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离心 离子交换层析 凝胶过滤 亲和层析 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 透析 高效液相层析
有该细胞系的历史资料 有该细胞特性的资料,要求100代以上传代稳定 无细菌、真菌、支原体和各种病毒
动物细胞产品质量要求——工程细胞
3.5.4 动物细胞产品质量要求——纯化工艺
生产厂房条件必须符合国家GMP规定 细胞培养尽量少用或不用小牛血清,要使用无热原水和无离子超净水 操作环境、柱体、洗脱液等的温度尽可能保持4度左右 所有器材、载体都需经无菌、无热源处理 应记录产品纯度、提纯倍数和回收率
3.5 动物细胞产品的纯化方法和质量要求
3.5.1 动物细胞产品纯化
工程细胞表达的产品与其它复杂成分混在一起,分离纯化难度大; 由于产品要用于人,对产品纯度要求高; 产物产量低,生物活性不稳定,增加纯化工艺的难度和复杂性; 细胞产品多样性,必须根据每一产品特点,研发专用的分离纯化技术。
3.5.2 常用纯化方法
生产用细胞库(MWCB)或称工作细胞库(WCB)
3.2 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
细胞分离:离心分离和消化分离 细胞计数:自动细胞计数器计数、血球计数版计数、结晶紫染色细胞核计数法、MTT染色计数法。 细胞传代:悬浮细胞传代、贴壁细胞传代 细胞冻纯:采用液氮低温冻存法 细胞复苏:要求快融。
3.3 动物细胞大量培养的方法和操作方式
杂质检测:1)宿主细胞残余蛋白小于1/1000;2)残余DNA量小于100pg;3)血清残余小于100ppm;4)其他物质;5)细菌、病毒和支原体检测阴性;6)热源检测。 稳定性 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临床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3.6 动物细胞制药前景与展望
采用更强的启动子和增强子 更好的利用扩增系统或寻找高表达位点 采用或改造更好的宿主细胞

生物技术制药论文

生物技术制药论文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学校: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专业:生物工程姓名:***学号:30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摘要: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制药行业方面的应用。

当前动物细胞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包括细胞融合技术、细胞器特别是细胞核移植技术、染色体改造技术、转基因动植物技术和细胞大量培养技术等方面 [1]。

本文综合论述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发展简史,研究近况和制造实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细胞融合细胞大规模培养核移植21世纪,生物技术制药是制药行业的亮点,近25年来,世界生物技术工业飞速发展,创造了35种重要的治疗性生物技术药物。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是紧跟世界产业同步发展的。

2007年全球生物技术药物市场销售额已达到828亿美元。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组成三驾马车行驶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大道的前列。

动物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的研究和应用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全世界生物技术药物中使用动物细胞工程生产的已超过80%,例如蛋白质、单克隆抗体、疫苗等。

所以对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现状动物细胞工程制药主要涉及细胞融合技术、细胞器移植尤其是核移植技术、染色体改造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

1.1 细胞融合是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两个或几个不同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可用于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及产生单克隆抗体等。

在我国目前动物细胞工程的发展中,技术最成熟的当数细胞融合。

其中淋巴细胞杂交瘤在国内已普遍开展,并培育了许多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杂交瘤细胞株系,它们能分泌产生在诊断和治疗病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单克隆抗体。

如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3]、抗人Ig M单克隆抗体[4]、肿瘤疫苗[5]等可用于治疗疾病;抗人结肠癌杂交瘤细胞系分泌的单克隆抗体[6],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等[7]则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技术已趋成熟,目前许多单克隆抗体已经进入产业化的生产阶段。

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地位研究

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地位研究

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地位研究作者:陈梦菲来源:《祖国》2020年第05期摘要:生物制药是指通过对生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来治疗疾病,细胞工程则是生物制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指在动物细胞的基础上进行体外培养来扩增和生产出生物产品,或将其用来发现与测试新药。

这种快速培养细胞的方法给生物制药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生物制药的全面发展。

本文综述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地位,以期为其在生物制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依据。

关键词:细胞工程; ;生物制药; ;体外培养在医疗技术和生物工程的不断发展下,生物制药也在我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

根据当前已有的文献研究显示,全球一半以上的药品都用到了生物制药的技术,最明显的就是有着强效消炎功效的抗生素。

此外,生物制药的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在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越发多的见到了生物制药的身影。

从2010年开始至今,我国生物制药的销售额每年都在稳步提升,说明生物制药的规模在不断壮大。

而细胞工程是生物制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制药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生物工程的支持。

