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
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

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国王与磨坊主。
在普奥战争结束后,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在沉静于,普奥战争胜利所带来的巨大喜悦和荣耀中,但就在此时,威廉一世正在波茨坦的宫殿里,俯瞰宫殿周围的风景,突然,威廉一世看到了一座有碍风景的,德国传统的磨坊,于是,威廉一世,命令他的手下,去询问这座磨坊的主人是谁,以便用高价,从磨坊主手里,购买下这座磨坊,然后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给与拆除,因为,虽然是个军人国王,可是他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是,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私有财产,所以,他想用高价,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买下来,然后予以拆除。
免得给别人说,国王强占别人的私有财产,但是,这个磨坊主却偏偏不给威廉一世,这个面子,他拒绝了威廉一世,要高价收购他这个磨坊的提议,无奈之下,威廉一世,只有命令自己的禁卫军,强行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拆除,结果是磨坊主的一纸诉状,把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上了法庭的被告席,法庭经过审理后,最终宣判,威廉一世,强占别人的私有财产,违反了北德宪法,因此,法庭判决如下,命令威廉一世,在被拆除的磨坊原址上,重建一座新的磨坊给这个磨坊主,当威廉一世亲手接过来自法院这份判决书的时候,威廉一世默然良久,他最后决定,接受和服从,法院的判决,这一起象征着,普鲁士司法独立的案例,最终是以,磨坊主胜诉而告结束,而本案的被告,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也以遵守和服从法律,而被后人所陈道。
笔者认为,普鲁士司法的独立,在1848年3革命失败后。
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出来,当时有革命倾向的法官,在3月革命失败后,被普鲁士政府清算,后来都因为,普鲁士政府拿不出过硬证据,而被法院宣布当庭释放,并官复原职,从以上两个案例,就可以看出普鲁士的司法是相当独立的,所以,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实现了司法独立,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即使像,普鲁士,这样的独裁专制国家,也能实现司法独立,那其他国家为什么不可以了,再说,一个国家可以不要西方式的民主,但是一个国家绝对不能没有,普鲁士式的司法独立。
可是他发现行宫不远处的一间磨坊十分碍眼,刚好把前面的风景给挡

随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是: 下列不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是: A、公民的工资收入 C、通过抢劫获得的钱财 B、公民的住房 D、买国家体育彩票中的巨奖
2、2006年9月1日,罗某因贪污受贿1118.5万元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006年 罗某因贪污受贿1118.5万元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1118.5 一审判决无期徒刑16 16年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判决无期徒刑16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 150万元 法院的判决说明: 万元。 150万元。法院的判决说明: A、人民的生活离不开财产 B、公民的财产受法律保护 C、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 D、非法财产不受法律保护
磨坊主告国王以及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磨坊主告国王以及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二、法律保护合法财的所有权
1、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个人以及其家 庭成员的衣、 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 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因 此,我国法律明确作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我国法律明确作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19世纪的德国有个威廉一世国王, 19世纪的德国有个威廉一世国王,他在波茨坦市近效盖了 世纪的德国有个威廉一世国王 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豪华行宫。 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豪华行宫。可是他发现行宫不远处的 一间磨坊十分碍眼,刚好把前面的风景给挡住了。 一间磨坊十分碍眼,刚好把前面的风景给挡住了。威廉一 世十分不高兴,他找来内务大臣,让他去给磨坊主一些钱, 世十分不高兴,他找来内务大臣,让他去给磨坊主一些钱, 把它拆了。内务大臣找到了磨坊主,可磨坊主说: 把它拆了。内务大臣找到了磨坊主,可磨坊主说:“那是 祖宗传下来的财产,我的任务就是维护下来, 祖宗传下来的财产,我的任务就是维护下来,一代一代传 下去,是无价之宝,我自己无法决定。 下去,是无价之宝,我自己无法决定。”威廉一世一怒之 下派出宫廷卫队把房子强行拆了。第二天, 下派出宫廷卫队把房子强行拆了。第二天,磨坊主就将 一纸诉状送到的德国的地方法院,状告国王。不久, 一纸诉状送到的德国的地方法院,状告国王。不久,法院 作出判决。国王败诉,而且必须将磨坊“恢复原状” 作出判决。国王败诉,而且必须将磨坊“恢复原状”,威 廉一世只得派人把已经拆毁的磨坊重新建起来。 廉一世只得派人把已经拆毁的磨坊重新建起来。
磨坊主诉威廉一世案

