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方案(2)认识生物及其环境作业手册(含答案)
【精品】2018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题和答案精编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0道小题,满分45分。
考试时间:与化学合计9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2.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活在水中B .由一个细胞构成C .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 .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3.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A .观察气孔——叶表皮B .观察子房——雄蕊C .观察根毛——根尖D .观察子叶——种子4.关于“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B .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C .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D .能观察到细胞壁5.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A .精子B .卵细胞C .受精卵D .婴儿6.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
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B .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 .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D .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7.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手腕屈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B .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C .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D .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8.深圳的国家基因库中,储存有不同生物的基因样本超过1000万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B .基因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C .基因库中储存的基因都相同D .建立基因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9.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男性产生含X 或Y 染色体的精子B .女性产生含X 染色体的卵细胞C .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D .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1:110.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 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A.生物的遗传B.生物的变异C.生物的生长D.生物的发育11.下列获得新植株的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小麦种子繁殖B.苹果和梨嫁接C.马铃薯块茎繁殖D.月季枝条扦插12.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鹊鹉学舌B.喜鹊筑果C.孔雀开屏D.雄鸡报晓13.节肢动物鳃的进化如下图。
2018年北京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突破精练:主题2生物与环境.docx

主题 2生物与环境全国真题“看”北京命题点 1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1.(2016临沂)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阳光B.温度C.空气 D .水分2.(2016宜兴)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细软的茎缠绕在大豆的茎上,它的根伸进大豆的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大豆与菟丝子之间的关系是()A.吸收B.寄生C.捕食 D .竞争3. (2017娄底)机器人不是生物,以下哪一条理由不能作为判断依据()A.机器人不能生殖B.机器人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C.机器人没有呼吸系统D.机器人不能形成和排出代谢废物4.(2017滨州)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下列现象与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似的是()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D.莲藕的茎和叶都是中空的5. (2017枣庄)下列诗句或谚语的描述,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命题点 2 生态系统的组成1. (2017福建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B.一块农田C.一群蚂蚁 D .一个池塘2. (2017武汉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 D .非生物成分3. (2017赤峰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 D .阳光命题点 3 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功能考向 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1. (2016海南)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海口的万绿园B.五指山的热带雨林C.琼海的万泉河 D .昌江海尾的湿地公园2.(2016恩施州)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2017新疆)如图所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食物链,此时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会引起的数量变化是()第 3 题图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D.丙和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考向 2食物链、能量流动、物质循环1.(2017黄冈)如图为黄州赤壁公园某一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1 题图A.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B.图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C.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D.图中的细菌、真菌都是原核生物,植物、虫、鸟都是真核生物2. (2017沧州)“夏日白洋淀,苇摇荷田田,鱼肥虾潜底,鸭戏水草间。
最新北京专版中考生物复习手册(全初中 共129页 附答案)

最新北京专版中考生物复习手册(全初中共129页附答案)目录主题一科学探究课时训练(一)科学探究主题二生物与环境课时训练(二)认识生物及其环境课时训练(三)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主题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时训练(四)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使用课时训练(五)细胞的结构和生活课时训练(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时训练(七)被子植物的一生课时训练(八)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课时训练(九)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时训练(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主题五生物圈中的人课时训练(十一)人体的营养课时训练(十二)人体的呼吸课时训练(十三)血液、血管和血型、输血课时训练(十四)心脏与血液循环课时训练(十五)人体废物的排出课时训练(十六)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一)课时训练(十七)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二)主题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课时训练(十八)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变异课时训练(十九)动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课时训练(二十)人的生殖和发育课时训练(二十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课时训练(二十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二)课时训练(二十三)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主题八生物的多样性课时训练(二十四)动植物的主要类群课时训练(二十五)细菌、真菌和病毒课时训练(二十六)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主题九生物技术课时训练(二十七)生物技术主题十健康地生活课时训练(二十八)健康地生活主题一科学探究课时训练(一)科学探究基础达标1.[2018·连云港]关于“学习使用显微镜”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光时目镜内看到的圆形光屏叫作视野B.只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使观察的物像更清晰C.科学探究中可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改D.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设计实验和表达交流2.[2018·南通]将米饭分成相同的两份,一份加白醋(醋酸含量为5%)浸泡,另一份加水浸泡,两小时后滤干,然后放置在室内,下表是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米饭是否生霉( )A.受酸、水分影响 B.受酸、温度影响C.受酸影响 D.受酸、水分、温度影响3.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
【通用版】2018年中考方案(2)认识生物及其环境作业手册(A3打印版,含答案)

