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政策
中国历史经济政策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政策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涉及到多个朝代和时期。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1. 农业政策:在古代中国,农业一直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许多政策都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的收入。
例如,实行土地改革,减轻农民的负担,鼓励开垦荒地和种植作物。
这些政策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2. 商业政策:在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相对有限。
政府通常实行一些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如征收重税、限制贸易路线和商品种类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朝代逐渐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鼓励商业活动的发展。
这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政府带来了税收收入。
3. 货币政策:古代中国的货币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
政府通常会控制货币的发行量和流通范围,以保持货币的稳定和价值。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问题。
一些朝代还实行了货币政策来支持特定行业或地区的发展,如铸造带有特殊图案或文字的货币来促进手工业或贸易的发展。
4. 税收政策:税收是古代中国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政府会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以平衡收入来源并促进经济发展。
一些朝代实行了轻税政策,以鼓励商业活动和农业发展;而另一些朝代则实行重税政策,以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或支持特定的项目和行业。
5. 土地政策:土地问题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政府实行了一些土地政策来控制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如土地分封、土地买卖和土地税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兼并和权贵阶层的影响。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旨在促进农业、商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平衡政府的收入来源,并应对各种经济问题。
这些政策的影响因朝代和时期而异,但也为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现代中国,经济政策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历史感悟: 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它们在明清时 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之一。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的 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也已加入世贸组织,这要 求我们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必须在精神上实现现代化,观念意 识的解放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关键;必须 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勇于学习先进国家的长 处,才能于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史记•平准书》
1381年明政府规定:“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 贬低商人社会地位,对 衣绸、纱。”1506年又“禁商贩、仆役、倡役、下贱不许服用貂 其生活方式进行限制 裘。”1521年还规定:“商贾、技艺之家器皿不许用银。” ——《明史》 清代关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除正税外,还有 重征商税 各种名目的杂税,如康熙年间江西南昌、饶州、吉安、抚州四府,原先的 “岁额无多”,但“有司假以侵渔,吏胥又从而苛之,多征且至一二十 倍”。 ——康熙《江西志》 “……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强调农为本,商为末。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 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大清会典事例》
第四节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又叫“重本弃末”、“强本弱末”,就是强调要发 展农耕,限制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2、来历:开始于商鞅变法,后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汉景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3、原因: 商业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为什么“重农”?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PPT文档演模板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清代焦秉贞《御制耕 织图》及康熙帝的题诗
PPT文档演模板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明清:对外推行 “海禁”政 策
•1、含义:
• 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 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对外贸易 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PPT文档演模板
•《明军抗倭图》(局部)
•(1)国内市场狭小,无自由劳动力; •(2)缺乏资本积累,重重关卡,征收重税; •(3)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 •(4)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土地买卖制 度和高额地 租吸引商业 资本买田置 地,影响了 资本积累。
•资金
•国际 •市场
•如何理解《汉书》记载了这样的说法:“今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 (1)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造成商人的社会地 位非常低下,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不可避免地致富了, 这是历史的必然; • (2)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依附于土地的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统 治阶级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地主是靠剥削农民来生存的,农民虽然 名义上政治地位被“抬高”,事实上处于社会的底层,极其贫困。
•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 (2)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立社会主
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1.材料:“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
”思考:“本”、“末”分别是指什么?材料反映出商鞅变法确立了什么经济政策?2.材料: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史记·货殖列传》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政府抑商的原因。
3.材料:“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①。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②,力专一。
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③则死处而无二虑。
”—《吕氏春秋·上农》思考:材料反映出重农可以产生怎样的作用?4、抑商政策的表现:①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例如: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的政策;西汉时确立商人应入市籍的制度,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
这些事例表明西汉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②实行______制度,限制民营商业范围。
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
例如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③对民营工商业不断加征赋税。
例如:汉初抑商,商人的赋税加倍,即“重租税以困辱之”。
历代往往有多重属于流通税的关津之税和属于营业税的市肆之税。
④_____以前政府对商人和市场严格管制。
宋以前,商品交换场所---市(包括草市)都是政府设官管理的官市,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⑤明清时期实行“_______”政策,严格限制民间海外贸易。
5、影响:(1)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①经济上:有利于_____________,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____________;②政治上:有利于____________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____________。
(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的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目的: 目的:保护农业生产 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 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归根到底是 重农抑商政策 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 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 的生活资料, 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 衰存亡。为此, 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 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 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 的措施, 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 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 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 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 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 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 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 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 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 因此,重农抑商、 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历代王 朝的传统治国主张。 朝的传统治国主张。
