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的分类及加工方案4

合集下载

原油的分类2篇

原油的分类2篇

原油的分类2篇第一篇:原油的分类原油是指石油在地下或海底形成的天然矿物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

它不仅可以用来做燃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化学产品和各种石油产品。

原油的分类是根据其化学成分、密度、硫含量和产地等因素进行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原油分类。

首先,按照其化学成分,原油可以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指的是石油中含有较多烃类化合物的原油,具有低密度和低黏度的特点。

它的燃烧效率高,产生的污染物少,因此广泛用于汽车燃油和航空燃料。

轻质原油中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得克萨斯原油。

相对而言,重质原油含有较多的沥青质和重质烃类化合物,密度较大,黏度较高。

它的燃烧效率较低,产生的污染物较多。

重质原油多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制造沥青、润滑油和石油焦等。

重质原油的代表性产地是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原油。

其次,根据原油的密度,可以将原油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有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和特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的密度低于40度API,如美国得克萨斯原油。

中质原油的密度介于20-40度API之间,例如墨西哥的马亚原油。

重质原油的密度介于10-20度API之间,如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原油。

特重质原油的密度低于10度API,其典型代表是加拿大的油砂。

此外,原油还可以根据其硫含量进行分类。

硫是原油中常见的元素之一,而硫含量的高低会影响石油产品的环境友好性。

因此,根据硫含量的不同,原油可分为低硫原油和高硫原油。

低硫原油一般含硫量低于0.5%,如沙特阿拉伯的轻质原油。

而高硫原油的硫含量通常超过2%,如墨西哥的马亚原油。

总的来说,原油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以便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加工。

了解不同种类的原油对于石油行业以及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原油,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二篇:原油的分类原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原油的分类

原油的分类

原油的分类原油按性质分为矿物燃料和石油产品两大类。

原油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可用于制造汽油、煤油、柴油、机油、润滑油、石蜡等石油产品以及沥青、石油焦、石油沥青等化工产品。

也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制取合成氨、合成纤维、人造橡胶等。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它是比较重要的能源之一。

石油主要分布在陆地上稠密的地下沉积岩中,石油的形成,通常需要上亿年的时间。

石油在自然界中通过不同的沉积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而转化形成。

原油是指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温度在250 ℃以上的黑褐色可燃粘稠的液体。

广义地说,凡是经过原油蒸馏所得的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都是原油。

世界上原油储量最多的是中东地区,中东的原油主要是重质原油(包括凝析油、混合油),还有少量的中质原油。

石油主要分布在陆地上稠密的地下沉积岩中,石油的形成,通常需要上亿年的时间。

石油在自然界中通过不同的沉积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而转化形成。

石油通过管道运输到各地炼油厂后,进行一系列的提炼,然后装车销售。

主要的生产流程:原油脱水脱盐、原油预处理、原油加氢精制、原油加工。

一般原油经脱水、脱盐、原油预处理等工艺处理后,可改善其使用特点并降低其危害;但由于这些工艺均属物理变化,故又统称为二次加工。

根据原油所含轻、重组分的不同情况和对产品性质要求的差异,原油可以再进行加工,以获得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基础油、石蜡基础油、沥青等产品或其他用途。

2、炼油工艺(1)裂解工艺—将原油加热到250~280 ℃,利用催化剂作用把碳氢化合物裂解成烃类气体,该法具有投资省、建设周期短、操作简单、便于控制、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2)热加工工艺—将原油加热到400~450 ℃,干馏将残留在原油中的非碳氢化合物彻底氧化,此法适应性强且不受炼厂规模限制,产品纯度高,但能耗较大,废气排放量往往超标。

(3)催化裂化工艺—将原油加热至260~300 ℃,使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类饱和烃断链、环化,得到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将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发达国家已很少采用。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

2021/10/10
17
原油 名称
含硫量 m%
第一关键 馏分d420
第二关键 馏分d420
原油的关 键馏分特
性分类
建议原油 分类命名
大庆 混合 0.11
0.814
0.850
(K=12.0) (K=12.5)
石蜡基
低硫石蜡基
克拉 玛依
0.04
0.828 (K=11.9)
0.895 (K=11.5)
中间基
2021/10/10
2
第一节 原油评价方法概述
不同性质的原油,应采用不同加工方法,以生 产适当产品,使原油得到合理利用。对于新开采的 原油,必须先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试验, 习惯上称之为“原油评价”。根据评价目的不同, 原油评价分为四类。
2021/10/10
3
(1)原油性质分析 目的是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 及时了解单井、集油站和油库中原油一般性 质,掌握原油性质变化规律和动态;
27
>500℃ 的 减 压 渣 油 ( VR ) , 收 率 为 43%(w) 左 右 ,
Ni:10ppm、V:0.5ppm左右,残碳为8.8%。
Ⅰ. 含S低、沥青质、重金属含量低、残碳值较低,而饱和 分含量较高,因此大部分可以掺入VGO作为催化裂化 原料;
Ⅱ. 可以经过丙烷脱沥青和精制后生产高黏度(残渣)润滑 油;
中间基 中间-石蜡基 环烷-中间基
环烷基
14
二、商品分类法
原油的商品分类法又称工业分类法,是化学分类方法的 补充。商品分类的根据很多,如分别按原油的密度、硫含量、 氮含量、含蜡量和胶质含量分类等等。
国际石油市场常用以计价的标准,多用比重指数APIº分 类和含硫量分类。第十二届世界石油会议规定的原油分类标准。

