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期中测试(A卷)-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上册)(原卷版)

期中测试【基础测试卷】(总分100分,测试时间4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选择题(3分×20题=60分)1.小明要了解有关近代香港历史史实,可以查阅下列哪一个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3.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近代一场战争(如下图)。
下面是有关这场战争和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A.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B.战争期间俄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C.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D.俄国在该战争前后侵吞了中国约150万平方千米领土4.王兵在参加电视台“魅力竞猜”栏目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王兵说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5.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收复新疆后在新疆设立了()A.行省 B.行中书省C.宣政司 D.驻藏大臣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此诗反映的是哪一事件?()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新疆C.关天培抗英 D.林则徐虎门硝烟7.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条约名称与内容相匹配的一项是()A.《南京条约》——割让外兴安岭以南土地B.《马关条约》——赔款2100万元C.《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8.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①辽东半岛②澎湖列岛③香港岛④台湾及附属岛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在“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演讲赛上,李华悲愤地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烧杀抢掠,致使城内尸积数里,大量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八校联考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八校联考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栏内填入正确答案。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右边的雕塑一只被搬断了的烟枪,是我国南方某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你认为这个城市最有可能是哪儿?A.承德B.上海C.厦门D.虎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虎门销烟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这一变化与哪国有关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北方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
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3. 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他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瑷珲条约》B.《勘分西北约记》C.《北京条约》D.《改订条约》【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瑷珲条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天津蓟县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蓟县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练习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答题表:(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分)23.(1).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4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分)
(2)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圆明园(2分)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妥协退让(2分,言之有理即可)
24.(1)洋务派(2分)。
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4分,写出任意两点便可)。
(2)变法;维新;改革(2分,有此类意思便可得分);戊戌变法。
(2分)
(3)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分)
(4)民主科学(2分);新文化运动(2分)
(5)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中国人先后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2分)
25.(1)五四运动;(2分)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2分)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分)
(2)中国共产党诞生或中共一大召开。
(2分)意义: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2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分)
(3)1926年(1分);征讨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分)结果:北伐军胜利进军(或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意思相近即可,2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
(2分)。
2015-2016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初二年级历史学科阶段检测试题(60分钟 7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答案卷的表格内。
每题1.5分,20小题,共30分)1、当年英国人就向林则徐保证“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夹带,一经查出,货即没官,人即正法”,林则徐销毁鸦片的地点是A .虎门B .南京C .广州D .上海 2、追溯历史,导致近代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 3、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为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D.宣传马克思主义4、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海棠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这一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 .美国 B .日本 C .俄国 D .英国5、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6、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诗中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A .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B .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C .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D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7、电影《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 .京师同文馆B .京师大学堂C .北京大学D .黄埔军校 8、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A .林则徐B .邓世昌C .谭嗣同D .左宗棠9、国共两党于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4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A .民国十二年B .民国十三年C .民国十四年D .民国十五年 10、“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教师版)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入下面表格中。
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军装备落后 B.清政府政治腐败 C.清政府军事组织不力 D.没有发动群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即是清政府政治腐败。
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3.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
这是因为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火烧圆明园,历史上圆明园遭到劫掠曾发生两次,第一次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再次火烧圆明园。
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4.“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翠竹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A.抗击倭寇,平定东南沿海倭患B.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C.收缴鸦片,虎门销烟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右侧这幅漫画反映的不平等条约A.是在上海签订的B.是甲午战争的结果C.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A.故宫B.圆明园C.颐和园D.景山公园3、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低级的历史错误。
这是因为A. 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B.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C. 圆明园系甲午中日战后日军所烧D.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4、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一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以下属于农民阶级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邓世昌黄海大战6、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7、与中英《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B.开通商口岸C.赔款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8、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应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9、下列条约内容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的一条是A.允许列强在华投资建厂B.赔款2亿两白银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开放新的通商口岸10、“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福建省福鼎市南片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福建省福鼎市南片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帝国主义的炮声”指的是哪一帝国主义国家()A.英国B.法国 C.俄国 D.日本2.“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A.《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 横店圆明新园已向全国旅游市场开放,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再度引发人们热议。
