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 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
时间
1917 年 11 月7日(俄历10月25日)
地点 彼得格党的领袖)
起义信号 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
结果
起义者冲进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 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 一 次胜利的社会主 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 俄;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凡 尔赛 条约
》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德国 政治 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 内容 军事 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 实行 义务兵役制 ;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 制德国陆军人数 经济 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 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影响 与其他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暂时调 整了战胜国在 欧洲 的关系
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国是美国,受限制最大的是日 本,主权受损害最严重的是中国。
实
1921 年,苏俄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
施 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苏俄 列
的新 宁
经济 的
政策 探 索
征收 粮食税
农业
内
税后的剩余产品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专题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时代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2.俄国崛起:受一战的影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斯大林把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
苏联模式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很大。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战后国际新秩序。
但它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民族独立运动:战争还激化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在战后兴起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改革。
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及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影响深远,各具特色。
【核心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2.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开始: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重要战役: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
3.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一战的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战争目的)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一战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特点:时间长(1914—1918年)、国家多、伤亡大。
5.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 试题(含解析)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试题(含解析)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美)罗伯特·E·勒钠(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
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命”(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导致这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以古鉴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答案】(1)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革命:十月革命。
(2)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启示: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解析】【详解】(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中考专题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战一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
考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105周年】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欧洲成为世界
三国同盟 和三国协
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影响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 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 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 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 的目的, 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维持了几个帝国 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专题复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程标准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的重要意义。 3.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 秩序。 4.通过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和主要问题。
动, 武装夺取政权。
考点2 十月革命
十月革 命
苏维埃 政权的 建立与
巩固
意义
对世界
对中国
建立
措施 结果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 影响。 ③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单元体例单元主题历史要素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的历史,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知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知道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了解战后战胜国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通过了解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举措,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主要问题;通过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二、单元教材分析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和平与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三、单元学情分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初三学生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不是很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适当地补充一定的课外知识,这样既能够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四、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基本进程及影响。
2.了解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练习题(附答案)

【答案】(1)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山东半岛。
(2)华盛顿会议召开。因为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3)损害中国利益。
【解析】
【详解】
(1)由“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可知,材料一中“条约”指的是《凡尔赛和约》,其签订双方是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是山东。
(2)根据所学知识,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及包含哪些国家?
(3)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美)罗伯特·E·勒钠(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二步促进了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启示? 1、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2、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 流。 3、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4、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导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世界产生了深
远影响。 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
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 区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 际新秩序;战争还激化了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 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在战后兴起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 运动。
2.两次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置及影响 1)巴黎和会: 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引起中国的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被迫拒绝在和约签字. 2)华盛顿会议: 归还中国在山东的主权,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重新回 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斯大林
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春)
1924年,列宁逝世
社会主义工业化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 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 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 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 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 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 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无 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知识点梳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知识点梳理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概况:1882年,由德国(核心)、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核心)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2.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时间:1914~1918年。
2.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冲突不断。
3.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4.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NH 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
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5.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6.影响:①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物质损失。
②对欧洲: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③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苏联的改革与变化苏联解体要点准确记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俄国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
2.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概况: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4.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纵横提升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①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②理论变为现实: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多国实践:二战后,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课标解读+中考考情分析 单元时间轴(时空定位) 考点突破+例题讲解 知识网络
中考考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在近五年考查中,均为单项选择题。 常见的命题点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新经济政策等。
(备考时,应适当关注这些多年未考的考点)
(说明:红色文字为重点内容;蓝色文字为新增考点)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最能体现其分赃会议的性质) 五四运动
考点 3 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 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九国公约》——针对中国问题
内容: A.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B.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 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 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2019年·广东)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 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 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 世界只会更盲目”的运动是( )
A.华夫脱运动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巴拿马收回运河 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4年零3个多月 (1914/7/28——1918/11/11) 30多个国家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战火燃遍欧亚非三洲 超过15亿 7000多万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影响①: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 世界之牛耳。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 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 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 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2015年·广东)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 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 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重点发展重工业
(2016年·广东)下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
考点 4 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考点 4 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积极作用:
皇上(威廉二世)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 英后国起的的霸资权本,主以义有国家利要于求德重国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德国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
1882年 20世纪初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欧洲的巴尔干半岛
萨拉热窝事件
德皇威廉二世
在德国的支持下,早就准备发动战争的奥匈帝国立即以这件事 为借口,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1913年的工业产量和殖民地面积对比反映出什么问题?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 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 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A.士兵对战争漠不关心 B.士兵不惧怕死亡 C.战争使士兵丧失了人格和尊严 D.战争使士兵斗志昂扬
给人类社会 带来
巨大灾难
削弱欧洲力量 改变世界格局
诞生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促进殖民地 半殖民地 的民族觉醒
考点 3 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 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凡尔赛条约》— 对德和约
巨大灾难
削弱欧洲力量 改变世界格局
诞生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促进殖民地 半殖民地 的民族觉醒
考点 5 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部编版没有此内容), 了解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
1920-1930年
影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 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 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影响:使美国长期追求的 “门户开放”最终实现, 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 实质:
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考点 3 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 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加剧矛盾,埋下祸根)
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给人类社会 带来
巨大灾难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促进了 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 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 重要作用。
考点 4 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消极作用: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 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严重体制障碍,促使苏联走向解体。
领土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 煤矿归法国开采。
军事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 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 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 不得超过10万。
政治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 赔款的总数。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 vs 三国协约 战争开始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战争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性 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地狱”“屠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考点 1 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 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英、法、德、美经济地位变化与殖民地位次比照表
项目
英法德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
规定 指标数
实际 完成数
国民收入(%) 增加102 增加60
农业产值(%) 增加50 下降14
生铁产量(万吨) 1700 616
A.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C.工业产品质量高,种类多 D.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给人类社会 带来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影响④帝国主义力量削弱,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的民族觉醒。
(2017年·广东)依据右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地图的 标题应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 C.苏联解体后的欧洲 D.欧盟成员国分布图
(2016年·广东)1915年初,俄国军医沃伊托洛夫 斯基在写给亲人的信中说:“战争使我们不断地贬低 人的身份和尊严,只留下动物的本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削弱欧洲力量 改变世界格局
诞生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促进殖民地 半殖民地 的民族觉醒
考点 2 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 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时 间:1917年11月6日(俄历十月) 领导人: 列 宁 结 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成立苏维埃政府;
革命领袖列宁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影响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 优势地位。美、日、苏俄的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名单中勾销了。
——《世界经济史》
影响③战争引起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 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在他们所占据 的地方,迟早将出现 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 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领导“十月革命” 经过三年艰苦斗争,巩固新生政权。
考点 2 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 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① (性质)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获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 ②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③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解放斗争。 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