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的优势

合集下载

Picc文化

Picc文化

PICC 品牌具有六十年的历史,在国内享有显著声誉,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人保财险是全球各大船东协会在中国的保赔通讯代理,在国际保险市场享有良好声誉。

特别是公司在海外上市后,PICC进一步成为国内、国际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知名品牌。

市场优势 人保财险是国内最大的非寿险公司,在非寿险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主导着非寿险市场的发展。

公司主要经营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在大型商业风险、政府采购、行业统保等集中型业务以及车辆保险、家财险等分散型业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人才优势 多年来,人保财险培养了大批优秀骨干人才,拥有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和遍及非寿险业务链每个环节的技术人才,拥有一支掌握非寿险业核心技能且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员工队伍。

产品优势 截至2004年底,人保财险共开发保险条款1246个,其中主险567个,附加险679个;全国性险种725个,区域性险种521个。

目前,公司平均每天开发推广1个新产品。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引入精算技术开发产品的非寿险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且科学定价的保险保障服务。

同时,公司积累了海量经营数据,具有坚实的决策分析基础,对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规律有着较好的把握和认识。

技术优势 中国人保财险在产品开发、承保、理赔和再保险等核心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非寿险业领先水平,成熟的信息技术平台和完善的客户信息资源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见识的技术保障。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引入精算技术开发产品的非寿险公司,自爱航空航天、核电站、能源、远洋船舶、大型工商企业、政府采购等重要保险业务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能哦故为客户提高工全方位、高质量的保险保障服务。

网络优势 人保财险拥有遍及全国的机构网点,包括324个地、市级承保、理赔、财务“三个中心”,45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多样化的营销渠道,形成了强有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足以支撑全国范围的"通保通赔"与"异地出险、就地理赔"等保险增值服务。

PICC

PICC
• PICC简介
• 美国巴德三向瓣模式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一条由高级医用硅 胶制成的柔软的有弹性的导管,有专业医师和护士自肘窝附近的较大 静脉穿刺进入,然后沿着静脉系统到达上腔静脉,它在体内最长可达 一年。 • PICC的优势:它可以保护患者的静脉血管,消除反复静脉穿刺引起 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 量。另外,三向阀功能的导管头端可有效防止回血、进气,无需使用 肝素盐水封管。
• 导管维护主要内容:
• • • • 1清洁伤口、更换敷料。 2冲洗导管。 3更换肝素帽 4进行日常监测,发现问题应知道如何处理
• 一、清洁伤口、更换敷料
• • • • • 目的:预防感染 频率: 1导管置入24小时后需要做第一次敷料的更换 2此后每周一次定期更换敷料,同时更换肝素帽 3如发现伤口处有渗血、敷料潮湿或松动时也要立即更换敷料,视情 况决定是否更换肝素帽。
• 操作步骤
• 1彻底清洁双手 • 2用20ml注射器冲10ml生理盐水备用 • 3输液时用安尔碘消毒肝素帽2遍,用20ml注射器取10ml生理盐水冲 管确认导管通畅后再输液。 • 4输液结束,用预冲20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正压封管。 • (注意:不能靠重力输注生理盐水的方式冲洗导管)
• 三更换肝素帽
• 如何判断一切正常?
• 观察导管的置入部位和穿刺点时,如果未发现有任何异常,可以确信 没有问题。在导管置入大约两周,一些患者出现导管出口部位发红, 这可能是机体的修复反应。正常修复过程中的“发红”不伴随有疼痛, 并在24-48小时后消失。此时导管的周围也不应该有任何的排出物。 如可以轻松的冲洗导管也可以确信一切正常。
• (2)静脉炎:穿刺侧手臂沿静脉走行的疼痛或压痛或发红,患者自 觉有发热、肿胀,或可看到静脉索状改变。 • 如何预防: • 1指导患者置管后适度活动该侧肢体,但避免在导管置入不久及过度 使用该侧手臂。 • 2如是输入的药物刺激可适当减慢滴速。 • 3如患者血管不佳,尽量在血管未损伤前考虑置管。

PICC门诊可行性报告分析-文档

PICC门诊可行性报告分析-文档

PICC门诊可行性报告分析-文档引言概述: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用于输液、输血、药物注射等治疗的医疗器械,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本文将对PICC门诊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优势。

一、PICC门诊可行性分析1.1 PICC在门诊设置中的应用情况PICC在门诊设置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特别适合于长期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如化疗、营养支持等。