主题二生物与环境课时训练(二)认识生物及其环境基础达标1.[2017·海南]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电脑病毒C.鹅卵石D.珊瑚虫2.[2017·广东]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C.葵花朵朵向太阳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3.[2016·潍坊]种植在同一片田地内的玉米,其形态结构基本一样,但由于水肥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玉米有高有矮,这说明生物体()A.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B.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C.能够生长和发育D.能够繁殖后代4.[2017·衡阳]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C.蘑菇从小长大D.雏鸡破壳而出5.[2017·贵港]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A.温度B.阳光C.空气D.水6.[2017·桐城]迎春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在秋风中盛开。
形成这种现象的生态学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土壤7.[2017·广东]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造成“南橘北枳”的现象的生态因素是温度B.沙漠中生活的生物很少,主要受水分的影响C.“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8.[2017·福建]玉米地里,玉米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B.寄生C.共生D.竞争9.[2017·成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A.竞争关系B.寄生关系C.捕食关系D.共生关系10.[2017·桐城]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蚯蚓数量光照条件温度土壤20只阴暗适宜一层湿土20只明亮适宜一层干土A.蚯蚓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11.[2017·盐城]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气候湿润、降雨量多,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生存C.生物只能适应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12.[2017·赤峰]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导致许多人患病。
【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方案(2)认识生物及其环境课件(含答案)

实验探究
考向探究
第2课时┃ 认识生物及其环境 (3)生物因素中的寄生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捕食 ①________: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 现象,如猎豹与羚羊。 竞争 :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 ②________ 源、空间和配偶等,如杂草与水稻。 共生 :是指两种生物生存在一起,相互依赖, ③________ 彼此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第2课时
认识生物及其 环境
第2课时┃ 认识生物及其环境
考 点 聚 焦
光合 营养 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绿色植物能通过________作用 制造出有机物——自养;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通过捕食其 他动植物获取有机物——异养,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_______ 2.生物能进行__________ 氧气 , 二氧化碳 ,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呼出_________
考点聚焦
实验探究
考向探究
第2课时┃ 认识生物及其环境
【甄别判断】 1.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的呼吸都需要氧气。 3.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4.生物都能繁殖。
(× (× ( (×
) ) ) )
√
考点聚焦
实验探究
考向探究
第2课时┃ 认识生物及其环境 考点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 生态因素 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________,它包括非生物 光、温度、水 等 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______ 捕食、______ 竞争、 _______ 等。 合作 和_______ 寄生
2018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北京市2018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生 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45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2.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活在水中 B .由一个细胞构成C .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 .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3.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气孔——叶表皮 B .观察子房——雄蕊 C .观察根毛——根尖D .观察子叶——种子4.关于“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B .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 C .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D .能观察到细胞壁5.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 A .精子B .卵细胞C .受精卵D .婴儿6.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
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B .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 .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D .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7.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手腕屈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B .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C .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D .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8.深圳的国家基因库中,储存有不同生物的基因样本超过1000万份。
(完整版)2018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题、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题、答案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0道小题,满分45分。
考试时间:与化学合计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在水中B.由一个细胞构成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3.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A.观察气孔一一叶表皮B.观察子房——雄蕊C.观察根毛——根尖D.观察子叶——种子4.关于“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B.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C.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D.能观察到细胞壁5.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婴儿生物试卷第1页(共66.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
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B.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D.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7.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手腕屈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B.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D.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8.深圳的国家基因库中,储存有不同生物的基因样本超过1000万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C.基因库中储存的基因都相同D.建立基因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9.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男性产生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B.女性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C.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D.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1:110.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A.生物的遗传B.生物的变异C.生物的生长D.生物的发育11.下列获得新植株的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小麦种子繁殖B.苹果和梨嫁接C.马铃薯块茎繁殖D.月季枝条扦插12.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鹊鹉学舌B.喜鹊筑果C.孔雀开屏D.雄鸡报晓13.节肢动物鳃的进化如下图。
北京中考知识点专题汇编中考专题生物 第1讲 认识生物及其环境含答案