(最新整理)原油加工方案及流程

(最新整理)原油加工方案及流程
➢ 从目前看来,对石油加工影响最大的微量元素有钒(v)、 镍(Ni)、铁(Fe)、铜(Cu),它们是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毒物 ,而且在重油固定床加氢裂化过程中也能造成催化剂的 失活和床层的堵塞
➢ 砷(As)是催化重整催化剂的毒物;钠(Na)和钾(K)也会使 催化剂减活
16
5、渣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
• 石油中所包含的胶状、沥青状物质,是一大类非烃 化合物,它们在组成中除含C、H外,还有S、N、 O及金属元素
低硫、硫、 低硫、 石蜡基 石蜡基
低硫 、
石蜡 基
低硫 、石 蜡- 中间 基
低硫 、
石蜡 基
低硫 、
石蜡 基
41
第四节 炼油工艺过程简介
原 油
电 脱 盐 脱 水

常压馏分:汽油(石脑油)、煤油、柴油
压 蒸
石脑油作为催化重整、蒸汽裂解原料


AR
压 蒸

减压馏分:VGO
• 氮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
含氮 化合物
碱性氮:吡啶 、喹啉、
N
N
氮杂蒽、氮杂菲
非碱性氮:吡咯 咔唑
、吲哚
N
N
H
H
、卟啉类化合物
N
CH3
7
2、含氮化合物
• 分布规律
➢ 与硫在原油中的分布一样,石油中的氮含量也是随馏分 沸程的升高而增加的,但其分布比硫更不均匀
➢ 石油中的硫约有70%是集中在其减压渣油中,而石油中 的氮则更集中,约有90%集中于其减压渣油中
17
5、渣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
• 胶质
➢ 胶质是深棕色至深褐色的,极为粘稠不易流动的液体或 无定形固体
➢ 其相对密度略小于1.0 ➢ 有很强的着色能力 ➢ H/C:1.4~1.5 ➢ 受热时熔化,对热不稳定,能转化成沥青质

第四讲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

第四讲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
第四讲 原油的分类 和加工方案
2012-5-21
石油加工概论
1
原 油 评 价
原油的一般性质:在测定原油性质之前, 原油的一般性质:在测定原油性质之前,应先测定 原油的含水量、含盐量和机械杂质。 原油的含水量、含盐量和机械杂质。若原油含水量 大于0.5%应先脱水。脱水原油测定密度、粘度、 大于0.5%应先脱水。脱水原油测定密度、粘度、凝 0.5%应先脱水 残炭、灰分、胶质、沥青质、含蜡量、 点、残炭、灰分、胶质、沥青质、含蜡量、元素分 析、微量金属含量和馏程等 常规评价:除了原油的一般性质外, 常规评价:除了原油的一般性质外,还包括原油的 实沸点蒸馏数据及窄馏分性质 综合评价:除上述两项内容外, 综合评价:除上述两项内容外,还包括直馏产品的 产率和性质。还可增加某些馏分的化学组成、 产率和性质。还可增加某些馏分的化学组成、某些 重馏分或渣油的二次加工性能等
2012-5-21 石油加工概论 19
原油加工方案的确定
燃料型: 燃料型:主要产品是用作燃料的石油产品 燃料—润滑油型: 燃料—润滑油型: 除了生产用作燃料的石油产品 外,部分或大部分减压馏分油和减压渣油还被用 于生产各种润滑油产品 燃料—化工型: 除了生产燃料产品外, 燃料—化工型: 除了生产燃料产品外,还生产化 工原料及化工产品。 工原料及化工产品。这种加工方案体现了充分合 理利用石油资源的要求, 理利用石油资源的要求,也是提高炼厂经济效益 的重要途径, 的重要途径,是石油加工的发展方向
2012-5-21 石油加工概论 3
原油的分类
商品分类法 • 按硫含量分类 低硫原油:硫含量<0.5% 低硫原油:硫含量<0.5% 含硫原油:硫含量0.5%~2.0% 含硫原油:硫含量0.5%~2.0% 0.5%~2.0 高硫原油:硫含量>2.0% 高硫原油:硫含量>2.0%

