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周星驰电影的喜与悲
周星驰电影喜剧性探析

周星驰电影喜剧性探析作者:郭凯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16期周星驰是华语电影出色的喜剧演员,自编自导自演《国产凌凌漆》《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多部影片,形成了独特的“周星驰喜剧风格”。
他自成一派的喜剧风格极具辨识度与影响力,然而,周星驰曾说他的人生最失败的就是当了一名成功的喜剧演员。
既然是成功的喜剧演员,又为何说是失败的呢?周星驰电影中的喜剧性究竟该如何理解?一、内容:喜剧中的悲剧内涵在星爷的话中,“成功”与“失败”本就是一对反义词,而“喜剧”的反义词,便是悲剧。
在周星驰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电影中,其实有着深刻的悲剧内涵。
以《喜剧之王》为例,这部电影设定的基调本就是悲剧性的——小人物的命运。
尹天仇热爱演员这个职业,不但以此为生,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办班试图教学,可见他是真正热爱演戏。
而他在片场却屡屡受挫,拿不到盒饭、当替身险些被火烧伤、接不到角色……这一系列的故事发展无疑是悲剧性的。
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曾指出:“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
但悲壮滑稽,却都是十景病的仇敌,因为都有破坏性,虽然所破坏的方面各不同。
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
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
”[1]由此可见,悲剧毁灭了价值性,所以人们伤心;喜剧毁灭了无价值性,所以人们开心,这是极简单的理论。
而周星驰的电影,恰恰是将悲剧与喜剧融合在一起,在破坏无价值的同时伤损了有价值,便造成了“笑中带泪”的影视效果。
在影视作品中,喜剧效果的取得,通常通过人物滑稽的言行举止来实现,怪诞无脑的台词,与人相异的行为或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通过影视演员的“扮丑”来取得,即将自己扮作小丑,塑造成一个让人发笑的形象。
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悲剧色彩

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悲剧色彩Tragedy of Stephen Chow’s comedy moviesChen Xiu—wenAbstract:Stephen Chow's comedy film as a milestone in Chinese film, has become a generation of memories, especially one with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little people he portrayed in the film, even more popular。
Stephen creatively into the tragedy in the comedy movie factor that will inject a new vitality into comedy, it has a new aesthetic value。
Firstly,from Stephen Chow's family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to proceed, an overview of its beats played the comedy film, followed by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ir tragic story elements of comedy film, comedy film character design Tragedy, comedy movies tragic scene design, and thus to reveal the Stephen Chow movie presented in the tragic colors。
Key words:Stephen Chow; comedy; story elements; tragedy摘要:周星驰的电影作为中国喜剧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己经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尤其是他在影片中刻画的一个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小人物,更是深入人心.周星驰创造性地在喜剧电影中融入悲剧因素,将一种新的生命力注入喜剧之中,使其具有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