其操作简便、不需频繁更换等特点,使其成为门诊治疗的首选。

1.2 PICC在门诊设置中的优势PICC在门诊设置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包括减少患者疼痛感、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效果等。

通过PICC的置管,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治疗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1.3 PICC在门诊设置中的操作技术要求在门诊设置中,PICC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PICC置管的各个步骤,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二、PICC门诊可行性的临床应用2.1 PICC在门诊输液治疗中的应用PICC在门诊输液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提高治疗的效果和便利性。

在门诊输液治疗中,PICC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静脉血管,减少输液引起的并发症。

2.2 PICC在门诊化疗治疗中的应用对于需要长期进行化疗治疗的患者,PICC在门诊设置中的应用尤其重要。

PICC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提高治疗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同时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2.3 PICC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在门诊护理中,PICC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效率,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疲劳度。

通过PICC的置管,可以更好地进行输液、药物注射等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

三、PICC门诊可行性的经济效益3.1 PICC在门诊设置中的成本分析在门诊设置中,PICC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治疗的成本,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支出。

PICC临床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PICC临床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12
PICC静脉的选择:
◆ 主要是肘部静脉 1、贵要静脉——首选 2、肘正中静脉——次选 3、头静脉——第三选择
13
静脉的粗细——直径
头静脉 6mm 贵要静脉 10mm 腋静脉 16mm 锁骨下静脉 19mm 无名静脉 19mm 上腔静脉 20mm
14
主要血管的血液流速:
手背 10ml/min 前臂静脉 小于90ml/min 肘部及上臂静脉 100-350ml/min 锁骨下静脉 800-1000ml/min 上腔静脉 2000-2500ml/min
10
PICC的优点:
4、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损伤,保护了病 人的外周静脉。 5、彻底杜绝和避免了化疗药物的外渗和对局部组织 的刺激,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也控制了医疗风险 ,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11
PICC发展史:
◆ 1929年德国外科医生Forssman从自己肘窝置入 4Fr的输尿管到上腔静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 PICC的人。 ◆ 20世纪70年代,PICC以良好的材质重新被引进临 床使用。 ◆ 20世纪80年代,PICC在国外应用于NICU和需中 长期输液的家庭病床。 ◆ 1997年引进中国,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刺激性 药物输入、静脉营养治疗、长期输液的患者。
19
常见药物的渗透压:
阿霉素 280 氟尿嘧啶 650 环磷酰胺 352 长春新碱 610 TPN 1400 甘露醇 1098 50%葡萄糖 2526
20
药物造成的静脉炎:
21
22
23
静脉输液工具的应用
头皮针 留置针 中长导管 PICC CVC
留置时间 用途
2-4 小时 采血
72-96小时 等渗药物
◆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 ◆ 间断开口式PICC导管 ◆ 非紫色不可用于高压注射器,可用于输液 泵及加压输液! ◆ 传统技术(盲穿) ◆ 塞丁格技术 ◆ 超声引导下穿刺

PICC

PICC

• 导管维护主要内容:
• • • • 1清洁伤口、更换敷料。 2冲洗导管。 3更换肝素帽 4进行日常监测,发现问题应知道如何处理
• 一、清洁伤口、更换敷料
• • • • • 目的:预防感染 频率: 1导管置入24小时后需要做第一次敷料的更换 2此后每周一次定期更换敷料,同时更换肝素帽 3如发现伤口处有渗血、敷料潮湿或松动时也要立即更换敷料,视情 况决定是否更换肝素帽。
• 使用PICC 时的注意事项
• 1输液前应先推注10ml生理盐水确认导管通畅,禁止用该注射器抽回 血,以免发生导管堵塞。 • 2每次输液后用20ml(儿童用6ml)生理盐水连续脉压冲管并正压封 管。禁止用静脉点滴或普通静脉推注的方式冲管或封管。 • 3输血、输脂肪乳等高粘滞性药物后立即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冲管后 再接其他输液。 • 4输液时妥善固定好导管,避免活动时牵动导管,使皮肤、导管、贴 膜三者合一,排尽贴膜下的气泡。 • 5使用PICC时,应经常观察输液速度,若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应及时 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 6勿用爆力冲管,PICC导管承受的最大压力是25psi,可用于常规的加 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严禁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等。
• PICC简介
• 美国巴德三向瓣模式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一条由高级医用硅 胶制成的柔软的有弹性的导管,有专业医师和护士自肘窝附近的较大 静脉穿刺进入,然后沿着静脉系统到达上腔静脉,它在体内最长可达 一年。 • PICC的优势:它可以保护患者的静脉血管,消除反复静脉穿刺引起 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 量。另外,三向阀功能的导管头端可有效防止回血、进气,无需使用 肝素盐水封管。
• 操作步骤
• 1彻底清洁双手 • 2用20ml注射器冲10ml生理盐水备用 • 3输液时用安尔碘消毒肝素帽2遍,用20ml注射器取10ml生理盐水冲 管确认导管通畅后再输液。 • 4输液结束,用预冲20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正压封管。 • (注意:不能靠重力输注生理盐水的方式冲洗导管)

