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培训: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编排与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培训: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编排与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培训: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编排与教学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选编情况1.“选什么”的问题全套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共选编了112首古诗词,14篇文言文。

首先,教材编写时参考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推荐篇目。

在课程标准推荐的75首之外,教材中还选入了37首古诗词,以及14篇文言文。

在挑选篇目时,我们首要考虑的是作家作品的经典性和丰富性:一是作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否具有足够高的地位,能够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二是作品是否有足够广泛的知名度;三是所选篇目是否能够尽量覆盖古代文学中的几大重要主题、是否能尽量涵盖各类文献。

、其次,难度上要符合小学阶段的学习水平。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佳作远远不止一百余篇,但有些可能不太适合在小学阶段重点学习。

对难度稍高的作品,会在学习要求上适当控制难度。

最后,还要考虑与单元人文主题的匹配。

2.“怎么编”的问题统编教材中对古诗文的编排,主要体现在两个板块中,一是课文,二是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

从数量上看,古诗词方面,“日积月累”编排了40首,课文中则一共编排了72首(其中1首是课后题材料)。

文言文方面,14篇都编排在课文中。

从体裁上看,小学阶段,古诗以短小精炼的五绝、七绝为主体,随着年段的上升逐渐出现词、律诗、乐府诗等。

文言文则以简短的叙事性文本为开端,逐渐上升到不仅有故事、还带有一定议论性的作品。

从体例上看,一方面是课文的编排,考虑到古诗文的特殊性,编排课文时主要是关注与单元人文主题的配合,而不是完全紧密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中如果遇到一些不能和语文要素完全契合的,就不必强行去寻找联系。

另一方面是注释的编排,低年段的古诗文课文是没有注释的,从三年级开始提供注释,而“日积月累”板块则是一至六年级均没有注释,这一安排也是与不同年段、不同板块的教学目标相关联的。

二、古诗文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 关于文字版本统编教材中的古诗文,基本以目前学界较为权威的文献版本为参考和依据,同时也兼顾大众长期以来形成的既有常识。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分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分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于2017年在全国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已经实现了全学段覆盖。

根据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相关要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词的编选,数量上达到112首之多,不仅远远超过原人教版,而且比课标要求的75首,还多出37首。

除了数量上的增加,统编教材在古诗词选编及教学设计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导向,这些变化主要是教学栏目设计的完善、诗词主题突出儿童化倾向,新诗编选等三个方面,体现出小学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1栏目设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采取了分层次、分学段的编选原则,依据学段和教学栏目,设计古诗词教学。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各学段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小学低年级,1-2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小学高年级,3-6学段,则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规定了不同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指出“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侧重于诵读、积累,对于刚刚接触诗词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诗歌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诗词大意和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与音韵之美,提升对诗词的感悟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为初中段较为深入、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

据此,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112首古诗词分别编排在两个教学栏目中,一是作为课文出现,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设置简单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诗词基本内容;二是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作为学习资料,意在使学生接触更多古诗词。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与使用研究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与使用研究

总之,从儿童本位的视角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选编已经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希望未来的教材编写能够更加学生的个性化需 求和全面发展,让古诗文教育成为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财富。
感谢观看
5、《观书有感·其一》: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作的一首哲理诗,以池塘为喻, 阐述了做学问的道理。该诗意境高远,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三、教学方法
针对古诗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提出了一些 有效的教学方法:
1、重视诵读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让学生 逐渐熟悉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提高对古诗文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 的选编特点
1、选文广泛,内容丰富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选编广泛,涵盖了各个时期、各种题材和流派 的作品。这些古诗文既包括《登鹳雀楼》、《江雪》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一 些较为生僻但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如《好了歌注》、《人间词话》等。丰富的 选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多样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静夜思》:唐朝李白所作的五言绝句,描绘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在静夜 中思念家乡的情景。该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 恋之情。
2、《登鹳雀楼》:唐朝王之涣所作的五言绝句,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 远眺的情景。该诗意境深远,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 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总之,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古诗文选编和使用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策略, 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合 理的选编和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 髓,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更加 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自信的新一代中国人做出积极 的贡献。

