)胶体的凝聚 ①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加入电解质 由于胶体胶粒带有电荷,加入电解质后, 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 子,分别能中和带有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和带 有正电荷 胶粒的胶体。
胶体的性质
(3)胶体的凝聚
②加入电性相反的胶粒 ——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 ③升温—— 增加碰撞机会 ④搅拌—— 增加碰撞机会,并破坏
树状分类法
【问题】
下边的分类法属于什么分类方法?你是 根据什么原则判断的? 金属单质 Cu 回 顾 非金属单质 O2 单质 与 反 稀有气体单质 He 思 纯净物 酸 H2SO4 物质 化合物 混合物 空气、盐酸 碱 Ba(OH)2
KNO3 盐 氧化物 CO2、MgO
树状分类法
1.物质的分类方法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农夫山泉 酸梅汤 果缤纷 冰绿茶 雪碧
谁是胶体?
分散系的概念
溶液
本质特征
分散系
胶体
胶体的性质
【 本 课 小 结 】
浊液
分散系的概念
一、分散系的两种分类:
1、按照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2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 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实 践 活 动 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写在物质分类的下 边:O2、Cu、He、H2SO4、Ba(OH)2、KNO3、 CO2、 MgO 、空气、盐酸 金属单质 Cu 单质 纯净物 物质 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O2
稀有气体单质 He 酸 H2SO4 碱 Ba(OH)2 盐 KNO3 氧化物 CO2、 MgO
按 阳 离 子 种 类 按 阴 离 子 种 类
物质所 属类别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钠 盐
Na2CO3
Na2CO3
正盐
碳酸盐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交叉分类法: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Na2CO3 K2SO4 钾 盐
钠
盐
这是交叉分类吗?为什么?
2、化学反应的分类
硫在氧气里燃烧 化合反应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金属与氧气反应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氧化还原反应
丁达尔现象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 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
溶液
胶体
丁达尔现象
交流与讨论
分别用聚光手电筒照
丁达尔效应
1.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
灯光射入暗室形成的光柱
射两种分散系,液体里
有一条光亮通路的液体
则为胶体,无此现象的
为溶液。
丁达尔现象
【知识拓展】
为什么浊液及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不同大小的固体颗粒对光线的作用
混合物 空气、盐酸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物质的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