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1.2

合集下载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基本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性、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对精神等)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完整word版)高一政治《生活与哲学》1-5课知识点默写复习-图文.(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完整word版)高一政治《生活与哲学》1-5课知识点默写复习-图文.(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其中红色字体标注表示有很大的几率成为简答题知识点1. 世界观的概念2. 哲学与世界观3.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4.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5. 哲学的基本问题6.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哪两方面7. 唯物主义的三大类别及其突出特点8. 唯心主义的两大类别及其特点9. 哲学的“两个对子”10. 哲学的基本阵营11. 物质的概念12. 物质的唯一特性13. 创造人和人类社会的条件14.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15. 运动的概念16.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7.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概念18. 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结果19. 只承认运动而否定静止的结果20. 规律的概念21.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及其方法论22. 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 (本质23. 意识的能动反作用的体现24.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5.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新课标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记忆 ]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 70亿人口日” (2010/10/31 ;中国 13亿人口(2005/1/6 。

[记忆 ]4、 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 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 100多年, 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 (理解记忆 6措施:7、人口增长模式由、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四课时)(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课堂探究: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探究提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人人都有。

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1、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所以要了解哲学的含义.就必须首先理解世界观的含义。

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课堂练习:哲学( )A、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B、就是世界观C、都是正确的D、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答案:D解析: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C两项认为哲学是科学的、正确的不妥。

B项把哲学与世界观等同了.是错误的。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

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补充:掌握世界观的概念应明确:“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堆三部分,而不是世界某一部分;总的观点、根本看法”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如:小王早上5点起床”就不是世界现。

);世界现人人都有,但有科学扣非科学之分(如:“存在即被感知”就是错误的世界砚)。

(2)二者的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

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世界现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课件(共34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课件(共34张PPT)

关于世界观 的学说
三个关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 关系
世界观与方法论 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 的关系
一个概念
哲学的概念
03
巩固练习
判断题:
(1)哲学就是世界观。
关系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科学的也有不科学的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同上 (4)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p9) (5)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6)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同上
第一课
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目录
CONTENT
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
2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
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0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思考
你有世界观吗? 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整个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一位 “勇敢”
的老太 太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 高山。因为这座山上有一个寺庙。她祈求“神灵” 为她生病的孙子降福,并保佑她八十岁的老伴长命 百岁。
特点理论自的化发朴的素的、的零世散界观
自觉的、系统化 理论化的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相同,都是整个世界;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有一年,家乡发生洪灾……
奶奶 孙女
思想 认为命由天定
认为人定胜天
世界观
行动 身处困境时消极等 待,逆来顺受,指 望得到神的恩赐。
整个世界适 用的普遍规 律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关系
具体科学

生活与哲学第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生活与哲学第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 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No.2292 2897.爱因斯坦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段话说明①哲学和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8.“今天科学技术不仅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的这一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9.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时,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

”这是因为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C.真正的哲学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D.真正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事件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10.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研究之母。

”这说明 A.自然科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C.自然科学以哲学为基础D.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以此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因为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哲学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的C.先进的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D.哲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12.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目录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目录
z4a75
☆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教案4
z4a76
☆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教案5
z4a77
☆3.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1
z4a78
☆3.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2
z4a79
☆3.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1
z4a80
☆3.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
z4a42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1
z4a43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2
z4a44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3
z4a45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4
z4a46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5
z4a47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案1
z4a48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案2
z4a94
☆3.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案1
z4a95
☆3.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案2
z4a96
☆3.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案3
z4a97
☆3.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案1
z4a98
☆3.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案2
z4a99
☆3.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案3
z4a62
☆3.8.1世界是永恒民展的 教案1
z4a63
☆3.8.1世界是永恒民展的 教案2
z4a64
☆3.8.1世界是永恒民展的 教案3
z4a65
☆3.8.1世界是永恒民展的 教案4
z4a66
☆3.8.1世界是永恒民展的 教案5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最新版)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课件(统编版必修4)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最新版)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课件(统编版必修4)

共同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心 主观唯心主义 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 把意识作为世界

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的本原,认为意 识决定物质
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客观唯心主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
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唯物主义
拓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在1803年发表“原 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简言 之: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
狄德罗:自然界由 数目无穷、性质 不同的异质元素 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 础是原始物质 ,是基本元素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周基本形态
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
“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
何者为世界的起源”。
②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相关链接
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
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中 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西方哲学 西方古代这些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
内容 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基本问
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哲学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生活与哲学学案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生活与哲学学案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导学案【基础知识梳理】1.哲学和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2.哲学和具体科学(1)区别——从研究对象上看:(2)联系①具体科学对于哲学的重要性②哲学对于具体科学的意义【知识拓展】1.怎样理解人人都有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世界有所认识,形成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就有了一定的世界观。

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没有加以论证和系统化,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们称它为朴素的世界观。

又由于每个人的立场、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等有差异,其所处的境遇、生活的经历及其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形成的世界观也会各不相同,甚至是彼此对立的。

3.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干涸、枯萎。

(2)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3)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

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合作探究】活动一:【考考你】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有()(1)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 (2) 暖冬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3) 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4) 世界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5) 世界是神创造的 (6) 天地万物的生成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7) 水往低处流 (8)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活动二:读材料,回答问题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