周星驰电影浅析

一直都喜欢周星驰的电影,曾经有段时间着迷,有人把电影分为两种:有周星驰的和没有周星驰的。
这学期选修课选的是周星驰电影与后现代主义。
老师选播了他的几部经典的电影,我又得以“温习”了我可以背出台词的每部电影。
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之类,知之甚少,在这里我只是也只能谈下看其中几部电影的感受,算作是观后感吧。
周星驰的电影,滑稽搞笑自然不在少数,然而我从他的电影里总能看出悲凉的意味来。
“星爷”的经典表情就数他的荒诞发狂般的大笑了,然而在这大笑下面,包涵了多少哀伤与洞察世事后的讽刺与无奈!悲剧性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他的《喜剧之王》,这部影片也是星爷的“自传”。
《喜剧之王》这是一部无论让周星驰本人还是我们这些爱电影人都能感动的电影。
在影片里周星驰把小人物为梦想奋斗的辛酸和对“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信念的执着发挥的淋漓尽致。
虽然它有一个大家不能接受的结局,但同样它有着一个精彩的开头:当尹天仇走到海边冲着茫茫的大海喊出“努力,奋斗”时,你以为会像《破坏之王》那样,又是恶搞某部大片,你以为会像《九品芝麻官》那样,从海里飞出怪鱼、垃圾什么的;但是没有,我们看到的是尹天仇轻轻转过身,走出镜头。
由此我就认定这不会再是是一部以往周星驰式的搞笑喜剧,不会再只是用他独有的无厘头方式博取观众一笑。
他已经过了那个时代了。
他已经是喜剧之王了。
主人公尹天仇怀抱着梦想,那就是当一名演员,小人物也有尊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尹天仇一遍遍的对人说,然而换来的却是别人毫不在乎与以为他是白痴的目光。
尹天仇能放下别人的目光不管,而努力追求他的“演员梦”,但小人物的奋斗最后终于归于失败,在众人构成的舆论下,尹天仇自己涮了自己一把:“我是一坨屎!”……《喜剧之王》里的那个“死跑龙套”就是这样一个如屎卑微的人。
一个坚持纠正别人“我是一个演员”、“我只要一个盒饭”的尹天仇。
影片中的生计之苦,毫无目的,毫无渲染,雪花般的下着。
也许尹天仇依旧到处跑龙套,依旧养不活飘飘。
周星驰的电影艺术 开题报告

1992年-1994年,第三阶段是从《赌圣》系列影 片开始的。在这个阶段中,周星驰风格凸显,锋 芒毕露,在各大影展众的获奖更是表明电影界对 他的认可。周在拍摄过程中,自己的表演基本上 左右了影片的制作。并创造了一个与现代道德观 念相冲突,在普通人眼里是个有点思想和文化但 比较叛逆的小混混形象。其演艺事业亦由此逐渐 进入颠峰状态。
ONLY YOU……………… …… 《大话西游》片段
谢谢大家支持!
无厘头电影
周星驰1962年出生于香港,起初只是香港无线电 视台的一个艺员,接受了一点基本培训后主持过一些儿童 节目,1988年开始拍电影,其第一部影片是在黄日华和 翁美玲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中饰演一个群众角色。从此 周星驰在电影界一发不可收拾。从1988年至今,共拍摄 了48部影片(不包括在《豪门夜宴》等几部影片中的客串 和电视剧),其中大部分都是无厘头电影。周星驰也凭籍
无厘头影片也基本
定型。这一阶段他的代表性电影是《审死
官》、《鹿鼎记》系列以及《唐伯虎点秋香》等 一些为人所熟知的电影。尽管这些电影有的是古 装片,有的是现代片,但其在观众心中却留下了 一个非常完整的“周星驰式青年”形象。他有点 思想文化却又欺负弱势群体;有时是非含糊,有 时却又充满正义感为民申冤等等。同时,社会上 对周星驰的批判也逐渐进入高潮。
1994至今,第四阶 段以他参与执导的《国 产零零漆》为始 记,到2002年上影的 《少林足球》以及 《功夫》一剧都可以纳 入这一范围。在这 一阶段众,周星驰更多 的介入到了影片 的导演和后期制作当中。 此时的他已不能满足于 编剧和导演给他提供的 表演空间,他开始把自己的想法融入电影众,在《国产零零 漆》众他第一次打出了“周星驰作品”的旗号。接着在1996 年又第一次自导自演了《食神》,这一尝试使周星驰的演艺 才华得到了完全 的显现。可以这样说,周星 驰已完全主宰了 自己所拍电影的风格。这一 阶段的代表影片 包括 《大话西游》系列、 《喜剧之王》、 《少林足球》等几部影片。 尤其是《大话西 游之大圣娶亲》被公认为是 目前周星驰影响 最大的片子。他自己也多次 认为是“自己的 颠峰”,甚至还打算拍续 集。同时,从《食 神》开始,他的影片越 来越追求更深层次的喜剧表现形式,追求其文化内涵。
周星驰喜剧电影体现的悲情意识

周星驰的电影总的给人一种喜剧的意识,对他的无理头印象最深,觉得其完全是搞笑片,仿佛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我们只是在看他的电影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痛快之后,大叫一声:“好”。
从来都是匆匆看过,匆匆离去,没有体味过其中的韵味。
看了周星驰几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不仅是喜剧,在喜的过程中,我感到了一种深入灵魂的悲伤,常常在笑的过程中禁不住落泪。
