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2篇

合集下载

大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序数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序数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序数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感知10以内的数字和数量关系;2.让孩子们能准确地把数量和数字相对应;3.让孩子们对于序数有初步的认识;4.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印有数字和相应数量的卡片,1份/人;2.独立编号的球,至少10个,每个球上写上1~10这10个数字;3.制作小板,可以是纸板或者是磁性板,上面用大写字母A~J编号,每个编号下面标上一个数字,如下所示:A B C D E F G H I J---------------------------------------1 2 3 4 5 6 7 8 9 10教学步骤第一步:让孩子们感知数字和数量关系1.让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拿起手中的卡片,观察上面的数字和对应的点数;2.提问:1对应几个点?2对应几个点?以此类推直到10。

第二步:教授数字和序数1.让孩子们看看小板上的数字,询问他们这些数字的顺序关系;2.介绍数字和序数的概念:数字表示数量、序数表示顺序。

让孩子们明白,每一个数字都可以有一个相应的序数。

–通过板书 1 (一) ~ 10(十) 的字型,提高识字能力,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序数和数字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数字和相应的序数制成卡片,加深孩子对于序数的印象。

第三步:教授序数用于表示排列顺序1.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很多小球,我们可以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给它们编号,这些编号也就是我们刚才学的序数,你们想知道自己拍在第几位上吗?2.将10个小球分别放在A~J这些位置上,但不按顺序放。

让孩子们在观察球的数字后,确定球放的位置,并说出相应的数字和序数。

第四步:回顾和小结1.让孩子们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复述数字和数量关系、数字和序数的关系、序数表示的是排列顺序这些概念;2.特别提醒孩子们,数字能够表示数量、序数则表示顺序,但有时候排列次序也可以表示数量,并且数字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序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数字和序数的关系。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教案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教案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序数概念,能正确说出10以内的序数词,并能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序数概念。

二、教学重点1. 掌握10以内的基本序数词。

2. 运用序数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2. 10个小球或其他小物品。

3. 数字卡片或数字挂图。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1. 教师出示一副数字挂图,向学生们逐个指出数字的大小。

2. 教师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序数吗?”鼓励学生们思考,并请其中一位学生回答。

第二步:讲解序数概念1. 教师用十个小球进行示范,将小球依次排列。

然后指着第一个小球问:“这是几号小球?”请一位学生回答“第一个”。

2. 这样进行几次示范,直到学生们能正确回答出每一个小球的序数词。

3. 教师将小球打乱顺序,让学生们依然能正确说出每一个小球的序数词。

第三步:练习1. 教师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们,每位学生手中拿到一张数字卡片。

2. 教师再次用十个小球进行示范,但这次小球没有编号,只有数字卡片。

教师将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的小球上,并问学生们:“现在这是第几个小球?”要求学生们正确回答。

3.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每个小组拿到一组数字卡片,并进行类似的操作。

4. 教师观察学生们的练习情况,并予以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巩固和拓展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物品,如凳子、椅子等,让学生们说出它们的序数词。

2. 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

每位学生扮演一位顾客,教师扮演店员。

学生们要准确说出自己要购买商品的序数,例如:“我要第三个苹果。

”3. 学生们交换角色,再次进行角色扮演。

这次他们需要在购物时使用序数词进行交流。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0以内的序数概念。

我们能正确说出10以内的序数词,并能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序数概念。

不仅能在购物时使用序数,还能在其他场合中正确运用。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们在家中继续练习10以内的序数,可以观察身边的物品并说出它们的序数词。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序数》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序数》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序数》教案名称: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10以内的序数词。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运用序数词。

教学重点:1. 认识0-10的序数词。

2. 运用序数词进行数数。

教学难点:1. 0-10的序数词与基数词的对应关系。

2. 运用序数词进行数数。

教学准备:1. 纸张、铅笔、橡皮。

2. 数字卡片0-10,序数词卡片0-10。

3. 画有0-10数字的数线。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知识(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数字0-10。