本文重点研究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地位,为促进生物制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

一、什么是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生物制药的重要分支,是指在应用中结合细胞、分子、发育及遗传生物学等理论,根据实际需求在动物或植物细胞组织上重新进行培养,制成新的制藥产品[1]。

对细胞工程的研究主要涵盖了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移植、染色体细胞以及转基因生物等多项内容,其在生物制药实际生产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二、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具体应用目前生物制药中很多药品都依赖于细胞工程的支持,如抗生素、疫苗等,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下文中,将提到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具体应用。

(一)细胞级微粉碎加工技术细胞级微粉碎加工技术是基于微粉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以植物细胞为例,在植物细胞里含有大量的有益成分,利用细胞工程技术来让带有有益成分的细胞大量繁殖。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导语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一种利用动物细胞进行生物制药的技术。

该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原理、应用和前景。

一、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原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利用动物细胞系统表达和生产药物的一种技术。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动物细胞培养: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细胞系,并进行培养。

常见的动物细胞系包括CHO细胞、HEK293细胞等。

细胞培养的条件包括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

2.基因克隆和转染:将药物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导入到动物细胞中,使其具有产生目标药物的能力。

转染的方式包括质粒转染、病毒转染等。

3.细胞培养和增殖:转染后的细胞需要在培养条件下进行生长和增殖。

通常会添加适当的生长因子和培养基来促进细胞的生长。

4.产物分离和提纯:最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分离和提纯目标药物,可以使用离心、超滤、层析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二、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应用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为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其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蛋白质药物生产:利用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多种重要的蛋白质药物,如抗体、细胞因子等。

这些蛋白质药物在治疗癌症、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疫苗生产: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也可以用于疫苗的生产。

通过导入相应的病原体基因到动物细胞中,使其产生病原体相关的抗原,从而制备疫苗。

3.基因治疗: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

通过将目标基因导入到患者的细胞中,实现对基因相关疾病的治疗。

4.抗病毒药物:某些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生产。

通过将抗病毒基因导入到动物细胞中,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对抗病毒感染。

三、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前景随着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在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

以下是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一些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将变得更加成熟,能够更准确、高效地生产药物。

动物细胞培养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动物细胞培养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动物细胞培养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在现代生物制药工业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项技术中,生物制药公司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来产生各种重要的蛋白质药物,如抗体、疫苗、生长因子、激素等等。

这些药物在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动物细胞培养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并探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动物细胞培养的优势与传统的细菌和真菌发酵相比,动物细胞培养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生产的目标蛋白质与人类细胞更为相似,使得产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2. 更容易实现精确的糖基化修饰,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活性。

3. 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并且产品纯度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性更高。

二、动物细胞培养在制药上的应用1. 抗体药物抗体药物是以动物细胞培养为基础开发生产的一类药物。

抗体药物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高质量抗体,而这些抗体难以通过人工合成或是提取获得。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为制造这些药物提供了一种可靠、经济、大规模的方法。

2. 疫苗大多数疫苗都是由微生物(如细菌或病毒)制成。

这些微生物可以定向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定的抗体,以此来预防疾病。

疫苗生产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疫苗的原料。

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生产疫苗原料,可以获得更多的病原体,从而大规模地生产有效的、高质量的疫苗。

3. 生长因子、激素生长因子和激素是人类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重要分子。

这些分子可以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来生产。

糖尿病的胰岛素也是一种生产自动物细胞培养中的产品,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在大规模生产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未来发展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发展。

提高细胞培养速度、减少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等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基因编辑技术将更好地支持动物细胞工程,人工智能也可以来优化组织培养环境。

除此之外,转基因技术被认为可以在未来为生物制药行业推动自身革命性发展,通过人为改造细胞功能,以获得医学需要的药物。

细胞工程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细胞工程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细胞工程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细胞工程技术是生物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涵盖了许多关键方面,包括细胞培养、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和疫苗研发等。

在制药领域中,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细胞工程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并简要介绍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一、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的重要环节,它是在实验室中利用无菌技术将单个细胞培养成大量细胞的一种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在制药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生产蛋白质药物。

传统的蛋白质药物生产采用从动物或人体中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往往需要大量的动物和人体检测样本,而且很难保证蛋白质的纯度和质量。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制药公司可以生产高质量、高纯度的蛋白质药物,而无需使用动物或人体检测样本。

二、基因克隆技术基因克隆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这种技术可以将目标基因从一个细胞中扩增到大量细胞中。