历史上这个“万园之园”毁于何人之手?()A. 八国联军B.英俄联军C.法俄联军D.英法联军5.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A.英国 B.日本 C.俄国 D.法国6.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 B.太平军攻占苏州C.定都天京 D.青浦大败洋枪队7.《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记录了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他收复的是?()A.新疆B.台湾C.西藏D.蒙古8.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与这一规定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这与洋务派的哪一活动主题直接相关?()A.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B.为“求富”,兴办民用企业C.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D.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10.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
2015-2016第一学期期中初二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二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1.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是A.林则徐 B.康有为 C.关天培 D.陈化成2.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A.俄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3.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是在A.1878年 B.1876年C.1875年 D.1884年4.“……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略统治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
”材料中的“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万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6.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①南洋②北洋③西洋④福建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7.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C.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8.“我们常说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悲剧,但1895年就是那群举子揭开了一场延续数年的救亡运动的序幕。
”该文中的“那群举子”的举动是A.颁布《定国是诏》 B.成立保国会 C.公车上书 D.创办《中外纪闻》9.“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 (共6页)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题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或者按老师要求答在规定位置。 1.中国近代的“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右图是1985年发行的《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 纪念邮票,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3. 曾经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在现在人看来只是残垣断壁,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是( ) A.法俄联军 B.英美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4.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并抢战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内部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并实现收复新疆的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张之洞 6. “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吴淞老将立国门;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自丁芒《气节颂》)诗中“黄海波涛怒气冲”的人物指的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海疆英魂(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陈化成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 (共6页)
7.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洋务运动中 8. “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这段文字叙述的应是( ) A.英军攻陷南京 B.太平军占领天津 C.义和团攻占南京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9. 《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 ) 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0. 抗击外来侵略、保家卫国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体现这一点的是 ( )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 面对外国入侵,李鸿章认识到:“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12. 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3. 面对19世纪末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4.拉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一次轰动全国的事件是 ( ) A.公车上书 B.虎门销烟 C.兴办民用工业 D.创办海军 15. 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16.“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 A.洋务派“师夷长技”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撞“吉野”号的气概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3页 (共6页)
17.“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此段文字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19. 下列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不符合的是( ) A.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B.建立中国同盟会 C.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20. 近代某一时期,胡适、黄侃、鲁迅等学者曾就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孰优孰劣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发生在哪次运动中(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1.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 ) ①“自强” ②“民主” ③“求富” ④“科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2.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江南制造总局 “公车上书” 武昌起义 《青年杂志》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 2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 A.上海 B.武汉 C.广州 D.北京 24.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确立了三民主义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25.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开的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座号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4页 (共6页)
选择题表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用答题卡的直接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作答。无答题卡的答案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19分)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国家、民族、个人的命运都与时代紧密相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他哀叹于国土的沦丧,先后写出了七子之歌之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下面是节选片段: 《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26.材料中我们的神圣领土香港、台湾分别是在哪个条约中被侵略者割占?(6分)
27. 两部不平等条约见证了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分别是什么?(6分) 材料二 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
得分 评卷人 《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5页 (共6页)
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28. 这里的“联军”指的是哪国侵略者?(3分)?除“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请你用史实说明还有哪些惨重损失?(4分)
二、(19分)“冲击——反应”是史学界解释近代史的模式之一。“冲击”主要是指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古老国家的侵略;“反应”是指列强的侵略促使这些国家发生的剧烈变化。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29. 19世纪60年代,面对千年变局和强敌,中国为实现自强,做出了怎样的“基本选择”? (3分)请列举出该“基本选择”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1个)(4分)
材料二 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30. 甲午战败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各阶级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试举两例说明。(6分)
材料三: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 31. 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运动?(3分)陈独秀认为“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对这场运动你怎么看?(3分)
三、口号彰显民族气节,图片记载历史回忆。历史回忆在口号、图片的汇聚中五彩斑斓。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