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推荐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大洲和大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2、培养查找、搜寻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观看加加林初登太空的图及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全球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分布特征。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一)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述法。

(二)教具准备世界海陆分布图、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当我们进入宇宙,在浩瀚的夜空中,我们会看到一颗与众不同的蔚蓝色的星球,那就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我们看到的星星都是黄色的,怎么地球是蔚蓝色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开这个疑问吧。

(板书)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地球?水球?1、海陆比例为了了解地球面貌,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进行了艰难的探索。

请同学们读26页阅读材料。

老师提问:早期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师:早期的人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足迹和视野所及的范围狭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往,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

在古希腊的世界地图上,古希腊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称为“中国”。

而且由于人们是生活在陆地上,于是人们就把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称为“地球”。

请几位同学介绍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

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游记、郑和七下西洋、地理大发现、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老师小结:不错,这些探险家为人类认识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经过了艰难的探索,现在我们对地球上海陆面貌终于有了正确的认识。

师:请同学们看地球的卫星照片,谁能告诉我蓝色表示什么?绿色表示什么?什么颜色所占的比例大?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大洲和大洋(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大洲和大洋(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3)南美、北美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运河。
学生自己完成




1.小组内合作,根据书P29图2.6记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指认)。
2.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⑴大洲的名称①___洲②___洲③___洲
⑵大洋的名称④___洋⑤___洋⑥___洋
⑶大洲分界线的名称⑦___山脉、⑧____运河、⑨____运河
大洲和大洋(2)
课题
2.1大洲和大洋(2)
学习目标
1.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知道几个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重点难点
1.大洲、大洋的分布
2.大洲分界线
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备注
导入
我们都知道自己生活在亚洲,哪个同学能说出世界一共有几个大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
(2)四大洋名称(按面积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洲的分界线
(1)亚欧洲分界线:_________山脉、_________河、_________山脉、_________海峡。
(2)亚洲、非洲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运河。




1.大洲、大洋的概念
(1)大洲:____________与它周围的___________的总称。
(2)大洋:海洋被陆地________,形成彼此________的四大洋,_______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1)七大洲名称(按面积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石家庄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大洲和大洋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河北省石家庄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大洲和大洋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大洲和大洋学习目标:1.记住七大洲的分界线。

2.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环节预设:前测(5')——导学(5')—读学(10')—研学(10')—展学(10')—巩固(5')读学积累注意坐姿和书写啊!知识链接笔记至课本35页地球上的共分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

学法导引1、认真阅读课本33—35页,完成要点点击。

2、注意勾划完进行笔记!要点点击一、七大洲的分界线读33页的文字材料和图2.7,勾划并找出亚洲和非洲、南北美洲、及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并将所有的分界线在课本最后一页“世界地形图”中圈出来七大洲名称地理分界线亚洲与欧洲(巧记:乌乌里大黑土)北美洲与南美洲亚洲与非洲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非洲与欧洲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二、四大洋1、全球共分为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依次分为、、和。

2、四大洋的分布读课本最后一页“世界地形图”完成(1)位于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是。

(2)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的是大西洋(轮廓略呈“S”形)。

(3)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之间的是。

(4)北冰洋位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之间。

研学探究小组成员要精诚合作啊!1、对子组核对勾划及填写内容,并就不理解的部分进行讨论。

2、备展(①明确内容——②分工——③预展)展学提升我展示,我最棒任务一:大洲的分界线任务二:四大洋的分布大洲和大洋前测一、读图1回答1-2题1、在“枕面地图”中未能示意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南极洲2、在“枕面地图”中有一条横线,该线最有可能示意的是()A.赤道B.北回归线C.南极圈D. 南回归线3、写出序号所代表的大洲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大洲和大洋前测姓名:班级:读图1回答1-2题1、在“枕面地图”中未能示意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南极洲2、在“枕面地图”中有一条横线,该线最有可能示意的是()A.赤道B.北回归线C.南极圈D. 南回归线3、写出序号所代表的大洲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大洲和大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大洲和大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地理上册2.1 大洲和大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地理上册2.1 大洲和大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地理上册2.1 大洲和大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学习导航《大洲和大洋》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名称、位置、轮廓、分布特征和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二、知识梳理:【自主研读初步感知】自读课本P30—P31,思考下列问题:1。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________%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_______%,概括地说,地球上_____分是海洋, _______分是陆地.【活动1】自由辩论: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谈谈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

