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威廉皇帝与小磨坊主的故事

合集下载

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

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

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国王与磨坊主。

在普奥战争结束后,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在沉静于,普奥战争胜利所带来的巨大喜悦和荣耀中,但就在此时,威廉一世正在波茨坦的宫殿里,俯瞰宫殿周围的风景,突然,威廉一世看到了一座有碍风景的,德国传统的磨坊,于是,威廉一世,命令他的手下,去询问这座磨坊的主人是谁,以便用高价,从磨坊主手里,购买下这座磨坊,然后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给与拆除,因为,虽然是个军人国王,可是他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是,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私有财产,所以,他想用高价,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买下来,然后予以拆除。

免得给别人说,国王强占别人的私有财产,但是,这个磨坊主却偏偏不给威廉一世,这个面子,他拒绝了威廉一世,要高价收购他这个磨坊的提议,无奈之下,威廉一世,只有命令自己的禁卫军,强行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拆除,结果是磨坊主的一纸诉状,把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上了法庭的被告席,法庭经过审理后,最终宣判,威廉一世,强占别人的私有财产,违反了北德宪法,因此,法庭判决如下,命令威廉一世,在被拆除的磨坊原址上,重建一座新的磨坊给这个磨坊主,当威廉一世亲手接过来自法院这份判决书的时候,威廉一世默然良久,他最后决定,接受和服从,法院的判决,这一起象征着,普鲁士司法独立的案例,最终是以,磨坊主胜诉而告结束,而本案的被告,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也以遵守和服从法律,而被后人所陈道。

笔者认为,普鲁士司法的独立,在1848年3革命失败后。

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出来,当时有革命倾向的法官,在3月革命失败后,被普鲁士政府清算,后来都因为,普鲁士政府拿不出过硬证据,而被法院宣布当庭释放,并官复原职,从以上两个案例,就可以看出普鲁士的司法是相当独立的,所以,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实现了司法独立,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即使像,普鲁士,这样的独裁专制国家,也能实现司法独立,那其他国家为什么不可以了,再说,一个国家可以不要西方式的民主,但是一个国家绝对不能没有,普鲁士式的司法独立。

