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
细胞工程在制药方面的研究

科技风2021年2月理论研究DOI:10.19392/ki.1671-7341.202105082细胞工程在制药方面的研究李从林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武汉431700摘要:细胞工程在医药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医药研发中细胞工程为以生物制药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多的理论与技术支持,促进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总结了细胞工程中关于动物细胞工程与植物细胞工程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未来细胞工程应用在制药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转基因一、历史沿革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细胞水平上对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和分子水平上的基因改造。
⑴现今当生命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飞速发展后,细胞工程中以细胞培养为主的技术手段日益成熟。
特别是动物细胞的培养研究有相当可观的效果,其应用发展前景有无限的未来。
以细胞工程制药技术为例,细胞工程制药技术是在制药工业的基础上以细胞工程技术来进行药物的开发、研究与生产。
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基础单位,依据人类的利益与需求,使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技术,对细胞进行某个方向的设计与操作以改变该种细胞的遗传特性,使其之前的能力退化或加强以及达到增加或减少某一特定产物,使该细胞在离体环境下大量培养增殖,并生产为人类使用的产品的一门技术和应用科学。
它分为上游工程与下游工程、细胞培养、细胞遗传操作与细胞保藏为上游,将转化好的细胞用以生产实践中进行生产的过程为下游,现今细胞工程主要的技术领域有细胞器特别是细胞核移植技术、转基因技术染色体改造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和细胞大量培养技术等。
二、现状(一)动物细胞工程研究现状(1)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是指使用人工或自然发生的使两个以及多个不同细胞互相融合,成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常被用来进行单克隆抗体的生产,生成新的融合物种,或者产生新的细胞系等。
细胞融合是我国目前动物细胞工程研究中最成熟的技术。
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地位研究

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地位研究作者:陈梦菲来源:《祖国》2020年第05期摘要:生物制药是指通过对生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来治疗疾病,细胞工程则是生物制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指在动物细胞的基础上进行体外培养来扩增和生产出生物产品,或将其用来发现与测试新药。
这种快速培养细胞的方法给生物制药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生物制药的全面发展。
本文综述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地位,以期为其在生物制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依据。
关键词:细胞工程; ;生物制药; ;体外培养在医疗技术和生物工程的不断发展下,生物制药也在我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
根据当前已有的文献研究显示,全球一半以上的药品都用到了生物制药的技术,最明显的就是有着强效消炎功效的抗生素。
此外,生物制药的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在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越发多的见到了生物制药的身影。
从2010年开始至今,我国生物制药的销售额每年都在稳步提升,说明生物制药的规模在不断壮大。
而细胞工程是生物制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制药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生物工程的支持。
本文重点研究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地位,为促进生物制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
一、什么是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生物制药的重要分支,是指在应用中结合细胞、分子、发育及遗传生物学等理论,根据实际需求在动物或植物细胞组织上重新进行培养,制成新的制藥产品[1]。
对细胞工程的研究主要涵盖了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移植、染色体细胞以及转基因生物等多项内容,其在生物制药实际生产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二、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具体应用目前生物制药中很多药品都依赖于细胞工程的支持,如抗生素、疫苗等,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下文中,将提到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具体应用。