基于核心素养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的选编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的选编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的选编分析——以一年级古诗词选编为例摘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展现语文核心素养是当今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要趋势,与此同时,国务院对教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继承“三维目标”的基础上也有了质的飞跃,他将目光投向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提出培养学生的品质与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于是,部编版教材应运而生。

本篇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对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了着重地分析,从古诗词中探寻核心素养的踪迹。

整篇论文的框架以一年级为例,首先阐明古诗词在部编版教材中的选编依据,进而分析基于核心素养下部编版古诗词的选编特点,从古诗词的内容特点以及结构特点展开,最后从教师对部编版教材的使用感受的访谈中分析部编版语文教材依旧没有做到完美的预想原因,包括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比例失衡、古诗词编排系统尚缺乏规划性等原因,从而把握古诗词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整体价值取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An analysis of the se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ancient poetry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 based on the core quality ———Taking a primary school in Sucheng District of Suqian City as an exampleAbstract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core quality of Chinese with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is the main trend of compiling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The Ministry edi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came into being, and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focused on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subject core literacy" has made a qualitative leap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ree-dimensional goal". It puts forward to cultivate students' quality and abil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tex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to analyze the ancient sayings in teaching materials by the Chinese Department of primary school, and to explore the trace of the core literacy from the ancient poetry. Taking the first grad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and compilation.The application of ancient poetry in the Department textbook, and then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ancient poetry, including the quantity arrangement of ancient poetry with different themes, the column arrangement of ancient poetry, the selection of exercises after class, etc. Finally, it analyzes that the departmental edition Chinese textbooks are still not perfect in advance from the interview of teachers with the use experience of the departmental edition textbooks Think about the reasons, including the compilation team is not large enough,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s not high, so as to grasp the overall value orientation of ancient poetry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re literacy department compiles ancient poetr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a form of pre-tang poetry引言 (1)(一)问题提出 (1)(二)研究意义 (2)(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2)(四)研究方法 (6)(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7)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的选编依据 (8)(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8)(二) 古典诗文的特征 (8)(三) 部编版教材的编写要求 (8)(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特征 (8)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选编特点 (9)(一)古诗词选编的内容特点 (9)1、古诗词数量增长,注重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 (9)2、古诗词主题丰富,注重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10)3、古诗词题材多样,重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 (10)(二)古诗词选编的结构特点 (11)1、编排主题突出,有机渗透 (11)2、插图设计丰富,意蕴无穷 (12)三、部编版小学教材古诗词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12)(一)调查设计 (12)(二)调查结果(节选部分) (13)四、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存在的问题 (16)(一)古诗词选编的内容的问题 (16)1、选编的古诗朝代及作者具有片面性 (16)2、选编的古诗体裁具有不平衡性 (16)(二)古诗词选编的结构问题 (17)1、古诗词的编排尚缺乏规划性 (17)2、古诗词的单元内容单元没有同步 (18)五、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的改进策略 (18)(一)不同的题材的古诗词的比例有待均衡 (18)(二)各朝代的诗文教育比例需要合理化 (18)(三)教科书中古诗词的分布要有规划性 (19)(四)教科书中的古诗词的文化意蕴要高 (19)结语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编排与教学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编排与教学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编排与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编排与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杨祎广义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将古诗文、古典名著、蒙学读物、古代寓言、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故事、介绍古代优秀科技文化成果的文章,以及汉字文化、节日礼俗、名言警句、对联俗语、文化常识等内容,有机编排进课文、日积月累以及综合性学习活动、书写提示、阅读链接等不同板块中,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综合性编排,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沛的传统文化养分。

其中,古诗词和文言文无疑是分量最重、最具代表性的。

统编教材在课程标准推荐的75首古诗词之外,还选入了37首,共计112首;文言文一共安排了14篇。

这些篇目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价值,相关的教学策略也值得一线教师深入思考。

一、统编教材中古诗文的选编特点(一)选文首重经典性教材中的古诗文,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均以经典性为首要考的因素。