国王和磨坊主的故事

国王和磨坊主的故事


视 线 !”
国王 败 诉并 判 令 他重 建磨 坊 呢 ? 黄 鸣鹤 法 官 回答 :公 民的 财产 权 是 受 到 法律 保 护 的 。 圣不 可侵 犯 。那座 老磨 坊 神
再 破再 旧 。风 吹得进 ,雨 刮得 进 。 国 王 的 但
“ 下 , 宫廷 总管汇 报 道 , 那座 磨坊 陛 ” “
( 本栏 目由厦 门市 中级人 民法院 关工委 、
厦 门市 海 沧 区人 民法 院 共 同协 办 )
是一位老人的祖业 , 在建行 宫的时候我们 就 发现 它会 挡 住视 线 ,并 和老 人协 商 想用
重 金买 下来 。可 那老 人十 分 固执 ,说 那是 祖 宗 留下的 基业 ,虽然 破 旧却不 能 卖 。 ” 国王 火 了。一 位 老磨 坊主 竟 然和 他的
权 力再 大 , 不 得 随意 侵入 公 民的住 宅 , 也 这
也 就是 “ 能 进 、雨能 进 、国 王不 能进 ”法 风 律 谚语 的 由来 。
国王唱对 台戏 ,一点面子都不给 !于是 ,
国 王 召来 卫 队长 “ 那 破磨 坊给我 拆 了。 把 ”
破 旧的磨坊在一群如狼似虎 的军人的
手 下呻吟 着倒 下 了。
在拆 迁的过程 中 ,老磨坊主 站在一 边 冷眼旁观 ,他说 :“ 国王虽然尊贵 ,但
也在上帝和 法律 之下 ,我 们的国家 还有 司 法 制度 。 ” 于是 ,老人 将 国王 告上 了法庭 。德 国 的法 院在 查 明事 实后 ,竟然 也 一点 不给 国 王面 子 ,判决 国王 败 诉 ,必 须在 原址 上 恢 复磨坊原状 。判决得到了执行 。 故事到此并未结束。 几十年后 , 老磨坊主死了: 拳律 法
继承了磨坊 , 卜 却 分贫困, 他想起 了父亲和 当当当当——有请黄鸣鹤叔叔闪亮登 老国王之 间的冲突 , 于是就给老国王的儿子 { 场 i哎 等等 ,黄 鸣鹤 是 谁呀 宁嘿 嘿 ,告诉 也就 是威廉 二 世 写 了一封 信 , 想将磨 坊 卖 说 你 吧 ,他 可是 一级 法官 哦 ( 再上 去就 高级 给 他 ,价格 好 商毽 。 了) 还是福建省首届十佳青年优秀法学人 , 威 廉 二 世接 到 信 后 ,很快 就 回 了一 封 才 呢 , 过 《 治的 罗 马城 >(f 写 法 E 了两次 ) t 、 信 ,信 中 写道 : 《 法庭的故事》( 被翻译成朝鲜文在韩国出 亲爱 的邻居 : 版 )等 法律 专 著呢 。从 本 期开 始 ,他将 给 你 家的磨 坊 虽 然挡住 了我 的视 线 , 但每 我们 讲述 一个 个 曲折 动人 的法 律 故事 。以 次我 看到 它 , 会 想起 即使 贵 为 国王也 不 就 及 故 事背 后的 法律 知识 ,大 家一 定 要认 真 能侵 犯 国民的 利益 。这座 磨坊 的存 在 ,是我 听哦。 们 国家 司法独 立 的 象征 , 着特 殊 的 纪念 意 有 义。我 觉得 ,它应 该世世 代 代保 留在 你 家族 同学们 , 前面的漫画讲的是—个发生 的名 下。 至于 财 务 问题 ,我 想 那是暂 时 的 , 在国王和磨坊主之 间的故事。 作 为邻居 ,有 互相 帮助 的 义务 。 这位国王是普鲁士国王, 后来统一 了 在信封中 ,磨坊主二代发现 了一张支 德 国 ,成 为德 国历 史上 的 第一 位 皇帝 。他 票 ,足 以 让他度 过财 务 危机 。 在 柏林 边 上 的小城 波 茨坦 有 一个 行 宫。行 直 到 今 天 ,那 座磨 坊 还 伫 立 在 国 王 宫建起来后 ,第一次入住的国王很快就皱 行 宫 的边 上 。 起 了眉头 ,叫来了宫廷总管 :“ 怎么回事 , 对面那座破 旧的磨坊挡住了我欣赏美景的 素 质 小博 士提 问 :为什 么法 院会 判 决

关于德国的民间故事

关于德国的民间故事

关于德国的民间故事中欧和北欧早期的神话和英雄传说,是德国文学中十分重要且影响深远的题材。

那你知道关于德国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德国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德国的民间故事:磁山奇遇恩斯特公爵的奇遇是由一位无名作家于八百年前撰写的。

故事叙述的是:被皇帝驱逐出境的公爵和他的追随者们所经历的一次迷失方向的航行。

在海上,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绝境中,可又用令人惊异的方式脱险获救了,直到返回故乡。

恩斯特公爵在海上连续航行了12个日日夜夜。

一位熟悉海洋的航海能手爬上桅杆,期待见到陆地。

老远他就看到一座山,山前高高耸立着许多桅杆,密如枫树林。

恩斯特公爵船上的其他随行人员也都认出了桅杆,他们担心海盗在那里埋伏着。

航海能手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因为他已发现大祸将临。

他朝着恩斯特公爵和他的勇士们喊:“我忠实的同伴们,你们听着,我们正濒临痛苦的死亡!我们都得在所看到的这座山那儿死去。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我们已陷入莱贝尔海并漂向磁山啦!你们所看到的矗立着的树杆全都是搁浅船只的桅杆,船只被吸到山那边撞碎了,船上所有的人早就遇难身亡了。