石油加工基础知识

石油加工基础知识
按原油相对密度分类 轻质原油——密度d420 〈0.846 中质原油——密度d420 =0.846—0.87 0.87—0.91 重质原油——密度d420 〉0.91
按原油的含硫量分类 低硫原油——含硫量<0.5% 含硫原油——含硫量0.5%—2.0% 高硫原油——含硫量>2.0%
5
基础知识
按化学组成分类
石蜡基原油——特性因数K>12.1 中间基原油——特性因数K=11.5—12.1 环烷基原油——特性因数K=10.5—11.5 绝对温度表示的的烃类的沸点(°R)的立方根与其 相对密度成直线关系,不同族的烃,其斜率不同,因 此定义此斜楞率为特性因数K。它能表示出石油馏分 的烃类组成特性。
6
基础知识
(三)基本加工原理
通过原油蒸馏方法,可以根据其组分沸点的 差异,从原油中提炼出直馏汽油、煤油、轻重柴 油及各种润滑油馏分等,这是原油的一次加工过 程。然后将这些半成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作为 原料,通过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等向 后延伸的炼制过程,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轻质 油收率,这是原油的二次加工过程。
14
加工工艺
(二)焦化
焦炭化过程(简称焦化)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促进重质 油轻质化的重要热加工手段。它又是唯一能生产石油 焦的工艺过程,焦化在炼油工业中一直占居着重要地 位。
焦化是以贫氢重质残油(如减压渣油、裂化渣油以及沥 青等)为原料,在高温(400℃~500℃)下进行的深度热 裂化反应,使渣油的一部分转化为气体烃和轻质油品, 由于缩合反应,使渣油的另一部分转化为焦炭。
9
加工工艺
(一)蒸馏
原油蒸馏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蒸馏与精馏蒸馏是液体混合物加热,其中轻组分汽
化,将其导出进行冷凝,使其轻重组分得到分离。蒸馏 依据原理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挥发度)的不同而加以 分离。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原油的分类与原油的评价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原油的分类与原油的评价

低硫石蜡基 低硫石蜡基 低硫中间基 含硫中间基 低硫环烷-中间基
含硫环烷基
二、原油的评价
原油评价:对于新开采的原油,必须先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试验 (一)原油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性质分原油析。 简单评价。 常规评价。 综合评价。
原油综合评价的流程
三、我国主要原油性质及加工方向简介
(一)原油的加工方案概述
原 油 加 工 方 案 的 确 定 取 决 于 诸 多 因 素 , 例 如 市 场 需 要 、 经 济 效 益 、 投资力度、原油的特性等。通常主要从原油特性的角度来讨论如何 选择原油加工方案。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燃料型 :主要产品是用作燃料的石油产品。
K=11.5~ 12.1
中间基原 性质介于石蜡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之间。 油
K=10.5~ 11.5
环烷基原 油
环烷和芳香烃的含量较多,密度较大,凝点较低,
一般含硫、含胶质、含沥青质较多,所以又叫沥 青基原油。孤岛原油和单家寺(胜利油区)原油等 都属于环烷基原油。
2.关键馏分分类法 关键馏分的分类标准
d420>0.8562 API0<33 (K<11.5)
d420>0.9305 API0<20 (K=11.5)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编号
1 2 3 4 5 6 7
第一关键馏分 类别
石蜡 石蜡 中间 中间 中间 环烷 环烷
第二关键馏分 类别
石蜡 中间 石蜡 中间 环烷 中间 环烷
原油类型
石蜡 石蜡—中间 中间—石蜡
原油名称
含硫% (质量)
相对 密度
特性因素
特性因 第一关 第二关 关键馏分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原油是地球上的一种天然资源,是石油的主要成分。

根据其化学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原油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在加工方面,原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处理和提炼,以获得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关于原油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2.按照原油中的硫含量进行分类:根据原油中的硫含量,可以将原油分为低硫原油和高硫原油。

低硫原油指硫含量低于0.5%的原油,而高硫原油则指硫含量高于0.5%的原油。

3.按照原油中的密度进行分类:根据原油中的密度,可以将原油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API重度,可以被直接用作汽车燃料。

而重质原油则较密度较高,需要通过更复杂的加工工艺才能获得可用的燃料。

在加工方案方面,原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和提炼,以获得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1.原油提纯:原油提纯是指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原油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分离出来,使原油达到特定的纯净度要求。