(一)细胞级微粉碎加工技术细胞级微粉碎加工技术是基于微粉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以植物细胞为例,在植物细胞里含有大量的有益成分,利用细胞工程技术来让带有有益成分的细胞大量繁殖。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导语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一种利用动物细胞进行生物制药的技术。
该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原理、应用和前景。
一、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原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利用动物细胞系统表达和生产药物的一种技术。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动物细胞培养: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细胞系,并进行培养。
常见的动物细胞系包括CHO细胞、HEK293细胞等。
细胞培养的条件包括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
2.基因克隆和转染:将药物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导入到动物细胞中,使其具有产生目标药物的能力。
转染的方式包括质粒转染、病毒转染等。
3.细胞培养和增殖:转染后的细胞需要在培养条件下进行生长和增殖。
通常会添加适当的生长因子和培养基来促进细胞的生长。
4.产物分离和提纯:最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分离和提纯目标药物,可以使用离心、超滤、层析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二、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应用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为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其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蛋白质药物生产:利用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多种重要的蛋白质药物,如抗体、细胞因子等。
这些蛋白质药物在治疗癌症、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疫苗生产: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也可以用于疫苗的生产。
通过导入相应的病原体基因到动物细胞中,使其产生病原体相关的抗原,从而制备疫苗。
3.基因治疗: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
通过将目标基因导入到患者的细胞中,实现对基因相关疾病的治疗。
4.抗病毒药物:某些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生产。
通过将抗病毒基因导入到动物细胞中,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对抗病毒感染。
三、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前景随着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在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
以下是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一些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将变得更加成熟,能够更准确、高效地生产药物。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1161001413167 刘星星摘要: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动物细胞技术在生物制药工业方面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及其进展,包括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转基因动物技术和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动物细胞工程;生物制药;细胞融合;转基因动物;细胞培养2.传代细胞系(continuous cell lines,CCL)原代细胞经过传代筛选克隆,从多种细胞成分中挑选并纯化出某种具有一定特征的细胞株称为CCL。
许多CCL 建立于50年代,用它们来生产疫苗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动物的量,并且因为所用的细胞性质均一,通过体外大规模培养技术生产的疫苗可以保证质量,避免了动物个体差异产生的疫苗质量不稳定问题。
但 C C L 在生物学特性上与肿瘤细胞有许多相似之处, 有时是从肿瘤细胞衍生而来, 由于缺乏有效的科学手段来排除其潜在的致瘤性, 因而数十年间未允许 C C L 用于生产。
7 0 年代以后,大量研究工作证实了二倍体细胞的安全性, WI-38 是第一个生产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二倍体细胞系。
二倍体细胞系一般从动物胚胎组织中获取,有明显的贴壁和接触抑制特性,有正常细胞的核型,一般可传代培养 5 0 代,且无致瘤性,现在C C L 已被广泛用于人用治疗性药物的生产,但仍不是理想的生产细胞系。
表 1 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生产用动物细胞系。
3.工程细胞系工程细胞系是指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或细胞融合技术对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修饰改造或重组,获得具有稳定遗传的独特性状的细胞系。
用于构建工程细胞的动物细胞有BHK-21、CHO-dhfr、Namalwa、Vero、SP2/0、Sf-9 等细胞系[1-2]。