”当航海能手讲完时,恩斯特公爵安慰了他的手下。

这时,他们的船越来越靠近死亡地点。

这艘船被磁山吸住了,这座山能把方圆30里的一切铁制物吸到自己身边。

瞬间,磁山的火光从水中升起,一股巨大的吸力把船拽过来,使船只劈啪作响地朝着已搁浅的船只驶去而碎裂。

从磁山处高高喷出的火光已把许多桅杆点燃并烧焦了。

燃烧着的木块蹦弹到空中又从高处落下掉在恩斯特公爵的船上,砸死了许多勇士们。

就在尸体不得不扔进海里时,引起了公爵的同情,因此他命令将他们放在船甲板上,因为他想再次看一看死去的同伴们。

在附近的海岸,鹰头狮身的猛禽们盘据在无法攀登的高山上。

巨鸟们闻到尸体的气味,就飞过来,落下,叼着许多被砸尸体飞回窝巢,喂养它们的雏鸟。

恩斯特公爵一行食物匾乏,每天他们中都有几人死于饥饿。

猛禽来叼他们的尸体。

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

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

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德国威廉一世与磨坊主的故事国王与磨坊主。

在普奥战争结束后,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在沉静于,普奥战争胜利所带来的巨大喜悦和荣耀中,但就在此时,威廉一世正在波茨坦的宫殿里,俯瞰宫殿周围的风景,突然,威廉一世看到了一座有碍风景的,德国传统的磨坊,于是,威廉一世,命令他的手下,去询问这座磨坊的主人是谁,以便用高价,从磨坊主手里,购买下这座磨坊,然后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给与拆除,因为,虽然是个军人国王,可是他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是,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私有财产,所以,他想用高价,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买下来,然后予以拆除。

免得给别人说,国王强占别人的私有财产,但是,这个磨坊主却偏偏不给威廉一世,这个面子,他拒绝了威廉一世,要高价收购他这个磨坊的提议,无奈之下,威廉一世,只有命令自己的禁卫军,强行把这座有碍风景的磨坊拆除,结果是磨坊主的一纸诉状,把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上了法庭的被告席,法庭经过审理后,最终宣判,威廉一世,强占别人的私有财产,违反了北德宪法,因此,法庭判决如下,命令威廉一世,在被拆除的磨坊原址上,重建一座新的磨坊给这个磨坊主,当威廉一世亲手接过来自法院这份判决书的时候,威廉一世默然良久,他最后决定,接受和服从,法院的判决,这一起象征着,普鲁士司法独立的案例,最终是以,磨坊主胜诉而告结束,而本案的被告,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也以遵守和服从法律,而被后人所陈道。

笔者认为,普鲁士司法的独立,在1848年3革命失败后。

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出来,当时有革命倾向的法官,在3月革命失败后,被普鲁士政府清算,后来都因为,普鲁士政府拿不出过硬证据,而被法院宣布当庭释放,并官复原职,从以上两个案例,就可以看出普鲁士的司法是相当独立的,所以,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实现了司法独立,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即使像,普鲁士,这样的独裁专制国家,也能实现司法独立,那其他国家为什么不可以了,再说,一个国家可以不要西方式的民主,但是一个国家绝对不能没有,普鲁士式的司法独立。