picc车险2篇

picc车险2篇

picc车险PICC车险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PICC)推出的一款车险产品。

作为我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PICC车险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以下将分两篇文章为大家介绍PICC车险的产品特点和优势。

第一篇:PICC车险的产品特点PICC车险作为一款车险产品,具有以下几个产品特点。

1. 全面保障:PICC车险提供全面的保障,包括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司机座位责任险等多个险种。

无论是车辆损失还是人员伤亡,PICC车险都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2. 多样化的保障计划:PICC车险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保障计划供选择。

无论是基础的保障计划还是增值的保障计划,PICC车险都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3. 快速理赔:PICC车险以其高效的理赔服务而闻名。

不论是车辆损失还是第三方责任,PICC车险都能提供快速、便捷的理赔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的经济损失。

4. 专业团队支持:PICC车险拥有一支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他们在车险理赔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无论是车辆定损还是事故处理,PICC车险的专业团队都能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支持和服务。

第二篇:PICC车险的优势PICC车险作为市场上备受认可的车险产品,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品牌信誉:作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产品,PICC车险享有极高的品牌信誉。

PICC作为我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长期以来保持着卓越的商业声誉和服务水平。

2. 广泛服务网络:PICC车险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服务网络,遍布各个省市。

客户无论身在何地,都能轻松找到最近的PICC车险服务网点,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3. 客户至上:PICC车险始终将客户放在第一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的保险解决方案。

无论客户是个人还是企业,PICC车险都能为其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4. 创新保险理念:PICC车险秉承创新的保险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提供各类创新型保险产品。

无论是车辆保险还是其他险种,PICC车险都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PICC置管相关练习题

PICC置管相关练习题

、PICC适应证与禁忌证㈡PICC适应证1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

2、需要中心静脉穿刺(CVC置管输液者。

3、需要中、长期保持静脉通道者。

4、颈、胸部手术的病人。

5、需要经常测量中心静脉压力的病人。

㈢PICC禁忌证1、严重出血性疾病。

2、有静脉血栓形成史。

3、有血管外科史或外伤。

4、外周静脉不能确认。

5、己知或怀疑与插管相关的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迹象。

6、已知或怀疑病人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

7、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

㈣PICC导管特点1、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

2、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

使用时,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

3、导管总长度通常为65cm,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预先进行裁减。

4、导管上以厘米做的刻度标记使得修剪导管时既准确又容易。

㈤PICC应用的要求1、肘部血管良好。

二、PICC穿刺点选择成人:PICC导管通常插入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儿童:PICC导管通常插入贵要静脉、头静脉、头皮静脉或隐静脉。

要根据小儿的体型和发育程度选择最合适的静脉。

㈠静脉选择1首选右侧。

2、首选贵要静脉:管径粗,解剖结构直,位置深。

3、次选静脉:肘正中静脉4、末选静脉:表浅、暴露良好,有分支,静脉瓣相对较多㈡各静脉优缺点1 Basilic(贵要)静脉:优点:上臂最粗最直的通路;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时,更容易穿刺。

缺点:位置远离中线,使插入和护理困难;只有很短的一段血管能够触摸到。

2、Median cubital (前臂正中)静脉:优点:易于穿刺和护理;是肘窝部最突出的血管。

优点:血管腔大;保持最完好,即使在多次静脉穿刺的病人。

缺点:位置较深,限制了使用。

三、PICC的穿刺㈠导管的选择在输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腔最小的PICC导管穿刺为佳。

因为较粗的导管其使周围血液动力学变化而引起的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阻塞的可能。