SP2/0 - A g 1 4 工程细胞系是通过融合的方法,从抗羊红细胞活性的 B A L B / c 的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系P 3 X 6 3 A g 8 融合杂交瘤SP2/NL-Ag 亚克隆中分离获得,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2]。
动物细胞工程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 动物细胞工程概述 •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 动物细胞基因工程技术 • 动物克隆技术 • 动物细胞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动物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动物细胞工程概述
01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动物细胞工程是一门以动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 遗传操作及生物工程制品生产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动物细胞工程在医
06
学领域的应用
疫苗生产与疾病治疗
疫苗生产
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病毒疫苗,如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等,通过细胞培养扩增病 毒,然后灭活或提取病毒抗原制备疫苗。
疾病治疗
动物细胞工程可用于生产治疗性蛋白,如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等,用于治疗癌症、自 身免疫性疾病等。
组织工程和再生核移植技术原理及操作步骤
原理
核移植技术是将一个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核,通过显微操 作技术移植到一个已经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使这个重 组细胞发育成一个与供体细胞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
1. 选择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
供体细胞一般选择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以保持其正常 的二倍体核型;受体细胞一般选择去核的卵母细胞。
性物质;同时,胚胎干细胞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领域。
克隆动物的生产与伦理问题
克隆动物的生产
通过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可以生产出与供体细胞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克隆动物。目前已经有多 种哺乳动物被成功克隆,如绵羊、牛、猪等。
伦理问题
克隆技术的出现引发了广泛的伦理争议。一方面,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生产优质肉用动物、濒危动物保 护等领域;另一方面,克隆技术也可能被用于复制人类等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因此,国际社会普遍 对克隆技术采取谨慎和限制的态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
生物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 2、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 与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相比,具有剪切力小, 混合均一,氧和营养的传递好,由于没有 了机械搅拌的结构,有利于设备的密封, 降低了造价。高径比一般在10:1左右。
• 3、中空纤维式生物反应器
• 下图是由数百乃至数千根中空纤维集束组成的 反应器,纤维的材料为聚砜或丙烯共聚物,纤 维壁厚为50~100m,呈多孔性,内层为超滤 膜,内腔直径为200 m,两端用环氧树脂等 材料将纤维粘和在一起,并使内腔开口于外加 的塑料圆筒,使形成两个隔开的腔。
• 灌流式操作在某些生物反应器中是唯一可行 的操作方式,如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固定 床或流化床式反应器、膜式生物反应器等。 在这些反应器中,细胞已被固定,在取出部 分条件培养基和补充新鲜培养基和补充新鲜 培养基时,细胞基本上都被保留反应器中, 故采用该操作不存在困难。
• 但在微载体培养、悬浮培养和结团培养中,就存 在一个如何使条件培养基和细胞、载体分离的问 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有与旋转 轴连在一起的滤网、有专门用于悬浮细胞的中空 纤维分离器、超声波分离器和靠微载体自重沉降 分离的上细下粗的排液柱以及靠离心分离的专用 离心机等。
检测: 光学显微镜检查; 荧 光 显 微 镜 下 观 察 : 荧 光 染 料 ( Hoechst , Hoechst/PI, 丫啶橙/溴化乙锭)对细胞染色 细胞流式分析:检测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凋亡的主要生化特征是激活一种Ca2+/Mg2+依赖型 的核酸内切酶,将核DNA切割成200 bp或更大的 片断。而坏死细胞不会出现DNA断裂片段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凋亡是很普遍的现象, 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发生。
细胞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细胞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细胞工程技术是一种操纵细胞的方法,可以对细胞进行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等高效的调控和改造。