影响: 影响: 在封建社会初期, 1、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从根本上说重视农业是正确的. 从根本上说重视农业是正确的. 2、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明清时期,这一政 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明清时期, 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步,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加 剧了土地兼并, 剧了土地兼并,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 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 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思想文化 封建制度顶峰 农耕经济繁荣 闭关锁国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越洋抢滩、海外殖民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养蚕图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 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 多银子。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 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 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请思考:以上材料反映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反映出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资金
国际 市场
土地买卖制度 和高额地租吸 引商业资本买 田置地,影响 了资本的积累
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国际市 场的扩大
国内 市场
劳动力
国家 政策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品, 缺乏国内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 政策,农民被 局限在土地上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 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 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 尽给告发之人。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清世祖实录》卷102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实行海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实行该政策造成的影响。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 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 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一)含义: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重视农业,限制和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作为“末”业。
(二)演变商周时期: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后来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和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出现重农抑商思想。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
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
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
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
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战作用: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2、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汉初经过长期战乱,民生凋敝,而商人却囤积牟利。
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汉朝政府规定商人的地位低于一般的编户齐民,凡从事商业者需向政府登记,并缴纳市租,其专门的户籍称为市籍,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
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作用: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经济造成阻碍。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促进西汉国力的强盛。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唐太宗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同时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但是商人实际上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4、宋代:商人遭歧视开始转变(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宋朝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繁荣,统治者改变了西汉以来的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富商地位显赫,官吏兼营商业者很多,促使了商业的繁荣。
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崛起,隔断了宋朝与国外的陆路联系,东南海路成了宋朝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海路贸易更加兴盛,促进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代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的时期。
_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9:55:0319:55:0319:5510/9/2020 7:55:03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919:55:0319:55Oct-209-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9:55:0319:55:0319:55Fri day, October 09,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920.10.919:55:0319:55:03October 9, 2020
•
整顿-提高工作效率。2020年10月9日 下午7时 55分20.10.920.10.9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1、概况: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清朝有了缓慢发展
机户: 早期的资本家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
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
机工: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出资
①
资金充足的 作坊主、商 人
经营 利润
③ 雇佣
⑤ 手工工场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 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 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 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 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 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 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 一耕稼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原因:
直接原因: 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客观原因: 是倭寇与西方殖民者不断地对我国东 南沿海进行骚扰和侵略。
政治原因:是封建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清朝“一体贸易”、一口通商
(三)短暂“开放”: 明朝“朝贡”贸易,
实质:官方垄断,禁止民间
(四)影响:
D、 影响海外贸易,导致闭关政策
12、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 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 策的根本原因是( )
A、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
B、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 C、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D、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⑤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6、评价: (1)积极:(封建社会前期占主导) A.经济上:稳定农业人口,促农业发展, 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安定人心,保障国家安全,巩 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维护封建政权 稳定。 (2)消极影响: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 ①从过程:使历代社会经济活力受压,
经济结构单一,影响环境(人为毁林开荒,
——《明太祖实录》卷139
倭寇的侵扰 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 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 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成功等抗清 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 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 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102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围湖造田)。
②从发展:明清时期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 本主义萌芽与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是近代中国落后西方原因之一。 二、国家经济政策之一——海禁(闭关锁 国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外交政策上 的延续)