2。

图解地理概念:说一说,你对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大洋、海、海峡的理解。

3。

初识七大洲、四大洋-—记住名称,辨别轮廓,大小排序。

(1)对照课本图2.11,辨别下面的大洲陆地轮廓,在右图中写出七大洲的名称,并用数字序号①~⑦ ,按面积大小排序。

【方法点击】:七大洲的名称和面积大小顺序可用下面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对照课本图2.10,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写出四大洋的名称,并用数字序号①~④ ,按面积大小排序.4.识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自读课本P33~34文字和图2.7,填写下表。

推荐七年级地理上册 2.1大洲和大洋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七年级地理上册 2.1大洲和大洋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我国东部沿海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证据,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荷兰的填海造陆是___________引起海陆变化的证据。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人: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
2.观点(内容)他认为_______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_________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 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________,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大洲和大洋
课题
大洲和洋2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级部审核
学生 姓名
教师寄语
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而我永远有个B计划。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的2.了解海 陆变迁的原因
3.知道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4.知道板块运动学说及六大板块的名称
9.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东部和西南部处于板块交界处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C.开采地下资源造成 的D.人们在改造自然时造成的结果
10.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是()
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
1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碰撞挤压的结果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
7.关于地表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其海陆分布格局就是现在这样
B.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一直是高大山脉
C.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格局是不断变化的D.地球表面以陆地为主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大洲和大洋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大洲和大洋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大洲和大洋
地图上找到亚洲与非洲、亚
设置小组活动,预计5分钟,活动要求: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了解四大洲的面积和形状。

教师讲解四大洋概况——
太平洋: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形。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

印度洋是联系亚洲、非洲、大洋洲之间
课中作业
任务3 在地图上找到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讲解):亚洲、欧洲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苏伊士运河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图中甲大洲和丙大洲的分界线为
东岸的是
洋。

世界面积最小
教学反思:。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
大洲和大洋
课题 导学 使学生能够掌握大洲之间的界限及大洋的位置。 目标 重点 大洲之间的界限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内容 环节 复习 海陆分布及大 洲的位置 海洋和陆地 各占地球表 面积的百分 比是多少? 给学生 3 分钟左右 时间对上节课内容 进行复习,然后对 各小组同学进行抽 查 按照教师的 要求对上节 课内容进行 复习,并结 对互考,等 待老师提问 大洲界限: 一般以山脉和 河流为界 研习 亚洲与欧洲的 分界线: 欧洲与非洲的 分界线 南美洲和北美 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北美洲 的分界线 阅 读 教 材 p34 ,按照面 积大小说出 四大洋:太平 洋、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 四大洋? 指导学生阅读教 材,说出四大洋, 并描述四大洋的位 置 学生按照教 师的提问, 归纳出四大 洋所处的位 置 阅读世界地 形图说出各 大洲的分界 线? 展示出世界地图, 根据洲界说出各大 洲的分界线 学生按照教 师的要求认 真观察世界 地图,描述 各大洲的分 界线,并在 世界地形图 上标注出。 从所处纬度及所跨经 度、面积等方面分析 各大洋的状况 任务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略 部分同学在复习中可 能开小差,教师要注 意观察,并及时纠正 开小差的同学,务必 使这些同学养成良好 的习惯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策 难点 大洲位置及界限 第 1 节大洲和大洋 课型 主导型新授课 课时 第 2 课时
板书 设计
第一节大洲 大洲界限 和大洋 四大洋的位 置 四大洋的范 围
教学 反思
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
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