细胞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最重要、最具前景的领域之一。
目前,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发酵工业扩展到生物医药、环境保护、食品科学等众多领域。
在生物医药领域,基因编辑技术是最热门的细胞工程技术之一。
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剪切特定的DNA序列,精确地改变细胞内的基因结构。
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如锌指核酸酶)虽然可以实现精细的基因修改,但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例如低效和不可逆性等。
相比之下,CRISPR-Cas9技术则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快的操作速度和更广的适用范围。
CRISPR-Cas9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疗法、疾病诊断、药物筛选等领域。
除了基因编辑技术外,细胞工程技术还可以利用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等手段,调节细胞生理过程,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
代谢工程是指改变细胞代谢途径和调节相关基因表达,以达到特定代谢产物的高效产生。
例如,利用代谢工程,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部代谢通路,使植物来源的生物碱秦艽碱在微生物中高效产生。
此外,克隆选择技术也是生物制药领域中常用的细胞工程技术。
该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筛选出合适的细胞系,以便进行更准确的药物开发和生产。
在环境保护领域,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快速识别分离和利用微生物的潜力,以及利用细菌分解污染物,减轻环境污染。
例如,最近在生物降解领域广受关注的是基于人造合成生物学概念而制造的人造群体。
这种人造群体可以在严格的控制下实现有效的生物降解过程,并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在食品科学领域,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细胞工程技术也开始走进食品加工行业。
目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生产大豆、玉米等作物,可以减轻耕地对农民和环境的压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对已改变基因组的作物进行充分的食品安全评价,以确保改变后的基因组没有副作用并且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它将生物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紧密结合,通过在体外培养细胞,为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应用于制备生物制品、肿瘤细胞的研究、人类基因细胞的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简要介绍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1.药品制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量生产生物制品。
进一步改善生产过程、增加新药种类。
目前这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疫苗、抗体、蛋白质、细胞因子等生物制品的生产。
这些药品都是基于细胞工程生产,通过对细胞表达系统和蛋白质的设计改进和优化,使得药品的纯度和活性更高。
2.肿瘤细胞研究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癌症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因为这个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实验环境,研究癌症发展过程的底物。
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培养肿瘤细胞通过再生能力、转移能力等从细胞水平研究这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从而寻找针对癌症的新治疗方法。
3.基因治疗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已成为基因治疗的重要平台。
目前的细胞工程技术已经可以改变生物体内的细胞基因等DNA部位的序列,重构细胞的表达系统。
利用这一技术不仅可以添加或缺失某些基因,还可以创造一些新组合的DNA序列,从而生产出一些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历程道林·加德纳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先驱之一,他在1903年成功培养了脐带血细胞。
在20世纪的50年代,人类细胞开始得到更多的研究,成功地通过培养细胞获得大量人类组织、器官样细胞及其基础培育液有了很大提升。
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材料的出现,使得细胞培育和研究更切实可行,加速了动物细胞培养领域的发展。
1960s年代,一些新的培养技术出现,例如立即培养、减少培养液中营养元素的使用等。
这些技术提高了人类细胞的生长速度和生存率,也为如今更加高级的领域提供了基础。
面膜,化妆品等美容产品近年来爆发性的增长,也使得随着技术的发展,细胞培育技术也普及到了美容细节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工 业 技 术