制药公司利用这种技术可以生产旨在治疗各种疾病的基因药物。

基因药物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一类药物。

与传统药物不同,基因药物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带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序列插入目标细胞中。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治疗许多药品难以治疗的疾病,例如囊性纤维化、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三、蛋白表达技术蛋白表达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它涵盖了从基因到蛋白表达的所有步骤。

利用蛋白表达技术,制药公司可以生产各种重要的蛋白质药物。

蛋白质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们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例如糖尿病、肿瘤和中风等。

利用蛋白表达技术,制药公司可以大规模生产高质量、高效的蛋白质药物。

四、疫苗研发技术疫苗研发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在制药领域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

这种技术可以生产各种高效的疫苗,用于预防各种疾病的爆发。

疫苗是用于预防疾病的药物。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药公司可以生产高效的疫苗,以预防许多疾病的爆发,例如流感、肺炎和狂犬病等。

生物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生物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 搅拌罐式生物反应器在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设 备。
• 2、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 与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相比,具有剪切力小, 混合均一,氧和营养的传递好,由于没有 了机械搅拌的结构,有利于设备的密封, 降低了造价。高径比一般在10:1左右。
• 3、中空纤维式生物反应器
• 下图是由数百乃至数千根中空纤维集束组成的 反应器,纤维的材料为聚砜或丙烯共聚物,纤 维壁厚为50~100m,呈多孔性,内层为超滤 膜,内腔直径为200 m,两端用环氧树脂等 材料将纤维粘和在一起,并使内腔开口于外加 的塑料圆筒,使形成两个隔开的腔。
• 灌流式操作在某些生物反应器中是唯一可行 的操作方式,如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固定 床或流化床式反应器、膜式生物反应器等。 在这些反应器中,细胞已被固定,在取出部 分条件培养基和补充新鲜培养基和补充新鲜 培养基时,细胞基本上都被保留反应器中, 故采用该操作不存在困难。
• 但在微载体培养、悬浮培养和结团培养中,就存 在一个如何使条件培养基和细胞、载体分离的问 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有与旋转 轴连在一起的滤网、有专门用于悬浮细胞的中空 纤维分离器、超声波分离器和靠微载体自重沉降 分离的上细下粗的排液柱以及靠离心分离的专用 离心机等。
检测: 光学显微镜检查; 荧 光 显 微 镜 下 观 察 : 荧 光 染 料 ( Hoechst , Hoechst/PI, 丫啶橙/溴化乙锭)对细胞染色 细胞流式分析:检测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凋亡的主要生化特征是激活一种Ca2+/Mg2+依赖型 的核酸内切酶,将核DNA切割成200 bp或更大的 片断。而坏死细胞不会出现DNA断裂片段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凋亡是很普遍的现象, 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发生。

细胞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细胞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细胞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细胞工程技术是一种操纵细胞的方法,可以对细胞进行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等高效的调控和改造。

细胞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最重要、最具前景的领域之一。

目前,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发酵工业扩展到生物医药、环境保护、食品科学等众多领域。

在生物医药领域,基因编辑技术是最热门的细胞工程技术之一。

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剪切特定的DNA序列,精确地改变细胞内的基因结构。

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如锌指核酸酶)虽然可以实现精细的基因修改,但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例如低效和不可逆性等。

相比之下,CRISPR-Cas9技术则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快的操作速度和更广的适用范围。

CRISPR-Cas9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疗法、疾病诊断、药物筛选等领域。

除了基因编辑技术外,细胞工程技术还可以利用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等手段,调节细胞生理过程,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

代谢工程是指改变细胞代谢途径和调节相关基因表达,以达到特定代谢产物的高效产生。

例如,利用代谢工程,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部代谢通路,使植物来源的生物碱秦艽碱在微生物中高效产生。

此外,克隆选择技术也是生物制药领域中常用的细胞工程技术。

该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筛选出合适的细胞系,以便进行更准确的药物开发和生产。

在环境保护领域,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快速识别分离和利用微生物的潜力,以及利用细菌分解污染物,减轻环境污染。

例如,最近在生物降解领域广受关注的是基于人造合成生物学概念而制造的人造群体。

这种人造群体可以在严格的控制下实现有效的生物降解过程,并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在食品科学领域,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细胞工程技术也开始走进食品加工行业。