2.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序数词吗?举个例子。

步骤二:引入序数词(10分钟)1. 出示数字卡片0-10,依次将数字对应的序数词卡片展示给学生,并说出对应的序数词,引导学生重复跟读。

2. 指向数线上的数字,让学生说出数字对应的序数词,比如指向数字7,学生应该回答“第七”。

步骤三:认识序数词的书写(15分钟)1. 分发纸张、铅笔和橡皮给学生,在纸上写1-10的序数词,并画出对应的物品(如点、线等)。

2. 学生互相检查,并纠正错误。

步骤四:运用序数词进行数数(15分钟)1. 准备一些物品,如小球、积木等,放在桌上或地板上。

2. 让学生站在起点,然后依次抓取物品进行数数,使用序数词表示自己拿到的物品是第几个。

3. 引导学生互相观察并纠正错误。

步骤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序数词,如一本书、两个苹果等。

2. 提问:你拿到的物品是第几个?要求学生用序数词回答。

步骤六:拓展应用(10分钟)1. 给学生一些题目,让他们运用序数词回答,如:第三个数是什么?第五个学生是谁等。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步骤七:总结归纳(5分钟)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10以内序数词的掌握情况。

2. 提问:你能用序数词写1-10吗?板书设计:第一步:导入- 序数词的定义第二步:引入序数词- 数字0-10和对应的序数词的展示第三步:认识序数词的书写第四步:运用序数词进行数数第五步:巩固练习第六步:拓展应用第七步:总结归纳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10以内的序数词,通过数数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序数词,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10以内序数词的使用方法。

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精选10篇)

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精选10篇)

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精选10篇〕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篇1教学目的使幼儿认识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习区分10以内的序数。

教学准备1. 5盘贴绒苹果图片,每盘有1~5个苹果,每个盘子涂上不同的颜色;10个贴绒动物,10级贴绒台阶〔侧面逐级变高的形状,以便于贴小动物〕,贴绒板。

2. 幼儿每两人5张数量为1~5的香蕉或其他水果的果盘图片。

1~10的数字卡片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1. 认识10以内序数〔1〕老师出示贴绒台阶和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数一数有几级台阶,几个小动物。

接着把小动物逐个放上不同的台阶,请几名幼儿从下面开场数,说说10只小动物分别在第几级台阶。

〔2〕老师取下小动物,请10名幼儿上来每人拿一个放在不同的台阶上,分别说一说自己摆放的是什么动物,从下面开场数,摆在第几台阶,其他幼儿评判说得对不对。

2. 区分基数和序数〔1〕老师出示贴绒果盘图片〔不按盘内苹果的数量多少的顺序,可以5以内任何一个数做开头〕,请几名幼儿数一数有几个盘子,再说一说从左到右〔或说从红盘子开场数〕每个盘子的顺序。

幼儿数对以后,老师再请几名幼儿数一数,每盘有几个,引导幼儿发现盘子里有几个水果和盘子在第几个是不一样的。

老师提问,有几个和第几个一样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进展讨论。

然后老师小结:有几个和第几个不一样,一个是说有几件东西,一个是说排在第几。

〔2〕老师请幼儿两人一组,轮流用手里的图片任意排队,互相说各个果盘的次序,并数一数各个盘中水果的有几个,进一步明确有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3. 做练习老师指导幼儿做练习。

4. 翻数字、跳格子老师把幼儿分成10人一组,玩跳格子的游戏。

老师先在地上画几组10个连续的大格子,从1到10标上数字。

各组幼儿按顺序在数字卡片中抽一张数字卡片,说出自己抽到的是什么数,然后按卡片上的数,一次一格,单脚或双脚跳到相应的格子里,直到组里所有的幼儿都跳进格子里。

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篇2活动目的1、使幼儿乐意点数1-10个物体,能认读1-10的阿拉伯数字。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0以内数的序数》含反思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0以内数的序数》含反思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0以内数的序数》含反思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针对大班儿童学习10以内数的序数而设计的。

在掌握1-10的基本读写之后,学习序数的概念对于儿童的数学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

序数既可以用于描述物品排列的先后顺序,也可以用于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

通过序数的学习,儿童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时间、顺序等概念。

教学目标•掌握10以内数的序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描述同一事件中多个物品的先后顺序;•能够描述不同事件的发生顺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或黑板、彩笔。

•学生准备:活动卡片、纸笔。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三个纸箱,并让学生排队观察,使用序数描述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纸箱的位置,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探究(20分钟)•老师向学生出示名字标签卡片,并让学生按顺序排队,让学生自行演示如何使用序数描述排队的人数和位置。

•老师选取三个学生,让他们分别拿着球,球杆和笔排队。

让其他学生使用序数描述他们手中物品的位置。

•老师选择一个学生对完成该活动的小组表示肯定,并要求该学生现场使用序数口胡数数。

其他学生听后鼓掌表示肯定。

拓展(20分钟)•老师出示阅读页,并向学生宣布今天的任务:请学生们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给图中的物品0-9排上序号。