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又说,每个人都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 导下,创立了万又引力理论, 晚年的牛顿再研究性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 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又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 “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 了”。 (1)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如果 牛顿不相信上帝,还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吗? (2)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1)世界观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从以下四点理解:
自然界
物质世界
(客观世界)
①整个世界
人类社会
精神世界
(主观世界)
(思维和意识)
②人和世 界的关系
人对世界的影响:人能否认识和改造世界、 人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 世界对人的影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人们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中进行反思概括 出来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中进行概括、总 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2)哲学与这些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 ①区别:主要是研究范围与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和规 律(个性);而哲学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 律(共性)。(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区别)
④世界观的特点: 第一.世界观人人都有(有科学和非科学 之分); 第二.但往往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 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 之分); 第三.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 最一般的问题(不是具体的,个别的);
前面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世界观。那么,哲学是 研究什么的呢? (2)哲学含义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既然大家都有世界观,而哲学又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说,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座的每位同 学都懂得哲学、都是哲学家?
判断与分析 哲 学 和 世 界 观 的 关 系
世界观就是哲学?
①含义不同。 ②主体不同: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特点不同: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 论论证;而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具有严密的 逻辑和完整的体系。
区别
①人们把世界观形成体系,用某种理论形式表现出 来,就有了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1)通过世界观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 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 培养辩证思维的能; (3)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 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树立科学 世界观的重要性;
例如:故事:老太太上千米雪山为孙子祈福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 “ 神灵奶奶 ” 为她生病的小孙子降福,并保佑她八十多岁的老伴 长命百岁。临下山时,留下一百元钱,专门嘱咐说,这钱是 “ 修 庙宇、塑神像 ” 的。 ●想一想:这位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冒雪爬上高山之巅,是什么原因 呢? 因为在她的心目中,这个世界上有神灵,主宰着万物的“ 神 ” 支配了她一家人的命运。所以,在她孙子生病了的时候,她才用这 样的方法去给孙子治病。 ●这一故事从哲学的角度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 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 论。世界观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 一的。
前面我们讨论了有关“考大学和找工作求签 卜卦灵不灵验”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整 个世界的一种看法和观点,虽然人们的看法不同,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对这一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 己的认识和看法对不对? ●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大家想一想,世界观是不 是人人都有呢? 世界观人人都有 。我们每个人都有世界观, 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而已。
小结
认识世界 处 理 人 (两项基本活动) 改造世界 哲学 (共性) (理论化) (系统化)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想一想:为什么人人都有世界观呢?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的过 程中,必然会对世界有所认识,形成对世界的一些看法 和观点,也就有一定的世界观。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来 源于自身的实践和体会,没有加以论证和系统化,具有 具体、直观、形象零碎的特点,我们称它为朴素的世界 观。 ●为什么每个人的世界观会有所不同呢? 由于每个人的立场、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等有差异, 其所处的境遇、生活经历及其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 形成世界观会各不相同,甚至是彼此对立的。
(2)通过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关系的学习,懂得哲学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学生 热爱哲学,喜欢哲学,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世界观的含义 (2)哲学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例证法、图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授新课
②联系: 材料:“推动哲学前进的决不像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 力量,恰恰相反,真正它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 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注意也要改 变自己的形式。”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随着 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 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离开具 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但是,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 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1)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如果牛顿不 相信上帝,还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吗? 唯物主义世界观推动了他的科学研究,唯心主义世界观阻 碍了他的研究工作。 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是不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 的。 (2)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牛顿工作的得失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为指导,否则,科学研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 陷入混乱和失败。由此我们得出: 第二.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 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 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人混乱和失败。 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 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引入新课:
教授新课: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关于世界观 关于什么是世界观,让我们结合前面讨论的问题继续 分析: 大家认为为考大学和找工作求签卜卦不灵验,归根结 底是因为: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上帝和神,是否考上大 学和能否找到工作主要靠自己的努力。 而有些人认为为考大学和找工作求签卜卦很灵验,归 根结底是因为:认为世界上有上帝和神,是否能考上大学 和能否找到工作主要由上帝和神来安排和决定,而自己只 能受命于天命。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大学和找工作是否 要求签卜卦,反映了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 一种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
联系
②二者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 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这些官员为什么会说出 如此雷人的语言?
视频:《雷人官腔上春晚》》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方法论——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 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提示:“学好哲学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
上掌握某一哲学观点的世界观及其相应的方 法论,进而学会用这一原理来分析、解决现 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判断与分析 世 界 观 与 方 法 论 的 关 系 区别
世界观=方法论?
二者的内涵不同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 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 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不同于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方面事物的个别看法 (如自然观、社会观、国家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 观,等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又存在于个别观点和 个别看法之中,是有共同性、一般性、根本性的观点 (形成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和最基本的观点)
例如:我们可以把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概括地 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形成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时,我们就把它称 之为“世界观” 。 又如: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在、变化和发展的;人类 社会也是变化和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人的思维 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 化。 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整 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对整个世界共同性、一般性、 根本性的观点,就是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和最基本的观点。 我们把“世界是变化和的观点”称之为世界观的一个观点。
视频:《牛顿》
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体的知识,这些知识大致可以概括 为三类: 自然界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世 界
人类社会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如文艺学、论理学、经济学等)
思维
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又如:迷信“婚车不回头”路况不熟遇险情
迷信“婚车不回头”路况不熟遇险情
11月19日,事情发生在天津市宁河县。新郎家住宁河县芦台镇, 新娘家住在武清区,由于迷信娶亲的婚车“不走回头路”的“老 例儿”,他们从武清接完新媳妇后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取道宝坻 的潘青公路想绕道回宁河县的芦台镇。由于路况不熟,再加上车 速过快,在途经潘青公路27公里处的一个“硬胳膊肘弯”时,不 巧迎面开来了一辆拉运稻草的农用车。李某为了躲避农用车,不 慎扎进了路边的水渠中,多亏大白庄派出所的民警和后面的“送 亲”人员及时赶到,车内4人才幸运脱险。 ●迷信娶亲的婚车“不走回头路”的做法,从哲学角度说明了什 么? 说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说明世界观决 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 的方法论。世界观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世界观和方 法论是统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