目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生产大豆、玉米等作物,可以减轻耕地对农民和环境的压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对已改变基因组的作物进行充分的食品安全评价,以确保改变后的基因组没有副作用并且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程庆佳(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20091070004)摘要: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动物细胞在制药产业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动物细胞工程最新的制药研究进展,包括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核移植技术,转基因动物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同时讨论动物细胞制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英文摘要:Animal Cell Engineering is animal cell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the appli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atest pharmaceutical animal cel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cluding animal cell fusion techniques, monoclonal antibodies, transgenic animal technology, large-scale cell culture technology, Also discussed animal cell engineering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prospects.关键词: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发展前景英文关键词:Animal cell fusion techniques, monoclonal antibodies, transgenic animal technology, large-scale cell cul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spects所谓动物细胞工程就是以动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和人为操作,使细胞产生某些人们所需要的生物学特性,从而改良品质,加速繁殖动物个体或获得有用品系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制药业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目前全世界生物技术药物中使用动物细胞工程生产的已超过8 0%,例如蛋白质、单克隆抗体、疫苗等。

当前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包括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核移植技术、转基因动物技术和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方面。

本文就是以细胞工程为基础阐述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技术与发展前景。

1、用于制药业的动物细胞系目前用于生物制药的动物细胞有4类,即原代细胞、传代细胞系,转化细胞系和融合的或重组的工程细胞系。

1.1 原代细胞原代细胞是直接取自动物组织器官,经过粉碎消化而获得的细胞悬液。

动物细胞生产生物药品的早期,一般用原代培养的细胞来生产疫苗,如鸡胚细胞、原代兔肾细胞、鼠肾细胞、淋巴细胞等,Ender最先用原代培养的猴肾组织细胞来生产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原代细胞增殖能力有限,需要大量动物才能增加产量,费钱费力,限制了它的应用。

1.2 传代细胞系传代细胞系是二倍体细胞在传代繁殖过程中,有些细胞发生改变,不仅形态发生变化,且生长更快,能以少量的细胞起始培养。

由一个这样的细胞得到的细胞克隆,与它起源的细胞株大不相同,它能无限期地生存,这样的细胞克隆称为传代。

许多传代细胞系建立于50年代,用它们来生产疫苗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动物的量,并且因为所用的细胞性质均一,通过体外大规模培养技术生产的疫苗可以保证质量,避免了动物个体差异产生的疫苗质量不稳定问题。

但传代细胞系在生物学特性上与肿瘤细胞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是从肿瘤细胞衍生而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科学手段来排除其潜在的致瘤性,因而数十年间未允许传代细胞系用于生产。

7 O年代以后,大量研究工作证实了二倍体细胞的安全性,wI一38是第一个生产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二倍体细胞系。

二倍体细胞系一般从动物胚胎组织中获取,有明显的贴壁和接触抑制特性,有正常细胞的核型,一般可传代培养5 0代。

且无致瘤性,现在传代细胞系已被广泛用于人用治疗性药物的生产,但仍不是理想的生产细胞。

1.3 转化细胞系通过某个转化过程形成的,常由于染色体断裂变成异倍体,失去正常细胞特点,而获得无限增殖能力。

转化细胞系具有长期培养,倍增时间短,对培养条件和生长因子等要求较低的特点,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在生物制药中,可通过改造宿主细胞特性,如延长细胞周期.提高工程细胞原始表达水平等来提高药物的产量。

李红艳等研究空间环境对CH0(dhfr)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诱变致生长减慢的细胞株有利于提高目的蛋白的产量,为筛选优化的生物工程制药细胞提供可能o 31。

目前cHo(dhfr)作为重要的基因表达受体细胞,已成功应用于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等生物制药领域。

1.4 工程细胞系工程细胞系是指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或细胞融合技术对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修饰改造或重组,获得具有稳定遗传的独特性状的细胞系。

用于构建工程细胞的动物细胞有BHK一2l,CHO—dhfr、Namalwa、Vero、SP2/O,Sf一9等细胞系。

sP2/0一Ag l 4工程细胞系是通过融合的方法,从抗羊红细胞活性的BALB/c的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系P3x63A98融合杂交瘤sP2/NL—Ag亚克隆中分离获得,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幢l。

目前用重组DNA技术改造的C H O细胞生产干扰素,白介素,E P O、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以及其它各种蛋白质类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但这些产品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大多为5~50升的小型培养罐)。

2、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2.1 细胞融合技术细胞融合(cell fusion),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

可用于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及产生单克隆抗体,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等。

在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Kohler G和Milstein C将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原代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进行融合,创立了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方法。

其中淋巴细胞杂交瘤在国内已普遍开展,并培育了许多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杂交瘤细胞株系,它们能分泌产生在诊断和治疗病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单克隆抗体。