专题1 认识生物及其环境2018东城一模(选择题2)1、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
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 阳光B. 水分C. 空气D. 温度2018东城二模(非选题16)1、河蟹,俗称“大闸蟹”,肉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是大家喜爱的佳肴,养殖河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蟹塘中种植的水草既能作为河蟹的食物,还可以为河蟹提供遮蔽的环境。
(1)蟹塘中种植水草供河蟹采食,河蟹与水草的关系是________。
(2)河蟹是节肢动物,体表有__________。
河蟹蜕皮时,可以隐蔽在水草中躲避敌害。
(3)当蟹塘的水草种植过密时,水草产生的氧气没有增加,反而通过___________消耗了更多的氧气,导致水体含氧量降低。
另外,被螃蟹夹断的水草茎叶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容易败坏水质,进而导致河蟹的死亡。
这些微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
2018西城一模(选择题10)1、寒假中,小明玩了一款名叫《旅行青蛙》的游戏,他把其中经常出现的动物乌龟、仓鼠、青蛙归为一类,蜗牛、蜜蜂、蚂蚁归为一类。
他分类的依据是A.生物的生活环境B.生物的形态结构C.生物的数量多少D.生物的繁殖方式2018西城二模(非选题16)1、16(6分).2018年4月3日,来自北京南海子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的47只麋鹿被野外放归鄱阳湖湿地公园,鄱阳湖区消失已久的麋鹿重新出现。
(1)麋鹿俗称“四不像”,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放归前给麋鹿群中的部分个体戴上卫星定位项圈,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研究麋鹿群体的活动范围与行为习惯,其中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2)鄱阳湖也是白鹤的越冬栖息地。
麋鹿和白鹤都喜食湿地植物芦苇,它们之间为_______关系。
作为消费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_____和能量流动。
(3)鄱阳湖滩地中腐生细菌和真菌丰富,它们利用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进行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二生物与环境
课时训练(二)认识生物及其环境
基础达标
1.[2017·海南]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电脑病毒
C.鹅卵石
D.珊瑚虫
2.[2017·广东]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
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葵花朵朵向太阳
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3.[2016·潍坊]种植在同一片田地内的玉米,其形态结构基本一样,但由于水肥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玉米有高有矮,这说明生物体( )
A.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B.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C.能够生长和发育
D.能够繁殖后代
4.[2017·衡阳]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
C.蘑菇从小长大
D.雏鸡破壳而出
5.[2017·贵港]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6.[2017·桐城]迎春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在秋风中盛开。
形成这种现象的生态学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7.[2017·广东]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A.造成“南橘北枳”的现象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B.沙漠中生活的生物很少,主要受水分的影响
C.“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8.[2017·福建]玉米地里,玉米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B.寄生 C.共生 D.竞争
9.[2017·成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竞争关系 B.寄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10.[2017·桐城]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A.蚯蚓数量 B.光照条件
C.温度 D.土壤
11.[2017·盐城]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气候湿润、降雨量多,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C.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12.[2017·赤峰]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导致许多人患病。
这一事例说明( )
A.环境能影响生物 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环境
13.[2017·海南]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4.[2017·南充]近年来,各地通过大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改造措施,大大增加了各地的植被覆盖面积,不仅发展了旅游经济,也增进了人们的健康。
以上事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能力提升
15.[2016·菏泽]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的是( )
A.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生物能影响环境——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C.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
D.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随汗液排出
16.[2016·桐城]黄山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黄山松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
影响黄山松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17.[2016·石家庄]下列现象之间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猎豹与斑马
B.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C.草原上的牛和羊
D.猪和猪肉绦虫
18.[2017·济宁]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济宁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
这种现象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19.[2017·泰安]下表为某国家两个品种松鼠的具体信息。
分析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灰松鼠的体重通常比红松鼠重,是因为灰松鼠的食物种类多
B.灰松鼠种群增大,可能是因为灰松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C.灰松鼠种群增大,可能是因为灰松鼠的生殖能力强、食物种类多
D.灰松鼠种群增大,红松鼠种群减小,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0.[2017·呼和浩特]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
C.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
D.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21.[2017·遂宁]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
B.光照会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小麦喜欢生活在光照充足处,而人参喜欢生活在阴暗处
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
22.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兴趣班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图K2-1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K2-1
(1)图甲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对照组应是________组,图中的大圈代表圆形纸盒,其中的A 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而B区面积应分成________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
(2)当图甲的A区放入20只鼠妇后,图乙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________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________值。
实验研究的鼠妇生活习性是自然界长期对鼠妇__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珊瑚虫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A
3.B [解析] 亲子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属于遗传和变异。
4.B [解析] 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蘑菇从小长大体现了生物能生长;雏鸡破壳而出体现了生物能繁殖。
5.A [解析] 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6.A [解析] 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因此迎春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在秋天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光照不同造成的。
7.C
8.D [解析] 玉米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因此玉米与杂草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9.C
10.D [解析]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对照实验中要控制单一变量。
除光照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11.D [解析] 植物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大降雨,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12.A
13.B [解析] “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河水开始变暖,藻类生长繁殖,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对生物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14.D
15.B [解析] 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16.D
17.B [解析] 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无机盐,所以是共生关系。
18.A 19.B 20.D
21.C [解析]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脂肪厚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是对环境的适应;人参喜欢生活在阴暗处,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生物间的关系是捕食。
22.(1)丁 4 (2)8 (3)平均选择
[解析] (1)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环境条件都应该相同,所用实验材料及其数量也应该相同。
图甲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丁组的环境适合鼠妇生活,因此对照组应是丁组,而B区面积应分成4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
(2)图乙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8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3)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使结论更准确。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鼠妇生活习性是自然界长期对鼠妇自然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