磨坊主诉威廉一世案
1866年10月13日,德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登上仿照巴黎凡尔赛宫式样建造的桑苏西宫眺望美景。
然而,行宫旁侧的一座旧磨坊挡住了他眺望美景的视线,这让他大为扫兴。
磨坊不属于王室,威廉一世只好派人去协商购买磨坊事宜,但倔强的磨坊主坚决不同意转让磨坊。
威廉一世一怒之下派人强拆了磨坊。
磨坊主一纸诉状将威廉一世告上了柏林高等法院,要求赔偿一切损失。
这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第一宗“市民诉国王案”。
高等法院的法官最终裁定:威廉一世擅用王权,侵犯了磨坊主的私有财产权,触犯了1849年《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之规定,应当立即恢复原状并赔偿磨坊主经济损失150元。
在司法独立、法律至上等法治传统的影响下,磨坊主用法律捍卫了自己的财产权,法官用公正的判决树立了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威廉一世重建的磨坊至今仍矗立于桑苏西宫旁侧,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理的象征。
本案使德国民众深受洗礼:宪法和法律应当将国王的行宫与穷人的磨坊一视同仁地予以保护。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案为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起草和颁行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张京凯。
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3

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故事:在德国波茨坦城,有一座隐藏在密林中的著名宫殿-桑苏西宫。
她是17世纪普鲁士先祖菲特列大帝命人按照法国凡尔赛宫的样子建造。
多年后威廉一世继位,并对邻国发动多次战争,连战连捷,开疆万里,威名显赫。
1866年10月13日,刚从维也纳凯旋归来的威廉一世,在卫队簇拥下,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在宫殿的窗台上眺望着远处美丽的风景。
突然,一座破旧的风车磨坊出现在眼前,挡住了眺望全城的视线。
国王十分不悦,“拆掉它!”“是,陛下!”一个大臣飞跑而去。
不久就回来报告:“陛下,那是一座私人磨坊...”“花钱把它买下,然后拆掉它。
”国王命令道。
之后,大臣复命道:“陛下,不管给多少钱,磨坊主死活不卖,他说那是他爷爷留下的,世代靠它为生,价值无法计算!”国王震怒了,“马上派人去给我拆掉,谁敢抗拒,格杀勿论!”顷刻间,老磨坊夷为平地。
磨坊主是个又穷又倔的老头,万般无奈之下,他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由,一纸诉状将国王告上了普鲁士最高法院,要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这是当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件“平民告国王”案件,普鲁士甚至整个欧洲都倍感震惊。
傲慢的国王自然并不出庭应诉。
但最高法院的三位大法官,依旧缺席审理,并在经过激烈讨论后,毅然做出了裁决:“被告擅用王权,侵犯原告的财产权,触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
现判决如下:责成被告威廉一世在原址重建一座同样的磨坊,并赔偿原告误工等损失。
”判决的宣告带来了一片欢呼。
经过痛苦的权衡,威廉国王履行了该判决——在原址上重建一座磨坊。
几十年后,威廉一世与老磨坊主都已经先后去世,威廉的孙子继承了王位,老磨坊主的儿子承继父业,继续经营着老磨坊。
新磨坊主赶上了经济萧条,残破的老磨坊无法继续经营下去,遂写信给威廉二世,决定将这座老磨坊卖给国王。
威廉二世接信后,亲自给磨坊主写了回信。
信中写道:老磨坊象征着德意志人民的法治传统,也说明了王室对至高无上的法律的尊重,因此,老磨坊是德意志民族法律精神的一座丰碑,不能将它卖掉,仍应保留在主人的手中,随信赠给磨坊主6000元钱,以助其渡过难关。
德国红磨坊的故事——公权与私权的平等对话

中国许多资料都转载过一个德国红磨坊的故事,用以宣扬私权的神圣和司法独立等法治精神。
据说,1871年,威廉一世征服德意志各邦而成为统一后的德国皇帝。
这位趾高气扬的皇帝,一天在波茨坦行宫登高远眺时,视线被紧挨宫殿的一座红磨坊挡住了。
威廉一世很扫兴,但他还是打算用一种公道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堵心的问题。
于是他派人前去与磨坊主人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
不料,磨坊主是一位非常倔强的老头,他断然拒绝了皇帝的要求。
理由很简单:“这座磨坊是祖上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家产,不能败在我的手里。
我的任务就是维护下来,一代一代传下去。
”威廉一世几经派人登门协商,或许以高价,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直至严厉以告。
可磨坊主软硬不吃,就是坚决不卖。
如此这般,威廉一世再也忍不住了,盛怒之下就派人把磨坊给拆了……可老磨坊主并没有示弱,就在磨坊被拆的第二天,他将一纸诉状送到了地方法院,状告威廉一世拆房违法。
这一世上最大的“民告官”案件,法官居然受理了,并很快作出了判决:威廉一世败诉。
法院判决皇帝必须将磨坊“恢复原状”,并赔偿由于拆毁磨坊所造成的损失。
威廉一世虽身为一国之君,但接到判决书后,竟然服从司法判决,遵照执行。
一介平民的老磨坊主倒也心安理得的在原地按原貌重建了红磨坊,并享受着胜诉的快乐,继续磨着他的面粉……后来,威廉一世和老磨坊主都去世了。
小磨坊主惨淡经营,难以为继,打算把磨坊卖给新皇帝。
他认为皇帝肯定能够接受,于是就给威廉二世写了封信。
信中说:“尊敬的陛下,我家的磨坊建在皇宫边上确实有煞风景。
当年您父皇想拆除它,由于我父亲的固执而未能如愿。
现在我很难经营下去,于是想卖给你们,既能成全您父皇的心愿,又能解决我的经济困难……”很快,他收到了威廉二世亲笔给他写的回信:“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
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要把磨坊卖掉,我以为切切不可。
这件事与我们国家关系极大,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之象征,应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名下。
故事、语言和谎言

