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含答案
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课时跟踪练

多变的价格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苹果作为一种大众水果,深受消费者欢迎,是秋冬季节的主力水果之一,其价格的变动深受关注。
受气候、地域、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国一些苹果主产地苹果产量有所下滑,一些地区的苹果收购价、批发价、零售价都有所上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的最终销售价格由气候和地域决定B.苹果供给量减少导致了苹果价格的上涨C.苹果种植者和经销商的收益都将会减少D.政府应限定苹果最高价以维护市场稳定解析:供求影响价格,B项符合题意;价值决定价格,A项错误;苹果价格升高,种植者和经销商收益会增加,C项错误;限定苹果最高价不利于发挥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D项错误。
答案:B2.2019年1月15日,国内油价迎来年内第1次上调。
当天国内成品油对应上调幅度为105元/吨。
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升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4元。
导致国内油价上涨的因素可能有( )①成品油的市场需求量增加②生产成品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③我国加大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④国际市场油价波动频繁并有所上升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生产石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格应该下降,②错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减少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度,③不符合题意;油价上涨是因为需求量增加,并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B3.目前越来越多的超市开始销售无污染的有机蔬菜,有机蔬菜的价格虽是普通蔬菜的3~5倍,但销量不低。
对此我们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机蔬菜的高品质决定了高价格②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③种植有机蔬菜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有机蔬菜的高品质是高价格的物质承担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价值决定价格,有机蔬菜凝结了更多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价格高,①错误;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会增加有机蔬菜需求量,导致价格升高,②符合题意;种植有机蔬菜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有机蔬菜的价格降低,③不符合题意;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符合题意。
浙江2020版高考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讲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钱考点展现考试要求考题列举考察热度2018 浙江 11 月选考, 11( 选择 )2018 浙江 4 月选考, 37(1)(综合 )供求影响b2017 浙江 4 月选考, 11( 选择 )★★★★★价钱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11( 选择 )2016 浙江 4 月选考, 39(1)(综合 )价钱与价值b无★☆☆☆☆影响价钱的关系的因素商品的价值考量与社会必情要劳动时分b2017 浙江 4 月选考, 2( 判断 )★★☆☆☆间、社会劳析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2017 浙江 11 月选考, 38(2)(综基本内容和c★★☆☆☆合 )表现形式价钱改动对生活花费的c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2( 判断 )★★★☆☆价钱改动影响的影响价钱改动对生产经营的c无★☆☆☆☆影响知识点一影响价钱的因素考点 1供求影响价钱供求关系的变化会惹起商品价钱的改动。
(1)求过于供时,商品价钱上升,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供过于求时,商品价钱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对点训练1.(2018 ·浙江 11 月选考 ) 某国盛产大豆,2017 年栽种面积为100 万亩,亩产300 千克,市场销售价钱为每千克 6 元;2018 年栽种面积扩大至 120 万亩,因天气异样亩产降落至250 千克,市场销售价钱为每千克 4 元。
假定其余生产条件不变,该国生产的大豆价钱降落的原由可能是()A.单位大豆的价值量减少B.国产大豆的供应增添C.对国产大豆的需求减少D.单位大豆的价值量增添答案C分析2017 年国产大豆的供应量为300×1 000 000= 300 000000 千克, 2018 年国产大豆的供应量为 250×1 200 000= 300 000 000 千克,供应量没变, B 项清除;由题目中“其余生产条件不变”可知,生产大豆的劳动生产率没变,商品的价值量没变,A、D 清除;供求关系影响价钱,该国生产的大豆价钱降落的原由可能是对国产大豆的需求减少, C 项切合题意。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课件+教学案人教版必修11

第2课多变的价格[最新考纲]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考点一|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供求影响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通过改变该商品的①供求关系来实现。
(2)需求增加、供给减少→“物以稀为贵”;需求减小、供给增加→“货多不值钱”。
点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认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是价格的②基础,价格是价值的③货币表现。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④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⑤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点拨优质优价并不是说质量决定价格。
3.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对商品生产者的要求: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⑩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易错分析]1.大蒜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种植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般来讲供应量会增加,成本降低,不会引起价格上涨。
2.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流通中的货币量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但价格的高低是由价值决定的。
3.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不是价值围绕价格波动。
4.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由价值变动引起。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综合提升长效热点探究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基础作用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优化生产和消费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构建符合我国长远战略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素材1 假日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成为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呈现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趋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各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 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
“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地按照文旅融合、全域旅游、优质旅游的要求,丰富假日产品供给,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生态观光、乡村休闲和民俗文化,推介都市休闲、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全国各地积极落实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价的要求,共有981个国有景区免费开放或降价;各景区积极采取分流限量等措施,及时发布旅游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行程。
假日期间,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充分发挥综合监管机制作用,实现了假日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目标, 12301全国旅游咨询投诉平台共收到投诉736件,同比下降9.25%。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前假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未来收入预期总体乐观,使假日旅游消费日益旺盛。
(2)生产决定消费。
在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趋势下,各地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产品,并加强旅游引导和服务,提高了旅游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激发了消费动力。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2.2知识梳理:框题二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2.2知识梳理:框题二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________,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
②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________,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________是价格的基础,________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①商品的_____________,价格越高。
②商品的_____________,价格越低。
价格上涨价格下跌价值价格价值量越大价值量越小【易错提醒】价值是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和决定因素,供求只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是建立在价值的基础之上的。
