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英《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十二章 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圣才出品
周群英《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2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绪论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1)概念原核微生物是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是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线,称为拟核或似核。
它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结构体系,如间体和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也不进行有丝分裂。
(2)分类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即古细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1)概念真核微生物是指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的一类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有明显的界线,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并进行有丝分裂。
(2)分类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细菌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伞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微生物的分类如下:(1)为了识别和研究微生物,将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有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域(Domain)、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等分类。
(2)把主要的、基本属性类似的微生物分列为域,在域内从类似的微生物中找出它们的差别,再列为界。
以此类推,一直分到种。
“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
种内微生物之间的差别很小,有时为了区分小差别可用株表示,但“株”不是分类单位。
在两个分类单位之间可加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及变种等次要分类单位。
最后对每一属或种给予严格的科学的名称。
4.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完整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绪论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
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如间体核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
也不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即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真核微生物由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由核仁核染色质。
由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由明显的界限。
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答:1969年魏泰克提出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后被Margulis修改成为普遍接受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动物界和植物界。
我国王大教授提出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5、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
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课后题(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课后题(2)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
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
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
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4叙述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有:吸附、侵入、复制、聚集与释放。
首先,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以它的尾部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的化学成分,或是细胞壁,或是鞭毛,或是纤毛。
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不能按自身的遗传特性复制和合成蛋白质,而由噬菌体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借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复制核酸,进而合成噬菌体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聚集合成新的噬菌体,这个过程叫装配。
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合成含DNA的头部,然后合成尾部的尾鞘、尾髓和尾丝,并逐个加上去就装配成一个完整的新的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课后题

1原生动物中各纲在水体自净和污水生物处理中怎样其指示作用?答:(1)鞭毛纲: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可作污水处理旳指示生物。
(2)肉足纲:变形虫喜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旳自然水体中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有出现。
(3)纤毛纲:纤毛纲中旳游泳型纤毛虫多数是在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少数在寡污带中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纤毛虫会出现。
2. 怎样判断某水样与否被粪便污染?答:假如水样中检测出有大肠杆菌群,则认为该水样被粪便污染。
3. 微生物呼吸作用旳本质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类型有什么特点?答:微生物呼吸作用旳本质是氧化与还原旳统一过程,这过程中有能量旳产生和转移。