•当所有学生都完成时,老师挑选5个正确完成这一活动的学生,让他们进行讲解,同时老师和其他学生给予过奖和肯定。

巩固(10分钟)•老师向学生出示画纸,让学生自由发挥,将20个不同的物品按照正确的序号进行编号。

反思(5分钟)•在反思环节,老师可以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同时回收学生的反馈,以便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调整。

作业要求请学生完成课堂上的活动卡片和画纸活动,并根据教师的指示完成作业。

总结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进一步学习了10以内数的序数,并掌握了如何使用序数描述数量和顺序,这对学生的数学认知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在尝试更多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更好地将知识传递下去。

小学大班:十以内序数的教学设计

小学大班:十以内序数的教学设计

小学大班:十以内序数的教学设计十以内序数的教学设计序数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包含了有序性和位置性的概念,还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种描述顺序的方法。

在小学大班中,十以内的序数是孩子们最先接触到的序数,因此在授课时需要注意让孩子们能够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出发,感受到序数的意义,并通过实际的游戏和操作来理解十以内的序数的概念和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学大班十以内序数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十以内的数字,并能够理解序数的概念。

2.能够正确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十”等序数词,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描述物品在序列中的位置。

二、教学内容1.认识十以内的数字。

2.理解序数的概念。

3.掌握“第一、第二、第三…第十”等序数词的使用方法。

4.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描述物品在序列中的位置。

三、教学方法1.启发性学习法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例子和问题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他们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操作性学习法通过让孩子们亲自参与、亲自动手来完成一些游戏、练习和操作,以加深对序数的认识和理解。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让孩子们自由交流、研讨、思考和发表意见,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潜能。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例子或问题,引起孩子们对序数的好奇心。

比如说,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数字,然后问孩子们:“这几个数字有什么不同呢?”。

当孩子们回答出它们的大小顺序时,老师可以进一步问:“我们怎么来说出这几个数字的位置呢?”。

接着,老师再问:“那么它们的位置是怎么排列的呢?”。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逐渐了解到序数的概念和应用。

2.活动一:数数纸条老师把一些便条上面写上数字,然后分给孩子们,让他们站在黑板前面,按照自己的数字大小顺序排队,然后口头说出自己的位置。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序数的意义。

3.活动二:比大小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大小顺序的物品(如水杯、书包、球等),然后挑选出其中两个物品,让孩子们比较它们的大小,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的序数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的序数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的序数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能够正确地读出10以内的数字;
3.能够了解、掌握10以内数字的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二、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
2.序数卡片;
3.黑板、粉笔。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
1.学生认识、读出10以内数字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序数吗?”,并引导学生回忆本周所学的“第一、第二、第三……”
2. 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用数字卡片和序数卡片分别制作以便后续教学;
2.借助卡片让学生认识10以内数字的序数;
3.让学生自己动手将数字与序数相对应。

3. 拓展训练
1.使用卡片上的数字和序数,让学生自行组合并读出正确的数字序数;
2.老师选取一位同学为标杆,让其他学生以其序数为基准进行排序。

四、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采用了以“以数字卡片和序数卡片分别制作以便后续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数字序数的理解,培养他们在实践中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循序渐进的方式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本次课程也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难度,针对学生的能力和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10的基本大小与数量关系;2.能够掌握10以内的数的序数概念;3.能够正确使用序数词对物品进行排列和比较。

二、教材分析本次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为《幼儿数学》中的第四册第三单元,通过生动可爱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孩子认识10以内的数字和数量关系,进而引出序数的概念,让孩子学会使用简单的序数词进行对物品排列和比较。

三、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内容,本次教学的重点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认识数字1-10的基本大小与数量关系通过展示数字和相应的图片和物品等生活实例,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数字1-10的大小和数量关系。

让孩子通过实际观察、计数和比较,理解数字和物品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建立数的概念。

2. 学习10以内的数的序数概念先让孩子认识序数,在教师引导下,大班幼儿们依次排队,老师指着第一个孩子问:他是第几个?让孩子回答,指着第二个孩子问,让孩子回答,直到最后一个孩子。

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后,老师将问题反转过来,问孩子谁是第一个?谁是第二个?直到谁是第十个?让孩子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了解序数的概念。