三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外交政策上的延续
(一)海禁政策::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1.含义: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 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 和下西洋)。
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稀疏且微 弱---地区性和不平衡性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发展
阻碍
阻碍
资本主义萌芽
“重农抑商” 政策
阻碍 管理制度 严格
“海禁”与 “闭关锁国”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 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 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 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 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5、明清政府实行的海禁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C、禁止国人出海、限制外人来华贸易 D、封闭边界固守疆土 6、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 济的解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特点:(1)地区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突出 (2)在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下,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往往夭折、中断
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2)具体原因: A、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 无自由劳动力 C、重重关卡、征收重税、缺乏资本积累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E、严格控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
A.统一度量衡。 B.《秦律》规范活动。 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 ②汉代: A.重税。
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明 清两代由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 品的经营,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 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
B.盐铁官营制度。
③唐代:对商人和市场严格管制。
④历代私营工商业的管理:
A.重税。 B.缉私。
c
3、“重农抑商”政策之所以得到封建统治者 重视的根本原因是 D A、商鞅等人的大力宣传 B、封建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政策推动了封建社会的持续进步 D、政策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4、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D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五)启示:中国只有长期坚持对外开放, 才能发展进步成为强国。
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广州 十三行,是唯 一准许与外商 打交道的商行
清朝时期的 广州商馆区
资本主义萌 芽缓慢发展
阻碍
“重农抑 商”政策 专卖制度 官营手工业
阻碍
“海禁”与 “闭关锁 国” “海禁” “闭关锁国”
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 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B、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
机房: 早期的手工工场 机工: 早期的雇佣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5)实质: 雇佣关系
(6)产生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 佣的关系
2、发展:清代—A、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厂场 B、许多行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思想文化 封建制度顶峰 农耕经济繁荣 闭关锁国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越洋抢滩、海外殖民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1.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错误的是 D A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其政策 B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安定人心政治稳定 D导致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 2.对“市”的严格管理,中国古代主要是通 过什么手段加强控制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提高人文素质
资本主义萌芽
芽
标志:雇佣关系 资金、市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 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
自己消费, 购买田产
资金
国际 市场
国内 市场
农民 自给自足
劳动力
国家 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 闭关锁国
5、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评价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兴事物,代表了 中国进步的总趋势 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发展缓慢
c
D
7、“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 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8、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 “抑商”和“海禁”的根本 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2、原因:
(1)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2)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 明朝统治。
(二)闭关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
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 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5.表现(历代重农抑商措施):
(1)重农:奖励重耕、鼓励垦荒、轻徭薄 赋、兴修水利。 (2)抑制商人: ①战国: A.商鞅变法正式开始。
B.《吕氏春秋》强调以农为重。
②汉代: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汉武帝推行 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目 的--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③唐代:继承汉代商人入市籍,不得为 官的政策。 ④宋代:商人受歧视现象开始转变。 (3)抑制工商业: ①秦代:政府对经济生活控制全面、具 体、严密。
1、积极: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西方资本主义 对华侵略,有民族自卫性质,也可以巩固封 建统治。
2、消极:
(1)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 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从而扼杀中国通过对外贸易 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2)严重限制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3)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使封建统 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第四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重 视 农 业
抑制商业
课标:
1、了解“重农抑商政策”“海 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缓慢的原因
一、重农抑商---历代王朝的基本政策 1.含义:
政府强调要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 工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又称为“重本 弃末”或“强本弱末”。
2、目的:
10、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 的后果不包括?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11 、 清代商人地主“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所
)
A、导致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B、 造成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C、 政府崇本抑末,限制手工业生产
(1)直接目的:维护封建经济基础(指 封建小农经济、地主经济),确保赋役的 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3.成因: (1)根本原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主因: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4、提出:战国时由商鞅变法首先倡导,为 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 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 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 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画面三: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 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 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资本主义: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 用以剥削雇佣工人劳动、榨取剩余价 值的社会制度。
主体 关系 实质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雇佣工人向资本家出卖 劳动力,资本家剥削雇 佣工人的劳动 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 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状态。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