微生物呼吸作用旳可分为发酵、好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第五章微生物旳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1.什么叫灭菌?灭菌措施有哪几种?试述其优缺陷。
答:灭菌是通过超高温或其他旳物理、化学原因将所有旳微生物旳营养细胞和所有旳芽孢或孢子所有杀死。
灭菌旳措施有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优越,由于湿热旳穿透力和热传导都比干热旳强,湿热时微生物吸取高温水分,菌体蛋白易凝固变性,因此灭菌效果好。
2.什么叫消毒?加热消毒旳措施有哪几种?答:消毒是用物理、化学原因杀死致病菌,或是杀死所有微生物旳营养细胞或一部分芽孢。
措施有巴斯德消毒法和煮沸消毒法两种。
3.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旳正常生长繁殖分别规定什么样旳pH?答: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旳最合适pH为6.5~7.5,它们旳pH适应范围在4~10之间。
放线菌为7.5~8.0。
酵母菌和霉菌在3~6。
第六章微生物旳遗传和变异1. 什么是微生物旳遗传性和变异性?遗传和变异旳物质基础是什么?怎样得以证明?答:微生物将其生长发育所需要旳营养类型和环境条件,以及对这些营养和外界条件产生旳一定反应,或出现旳一定性状传给后裔,并相对稳定旳一代一代传下去。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群英)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群英第四版)目录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2)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2)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2)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2)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2)7、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2)第一章病毒 (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7)1、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各举一种细菌为代表。
(7)2、细菌有哪些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它们各有哪些生理功能? (7)3、荚膜、粘液层、菌胶团和衣鞘 (7)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2)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15)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20)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8)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35)第八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40)第九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44)第十章有机固体废物与废弃的微生物处理及微生物群落 (48)第十一章有机固体废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54)1,何谓堆肥法,堆肥化和堆肥? (54)2,叙述好氧堆肥的机理。
参与堆肥发酵的微生物有哪些? (54)3,好氧堆肥的运行条件有哪些? (55)4,好氧堆肥法有几种工艺?简述各个工艺的过程。
(55)第十二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60)1. 酶制剂剂型有几种? (60)2. 何谓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 (60)3. 酶和酶菌体固定化方法有哪几种?各用什么载体? (60)4.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有什么优点?存在什么问题? (60)5. 生物膜是固定化微生物吗?为什么? (60)6. 何谓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类? (60)7. 絮凝剂有几类?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生物处理中起什么作用? (60)8. 叙述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原理? (60)9. 微生物制剂有哪些用途? (60)10. 有几种产氢微生物?它们是如何产氢的? (61)11. 请叙述微生物产氢电池的工作原理。
周群英《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十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

周群英《环境⼯程微⽣物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章污(废)⽔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预处理中的微⽣物第⼗章污(废)⽔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预处理中的微⽣物学原理⼀、选择题1.废⽔中的C:N⼤于286时反硝化正常,低于这个⽐值反硝化出现()不⾜。
A.碳源B.氮源C.⽆机盐D.⽣长因⼦【答案】A【解析】污(废)⽔中的BOD5:TN(即C:N)⼤于286时反硝化正常。
低于此⽐值时,反硝化出现碳源不⾜,要投加外碳源。
有的⼯程投加甲醇补⾜碳源,这不仅增加开⽀,甲醇对⼈还不安全,可改⽤⼄醇作碳源。
2.(多选)下列对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描述正确的有()。
A.都是⾰兰阳性菌B.都是⾰兰阴性菌C.都是厌氧菌D.都是好氧菌【答案】BD【解析】AB两项,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是⾰兰⽒阴性菌。
其⽣长速率均受基质浓度(NH3和HNO2)、温度、pH、氧浓度控制。
CD两项,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都是好氧菌,绝⼤多数营⽆机化能营养。
⼆、填空题1.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都是⾰兰______性菌,且全部是______氧菌。
【答案】阴;好【解析】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是⾰兰⽒阴性菌。
其⽣长速率均受基质浓度(NH3和HNO2)、温度、pH、氧浓度控制。
其全部是好氧菌,绝⼤多数营⽆机化能营养。
2.煮沸法是最原始的对⽔的消毒⽅法,煮沸可以直接破坏病源菌的______。
【答案】蛋⽩质【解析】⽔的消毒⽅法有煮沸法、加氯消毒、臭氧消毒、过氧化氢消毒、紫外辐射消毒、微电解消毒等。
其中煮沸法是最原始的⽅法,也是最简便有效的⽅法之⼀。
煮沸直接快速破坏病原菌的蛋⽩质,使其凝固发⽣不可逆变性。
3.紫外线辐射杀菌的机制有:______、______。
【答案】破坏蛋⽩质结构⽽变性;破坏核酸分⼦的结构【解析】紫外线辐射是⼀种物理⽅法,经过消毒的⽔化学性质不变,不会产⽣臭味和有害健康的产物。