在任何时候穿刺部位下方出现水肿,但不是由于绷带或衣物过紧所致则应考虑是导管相对静脉较粗,导致静脉回流受影响所致,应是拔除导管的指征。

PICC门诊可行性报告分析-文档

PICC门诊可行性报告分析-文档

PICC门诊可行性报告分析-文档标题:PICC门诊可行性报告分析引言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对PICC门诊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门诊环境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PICC门诊的优势:1.1 便捷性:PICC门诊可以在门诊环境下完成,避免了患者住院的必要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1.2 安全性:PICC插管过程简单,操作风险低,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经济性:PICC门诊不需要住院,减少了医疗费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二、PICC门诊的挑战:2.1 专业技术要求:PICC插管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2.2 患者合作度:PICC插管需要患者保持合作,遵守操作规程,否则可能会增加插管失败的风险。

2.3 患者安全问题:PICC插管后,患者需要定期回诊进行护理和监测,如果患者未能按时复诊,可能会导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PICC门诊的应用范围:3.1 长期化疗患者:PICC门诊适用于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可以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治疗效果。

3.2 静脉营养支持患者:PICC门诊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可以提供持续的营养补充。

3.3 血液透析患者:PICC门诊适用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可以减少住院次数,方便患者进行透析治疗。

四、PICC门诊的操作流程:4.1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血管情况、病情稳定性等,判断是否适合进行PICC插管。

4.2 插管操作: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PICC插管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3 护理和监测:插管后,患者需要定期回诊进行护理和监测,包括PICC通畅性、感染情况等。

五、PICC门诊的前景展望:5.1 患者接受度提高:随着患者对PICC门诊的认可度提高,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的优势1.操作安全性PICC操作相对安全,经上肢外周静脉穿刺,置入部位没有重要组织和器官,避免了穿刺时损伤其他组织和脏器的风险。

另外导管留置安全,由于导管留置部位一般在肘横纹下两横指或上臂,此处便于清洁,同时远离呼吸道和生殖道,避免了人体常见定植菌污染,减少留置期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

2.留置长期性PICC一般可留置3~6个月,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fusion nursing sociey,INS)推荐的留置时间为7天至1年。

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个别导管留置时间最长可达2年而没有并发症发生。

通常情况下,如果导管留置期间无并发症、不影响使用,可以留置导管完成规定的治疗,而不必为了降低导管相关感染而更换导管,以发挥导管的临床价值。

但导管的具体留置时间可根据临床需要、并发症的情况及产品说明书而定,导管的最佳留置时间缺乏临床循证支持,目前没有具体定论。

3.适用广泛性相比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如锁骨下静脉置管,PICC穿刺和留置禁忌均较少。

传统中心静脉置管无法穿刺的患者,如频繁咳嗽、不能平卧以及胸部放疗等患者,均可采用PICC置管。

4.护理的可行性近年来社区护理网络日趋完善,患者在病情稳定期有回归社区或家庭的强烈愿望,因此需要有一种携带安全、护理方便的中心静脉导管。

携带PICC出院,通过对患者及家属宣教,居家护理和社区护士维护而不会增加导管相关并发症,不仅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

第一节 PICC的维护操作流程●一、维护导管的目的●观察穿刺局部情况,保持导管通畅,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预防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二、维护导管的原则●严格遵循无菌技术;采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技术;使用导管时遵循SASH(S-生理盐水;A-药物;S-生理盐水;H-肝素盐水)原则。

第一节 PICC的维护操作流程●三、维护的内容●评估导管、冲洗导管和封管、更换接头(或肝素帽)、更换辅料。

●四、维护的时机●输液治疗期间:每次静脉输液前后;输血或血制品、输注TPN等黏滞性药物后立即冲管;输液结束时脉冲式冲管后正压封管。

每5~7天维护一次。

●输液治疗间歇期:正常情况下每5~7天维护一次,如果穿刺点有渗血、渗液;贴膜污染、卷边、部分脱落;正压接头或肝素帽有裂纹、残留血液等异常情况,需随时维护。

第一节 PICC的维护操作流程●五、PICC维护操作流程● 1.用物准备手消液、酒精或氯已定棉片、一次性PICC换药包、PICC维护记录单、弯盘1个、10ml注射器及预冲注射器、正压接头、0.9%氯化钠10ml,浓度为0~10U/ml 肝素盐水封管液、皮尺、医用垃圾袋。

● 2.维护前准备工作评估患者意识情况、配合程度及能采取的体位;按“三查七对”原则查对各种用物有效期查看患者维护本,获取置管时的一些信息如测量臂围的部位、置入静脉、导管外露长度等。