教材的选文,源于经、史、子、集四部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囊括了咏物、咏史言志、抒怀、边塞、田园、山水、送别、思乡等创作类别,并从中着意选取历代的名家名作,如李白、杜甫、王维、苏轼、杨万里、辛弃疾等人的代表作品。

综观教材中的古诗文,均是在文学史上广受好评的典范之作。

对处于义务教育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从阅读这些经典诗文起步,有利于他们迅速提升审美品位。

(二)凸显育人价值首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所在。

学习经典的古诗文,其显著意义在于能让学生直观地接触这些文化符号,然后通过朗读,背、理解,逐渐产生亲切感,并自然而然地与自己的民族身份建立起联结,在情感上增进认同,继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最终真正地把中华民族的独有的文化记忆代代传承下去。

其次,统编教材格外注重通过古诗文来透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例如,有些作品包含家国情怀,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些作品是作者自述对高洁品质的赞赏与追求,能够引导学生向往高尚的情操,在个人修养方面增进认识;有些作品在书写山水田园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长期存在的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有的作品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体现出古人的思,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分析

-032-2023年第27期(总第367期)课堂古诗词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注重韵律和格式,其音韵优美、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意境深邃且历史悠久,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发展至今,古诗词依旧在语文教学中拥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因此,不管是立足历史视角还是现实视角,研究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尤为重要。

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用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例,目前小学1—6年级语文教材中共有112首古诗词,基本涵盖了唐、宋、明、清等朝代30多位诗人的作品,这些古诗词有的托物言志,有的说事明理,有的写景抒情……整体来说,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既能引领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储备,还能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锻炼记忆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可以促进自身记忆在质与量方面的发展。

小学生理解和背诵古诗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记忆力,而良好的记忆力反过来也有助于小学生背诵更多的古诗词,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需要结合不同难度和内容的作品,循序渐进地为各个学段的小学生提供指导,使他们能够逐步诵读、理解古诗,并培养对古诗词的热爱。

(二)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特点古诗词属于韵文的一种。

韵文是一种注重押韵和格律的文体,兼具美感与韵律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词具有简短、明快的特征,相较于现代文,更贴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很难将诗歌的内容理解透彻,但是可以先将富有韵律的音调牢记于心。

许多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仍然会记得低年级时所学过的古诗词,此外,很多小学生对于参与古诗词背诵大赛十分积极,可见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浅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浅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浅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一、统编教材古诗文的编排特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选编了112首古诗词和14篇文言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

围绕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古诗文的数量、篇幅、体裁、难度等各方面因素,体现出小学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1.数量和篇幅随年段递增。

古诗词方面,一至六年级均安排了古诗词作为课文学习。

其中一年级上册6首,一年级下册7首;二年级上、下册都是7首;三年级上、下册都是9首;四年级上、下册也分别是9首;五上11首、五下10首;六上11首、六下安排了“古诗词诵读”板块,共10首。

文言文方面,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文言文课文,三年级每学期各一篇,四至六年级每学期各两篇。

随着数量的递增,古诗文的篇幅也随年段的上升逐渐增加。

2.出现方式不同。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112首古诗词分别编排在两个教学栏目中,一是作为课文出现,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设置简单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诗词基本内容;二是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作为学习资料,意在使学生接触更多古诗词。

小学阶段新增的古诗则均匀地分布于这两个教学栏目中。

也有附在教材后面作为选读存在,用于拓展延伸,比如四上《观潮》后的《浪淘沙》。

3..体裁和表现内容逐渐丰富。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古诗以短小精炼的五绝、七绝为主体,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同时随着年段的上升,中年段开始出现词这一体裁,高年段开始出现律诗、乐府诗、《诗经》等稍长、稍难的篇目。

有《三字经》,有《笠翁对韵》,有汉乐府,唐诗宋词更不必说。

其次表现内容更加丰富,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有表达爱国之情的,有体现友谊的,有传递学习技巧的。