1 1 3 1 ;2 0 0 5 年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济普霖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人乳铁蛋白 和人乳清白蛋白转基因奶牛均获得高效表 达,含量分别达到 3.4 克 / 升和 1.5 克 / 升, 标志了我国首次获得可商业化生产的动物 乳腺生物反应器重组人类蛋白[ 1 5 - 1 6 ] 。目前科 学家们正在加紧开展重组蛋白纯化、临床 前试验和临床试验等研究,力争早日实现 我国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药技术产业化。 2.3 细胞核移植技术
目前用于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反 应器有机械搅拌式、气升式、中空纤维式、 回转生物反应器等。国外占主流优势的是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为提高细胞 的产率,可采用流加或灌注培养及微载体 培养等相关技术[20-21]。美国 Genentech 公 司使用 C H O 细胞以 1 2 , 0 0 0 L 搅拌式生物反 应器培养槽生产 t - P A 重组蛋白以及治疗 癌症的生物药物。美国 G i b c o 公司建立的 流加悬浮培养 rCHO 表达 r β Gal 系统,采 用化学修饰的无蛋白 C H O 细胞培养基并增 加 T C A 循环,生物反应器中活细胞密度最 高可达 107cell/ml。国内第四军医大学采用 5L CelliGen 反应器连续灌注培养杂交瘤细 胞,培养第 9 天细胞密度达到 8 × 106 cells / m l 以上[22]。目前国内未见有万升级的生 物反应器用于生产的报道,同时我国有关 商品化大规模动物细胞反应器产品还处于
科技资讯 2007 NO.14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空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现有生物反应器 设计或设计新型的生物反应器。
3 发展前景
根据我国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现状, 今后应该将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 1 ) 建立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技术平 台。该技术是转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 体及疫苗等产品的关键技术,主要由以下 几个要素构成:
前单克隆抗体技术已趋成熟,许多产品已 经进入产业化的生产阶段。
此外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生产各种 免疫疫苗,肿瘤细胞 / 树突状细胞融合疫 苗是近年来国内外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的热点, 在各种动物模型及病人身上观察 到肿瘤的消退[9-11]。A v i g a n 等将乳腺癌或 肾癌病人的自体癌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在含 有人粒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 素 - 4 的自体血清中培养,加入聚乙二醇使 两种细胞产生融合, 融合细胞疫苗能使肿 瘤消退[ 1 0 ] ,显示其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良 好的应用前景。 2.2 转基因动物
据美国遗传学会预测,到 2 0 1 0 年,所 有基因工程药物中利用动物乳房生物反应 器生产的份额将高达 9 5 %。国外现已有数 十家以动物乳腺反应器为核心技术的公 司,可生产α 1 -抗胰蛋白酶、人红细胞 生成素、乳铁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人血 红蛋白及人凝血因子Ⅸ、Ⅷ和抗凝血酶 Ⅲ、血纤维蛋白原、t P A 等十余种稀有药 品,但只有为数极少的几种药用蛋白上 市。2 0 0 6 年 6 月,由美国 G e n z y m e 转基因 公司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个利用转基因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基因工程蛋白 药物棗重组人抗凝血酶Ⅲ(商品名: A T r y n 牋)已经获准上市[12]。
1 生产用动物细胞
目前用于生物制药的动物细胞有 4 类, 即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系、融合的或重 组的工程细胞系和转化细胞系。 1.1 原代细胞
原代细胞是直接取自动物组织器官, 经过粉碎消化而获得的细胞悬液。动物细 胞生产生物药品的早期,一般用原代培养 的细胞来生产疫苗,如鸡胚细胞、原代兔 肾细胞、鼠肾细胞、淋巴细胞等,Ender 最 先用原代培养的猴肾组织细胞来生产脊髓 灰质炎灭活疫苗。原代细胞增殖能力有 限,需要大量动物才能增加产量,费钱费 力,限制了它的应用。 1.2 传代细胞系(continuous cell lines,CCL)
工程细胞系是指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或 细胞融合技术对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
修饰改造或重组,获得具有稳定遗传的独 特性状的细胞系。用于构建工程细胞的动 物细胞有 BHK-21 、CHO-dhfr、Namalwa 、 Vero、S P 2 / 0 、S f - 9 等细胞系[1-2]。S P 2 / 0 - A g 1 4 工程细胞系是通过融合的方法, 从抗羊红细胞活性的 B A L B / c 的小鼠脾细 胞和骨髓瘤细胞系 P 3 X 6 3 A g 8 融合杂交瘤 S P 2 / N L - A g 亚克隆中分离获得,可用于 生产单克隆抗体[2]。目前用重组 D N A 技术 改造的 C H O 细胞生产干扰素、白介素、 E P O 、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以及其它各 种蛋白质类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上的 热销产品,但这些产品的生产规模普遍较 小( 大多为 5~5 0 升的小型培养罐) [5]。 1.4 转化细胞系
动物细胞的大规模高效培养技术是生 物制药的关键技术,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生 产生物产品已成为全球生物工业的主要支 柱。目前动物细胞培养生产较多的生物制 剂是蛋白和抗体,通常采用中国仓鼠的卵 巢细胞,事先将能产生某种蛋白质药品的 基因片段与仓鼠卵巢细胞的 D N A 融合.再 在培养液中大量培养它们、最后得到所需 药品。与微生物发酵法比,虽然产量相对 较低。但设备费用节省得多,如属于小品 种、小产品类生物工程产品,可采用此法。