3.测量臂围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测量部位要与置管前相同,每次测量的部位必须一致获取的数据才有可比性;②注意测量双侧臂围;③测量臂围的部位可依据穿刺点决定,肘下部位置管,可在肘横纹上10cm处测量;肘上部位置管,可从穿刺点到肩峰的中点或肘横纹上6cm 处测量。

如果静脉血栓形成后。

其远心端血管回心血量受阻,最先出现手和前臂肿胀,随着血栓的进展才表现为上臂肿胀。

4.注意观察肢体是否肿胀、压痛、颜色改变及表浅静脉是否曲张。

如果肢体臂围增加2cm以上,同时伴有非凹性水肿,可疑静脉血栓形成。

但臂围增加只是判断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参考数据,不能单靠临床症状就确诊血栓形成,还需进一步进行血管超声或血管造影检查。

● 5.PICC的维护操作流程●(1)操作者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带口罩,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姓名、腕带),向患者做好解释。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置管侧上肢。

●(4)臂下垫不透水治疗巾,测量双侧臂围。

●(5)评估穿刺点及导管情况(与原始记录对比)。

●(6)用酒精棉签或纱布去除透明贴膜周边的残胶,轻轻揭除固定导管外连接部位及接头的胶带及贴膜(注意:先用酒精浸湿胶带及部分贴膜便于揭除,因酒精去除黏胶效果较好)。

●(7)手消毒,用盛有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的10ml注射器,与新接头链接,排气备用(勿将接头从包装袋内取出)。

●(8)去除旧接头,使用酒精或氯已定棉片消毒导管路厄接口5~15秒,同时消毒接头下方皮肤。

●(9)用盛有生理盐水10ml注射器连接导管,抽回血判断导管的功能。

如果导管通畅,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

(10)卸下注射器,将备好的新接头与导管接口连接,用生理盐水或10单位/毫升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11)0°或180°慢慢撕揭贴膜四周,自下而上去除整个贴膜,变换导管位置,先用一条胶布固定住导管,以防消毒时不小心带出导管。

(12)再次手消毒,打开无菌换药包,戴无菌手套。

摆放好换药包内的无菌物品。

(13)先用碘伏棉签按压穿刺点2秒钟,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2cm范围处;再用酒精棉签消毒其他部位皮肤3遍,以去除皮肤上的残胶及脂质层;然后使用0.5%~1%碘伏或>0.5%氯已定消毒棉签消毒3遍。

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的范围:第1次顺时针消毒皮肤,范围大于透明贴膜的面积;第2次逆时针消毒皮肤;第3次在顺时针消毒皮肤,消毒范围与透明贴膜面积相同,然后依次消毒硅胶导管的白色固定翼、导管外露部分及外连接部分。

(14)根据临床需要安装导管固定翼,导管塑型为L、S或U型,无菌免缝胶带固定白色固定翼。

(15)采用捏、抚、压手法,无张力固定贴膜,无菌免缝胶带反折交叉蝶形,加强固定导管。

(16)标注换贴膜的日期、置管时间的日期、导管外露长度,维护者签字。

(17)整理用物,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

(18)交代注意事项。

填写PICC记录单 .第一节 PICC的维护操作流程●六、注意事项● 1.第一遍消毒范围大于透明辅料范围,第二遍消毒范围同透明面积。

消毒剂必须完全待干,以防透明粘贴不牢;消毒剂未完全待干影响消毒效果,还易损伤皮肤,使皮肤过敏出现皮疹。

● 2.消毒棉签勿伸入路厄接口内侧,以防消毒剂进入导管内。

● 3.更换接头时,新接头与路厄接口连接时,要推出少量液体,避免接口处有空气进入体内。

● 4.禁止将外露于体外的导管再移入体内。

● 5.注意导管塑形,避免重叠导管使其相压,损坏导管;固定翼安装位置距穿刺点0.5cm为宜。

6.最好使用10cm X 12cm大贴膜,无菌贴膜覆盖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贴膜下端贴至连接器的一半,整个外露导管覆盖于无菌贴膜下。

7.严格无菌操作,粘贴贴膜时应佩带无粉无菌手套。

8.贴膜要无张力粘贴,采用捏抚压手法,以免造成患者张力性皮肤损伤;勿将胶布直接粘贴于导管上。

9.穿刺点不能使用酒精或含醇类的氯已定等刺激性的消毒剂,以防消毒剂进入穿刺点的皮肤隧道,造成化学性的静脉炎。

建议置管后一周或患者穿刺点渗血、渗液时,使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因伤口还未完全愈合,以防刺激性消毒剂影响伤口愈合;置管后一周以上或穿刺点伤口愈合良好后在使用氯已定消毒穿刺点。