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哲理诗、传统节日诗、状物写景诗都有涉及。

文言文则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简短的叙事性文本作为开端,逐渐上升到不仅有故事、还带有一定议论性的作品。

;有的选自《世说新语》,有的选自《晋书》,有的选自《韩非子》,有的选自《论语》,等等。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古诗词选编分析——基于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古诗词选编分析——基于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古诗词选编分析——基于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历朝历代先贤的文采与智慧。

本论文主要将统编版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中古诗词的选文和编排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选择了数量、朝代范围、题材等方面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中的古诗词选编更凸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贴近学生生活,聚焦学生思维,由浅入深,层层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古诗词选编;教材分析古诗词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自信不可缺少的一环。

古诗词的学习,有利于小学生了解民族发展历程,学习民族优秀文化,学好古诗文是浸润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章梳理了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中古诗词的选文和编排特点,为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提供参考。

本文将从选文和编排两个角度,对两版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量化比较,通过数量结果的分析,梳理出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古诗词选编的具体调整,以及其选编特点。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古诗词的选文变化本文从数量、朝代、体裁和题材四个方面,对两版教材中的古诗词选文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古诗词的选文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文比重上升“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古诗词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选文篇目的大量增加,根据数据统计和比较,它与200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的古诗词数量分别在文章总数中的占比情况具体如下表:通过上表可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古诗词的选文总数比2001年“人教版”增加了8篇,“统编版”教材中古诗词选文比重大幅增加至25.35%,充分体现了统编版教材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选文朝代范围扩大根据我国古代朝代的更迭和发展顺序,笔者分别对“统编版”和“人教版”三年级两版教材中古诗词作者所在的朝代进行了统计与比较。

由上表对比可知,两版教材所选古诗词大部分集中在唐朝,但统编版在古诗词选文方面进行了部分调整,统编版所选古诗词的朝代范围较人教版有所扩大,如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所见》选自清代的袁枚,这使整个诗歌的朝代往后推至清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分析
摘要: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及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诗词教学栏目设计特色、古诗词主题的突出特点、入选大量新诗等内容,总结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古诗词选编及教学设计上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于2017年在全国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已经实现了全学段覆盖。

根据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相关要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词的编选,数量上达到112首之多,不仅远远超过原人教版,而且比课标要求的75首,还多出37首。

除了数量上的增加,统编教材在古诗词选编及教学设计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导向,这些变化主要是教学栏目设计的完善、诗词主题突出儿童化倾向,新诗编选等三个方面,体现出小学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1栏目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采取了分层次、分学段的编选原则,依据学段和教学栏目,设计古诗词教学。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各学段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小学低年级,1-2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小学高年级,3-6学段,则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规定了不同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指出“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侧重于诵读、积累,对于刚刚接触诗词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诗歌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诗词大意和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与音韵之美,提升对诗词的感悟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为初中段较为深入、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

据此,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112首古诗词分别编排在两个教学栏目中,一是作为课文出现,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设置简单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诗词
基本内容;二是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作为学习资料,意在使学生接触更多古诗词。

小学阶段新增的古诗则均匀地分布于这两个教学栏目中。

小学一二年级只编入一部分内容浅近、生动活泼的古诗,如《咏鹅》《画》《风》等,使低年级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近亲古诗,想象古诗中的画面,感受诗词之美。

小学三到六年级则在助读系统和课后习题上做一些稍微复杂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学习古诗,了解与其相关的知识,比如“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说说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诗词中“涉及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这些习题的设计分别从景物描写、情感表达、古代文化常识等角度出发,有助于高年级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词内容。

2诗词主题突出儿童化、形象化
除了分层分学段教学,统编教材古诗词选编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突出诗歌题材的儿童化和形象性,贴近儿童心理和儿童生活。

相较于原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儿童诗、谜语诗、咏物诗,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熟悉古诗,优化了古诗词的教学适应性。