紫外线辐射杀菌的机制为:①破坏蛋⽩质结构⽽变性;②破坏核酸分⼦的结构,如引起胸腺嘧啶形成胸腺嘧啶⼆聚体和DNA发⽣⽔合反应导致细菌死亡。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群英)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群英第四版)目录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2)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2)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2)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2)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2)7、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2)第一章病毒 (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7)1、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各举一种细菌为代表。
(7)2、细菌有哪些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它们各有哪些生理功能? (7)3、荚膜、粘液层、菌胶团和衣鞘 (7)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2)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15)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20)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8)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35)第八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40)第九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44)第十章有机固体废物与废弃的微生物处理及微生物群落 (48)第十一章有机固体废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54)1,何谓堆肥法,堆肥化和堆肥? (54)2,叙述好氧堆肥的机理。
参与堆肥发酵的微生物有哪些? (54)3,好氧堆肥的运行条件有哪些? (55)4,好氧堆肥法有几种工艺?简述各个工艺的过程。
(55)第十二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60)1. 酶制剂剂型有几种? (60)2. 何谓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 (60)3. 酶和酶菌体固定化方法有哪几种?各用什么载体? (60)4.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有什么优点?存在什么问题? (60)5. 生物膜是固定化微生物吗?为什么? (60)6. 何谓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类? (60)7. 絮凝剂有几类?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生物处理中起什么作用? (60)8. 叙述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原理? (60)9. 微生物制剂有哪些用途? (60)10. 有几种产氢微生物?它们是如何产氢的? (61)11. 请叙述微生物产氢电池的工作原理。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三版-周群英

�裂破胞细或�亡死或。变改态形的菌细起引会�化变的等间时养培、Hp、度温养培 、度浓、成组学化的基养培。的定稳对相是态形的菌细�下件条长生的常正在】附【 。征特的类分菌状丝是体状丝。菌状丝重多等属菌发亮、属菌颤 明透、属菌氏托阿日贝�属菌硫发�如属菌状丝。属菌发纤及属菌细铁原即属菌发 泉、菌衣球有富�如菌细铁有。中泥污性活和壤土湿潮�境环生水在布分�菌状丝、4 。菌旋螺叫的周一满纹螺。形旋螺成接连线弧可菌弧。个那被直一 的中其是菌弧乱霍�菌弧号逗�如的型号逗呈。菌弧硫脱�如�菌弧叫的周一满不 纹螺。属菌旋螺绿和属菌旋螺红、菌旋螺硫紫有中泥污氧厌�状曲卷旋螺呈菌旋螺、3 。分之菌杆链和菌杆双有还。等菌梭维纤溶有菌杆孢芽的状梭。菌杆 孢芽草枯有菌杆孢芽产。�形球似近或�菌杆短和菌杆长有中其�菌杆单有�菌杆、2 。菌球链乳有的状链。菌球叠八烷甲有的体方立成叠垒菌球个八。菌球联四、菌 球萄葡色黄金的则规不列排。�菌球链炎肺�菌球双�)菌球微脲(菌球单有�菌球、1 。菌状丝和菌旋螺、菌杆、菌球叫别分。状丝和状旋螺、状杆、状球�态形种四有菌细�答 。表代为菌细种一举各�态形种几哪有菌细、1
4
。用作有均酸核和质白蛋毒 病对们他�好极果效活灭氧臭和)粉白漂、氯化氧二、酸氯 次 (氯 。毒病坏破重严会上以 11 到大 Hp 当 �酸核和壳衣质白蛋坏破课境环性碱 �加附 。上胞细主宿在着附 毒病止阻�化变微细生发壳衣的质白蛋毒病使�境环的�液溶冲缓渗低�度强子离低
�些哪有质物学化的膜被类脂和酸核、壳衣质白蛋的毒病坏破.41
。4T 体菌噬菌杆肠大的新的整完个 一成配装就去上加个逐并。丝尾和髓尾�鞘尾的部尾成合后然�部头的 AND 含成合先�下 如程过配装的 4T 体菌噬菌杆肠大。配装叫程过这�体菌噬的新成合集聚质白蛋和酸核�质 白蛋的体菌噬成合而进�酸核制复等酶及 PTA、ANRt、ANRm�体糖核如构机成合的胞细 主宿用借�制控息信传遗的带携所酸核体菌噬有而�质白蛋成合和制复性特传遗的身自按能 不酸核的内胞胞细主宿�变改谢代的主宿起引即立�后内胞细入侵体菌噬�集聚与制复、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1.酶制剂剂型有几种?
答:酶制剂剂型共有六种:
(1)干燥粗酶制剂
将用麸曲或深层发酵的培养液除菌(或不除菌)后,与淀粉等惰性填料混合、干燥制成粗酶。
(2)稀液体酶制剂
将培养液过滤除去菌体等杂质后,直接加稳定剂(甘油、乙醇、氯化钠等的复合物)和防腐剂作为商品出售。
(3)浓液体酶制剂
将培养液过滤除去菌体等杂质,浓缩后再加稳定剂和防腐剂制成商品。
(4)干燥粉状酶制剂
我国生产的酶制剂多属于此种类型。
(5)结晶酶
结晶酶是经过高度纯化而结晶的固体酶制剂。
(6)固定化酶
将酶和酶菌体固定在载体上,制成不溶于水的固态酶,可较长时间使用。
2.何谓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
答:(1)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是指从筛选、培育获得的优良菌种体中提取活性极高的酶,再用包埋法(或交
联法、载体结合法、逆胶束酶反应系统)等方法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制成的不溶于水的固态酶。
(2)固定化微生物
固定化微生物是指以与固定化酶相同的固定方法将酶活力强的微生物体固定在载体的多酶体系。
3.酶和酶菌体的固定化方法有几种?各用什么载体?
答:酶和酶菌体的固定化方法和所需载体如下:
(1)载体结合法
载体结合法是以共价结合、离子结合和物理吸附等方法将酶固定在非水溶性载体上的方法。
载体有葡聚糖、活性炭、胶原、琼脂糖、多孔玻璃珠、高岭土、硅胶、氧化铝、羧甲基纤维索等。
(2)交联法
交联法是指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试剂反应形成共价键的固定方法。
交联剂有:戊二醛、双重氮联苯胺和六甲撑二异氰酸酯。
(3)包埋法
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凝胶微小格子(格子型)中,或将酶包裹在半透性的聚合物膜(微胶囊型)内的固定方法。
格子型的包埋材料有:聚丙烯酰胺(PAM)凝胶、聚乙烯醇(PVA)、琼脂、硅胶、角叉菜胶(红藻提取物-凝胶)等。
微胶囊型的包埋材料有尼龙、乙基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
(4)逆胶束酶反应系统
表面活性剂的两性分子在有机溶剂中自发形成聚集体。
其亲水性一端连接成逆胶束的极
性核,水分子插入核中,其疏水性的一端进入主体有机溶剂中,酶分子溶于逆胶束中,组成逆胶束酶系统。
4.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有什么优点?存在什么问题?