、10.导管消毒依据产品说明书选择消毒剂,如果导管不能耐受酒精及含醇类的消毒剂,可以使用无菌盐水擦洗导管。

第二节更换敷料的原则●—、目的●观察导管穿刺局部情况,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二、更换的频率●常规每5~7天更换一次,包括导管固定翼、透明贴膜。

如果应用无菌纱布敷料,常规每48小时更换1次。

注意穿刺点上放置纱布敷料再覆盖透明贴膜应视为纱布敷料,需每48小时更换1次。

●三、更换敷料的原则●(1)更换敷料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执行。

●(2)首次更换的时间应在导管置入后第1个24小时,以后每5~7天更换1次。

如果发现贴膜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潮湿、卷边或贴膜部分脱落等情况或危及导管牢固时随时更换。

●(3)更换穿刺点敷料应记录更换的时间。

第二节更换敷料的原则●四、更换敷料的操作要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手卫生规范,无菌手套只能触摸消毒过的区域。

● 2.透明贴膜覆盖的区域穿刺点应接近透明贴膜中心,透明贴膜的下缘对齐圆盘或外连接器下缘,整个外露导管必须覆盖在透明贴膜下,粘贴透明贴膜时一定要做到无张力粘贴,不要给患者造成张力性皮肤损伤。

敷料松动或潮湿时及时更换。

● 3.酒精不能消毒导管,以免导管发生化学反应而老化损伤。

● 4.不要将胶布直接贴到导管上,以防揭除时损伤导管。

● 5.导管、皮肤、透明贴膜一定要三者合一,粘贴牢固,防止导管脱出。

● 6.导管一旦脱出,禁止将其人为地移入体内,防止诱发导管相关感染。

●7.如果穿刺点有渗血、渗液,可在穿刺点处放置无菌小棉纱压迫止血及吸收血液,但注意48小时换药。

●8.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疼痛、硬结、渗出物等感染迹象,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9.导管塑形位置合适,避免患者活动时导管与圆盘或连接器出现弯折的现象,以防导管受损出现断裂;导管出现弯折影响其通畅。

●10.标注置管时间、导管外露长度及敷料更换时间,以便随访管理。

●11.PICC维护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从事PICC换药工作。

第二节更换敷料的原则●五、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贴无菌贴膜时必须戴无菌无粉手套。

● 2.必须使用10cm*12cm的大贴膜,不能用小贴膜代替,因其不能完全覆盖住导管。

● 3.外露导管不要在无菌贴膜外,以防导管打折或脱出;如果导管外露部分较长,塑形时注意不要重叠盘绕,以防导管受压影响其通畅性。

● 4.最好使用白色固定翼固定硅胶导管,防止体外导管意外断裂进入体内。

● 5.揭贴膜时,切忌贴膜与皮肤角度过大,以防剪切力损伤皮肤角质层。

● 6.消毒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带出体外,必要时先用胶布固定导管外连接部分。

●7.穿刺点出现疼痛、红肿、硬结、渗出物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8.穿刺点有渗血、渗液时,穿刺点处最好使用无菌小棉纱加压,不宜使用棉球,因其透气性差。

●9.因各种原因如出汗、渗血渗液使敷料松动时应及时更换,如穿刺点渗血、渗液较多,可使用纱布敷料固定导管;切忌频繁更换带有黏胶的敷料,以防黏胶相关皮肤损伤。

●10.消毒皮肤时应用力摩擦消毒,以去除皮肤表面的暂居菌;但消毒摩擦力度要适当,以防损伤皮肤角质层。

●11.消毒剂必须完全待干,才能固定贴膜;切忌使用纱布擦掉消毒剂,或用手或其他物品在消毒区域扇风。

●12.导管翼或较硬的外连接部位下面应垫上无菌纱布,以防造成压力性皮肤损伤。

●13.应无张力放置贴膜,采用捏抚压手法,先固定导管,再固定贴膜,最好用手掌按压贴膜片刻,以便使贴膜与皮肤充分黏附在一起。

揭除贴膜的背衬时,左右手动作一致,边揭贴膜背衬边压贴膜。

●14.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维护导管容易出现脱出及感染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