3. 掌握使用序数词对物品进行排列和比较老师给幼儿们发放一些小球或者其他的物品,让他们按照老师给出的口令依次排队,如按身高、按年龄等等。

在排队完成之后,老师引导孩子学习并使用简单的序数词,如首、次等,对排列的物品进行命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介绍本次课程的内容,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孩子认识数字与数量关系,进一步引出序数的概念。

2. 认识数字1-10的基本大小与数量关系(2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物品等生活实例,让孩子掌握数字1-10的大小和数量关系,理解数字与物品数量的对应关系。

3. 学习10以内的数的序数概念(15分钟)通过让孩子依次排队,引导孩子认识序数,让孩子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了解序数的概念,并掌握1-10的基本序数词。

4. 掌握使用序数词对物品进行排列和比较(20分钟)通过老师举例子,引导孩子使用简单的序数词,对排列好的物品进行命名,并进行比较和排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2篇
Teaching design of large class mathematics "o rdinal number within 10"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大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
2、篇章2: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
篇章1:大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第几”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幼儿能从上下、左右、前后不同方向感知物体的不同方位。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中物体所处位置的兴趣。

重点:幼儿能用序数词“第几”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难点:幼儿能从上下、左右、前后不同方向感知物体的不同方位。

活动准备:
1、ppt图片
2、电子白板
3、幼儿操作圆片个(黄色8个,红色1个,蓝色1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小动物坐火车,认识1-10的序数。

1、教师:小朋友,今天的火车站真热闹,来了许多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10只)它们这是要上哪儿?哦!原来它们要去游乐园游玩呢?呜!火车开来了。

2、这列火车有几节车厢呢?我们一起来数数吧?(10节)
3、请小动物上火车吧!一个小动物坐一节车厢。

二、学习左右的序数。

1、引导幼儿学习从左向右的序数。

⑴那从左向右看看:从左向右数,排在第一的是谁?排在第四的是谁?ⅹⅹ排在第几?……⑵小朋友们刚才说的“第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序数词。

比如:排在第一就说第一,排在第二就说第二,排在第几就说第几,“第几”就是序数词。

⑶师:看,小动物们站成了一排整齐的队伍想跟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幼儿:愿意。

它们想考考小朋友,看看谁是火眼金睛。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第几只小动物藏起来了,请小朋友轻轻地闭上眼睛(将第2隐藏),一起数1﹑2﹑3,然后睁开眼睛。

请幼儿回答。

(回答完后出示)接着来玩(第5隐藏)再来玩(第9隐藏)小朋友们真棒,我们这下再来看看第几只和第几只小动物藏起来了?师:闭上眼睛(将第1和第3隐藏),1﹑2﹑3,然后睁开眼睛请
幼儿回答(回答完后出示)。

继续看看看第几只和第几只小动物藏起来了?师:闭上眼睛(将第6和第10隐藏),1﹑2﹑3,然后睁开眼睛请幼儿回答(回答完后出示)。

想不想试试更难得,看看第几只和第几只还有第几只小动物藏起来了?师:闭上眼睛(将第4和第7和第8隐藏),1﹑2﹑3,然后睁开眼睛,请幼儿回答(回答完后出示)。

2、学习从右向左的序数。

小动物们说小朋友表现很棒,想变个方向让小朋友看看是谁藏起来了,那你们能不能看出来呢?幼儿:能。

那现在请小朋友从右向左看一看:从右向左数,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ⅹⅹ排在第几?……捉迷藏要开始了,(1)将第4隐藏。

(2)将第7隐藏(3)将第2和第3隐藏。

(4)将第5和第8隐藏(5)将第1和第六还有第9隐藏三、学习上下的序数。

1、学习从下到上的序数。

师:小动物们玩累了,想回家了(同时出示楼房和小动物图片),向幼儿介绍楼房,师:这是小动物们的家,我们来数一数有几层。

(幼儿集体数)那谁上来指一指第一层应该是哪一层?(幼儿说不出来师可提示:说说自己家住在几楼,是怎么数的)引导幼儿楼房的第一层在下面,应该从下往上数。

那我们来看看这是谁呀?(如:大象)那我们再来看看小鸟的背后写着数字几呢?反过来让幼儿说,写着1就表示它住在第1层,我们就要把小鸟送回第1层。

其它的动物也是一样,它的背后写着几就要把它送到第几层。

谁想帮忙把其它小动
物送回家呢?请几位幼儿上前送小动物回家,还有几只小动物没到家呢,谁愿意送它们回家?有几只小动物就请几位幼儿送。

师:小动物们都到家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没有把小动物送到自己的家。

从第一层开始一直检查到第10层,师让幼儿看图片背后的数字与幼儿一起检查,并说:ⅹⅹ住在第几层。

(如果有送错小动物的可以请其他幼儿帮忙改过来)。

完后引导幼儿说出:一般情况下,我们数楼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学习从上到下的序数。