答:(1)优点
固定化微生物比未固定化的微生物性能好,稳定,降解有机物性能力能,耐毒,抗杂菌,耐冲击负荷,可提高处理效果。
固定化酶可以制成酶膜、酶布、酶管(柱)、酶粒、酶片。
酶管可用于处理动态废水,酶不会流失。
(2)问题
就目前的水平,完全用固定化酶处理废水成本昂贵,有的固定化酶的活性半衰期20d,它的使用寿命为1~2年,而且它的机械强度较一般的硬质载体差,在酶布或酶柱上容易长杂菌,有杂菌污染等问题,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5.生物膜是固定化微生物吗?为什么?
答:生物膜是固定化微生物。
原因如下:
(1)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的微生物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并使之成为不悬浮于水仍保持生物活性、可反复利用的方法。
这里的微生物主要是人为选定的特效降解菌的优势菌种,应满足以下3个基本条件:①投加的菌体活性高;②菌体可快速降解目标污染物;③在系统中不仅能竞争生存,而且可维持相当数量。
(2)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
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
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
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厌氧层、好氧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
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氧层的好氧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氧层进行厌氧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所以生物膜法又称固定膜法,生物膜即固定化微生物。
6.何谓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类?
答:(1)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与一般的表面活性剂结构类似,具有表面活性,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中具有脂肪烃链构成的非极性疏水基和有极性的亲水基,如磷酸根或多羟基基团。
它可改变两相界面的物理性质,故称为生物表面活性剂。
(2)分类
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分为糖脂、中性脂/脂肪酸、含氨基酸类脂、磷脂、聚合物、细胞表面本身6类。
7.絮凝剂有几类?微生物絮凝剂在污(废)水生物处理中起什么作用?
答:(1)絮凝剂分类
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或助凝剂,如聚丙烯酰胺、甲壳素等。
②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等。
③微生物絮凝剂,是从微生物体内提取的细胞分泌物,它是具有良好的絮凝作用和沉淀效果的水处理絮凝剂。
a.成分是多糖、纤维素、蛋白质等。
b.易被生物降解,不会引起二次污染,使用安全,用量较少。
但目前生产成本较高。
c.放线菌、霉菌及酵母菌,乃至原生动物的一些种也具有絮凝作用,是由于这些微生物细胞表面的胞外多聚物有絮凝作用所致。
(2)作用
微生物絮凝剂在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可以强化絮凝效果,改善出水水质。
而且不会引起二次污染,使用安全。
8.叙述污(废)水处理中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原理。
答:絮凝的机制尚无定论,通常认为:
(1)ECP的酸性多糖通过离子键与活性污泥发生絮凝,ECP的中性多糖通过氢键和活性污泥发生絮凝,ECP在其中起桥梁作用。
(2)ECP具有阴离子基团,可和二价阳离子结合构成三维空间结构,维持絮体完整性。
(3)ECP是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活性污泥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降低两者的亲和性,增加微生物之间及微生物絮团之间的亲和性。
增加微生物絮团和活性污泥的疏水性,再加上微生物絮凝剂自身絮凝成大颗粒就变得更易沉淀,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
9.微生物制剂有哪些用途?
答:微生物制剂的用途如下:
(1)生物膜挂膜。
(2)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的添加剂,初沉池,曝气池均可投加,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3)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的菌种和添加剂。
可加速堆肥腐熟。
(4)家庭便池、公厕的除臭剂。
(5)禽畜粪便处理的菌种。
(6)污染严重的河道进行生物修复,疏浚河道底泥。
(7)降解和清除海面浮油和炼油厂的废弃物。
(8)土地生物修复和河床底泥的生物修复。
10.有哪几种产氢微生物?它们是如何产氢的?
答:产生氢气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产氢机制如下:
(1)不产氧光合细菌
不产氧光合细菌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低分子有机物作供氢体,还原CO2构成自身细胞,产生分子更小的有机物和H2O,有的光合细菌(如紫色非硫细菌)能放出H2。
不产氧光合细菌产H2的机制如下:
不产氧光合细菌与水解产酸菌混合生长,依靠水解产酸菌对大分子有机物的水解作用,并降解为小分子的有机酸后,再由光合细菌对有机酸的光解作用而产生H2。
(2)蓝细菌和绿藻
在通常情况下,蓝细菌和绿藻在光照条件下,利用H2O作供氢体,光解H2O为2H+和O2。
H+将CO2还原为有机物构成自身细胞,放出O2。
(3)其他产氢细菌
常见的产氢细菌有兼性厌氧的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严格厌氧的丁酸梭菌、巴氏梭菌等。
11.叙述微生物产氢电池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