龙源期刊网 故事、语言和谎言作者:克佐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7年第20期中国游客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参观时,都喜欢到旁边的大风车下留影纪念。
这是传说中著名钉子户磨坊主斗国王的地方。
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很喜欢这座美丽的宫殿,登高望远时发现那座风车有碍观瞻,就让人去和磨坊主商量:你开个价,卖给寡人拆掉。
谁知道磨坊主死脑筋,说这是祖上财产,不卖。
他还顺便说了句千古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于是皇帝大怒,遂令警察前往强拆之。
磨坊主一不上访二不自焚,而是从容诉诸法庭,法官竟然判皇帝照原样重修,并赔偿损失。
皇帝也不威武,竟然俯首听命。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皇二代当朝。
磨坊主去世之后,经济不景气,其子主动写信给新皇帝说,先帝不是要买我这家当吗,陛下现在可以实现他的遗愿了。
可新皇帝回信说,你的磨坊已经成为德国法律的象征,是国宝级文物。
你要是缺钱用,朕送你一些拿去花吧。
于是该磨坊巍然屹立,供万世敬仰。
经考证,这个故事首先由一个德国人编撰,然后通过杨昌济先生介绍到中国,再由贺卫方教授等人反复引用,发展成一个起伏跌宕、爱憎分明的法治启蒙寓言。
我想说的是,人们对故事的教育作用寄予了太大的期望。
自以为承担了教化功能的部分媒体,总是寻找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
现实比童话复杂,这样的故事很难找到,因此媒体往往删繁就简,把一个多面的故事变成单一的寓言,结果就成了谎言。
【素材点拨】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少年儿童。
他们通过充满离奇想象的童话,来表达对于世界的感受,来学习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知识。
但是,现代社会的成人,应该更多地利用理性和勇气,直面更复杂的社会关系、更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建立规则和制度,来推进社会的合作与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童年以及童年之后的想象力。
【适用话题】理性和勇气;真相;多元的社会现象;保护我们的想象力……(小宝摘自中国生命教育网)。
磨坊的故事(201902)

磨坊的故事(201902)1866年10月,威廉一世到波茨坦行宫度假,举目远眺大好河山,但前面的一座破磨房挡住了视线,便拆了这座破磨房。
磨房主人破天荒地将皇帝告上法庭。
法官认为,破草房风进得雨进得,唯独皇帝进不得,认定拆除破磨房违反了《宪法》,判决将破磨房恢复原状,并赔偿经济损失。
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可以蔑视国王的大军。
小屋可能是脆弱的,根基可能是不稳的,风可穿堂而过,雪可进,雨可进,但国王不能进,他的大军不敢迈进这个破落房屋的门槛。
——查塔姆伯爵一世威廉皮特演讲(宾汉姆《法治》)几十年过去了,骄横的威廉一世和倔强的磨坊主人相继去世了,威廉二世当上了德国皇帝。
此时,磨坊主的儿子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准备将磨坊出售给威廉二世。
他认为皇宫肯定认为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既可以给行宫以开阔的视野,又可销毁威廉一世在世时官司失败的物证。
他就写信给威廉二世,自愿将磨坊出售给他。
威廉二世接到这封信后,感慨万千。
他认为磨坊之事关系到国家审判公正的形象,它是一座丰碑,应当永远保留,便亲笔回信,劝其保留这座磨坊:“可爱的邻人,我怎么忍心让你丢掉这份产业?你应当竭力保住这份产业,并传之子孙,使其世世代代在你家主权之下。
这件事与我们国家关系极大,这座磨坊应当长期保留下来,以作为我们国家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纪念。
你现在很困难,我十分同情,今赠给你6000塔勒,供你偿还债务。
——你的邻人:威廉。
”磨坊主的儿子收到威廉二世的信以后,再不提及出售磨坊这件事,并且教育其子孙珍惜这份祖传遗产。
腓特烈二世时代,米勒·冯·桑苏士(Muller von Sanssouci)的传奇故事。
(国王:)“你知道,本来我可以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你的磨坊吗。
”(农夫:)“当然,如果在柏林没有高等法院的话!”。
——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 p101。
威廉一世和磨房主