可是他发现行宫不远处的一间磨坊十分碍眼,刚好把前面的风景给挡

可是他发现行宫不远处的一间磨坊十分碍眼,刚好把前面的风景给挡

随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是: 下列不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是: A、公民的工资收入 C、通过抢劫获得的钱财 B、公民的住房 D、买国家体育彩票中的巨奖
2、2006年9月1日,罗某因贪污受贿1118.5万元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006年 罗某因贪污受贿1118.5万元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1118.5 一审判决无期徒刑16 16年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判决无期徒刑16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 150万元 法院的判决说明: 万元。 150万元。法院的判决说明: A、人民的生活离不开财产 B、公民的财产受法律保护 C、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 D、非法财产不受法律保护
磨坊主告国王以及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磨坊主告国王以及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二、法律保护合法财的所有权
1、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个人以及其家 庭成员的衣、 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 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因 此,我国法律明确作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我国法律明确作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19世纪的德国有个威廉一世国王, 19世纪的德国有个威廉一世国王,他在波茨坦市近效盖了 世纪的德国有个威廉一世国王 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豪华行宫。 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豪华行宫。可是他发现行宫不远处的 一间磨坊十分碍眼,刚好把前面的风景给挡住了。 一间磨坊十分碍眼,刚好把前面的风景给挡住了。威廉一 世十分不高兴,他找来内务大臣,让他去给磨坊主一些钱, 世十分不高兴,他找来内务大臣,让他去给磨坊主一些钱, 把它拆了。内务大臣找到了磨坊主,可磨坊主说: 把它拆了。内务大臣找到了磨坊主,可磨坊主说:“那是 祖宗传下来的财产,我的任务就是维护下来, 祖宗传下来的财产,我的任务就是维护下来,一代一代传 下去,是无价之宝,我自己无法决定。 下去,是无价之宝,我自己无法决定。”威廉一世一怒之 下派出宫廷卫队把房子强行拆了。第二天, 下派出宫廷卫队把房子强行拆了。第二天,磨坊主就将 一纸诉状送到的德国的地方法院,状告国王。不久, 一纸诉状送到的德国的地方法院,状告国王。不久,法院 作出判决。国王败诉,而且必须将磨坊“恢复原状” 作出判决。国王败诉,而且必须将磨坊“恢复原状”,威 廉一世只得派人把已经拆毁的磨坊重新建起来。 廉一世只得派人把已经拆毁的磨坊重新建起来。

磨坊主诉威廉一世案

磨坊主诉威廉一世案

磨坊主诉威廉一世案
1866年10月13日,德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登上仿照巴黎凡尔赛宫式样建造的桑苏西宫眺望美景。

然而,行宫旁侧的一座旧磨坊挡住了他眺望美景的视线,这让他大为扫兴。

磨坊不属于王室,威廉一世只好派人去协商购买磨坊事宜,但倔强的磨坊主坚决不同意转让磨坊。

威廉一世一怒之下派人强拆了磨坊。

磨坊主一纸诉状将威廉一世告上了柏林高等法院,要求赔偿一切损失。

这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第一宗“市民诉国王案”。

高等法院的法官最终裁定:威廉一世擅用王权,侵犯了磨坊主的私有财产权,触犯了1849年《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之规定,应当立即恢复原状并赔偿磨坊主经济损失150元。

在司法独立、法律至上等法治传统的影响下,磨坊主用法律捍卫了自己的财产权,法官用公正的判决树立了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威廉一世重建的磨坊至今仍矗立于桑苏西宫旁侧,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理的象征。

本案使德国民众深受洗礼:宪法和法律应当将国王的行宫与穷人的磨坊一视同仁地予以保护。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案为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起草和颁行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张京凯。

西方历史的故事_历史故事

西方历史的故事_历史故事

西方历史的故事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西方历史的故事。

西方历史的故事1:一个战胜皇帝的德国老人1888年,德国正式进入普鲁士大帝威廉二世的统治时代。

经过十几年改革的德国,经济腾飞,军事迅猛膨胀,已经成为新的欧洲强国。

年轻气盛的威廉二世更是霸道得不可一世。

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威廉二世有个好习惯,就是闲暇喜欢独自坐在书房里博览群书。

为了方便,他在柏林波茨坦皇城旁边建造了一所豪华的书房。

几天后,正在书房的威廉二世,突然听到嘎吱嘎吱的响声,他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打搅了,他打开窗户一看,对面是一座用风车作动力的磨坊,在风力的作用下,磨坊外的风车嘎嘎吱吱地旋转。

威廉二世气愤地对手下的官兵说:“去告诉磨坊主让他搬到别的地方去。

”官兵得令后,马上找到磨坊主,气焰嚣张地说:“皇帝命令你两天内搬离波茨坦,否则后果自负。

”磨坊主是位60多岁的德国老人,听到官兵的叫嚣后,没有反驳,还是安静地干着手头上的活。

两天后,官兵吃惊地看到,磨坊的风车还在旋转。

官兵们勃然大怒,要对老人无礼,老人理直气壮地说:“我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养家糊口,为什么新国王来了,我就要搬走?要嫌弃这里喧闹,那他搬走好了。