由于技术已趋成熟,目前许多单克隆抗体已经进入产业化的生产阶段。

根据来源的不同,单克隆抗体大体上可分为4类,即鼠源化单克隆抗体、人鼠嵌合体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其英文名称中表示来源的词缀含义及中文译名见表1根据用途的不同,单克隆抗体大体上可分为3类,即诊断用单克隆抗体(如妊娠试验用单克隆抗体、肝炎化验用单克隆抗体等)、治疗用单克隆抗体、“生物导弹”用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为人类疾病的防治和诊断、肿瘤体内定位、靶向药物的制备、防止移植物的排异反应、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手段。

根据美国药物研究和生产者协会的调查报告,目前正在进行开发和已经投入市场的抗体性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逆转;肿瘤免疫诊断;肿瘤免疫显像;肿瘤导向治疗;哮喘;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脓毒症;急性心梗;抗独特型抗体作为分子瘤苗治疗肿瘤;多功能抗体(双特异抗体、三特异抗体、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抗体酶等)的特殊用途。

另外细胞融合技术作为细胞工程的核心基础技术之一,已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而且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单克隆抗体是细胞融合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部分,除此之外,细胞融合技术还为核质关系、基因调控、遗传互补、细胞免疫学、肿瘤发生、基因定位、衰老控制等理论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学、遗传学、发生生物学。

2.2细胞核移植技术细胞核移植是指将动物早期胚胎卵裂球或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同种或异种)受精卵或成熟的卵母细胞质中,从而获得重构卵,并使其恢复细胞分裂,继续发育为与供体细胞基因型完全同的后代的技术。

科学家们已经先后在绵羊,小鼠、牛、猪、山羊等动物上获得胚胎细胞核移植后代,目前,体细胞克隆也在牛、山羊,小鼠等物种上均获得了成功。

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现代制药、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人类可以利用克隆技术与转基因技术制备各种药物。

用转基因技术制成的转基因动物被称为“活的生物反应器”。

这样将外源基因直接引入或组人受体细胞中获得表达,其细胞分化后发育成的动物可以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生产。

将这种昂贵的转基因动物繁衍下去的最好办法就是无性繁殖。

人类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将携带特定基因的转基因动物“复制”下来,获得大量“活体药物工厂”。

例如1988年DNX公司通过将人的血红蛋白基因转入猪细胞,实现了转基因猪生产人血红蛋白。

这种方法比单纯使用转基因方法的效率要高得多。

若将转基因与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的克隆动物工厂相结合,在生物制药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1998年,Rohl等用非静息期胎儿或纤维细胞成功克隆出3只健康,同类的携带外源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克隆。

Schnieke等118l用此法成功克隆出3只携带有人凝血因子I X基因转染绵羊早期胎儿成纤维细胞,以该细胞系为供体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经过电和化学刺激后,将卵母细胞植入假孕母绵羊体内发育,获得这3只绵羊,这3只绵羊能高水平地表达人凝血因子I X(125 Il g/m1)。

Cibelli等同样也获得3头转基因牛。

这些研究展示了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的可能性,为细胞工程制药带来了光明前景。

2.3转基因动物技术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人生物体内,外源性基因稳定整合在染色体基因组上并传给下一代。

转基因动物可作为医用或食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

因为乳腺是一个外分泌器官,乳汁不进入体内循环,不会影响到转基因动物本身的生理反应,从转基因动物的乳汁中获取的目的基因产物,不但产量高、易提纯,而且表达的蛋白经过了充分的修饰加工,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因此又被称为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所以用乳腺表达人类所需蛋白基因的羊、牛等产量高的动物就相当于一座药物工厂。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来大规模生产供人类疾病治疗和保健用的药用蛋白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转基因动物的乳腺可代替细菌和细胞等生物发酵,并且可以有效地对所产出的蛋白质进行后加工和修饰。

因而,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被国际上公认为是转基因动物研究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方向之一,也是实现基因工程制药的重要途径。

据美国遗传学会预测,到2010年,所有基因工程药物中利用动物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的份额将高达9 5%。

国外现已有数十家以动物乳腺反应器为核心技术的公司,可生产a l一抗胰蛋白酶、人红细胞生成素,乳铁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人血红蛋白及人凝血因子Ⅸ,Ⅷ和抗凝血酶Ⅲ、血纤维蛋白原、tP A等十余种稀有药品,但只有为数极少的几种药用蛋白上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