3
信中说:“亲爱的邻居,你说要把磨房卖给我,这 可事关国家大事,我以为万万不可,因为这座磨房 已成为我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我怎么能 忍心让你丢掉这份产业呢?你应当竭力保住这份产 业并传之子孙,使其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名下。你 现在经济困难,我十分同情,派人送去3000马克, 以解燃眉之急。”信末署名是:“你的邻居威廉。” 小磨房主收到威廉二世的信以后,打消了出售磨房 的念头,并且教育其子孙要珍惜这份祖传遗产。直 到现在,这座象征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古老磨房 还屹立在波茨坦的土地上。
威廉一世和磨房主
故事发生在已有些久远的十八世纪。当时,号称“军人国王” 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在波茨坦修建了一座行宫。一日, 威廉一世入住行宫,兴致勃勃地登高远眺,却发现宫墙外不 远处耸立着一座古老的磨房,遮挡视线影响观景,遂令身边 的大臣去问磨房的主人愿意不愿意出卖磨房,他打算买下这 座磨房并把它拆掉。大臣找到磨房主交涉,不料磨房主坚决 不卖:“这磨房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产业,乃无价之宝,我必 须把它一代一代传下去。”大臣只得如实回禀。威廉一世执 意要买磨房,开出了高价,可磨房主还是不卖。威廉一世大 怒,命令卫队强行拆掉了磨房。拆除磨房时,磨房主站在一 边冷眼旁观,口中念念有词:“为帝王者或可为此事,然吾 德国尚有法律在。此不平事我必诉之法庭。”
1
不久,磨房主就此事一纸诉状将威廉一世告 到法院,结果法院判决皇帝恢复原状重建磨 房,还判决皇帝赔偿磨房主人的损失。威廉 一世看了判决书后苦笑着说:“我做皇帝有 时也会不冷静,以至认为自己可以无所不为, 幸亏我国有这样的好法官,如此公正办案, 乃吾国可喜之事也。”于是令人又将磨房在 原地重新建了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国王与磨坊主。
在普奥战争结束后,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在沉静于,普奥战争胜利所带来的巨大喜悦和荣耀中,但就在此时,威廉一世正在波茨坦的宫殿里,俯瞰宫殿周围的风景,突然,威廉一世看到了一座有碍风景的,德国传统的磨坊,于是,威廉一世,命令他的手下,去询问这座磨坊的主人是谁,以便用高价,从磨坊主手里,购买下这座磨坊,然后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给与拆除,因为,虽然是个军人国王,可是他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是,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私有财产,所以,他想用高价,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买下来,然后予以拆除。
免得给别人说,国王强占别人的私有财产,但是,这个磨坊主却偏偏不给威廉一世,这个面子,他拒绝了威廉一世,要高价收购他这个磨坊的提议,无奈之下,威廉一世,只有命令自己的禁卫军,强行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拆除,结果是磨坊主的一纸诉状,把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上了法庭的被告席,法庭经过审理后,最终宣判,威廉一世,强占别人的私有财产,违反了北德宪法,因此,法庭判决如下,命令威廉一世,在被拆除的磨坊原址上,重建一座新的磨坊给这个磨坊主,当威廉一世亲手接过来自法院这份判决书的时候,威廉一世默然良久,他最后决定,接受和服从,法院的判决,这一起象征着,普鲁士司法独立的案例,最终是以,磨坊主胜诉而告结束,而本案的被告,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也以遵守和服从法律,而被后人所陈道。
笔者认为,普鲁士司法的独立,在1848年3革命失败后。
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出来,当时有革命倾向的法官,在3月革命失败后,被普鲁士政府清算,后来都因为,普鲁士政府拿不出过硬证据,而被法院宣布当庭释放,并官复原职,从以上两个案例,就可以看出普鲁士的司法是相当独立的,所以,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实现了司法独立,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即使像,普鲁士,这样的独裁专制国家,也能实现司法独立,那其他国家为什么不可以了,再说,一个国家可以不要西方式的民主,但是一个国家绝对不能没有,普鲁士式的司法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