故而有时候固执的认为其实周星驰电影所反映的喜剧,并不是真正的喜剧,而是一种变相的悲剧,是伪喜剧。
悲剧,并不一定要让主人公死去,我们看重的不是结局,而是那个过程。
就像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说的:“悲剧是能使人们通过行为引起怜悯和恐惧心理从而在此过程中获得快感”。
周星驰的许多电影,就会引起人的怜悯心,仅这一点就可以说其进入了悲剧。
《喜剧之王》中,他饰演尹天仇,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周星驰自己演艺生涯的写照,故而在这部戏中,更饱含了浓浓的辛酸和血泪。
当一个创作者自身蕴含有悲剧意识,他的作品无疑也会戴上这样的色彩。
就像司马迁写《史记》,就体现出了强大的悲剧美。
《喜剧之王》写的是一个跑龙套的演员,他执著于演艺生涯,即使是跑龙套也十分卖力,但他的努力换来的却是嘲讽和累赘。
剧中有几个镜头让我的心弦深深震动了。
当他第一次被剧组拒绝离开时,连饭都不许拿。
看到他盯着那盒饭,我不由想到昔日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不能干完老板或是主人交待的任务,下场就和尹天仇一样吧。
还有一个镜头就是他满怀欣喜准备去饰演男主角时,得到的答案竟然是“由于……我们不需要你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尹天仇是眼中含泪,口中含悲的。
虽然他没有质问过一句——也许他的地位也容不得自己质问——然他的无声就是最大的抗争,他一步步迟疑的动作和步伐,正是被打击后,内心的写照。
当莫文蔚对他说出这个消息时,他说了句“我连台词都背了”;当莫文蔚告诉他把剧本留下时,他的手是拽了又拽,逼得工作人员不得不拽,最后还是莫文蔚一句话“干什么”,他才很舍不得的放手。
浅析周星驰电影喜剧形式下的悲剧美

浅析周星驰电影喜剧形式下的悲剧美作者:郝思佳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5期摘要:我国的香港电影导演及演员周星驰是国际影响巨大的喜剧大师,他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喜剧风格,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港式喜剧风尚,成为了一代人的电影记忆。
他创作的喜剧往往看得人泪流满面,因此得名“眼泪喜剧”,本文尝试就周氏电影的喜剧形式来分析其中的悲剧内涵,研究电影中悲剧性与喜剧性的统一性。
关键词:周星驰电影喜剧形式悲剧性周星驰塑造的角色世俗古怪搞笑又正义,通过夸张的“无厘头”表演方式戏虐地向观众揭露社会的残酷本质展示人物的悲惨生活。
他让观众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又会让人带入进角色的境遇之中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出淡淡悲伤之感。
一、周星驰电影喜剧形式的表现(一)解构经典叙事逻辑。
周星驰电影常常打破传统的创作方法,颠覆既有的叙事规则,通过杂糅交错的故事构架,新奇古怪的人物造型,荒诞怪异的背景设定,创造出大量离奇的故事,制造出意外的喜剧效果。
在电影叙事层面上,传统叙事作品中情节结构占主体地位,最典型的是戏剧冲突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但周氏电影常将大量文化现象相互串联,颠覆传统的叙事逻辑。
“在商品化的大众文化层面上,文化拼凑的最流行的常常也是最深刻的活动产生了。
对已确立的规范加以解构和对似乎不匹配的形式加以并指”[1]。
如《大话西游》的时空穿越情节,由于有月光宝盒的设定使得时空的切换又在情理之中,至尊宝利用月光宝盒前后穿越五百年因缘错乱窘态皆出,唐三藏通过月光宝盒进行时空穿梭面对异国的反应让人捧腹。
《功夫》里的大量文本剪贴拼贴,如出自《外滩龙蛇》的斧头帮、《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与小龙女、李小龙的截拳道等匪夷所思碎片化的桥段让整个电影惊喜连连笑料不断。
(二)“无厘头”的语言风格。
“无厘头”是周星驰电影的代名词。
“无厘头”是广东一带的俗语,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无厘头”意指一个人说话办事没有明确的目的,令人难以琢磨。
从电影人格视角看周星驰电影的悲喜二重性

剧之王 》中 ,龙 套尹天仇 一方面 屡不得 志,并导致 生活拮据 ,甚至差 点 连饭都 没得 吃,另一方 面却依然 热爱演 戏,并苦心 钻研演技 ,一心想要 成 为一个真 正 的演 员 ,在遭 人奚落 时还不 忘反复强 调 “ 其实我是 一个演 员 ”来维持 自己的 自尊 。在 《 少林足 球》 中,阿星一方 面身处社会 最底 层 ,以拾荒 为生,生活落魄 ,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 却仍痴迷 少林功夫 ( 与 他 的几位师兄弟 因为谋 生而荒废功 夫形 成鲜 明对 比) ,始终心怀 发扬光大 少林 功夫 的梦想,并在游说大师兄一起合作而他却毫无 斗志 时鼓励他说 : “ 做人如果 没梦想 ,那跟咸鱼 有什么分别 ?… …我心 中的一团火是不会熄