师:小动物们都到自己家了,小羊特别感谢你们,奖励每个小朋友10个圆片,黄圆片8个,红圆片1个,蓝圆片1个。

小羊请小朋友按要求从上往下排。

上在哪里?
(1)将蓝色排在第三个,红色排在第七个。

(2)将红色排在第四个,蓝色排在第十个。

四、学习前后的序数。

1、学习从前到后的序数。

现在请上面的小朋友面向老师站成一队,看谁的速度最快!那我们从前往后数,谁排在最前面?幼儿说,也就是说从前往后数,他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ⅹⅹ排在第几?……刚才我们说的小朋友所在位置是从前往后数的,引导幼儿说出来。

2、学习从后往前的序数。

现在小朋友从后往前看,谁排在第一?幼儿说,也就是说,从后往前数,他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ⅹⅹ排在第几?……现在请上面的小朋友悄悄地回到自己的
座位上。

五、幼儿操作。

小朋友今天学会了从上下、左右、前后不同方向物体的排列的顺序,小羊觉得你们太厉害了,特地请大家一起去外面玩游戏,你们想不想出去玩游戏呀?幼儿:想。

那我们就快排队出去玩游戏吧。

篇章2: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了解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感知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位。

活动重难点 :
1.从不同的方向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中物体所处的位置。

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2.发展幼儿观察、理解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火车图、数字卡片(1—10)、房子图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一拍拍手,二摸摸胸,三绞绞,四拉弓,五搓绳,六打钟,七狮子,八老翁,九唱歌,十跳舞,会数数的宝宝就是我。

师:你们是会数数的宝宝吗?
(评:教师在这一环节创设轻松的氛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景,引出序数。

1、情景故事,引出问题,抛出问题。

师:好消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搬新家啦,它们准备坐火车出发啦。

瞧,火车来啦!数一数有几节车厢?(10节)你们是怎样数的?(从左向右)
(评:幼儿之间,师幼间的互动交流,体现了教师与幼儿的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2、给小动物排座位,引出序数。

师:小动物们要上火车了,可它们都觉得应该谦让,让好朋友坐前面。

请一个小朋友来帮一下吧。

师:小老虎坐第几节车厢?(幼:第1节)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从左到右)那小老虎坐第1节车厢,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幼:数字1)
依次提问:谁坐第几节车厢,用数字几表示。

并利用箭头指示数数的方向。

知识小结:像这种排列顺序的数,称为序数。

(评:带着教师的提问,幼儿结合已有的经验,采用多角度方法观察图片上动物的排序,教师给以支持,促进幼儿的自信心的形成。


3、结合数字卡片认识序数1—10。

三、再设情景,感知序数。

师:刚才小朋友都是从左向右数的,现在小箭头的方向变了,我们一起看箭头的方向从右向左数,看看小动物们坐第几节车厢呢?
依次请幼儿按从右向做的方向说说小动物分别坐第几节车厢,并重新给车厢排序。

知识小结:序数是有方向性的,方向发生改变,序数也会改变。

四、游戏活动,理解序数。

师:火车出发到站了,来到了新家。

看图片上楼房有几层?(4层)你是怎样数的?(从下向上数)每层有几间?(9间)你是怎样数的?(从左向右数)
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间的形式帮小动物找家。

五、练习,巩固序数。

1、讲解题意。

师:搬进新家,小狮子种下很多漂亮的花。

数一数一共有几排?按从下向上的顺序给每排花写上数字,请把第2排的第3朵花涂红色,把第1排的第4朵花涂蓝色。

2、分发操作材料让幼儿做练习。

3、教师指导。

六、指令游戏,运用序数。

教师扮演火车头带领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唱: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出发了,火车火车我问你,你到哪里去,带着我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火车到站了,师问:我后面的第4个小朋友是谁,喊出他的名字。

我前面的第3个小朋友是谁,请他跳一跳。

游戏反复进行3次,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变化自己的位置。

在开火车的音乐中,幼儿和教师一起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发现10以内的序数。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