教材编选诗词的儿童化倾向体现在:一是以儿童形象、儿童活动为题材的古诗,如《池上》《小儿垂钓》《村居》《所见》《稚子弄冰》等,这些古诗刻画了儿童的心理、动作、情态,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儿童形象活泼可爱、灵动有趣,与日常生活紧密贴合。

二是符合儿童思维和认知特点的形象性较强的古诗词的增选。

咏物诗和写景诗的选编,突出了古诗词的形象化和画面感,这些古诗语言清新明快,状物细腻逼真,易于小学生诵读和接受,有助于发展学生形象化思维,丰富儿童的想象力。

比如,《咏鹅》《画鸡》《蝉》《墨梅》《雪梅》《竹石》等。

最后,低学段编入的谜语诗也增加了语文教材的趣味性,比如《画》《风》,这两首诗是咏物诗,也可以看作是谜语诗,诗中并未直接出现“画”或“风”字,而是巧妙地通过自然风物的描绘,启发学生思考,猜测谜底,使古诗词学习更有乐趣。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编写应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相应,这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条件,原人教版教材诗词选编就倾向于低学段古诗的形象化和儿童化,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完善了这一设计,使古诗编选的儿童化主题更为凸显。

除了选用原人教版教材中已有的《咏鹅》《画鸡》《池上》等篇目,又发掘和新增了多首儿童诗、咏物诗,比如《稚子弄冰》《采莲曲》《蜂》等,这些古诗有益于学生亲近自然万物,了解传统文化,领略古典之美,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使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及传统文化教学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3选入了大量新诗
与原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共112首,增幅达到50%左右。

这些新增的诗词落实了《课标》与《纲要》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意见,也体现出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新趋向、新动态。

新选的古诗词有些与传统文化常识、传统节日习俗、古代神话传说相关。

在古诗词学习的同时,初步认知古代社会生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纲要》中强调小学低年级要“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古典诗词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了解古代社会及相关文化风习、生活方式等,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古典文化的审美教育,也是认识历史和社会的知识教育。

统编教材的新增古诗,如《寒食》《十五夜望月》《迢迢牵牛星》《采莲曲》《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等,都与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联系,其中《寒食》一诗描绘了唐代寒食节这天都城中的繁盛景象,寒食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十五夜望月》则描写了中秋赏月,思念亲人的情景;三年级上的《采莲曲》则与一年级上的《江南》一诗相对应,都涉及古代江南地区夏秋之交的采莲活动,《江南》描写了采莲时节热闹的劳动场面,《采莲曲》则写出了采莲女的秀美之态,意境悠远;而刘禹锡的《浪淘沙》则描摹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潮,写出了潮水壮阔汹涌的气势。

对小学生来说,诵读这些古诗将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方式。

另外,一些原来初中阶段的古诗词,在统编教材中也下降到小学高年级的诗词教学中,《山居秋暝》《大林寺桃花》《观书有感》(二首)以往一般是初中段教学内容,这次编入小学段,一方面提高了小学古诗教育的要求,增加了学习难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够较早的接触审美风格各异的古诗词,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比如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就是典型的说理性宋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比拟读书感受,说明深刻的哲理,将这两首诗编入五年级教材,可以使高年级学生较早的感知宋诗与唐诗迥异的风格,为初中学习较为复杂的古诗打下基础。

最后,统编教材还增加了一些咏物诗、写景诗,丰富了原人教版的教学内容,比如《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从军行》(王昌龄)《竹枝词》(刘禹锡)《鸟鸣涧》等。

对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学习来说,增加了近50%的学习量,容易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提升诗词学习的水平和效率,在教学中应遵照分学段分层次的原则,以积累、诵读,培养学生对古诗的亲切感为主,对诗词大意要概括性地理解,对诗歌背景、艺术特征等较复杂的内容则不作要求。

总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设计的特点在于:诗歌编选层次性清晰,诗歌主题突出儿童化和形象化,新增古诗使
语文教材的古诗词教学更具体系性,同时古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更为灵活。

学生学习以诵读、积累为主,领会古诗词意蕴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感受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10,13.
[2]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
作者:曹莹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