上 文 已 经 指 出 ,在 生 活 现 实 与 生命 李 飞 刀 的刀 ” ,“ 古 有 关 云 长 全 神 贯 注 下
难 以化 解 的 。 因 此 , 当人 们 跟 随 着 电影 理 想 难 以调 和 的 矛 盾 中 ,如 果 从 理 想 的 象 棋刮骨疗 毒,今有我凌凌漆 聚精会神 中 的 周 星 驰 发 现 理 想 远 离现 实 、高 不 可 角 度 自上 而 下 地 来 看 现 实 , 那 么 人 们 就 看 A片挖骨取弹头 ” 。又如在《 大话西游》
结 构 中 的 矛 盾 冲 突 就 在 他 的 影 片 中 尖 锐 地 呈现 出 来 了 。 我们 看 到 ,在 《 喜
中世纪 的欧洲有 一句谚语说 : 人 ,一半是魔
鬼 ,一 半 是 天 使 。这 句 谚 语 形 象 地 表 达 了 人 性 的 复 杂 性 ,即人 既不 纯 然 是 动 物 ,也 不 纯 然 是 神 灵 ,
了 。 而 在 电 影 中 的 周 星 驰 正 好 就 是 这 样 一 种 人 格 。 一 方 面 ,他 作 为 感 性
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悲剧色彩

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悲剧色彩Tragedy of Stephen Chow’s comedy moviesChen Xiu—wenAbstract:Stephen Chow's comedy film as a milestone in Chinese film, has become a generation of memories, especially one with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little people he portrayed in the film, even more popular。
Stephen creatively into the tragedy in the comedy movie factor that will inject a new vitality into comedy, it has a new aesthetic value。
Firstly,from Stephen Chow's family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to proceed, an overview of its beats played the comedy film, followed by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ir tragic story elements of comedy film, comedy film character design Tragedy, comedy movies tragic scene design, and thus to reveal the Stephen Chow movie presented in the tragic colors。
Key words:Stephen Chow; comedy; story elements; tragedy摘要:周星驰的电影作为中国喜剧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己经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尤其是他在影片中刻画的一个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小人物,更是深入人心.周星驰创造性地在喜剧电影中融入悲剧因素,将一种新的生命力注入喜剧之中,使其具有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NGREN UNIVERSITY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周星驰电影的喜与悲
系部: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
班级:就不说了
指导老师:
开题时间:2013年10月20日
(一)、开题报告题目:周星驰电影的喜与悲
——以《大话西游》系列和《功夫》为例
(二)、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电影:是一门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电影,是1895年12月28日诞生的一种图像与声音相结合的一门新艺术。
自从电影诞生之日起,并迅速席卷全球,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并逐渐成为为一种主流文化。
现在,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了。
中国电影,诞生与1905年,如今,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
在这百年历程中,经过几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电影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拍出了很多优秀的电影。