科技资讯 2007 NO.14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
工 业 技 术
马瑞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杨凌 7 1 2 1 0 0 )
摘 要: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动物细胞技术在生物制药工业方面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及其
通过某个转化过程形成的,常由于染 色体断裂变成异倍体,失去正常细胞特 点,而获得无限增殖能力。转化细胞系具 有长期培养,倍增时间短,对培养条件和 生长因子等要求较低的特点,适于大规模 工业化生产。在生物制药中,可通过改造 宿主细胞特性,如延长细胞周期.提高工 程细胞原始表达水平等来提高药物的产 量。李红艳等研究空间环境对 CHO(dhfr ) 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诱变 致生长减慢的细胞株有利于提高目的蛋白 的产量,为筛选优化的生物工程制药细胞 提供可能[3]。目前 c H o ( d h f r )作为重要的 基因表达受体细胞,已成功应用于表达促 红细胞生成素( E P O )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等生物制药领域[4-5]。
2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
2.1 细胞融合 细胞融பைடு நூலகம்指在诱导剂或促融剂作用
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源细胞或原生质 体相互接触,进而发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 的现象。细胞融合技术作为细胞工程的核 心基础技术之一,不仅在农业、工业的应 用领域不断扩大,而且在医药领域也取得 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如单克隆抗体、疫 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在动物体细胞融合 技术的基础上 Kohler G 和 Milstein C 将能 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原代 B 淋巴细胞与肿瘤 细胞进行融合,创立了单克隆抗体制备的 方法[ 5 ] 。国内外已培育出了许多具有很高 实用价值的杂交瘤细胞株系,它们能分泌 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单克隆抗体,如甲 肝病毒、抗人 I g M 、抗人肝癌和肺癌、抗 M-CSFR(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 i n g 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受体)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等 [7-9]。目
我国自 1 9 9 8 年在国家“8 6 3 ”计划中 将“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作为重 大研究项目以来,也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 绩。1 9 9 6 年研制成功的能在乳腺中表达人 凝血因子、E P O 的转基因羊;1 9 9 8 年曾 溢滔等获得了能表达人血清白蛋白的转基 因奶牛; 2 0 0 0 年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兴绿 原生物技术中心合作,成功获得了我国首 例转有人 a l 一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转基因羊
原代细胞经过传代筛选克隆,从多种 细胞成分中挑选并纯化出某种具有一定特 征的细胞株称为 C C L 。许多 C C L 建立于 5 0 年代,用它们来生产疫苗不仅可以降低实 验动物的量,并且因为所用的细胞性质均 一,通过体外大规模培养技术生产的疫苗 可以保证质量,避免了动物个体差异产生 的疫苗质量不稳定问题。但 C C L 在生物学 特性上与肿瘤细胞有许多相似之处, 有时 是从肿瘤细胞衍生而来, 由于缺乏有效的 科学手段来排除其潜在的致瘤性, 因而数 十年间未允许 C C L 用于生产。7 0 年代以 后,大量研究工作证实了二倍体细胞的安 全性, W I - 3 8 是第一个生产脊髓灰质炎灭 活疫苗的二倍体细胞系。二倍体细胞系一 般从动物胚胎组织中获取,有明显的贴壁 和接触抑制特性,有正常细胞的核型,一 般可传代培养 5 0 代,且无致瘤性,现在 C C L 已被广泛用于人用治疗性药物的生 产,但仍不是理想的生产细胞系。表 1 列 出了一些常用的生产用动物细胞系。 1.3 工程细胞系
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反应器生产药用 或食品蛋白是生物制药领域近年来研究的 热点之一。因为乳腺是一个外分泌器官, 乳汁不进入体内循环,不会影响到转基因 动物本身的生理反应,从转基因动物的乳 汁中获取的目的基因产物,不但产量高、 易提纯,而且表达的蛋白经过了充分的修 饰加工,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因此又被 称为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所以用乳腺表 达人类所需蛋白基因的羊、牛等产量高的 动物就相当于一座药物工厂。2 0 世纪 8 0 年 代中期,英国科学家克拉克首先在鼠的乳 腺组织高效表达了人抗胰蛋白酶因子基 因,开创了研制动物乳房生物反应器的先 河[13-14]。
细胞核移植技术,是指将一个动物细 胞的细胞核移植至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产 生与供细胞核动物的遗传成份一样的动物 的技术。科学家们已经先后在绵羊、小鼠、 牛、猪、山羊等动物上获得胚胎细胞核移 植后代,目前,体细胞克隆也在牛、山羊、 小鼠等物种上均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