”什么,你竟敢让皇帝搬走?简直是胆大妄为,官兵们欲大发淫威。

没想到老人完全不惧怕官兵,底气十足地说:“俾斯麦首相十几年前就颁布了法典,保障居民的权益,你们不能欺人太甚。

”说完,老人坐在门口,以死抵抗官兵的入侵。

霸道的官兵执意把老人抬走了。

万般无奈之下,老人一纸诉状递交到国家司法机构——法老院,把皇帝告上法庭,开启了平民百姓状告当朝皇帝的先河。

法老院冲破重重阻力还是受理了此案,开庭那天,执法官问老人:“究竟是先有磨坊还是先有书房?”老人答,先有磨坊。

执法官斩钉截铁地说:“到此事情就简单了,按照先入为主的惯例,要搬只能搬书房。

”老人听到判决结果老泪纵横,他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个靠法理战胜皇帝的平民百姓。

自由的小故事

自由的小故事

自由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

”没等皇帝回话,贴身太监姚勋抢嘴道——“这是陛下的恩赐,奴才们心甘情愿。

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内政!?”评论:大清国人人有病。

什么病?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是奴隶,还以为自由着的病。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中国有一类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有着统治阶级的思想。

第二个故事:十八个世纪,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了一座行宫。

一次,他住进了行宫,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他的视线却被一座磨坊挡住了。

皇帝大为扫兴。

这座磨坊“有碍观瞻”。

他派人与磨坊主去协商,打算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

不想,磨坊主坚决不卖,理由很简单:这是我祖上世代留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无论多少钱都不卖!皇帝大怒,派出卫队,强行将磨房拆了。

倔犟的磨坊主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让人惊讶的是,法院居然判皇帝败诉。

并判决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这座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经济损失。

皇帝服从地执行了法院的判决,重建了这座磨坊。

数十年后,威廉一世与磨坊主都相继去世。

磨坊主的儿子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

他写信给当时的皇帝威廉二世,自愿将磨坊出卖给他。

威廉二世接到这封信后,感慨万千。

他认为磨坊之事关系到国家的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形象。

它是一座丰碑,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应当永远保留。

便亲笔回信,劝其保留这座磨坊,以传子孙。

并赠给了他6000马克,以偿还其所欠债务。

小磨坊主收到回信后,十分感动。

决定不再出售这座磨坊,以铭记这段往事。

正如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所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

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但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评论:人最自由、自主、安全和独立的时候是在被称为家的房子里,如果连这一栖身之地都不是自己所有的,人到哪里去寻求和确保自己的独立自主安全和幸福了?财政权是其它权利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人类自由和尊严的根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威廉皇帝与小磨坊主的故事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道出了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公权力和私权力有明确的的界限,必须恪守“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

当然,不是说公权力不能进入私领域。

公权力进入私领域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非请莫入”。

私人事务没有请求公权力救济,政府不能介入。

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有着严格的分界线。

当事人行使了请求权后,公权力才能进入私领域。

十九世纪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距离柏林不远的波茨坦建造了一个行宫,但他有一天发现不远处有一个磨坊影响了该行宫的美观,他想以一种公道的方式来解决,于是派人前去与磨房的主人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坊。

不料,这个磨坊主很犟牛,偏说这祖上传下来的家业卖不得。

威廉一世很生气,派出军队强行去拆除了那磨坊。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业毁于一旦却阻挡不了,那可怜的磨坊主只得站在一旁恨恨地怒吼:“你是一国皇帝我斗不过您,但德国尚有法律在!”之后,怒气冲冲的他果然一纸诉状就把皇帝告上了法庭。

令人吃惊的是,地方法院的判决结居然是威廉一世败诉:不但要把那磨坊“恢复原状”,还必须赔偿由于拆毁房子造成的磨坊主的一切损失。

威廉一世最终还是服从了法院的判决。

岁月如梭,转眼威廉一世和老磨坊主都已经去世。

小磨坊主由于经营不善,面临破产。

当他
想到把磨坊买了进城去谋生时,不由想起了住在皇宫的那个老买主,于是便心血来潮地给威廉二世写了一封信。

但威廉二世小磨坊主回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

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

你说你要把磨坊卖掉,朕以为万万不可。

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我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理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下。

至于你的经济困难,我派人送三千马克,请务必收下。

如果你不好意思的话,就算是我借给你的,解决你一时之急。

你的邻居威廉二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