2.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老师时间决定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①商品出售价格: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能按_____________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②对生产的影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_____________;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_____________。
③应对措施: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______________。
(3)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______。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利地位不利的地位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______为基础实行____________,是价值规律的内容。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________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易错提醒】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
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提升练(一)含答案

单元提升练(一)一、选择题1.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
我国有关部门对假冒伪劣商品依法处理,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有()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④商品质量的优劣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2.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各有其历史作用。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②金属铸币——促进商品流通③金银条块——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④电子货币——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③错误,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是交易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④错误,电子货币减少的是市场上的纸币量。
3.A国和B国互为贸易伙伴关系。
因为A国货币政策的影响,A国货币对B国货币升值了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有利于从B国大量进口机械设备的A国企业的发展②A国可能执行了减少货币发行量的紧缩性货币政策③A国居民到B国留学投资旅游会出现减少趋势④不利于B国向A国出口产品企业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A国货币对B国货币升值了20%,有利于A国进口;A国货币对B国货币升值,说明A国执行了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减少,币值上升,①②符合题意;A国居民到B国留学投资旅游会节省资金,应出现增加趋势,③说法错误;A国货币对B国货币升值有利于B国向A国出口,B国出口产品企业发展更好,④说法错误。
4.2018年一季度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就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88%,与2017年相比,占比提高近1倍。
这意味着()①我国的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②我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在上升③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显著增强④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比提高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我国的经济地位在提升,②④正确,答案为C;这与我国外汇储备安全性和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无关。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狂练系列专题01生活与消费含解析

专题1.1 生活与消费1.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阅读材料,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及其积极意义。
【答案】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进而提高了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积极意义:消费水平提高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促进生产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点睛】有关“提高消费水平”的命题:[设问模式]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意义(答题关键术语前加上“有利于”等形容词即可)。
[答题模式] 生产+生活+生态;个人+企业+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时政语言。
[答题要素] ①消费反作用与生产,有利于生产发展,起到导向升级作用;②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生平和生活质量;③有利于增加供给,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健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⑤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发展质量;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材料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庞大中产阶层的出现,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人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创意、技术含金量、人文关怀、参与感。
材料二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据我国国家工商总局2015年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内资企业相对“短命”,近半数的企业年龄在五年以下。
2019-2020政治新航标导学人教必修一讲义: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 1.2.2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课时2 价格变动的影响素养目标,1.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2.理解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能结合生活中具体情景进行分析。
3.结合上一课时进一步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竞争。
要点晨背,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一是调节产量;二是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学新知】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1.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3。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不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且会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可用下面图示: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练疑难】1.连一连(1)粮食、食盐A.互补商品(2)金饰、轿车 B.生活必需品(3)牛肉和羊肉 C.高档耐用品(4)飞机和汽油 D.互为替代品提示:2.填一填价格需求量本商品相关商品互为替代品①上升________________②下降________________互补商品③上升________________④下降________________提示:①减少增加②增加减少③减少减少④增加增加3.判一判(1)商品价格变动与其需求量变动呈正向关系.()(2)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多变的价格[课标要求]说明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解析市场价格如何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试判断]1.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分析:错误。
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格。
2.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分析:错误。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变化不改变商品价值量。
3.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分析:错误。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但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分析:错误。
价值对价格是决定作用,供求对价格是影响作用。
5.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相符合。
()分析:错误。
并不是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相符合,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只存在于平均数中。
6.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减少。
()分析:错误。
生活用水是生活必需品,价格提高不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减少。
7.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这属于互补品战略。
()分析:错误。
汽油与天然气属于互为替代关系。
8.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矛盾的。
()分析:错误。
市场决定价格是就决定价格的主体而言的,价值决定价格是就决定价格的因素来讲的,二者只是角度不同,都是正确的,不矛盾。
9.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同向变化的。
()分析:错误。
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反向变化的。
10.价格上涨,该商品生产要素投入一定增加。