重点介绍苏 伊士运河, 土 耳其海峡、 白
苏伊士运河沟 通红海和地中 海,土耳其海 峡沟通黑海和 地中海,白令 海峡沟通北冰 洋和太平洋, 直布罗陀海峡 沟通地中海和 大西洋。 知识梳理: 精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了解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认识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难点】相邻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利用电子板展示太空中地球的全景图片,激发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海陆面貌的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海洋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自主探究】学生活动1:观察地球仪,阅读课本P30页内容。

1.说一说: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2.学生归纳:地球上海陆面积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海洋面积占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学生活动2:读图2.1,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

【合作探究】1.学生读图2.4,了解水半球、陆半球的划分。

(1)想一想:陆半球与水半球中,海陆面积比例怎样?(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占90%,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占48%)(2)找一找:水半球与陆半球的中心各自在哪儿?(水半球和陆半球的中心,分别位于新西兰和法国)2.学生读图 2.6,估计一下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海洋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对比。

(学生答略,不要求回答准确)3.共同讨论任意将地球均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半球,每一个半球中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大小怎样?(结论: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 学习活动二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自主探究】1.学生读课本P32页内容及图2.5,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
(1) ________________、(2)美洲板块、(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世界两大地震带是_________
【合作探究】1.小明通过媒体得知:科学考察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心想:南极地区冰雪覆盖,终年严寒,几乎不可能有植物生长、,不具备形成煤炭的条件。小明感到非常困惑,你能为他分析 吗?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了什么?
3,日本多火山地震,为什么?
【拓展延伸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
海陆变迁的原因
大陆漂移假说:_________提出
【当堂反馈】1.“沧海桑田”在地理学上的含义是()
大洲和大洋
课题
大洲和大组审核
级部审核
学生 姓名
教师寄语
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而我永远有个B计划。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的2.了解海 陆变迁的原因
3.知道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4.知道板块运动学说及六大板块的名称
3.证据
(1)大西洋 两岸的_________相吻合(2)拼合大陆几种_________的相似性
(3)非洲与南美洲多种_________的相似性
(三)板块运动
1、全球划分为____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_________地壳比较稳定,_________地壳比较活跃,多________________。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__也集中分布在_________的地带。
(2)我国东部沿海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证据,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荷兰的填海造陆是___________引起海陆变化的证据。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人: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
2.观点(内容)他认为_______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_________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 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________,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7.关于地表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其海陆分布格局就是现在这样
B.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一直是高大山脉
C.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格局是不断变化的D.地球表面以陆地为主
8.地壳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
①断裂陷落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脉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东部和西南部处于板块交界处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C.开采地下资源造成 的D.人们在改造自然时造成的结果
10.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是()
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
1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碰撞挤压的结果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
A.魏格纳B.哥伦布C.李四光D.哥白尼
5.下列是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 )
A.台湾海峡的形成B.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C.青藏高原的形成D.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形成
6.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A.喜马拉雅山上又众多的湖泊B.有森林遗迹
C.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D.有海洋生物化石
5.知道板块运动与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
【课前预习】(一)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原因
(1)_________和_________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 主要原因。(2)___________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
2.海陆变迁的证据
(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 证据,这是__________ _的结果。
A.填海造陆种田B.世事的变迁C.海陆的变迁D.在海边种植桑 树
2.下列原因不属于海陆变迁主要原因的是()
A.人类活动 B.刮风下雨C.地壳运动D.海平面的升降
3.下列现象是由于地壳运动而造成的是()
A.唐山大地震B.在地下放入炸药把山地炸平C.长江三角洲的形成D.华北平原的形成
4.“大陆漂移假说”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由火山爆发而成
12.结合地图册,写出世界著名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专栏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 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