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台文化的不断交流,以及港片的不断涌入大陆,增添了中国电影的色彩。
在众多的电影中,周星驰电影独树一帜,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以他独特的形式吸引着无数观众。
于是,在周星驰的影迷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电影,一种是有周星驰的电影;一种是没有周星驰的电影。
”在亚洲,周星驰有着广大的观众。
这样就会有人问,周星驰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观众的喜爱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电影中的无厘头喜剧吗?很显然不是。
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喜剧的确能够吸引广大青年观众,能给人带来轻松、愉快。
但是,周星驰电影
中特有的一种悲剧因素,也吸引了很多人,给很多人带来了思考。
周星驰1962年出生于香港。
起初,周星驰只是一个少儿节目,但是他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演员。
1988年开始拍电影,其第一部影片是在黄日华和翁美玲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中饰演一个群众影员,但是他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
但是,周星驰一直没有放弃,他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1988年,一位香港影视界的知名人物注意到了周星驰,他就是李修贤。
他们合作了《霹雳先锋》,周星驰在《霹雳先锋》中的独特表演,一举获得了这一届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
从此周星驰在电影界一发不可收拾。
选题目的:本人小学时候就接触了周星驰的电影,起初就深深被他电影中的无厘头喜剧吸引着,直到年龄的不断增大,才开始慢慢领略周星驰电影中的悲剧意识。
很早以前,我就想写一篇有关周星驰的论文,但是由于知识的有限,并且对影视文学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就没有去写。
现在,对影视文学的学习,我终于可以用艺术和文学的方式来阐述周星驰的喜剧与悲剧。
于是我选了周星驰先生的几部经典之作来阐述周星驰电影的喜剧与悲剧。
选题意义和价值:周星驰的电影以他独特的表现形式把香港乃至中国喜剧电影推向了一个高峰。
在他的电影中,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吸引着广大观众,而在观众灵魂中留下的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思考。
周星驰的电影已经不再是一种电影,而是一种文学、一种艺术。
周星驰的电影还收到后来很多演员模仿,他的影响力还将不断增大。
周星驰电影的喜剧与悲剧,以及他电影中向上的、积极的人生观,对我们
的生活会有更大的意义。
喜爱周星驰,喜爱他对人生和现实的思考,喜爱他把悲剧用无厘头的喜剧影络出来。
周星驰电影中的一些经典句也对人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说“I服了U。
”、“哇靠,原来是你啊”还有那句经典爱情表白“一万年”。
所以对周星驰的喜剧与悲剧的研究有现实意义的。
并且,从文学和艺术方面来研究周星驰电影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论文主要内容:
1、“周星驰电影的喜剧与悲剧”的目的和意义。
2、周星驰以及他电影的介绍。
3、周星驰的影响以及地位。
4、周星驰电影中的喜与悲的阐述。
5、周星驰的电影的文化与艺术的结合。
(四)、论文写做方法:
1、观看周星驰的电影。
2、和周星驰的影迷一起讨论。
3、上网查找有关周星驰的资料。
4、到图书馆查询相关书籍。
5、看周星驰电影的相关评论。
(五)、我的准备情况。
1、我喜爱周星驰先生,我是他的一个影迷。
2、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看了周星驰的大部分电影(我不敢说我全看了)。
3、我阅读过窦欣平著的《周星驰外传》和周星驰影迷写的《就爱周星驰》。
4、看过周星驰相关的评论以及论文。
(五)论文写作计划安排:
2013年10月初确定论文题目。
其他待定。
(六)参考文献
1、周星驰电影。
2、《周星驰外传》窦欣平著.新华出版社。
3、《就爱周星驰》,周星驰影迷著。
4、《中国电影论辩》张智华/史可扬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5、《江湖外传之港片残卷》魏君子。
6、《电影百年佳片欣赏》中国长安出版社,赵正节、武华岚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