()分析:错误。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所以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但是,如果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生产要素投入会减少。
核心考点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提醒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提醒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3)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因素表现货币供应量当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反之,则会引起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货币的币值一般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稳定物价生产经营者、消费者①生产经营者的降价销售等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市场交易①国内市场:市场秩序、市场交易原则的遵守程度②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国际经济形势、汇率变动等2.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提醒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在物物交换阶段,指商品和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在商品流通阶段,指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等价交换并非指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而是作为一种趋势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实现的。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如下图:提醒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两种特殊表现形式(1)文物、名画、邮票等特殊商品的价格也会上下波动,但是总是高于其价值,这是因为它们的价格的变化不能引起该商品的扩大生产。
(2)国际贸易中的“剪刀差”现象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经济、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剥削发展中国家,使发达国家的制成品长期高于其国际价值,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长期低于其国际价值。
考向1供求影响价格典例1某国盛产大豆,2017年种植面积为100万亩,亩产300千克,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千克6元;2018年种植面积扩大至120万亩,因气候异常亩产下降至250千克,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千克4元。
假定其他生产条件不变,该国生产的大豆价格下降的原因可能是()A.单位大豆的价值量减少B.国产大豆的供给增加C.对国产大豆的需求减少D.单位大豆的价值量增加答案 C解析2017年国产大豆的供给量为300×1 000 000=300 000 000千克,2018年国产大豆的供给量为250×1 200 000=300 000 000千克,供给量没变,B项排除;由题目中“其他生产条件不变”可知,生产大豆的劳动生产率没变,商品的价值量没变,A、D排除;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该国生产的大豆价格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对国产大豆的需求减少,C项符合题意。
考向2价值决定价格典例2(2016·海南高考)小倩跟妈妈去农贸市场,发现市场上出售的养鸡场的鸡大约50元/只,农村散养的鸡大约150元/只,价格悬殊。
在下列选项中,与小倩的发现属于同类价格现象的是()A.在老字号裁缝铺定制的旗袍价格是某成衣公司旗袍价格的3倍B.3月份北京市场上的草莓价格是海南三亚草莓价格的5倍C.中国销售的进口汽车价格是国外同款汽车价格的2倍D.广州的租车价格大约是合肥租车价格的1.5倍答案 A解析市场上出售的养鸡场的鸡与农村散养的鸡价格不同,是因为散养的鸡的养殖成本高于养鸡场的鸡,故材料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A项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正确;B、C、D三项均是各种因素通过对供求关系的影响进而影响价格,不选。
考向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典例3(2018·全国Ⅰ)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下表所示。
序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商品价值总量①缩短降低增加不变②缩短降低增加增加③不变增加降低不变④不变降低增加增加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A解析①判断正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呈正比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数量呈正比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该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②③④判断均存在错误,排除。
考向4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典例4假设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25,美国某品牌手机在中国的售价为6 250元。
2018年,生产该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25%,人民币对内贬值20%。
其他条件不变,该品牌手机在中国的销售价应为()A.4 500元B.4 000元C.3 600元D.5 000元答案 D解析依据题意可知,2017年该品牌手机的价格是1 000美元;2018年,生产该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该品牌手机的价格是1 000÷(1+25%)=800美元;由于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25%,故现在的汇率是1∶6.25÷(1+25%),即1∶5;该品牌手机价格为800×5=4 000元;但人民币对内贬值20%,故该品牌手机在中国的销售价应为4 000÷(1-20%)=5 000元。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二者成反比)。
原单位商品价值量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N÷(1±m%)。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二者成正比)。
原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商品价值总量=N×(1±m%)。
(3)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二者成反比)。
原商品价格为N元,货币升值或贬值m%,变化后的商品价格=N÷(1±m%)。
综上,可以概括为:正比用乘,反比用除;增加用加,减少用减。
考向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典例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读下图,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点为均衡价格,供求相等,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B.商品价格处于P1点时,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趋于上升C.若该商品是农产品稻米,则P2为政府制定的支持价格D.商品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促使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答案 D解析A错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错误,当价格处于P1时,供给大于需求,而不是供不应求。
C错误,政府支持价格会在均衡价格以上。
商品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促使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故D入选。
1.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会引起商品房价格的变化。
如图所示,商品房的均衡价格由P0变化为P1(图中D、D′为需求曲线,S、S′为供给曲线)。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可能会导致此变化的是()A.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提高二套房贷款利率B.建材行业进一步去产能;取消房产契税补贴政策C.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D.打击“捂盘惜售”行为;落实“租购并举”政策答案 D解析图中显示的是商品房的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只有D符合图意。
A中的两项措施都会导致商品房需求减少,但没有涉及商品房的供给。
B前句措施会导致商品房供给减少。
C前句导致商品房需求增加,后句导致商品房需求减少。
2.租售并举是2018年楼市调控的基调之一,而租售并举关键在于租购同权,要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近日,多地试行租购同权,下列产生的影响推导较为合理的有()①租房量上升——购房者大幅减少——彻底解决住房难题②公共服务需求增加——带动政府投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③外来人口生活成本下降——吸引并留住人才——促进经济发展④租房者平等享有公共资源——购房需求减少——商品房价格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租购同权可以使租房量上升,但购房者大幅减少和彻底解决住房难题的说法欠妥,①排除;租购同权没有促进财政收支平衡的作用,②排除。
核心考点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2)其他因素对需求的影响需求变动趋势需求变动曲线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居民收入、消费者的喜好、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的变化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原因和表现提醒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供给量变动趋势供给曲线一般情况下,价格升高,供给增加;价格降低,供给减少。
价格与供给呈正方向变动(3)其他因素对供给的影响供给变动趋势供给变动曲线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如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等)的变化导致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则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考向1 价格变动对同一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典例1 自2017年9月1日起,中国三大基础电讯运营商取消国内手机异地漫游通话费和长途通话费(即:国内长途通话与市内通话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