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复习资料

1、地下洞室: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

2、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的特点

(1)普遍存在: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

(2)与地质环境的联系更密切:置于岩土体内,处于复杂的地应力、地下水、地

温和有害气体环境;

(3)埋深大:几十至几百米,甚至可达上千米;

(4)规模大:往往构成复杂的、庞大的地下建筑群;

(5)问题多:变形破坏形式多样;

(6)合理利用岩体的问题更重要:围岩是主体;

(7)运营条件复杂:内水压力、外水压力、山岩压力、长期强度、蠕变、松弛。

3、地下洞室围岩应力重分布机理

在地应力作用下,岩体产生压缩变形→洞室开挖在岩体内形成自由面→洞壁围岩

失去径向约束而向洞内产生收敛变形(单向回弹变形)→因围岩发生收敛变形,

使洞径、周长减小,即围岩在发生径向回弹变形的同时,切向压缩变形加剧→围

岩切向压应力增大。所以,围岩应力重分布的实质是:围岩由三向受力状态→平

面受力状态(洞壁)→将径向应力加到切向应力上(但不等),轴向应力变化不大。

4、影响应力重分布的因素

(1)洞室断面形态:应力集中的程度、部位、范围因洞形而异;

(2)初始地应力(组成、大小、方向,尤其是侧压力系数);

(3)岩性:坚硬程度、变形模量;

(4)岩体结构:结构面产状有很大影响:主应力的大小、方向及最不利部位;(5)时间:洞壁应力集中到大于弹性极限(屈服应力)后,产生屈服现象,向围岩深部迁移→形成 3 个应力分布区:塑性松动区→弹性压密区→天然应力区应力降低区→应力升高区→天然应力区。

(6)砌刚度及支护时间。

(7)相邻硐室的存在:使围岩应力集中加剧。

5、当r=6a 时切向应力σθ和径向应力σ

近似等于σθ,故可以把6a 作为围岩应力

r

重分布的最大影响范围。(a 为隧洞半径,r 为质点到洞轴线的距离)当λ≠1时,不同断面形状的洞体,在两侧及角点处出现切应力集中,在洞顶及洞底出现拉应力。一般说来,圆形洞的洞体应力条件比较好;椭圆形洞的洞体在长轴平行荷载方向时比较有利;对于边墙岩体的隧洞,直墙拱顶式洞体较梯形洞体的应力条件有利。

6、围岩变形和破坏的方式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方式取决于围岩应力状态、岩体结构、硐室断面形态等因素:(1)脆性破裂:表现形式:岩爆、板裂。机理:双向受压的、坚硬完整的岩石在高地应力作用下产生脆性破裂。产生条件:1)岩性坚硬完整;2)高地应力;3)轴线垂直于σ1;4)钻爆施工产生爆破裂隙。

(2)块体滑动与塌落:表现形式:结构面交切组合成不同形状的块体,发生滑动或塌落机理:分离块体在重力和切向应力共同作用下产生滑塌破坏。产生条件:1)岩性坚硬,但发育 2~3 组软弱结构面,软、硬互层,倾斜地层;

当分离块体有临空条件、结构面光滑或夹泥时稳定性差;2)地应力水平较高,或洞室规模较大。

(3)弯曲折断:表现形式:内鼓、张裂、折断破坏。机理:层间结合力差或岩体呈迭板状,分离块体在重力和切向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破坏,软硬互层时抗弯能力较差。缓倾岩层:当岩层很薄或软硬相间时,顶板易下沉弯曲、张裂、折断、塌落;陡倾或直立岩层:洞周切向应力和边墙岩层近于平行,所以边墙易向洞内凸邦、鼓出、弯曲、折断;

(4)倾斜岩层:当层间结合力不良时,顺倾向一侧拱脚以上部分岩层一弯曲折断,逆倾向一侧边墙或拱顶易滑落掉块。产生条件:1) 中厚层、薄层软、硬互层状岩体;2)劈理带;3) 裂隙密集带(一组特别发育)。

(5)松动垮塌:表现形式:塌方、冒顶、拱顶破裂。机理:破碎、松散岩体在重力、渗压、动荷载作用下产生塌落,在边墙上表现为滑塌或碎块的坍塌。

产生条件:1)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槽状、囊状风化带、溶洞堆积物;

2)多位于洞顶→边墙。

(6)塑性变形与膨胀:表现形式:内(底)鼓、缩径、局部边墙挤入机理:

软弱破碎的岩体在重力、切向应力和地下水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膨胀、流变、蠕变。产生条件:1)岩性软弱:形成年代新、胶结差或断层带;2)膨胀岩:含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硬石膏等→物理化学效应;3)较高的围压。(7)地下洞室特殊地质问题:突水突泥、腐蚀、地温、瓦斯

7、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因素:

(1)地形地貌:要求:山体完整,洞室周围包括洞顶及傍山侧应有足够的山体厚度;洞身:避开负地形←汇水或承载力不足;进出口:要求上覆厚度大,下陡上缓,无滑坡崩塌等现象;洞口岩石应直接出露或坡积层厚;岩层最好倾向山里;在地形陡的高边坡开挖洞口时,应不削坡或少削坡或做人工洞口;隧道进出口不应该在排水困难的低洼处,也不应该在冲沟等受冲刷地方;

(2)地层岩性:岩性:坚硬完整的岩浆岩和大部分变质岩,围岩稳定性好;但凝灰岩、粘土岩、页岩、胶结不好的砂砾岩、千枚岩及片岩,稳定性差,开挖洞室易坍塌。

沉积岩较复杂:交接良好的、均质厚层的砂岩、砾岩、灰岩、白云岩,围岩稳定性好;软硬互层或软弱夹层的岩体,稳定性差;层次越多,单层厚度越薄,稳定性越差;胶结不良的砂岩、砾岩、部分凝灰岩、薄层泥灰岩、页岩、粘土岩、岩盐、煤岩等岩体软弱,开挖洞室易造成变形破坏,岩体完整性:均质厚层或块状结构硬质岩层作为围岩稳定性好;松散及破碎岩体稳定性差;层状结构岩体较复杂(单层与多层、互层,厚层与薄层);总之,坚硬完整的块状岩体中开挖洞室最为稳定。

(3)地质构造(重要因素):地质构造控制了岩体的完整性和透水性等。褶皱:洞轴线与褶皱垂直是有利于围岩稳定:①褶皱形态标志着岩石所受过的压力条件,褶皱核部完整性差;②洞轴线垂直于褶皱轴时,最大主应力平行于洞轴线,岩体受挤压作用排列紧密,稳定性较好;③洞顶可能因抗拉强度不够而产生松动破坏,当岩体厚度大,强度高时洞顶起到承重板的作用,稳定性也很好;④ 洞轴线平行于褶皱轴时,不同部位围岩稳定性不同。两翼:层间错动、块体滑动、山压不对称;背斜核部:破碎、松散;纵张裂隙及岩层倾角影响洞顶围岩稳定;向斜核部:破碎、松散、汇水;洞顶和边墙稳定性问题均突出。

断裂:应尽量避开①断裂构造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构造岩,提供了地下水渗流通道,对围岩稳定性不利其影响取决于规模、胶结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