常见的提纯方法包括蒸馏、提馏和重整等。

2.原油加氢:原油加氢是指将原油中的硫、氮和重金属等杂质物质通过加氢反应转化为较为稳定和无害的化合物。

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燃料的热值和质量。

3.原油裂化:原油裂化是指将较重的原油分子通过加热和催化作用分解为较轻的分子。

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汽油和燃料油,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4.原油重整:原油重整是指将原油中较为复杂的分子重新排列和重组,以获得较高的辛烷值和较低的燃油沉积。

这样可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烧效率。

5.原油催化:原油催化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原油中较重的分子转化为较轻的分子。

这样可以增加汽油和润滑油的产量,并提高其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的分类
• 我国的石油资源分布广泛,各石油产地的 性质是不同的,为了合理利用石油资源,需 要按照原油的性质来加以分类,知道石油 属于哪一类,就可大致推测它的性质、加 工途径、适宜生产的产品种类与质等。 • 根据原油的性质将它们分类,对科学研 究,还是对工业生产都有很大意义。
第一节、石油的分类
• 一、工业分类: • 按原油比重分类、按含硫量分类、按含 胶质量分类。 • 硫含量低于0.5%为低硫原油,高于0.5% 而低于2%为含硫用相邻两组分的恩氏 蒸馏曲线之间的间隔和重叠 表示。如果 一个馏分 • 终馏点低于下一个馏分的的初馏点,则 二者温差称为二馏分的间隔,间隔越大, 分馏精确度越高。相反,分馏精确度越 低。
三个平衡
• 物料平衡、汽液平衡、热量平衡 • 物料平衡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塔的物料量应等于 离开塔的诸物料之和。 • 汽液平衡主要体现了产品的质量及损失情况。 • 热量平衡是指进塔热量和出塔热量的平衡。 • 三个平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操作中 通常是以控制物料为主,相应调节热量平衡, 最终达到汽液相平衡的目的
•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 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燃料型:主要产品是用作燃料。 燃料---润滑油型:除了生产作燃料 的石油产品外,减压馏分油和减压渣油 还生产各种润滑油产品。 燃料----化工型:生产燃料,还生产 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
• 燃料型:如常减压—催化裂化—焦化型 • 如常减压—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焦化 型 • 本流程采用了加氢裂化工艺,提高了产品 品种的生产灵活性,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 高.本流程的加工深度大,技术水平高,是一 种比较先进的加工流程,能生产优质的航 煤及低凝点的柴油。
第三节 石油加工过程
• • • • 主要有: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 裂化、焦化过程。 重整加工过程 油品的精制:包括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 油、脱蜡,加氢和电化学精制。 • 化工生产过程。 • 油品的调和过程。
概念
• 一次加工:指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 所得的轻重产品称直馏产品。一次加工 装置的原油加工能力代表炼厂的生产规 模。 • 二次加工:用直馏产品为原料,以提高 轻油收率或产品质量、增加油品品种为 目的的加工过程。如,催化裂化、重整。
.
1、..
精馏知识
• 1、精馏的依据:是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挥发度有明显差异,即各组分的沸点 不同。 • 2、精馏的实质:是气相多次冷凝,液相 多次汽化进行传热传质。 • .
精馏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 1)必须有汽液两相充分接触的场所,即 塔板或填料。 • 2)必须提供给精馏塔气相和液相回流。 • 3)接触的气液两相必须存在温度差和浓 度差。即液相必须温度低,轻组分含量 高;气相必须温度高,重组分含量高。 • 每层塔板上汽液两相必须同时存在,而 且充分接触。
常减压生产工艺知识
• 一、常减压蒸馏概念 • 1、蒸馏:加热混合物使其沸点较低的轻组分 汽化和冷凝粗略分离的操作称为蒸馏。 • 2、精馏:加热混合物使其沸点较低的轻组分 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使各组分达到 精确分离的操作称为精馏。 • 3、常减压蒸馏:是指在常压和负压条件下, 根据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原油“切割” 成不同馏分的工艺过程。
• • • • • • • •
二、化学分类 (一)特性因数(K)分类: 石蜡基原油,K>12.1 中间基原油K=11.5—12.1 环烷基原油K=10.5—11.5 (二)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第一关键馏分:常压下250—275度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残油减压275—300度馏分
第二节 原油加工方案
液相回流
• 液相回流:工业上把塔顶抽出的气相进 行冷凝冷却成为液体,将其中一部分打 入塔内,这部分液体叫液相回流。用L0 表示。(其余部分作塔顶产品D) • 回流比:塔顶回流量L与塔顶产品D之比, 叫回流比。用R表示 • R = L0 / D
.
产品收率
• 产品收率是各种产品与原料油之比。 • 如:汽油产率 = 汽油产量 / 原料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