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良性肿瘤外科临床路径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精)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精)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2009版)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 902)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颈部肿物;2. 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3.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4.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5. 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甲状腺肿物造成气管压迫症状;可疑恶变;伴随甲亢表现;影响外观;2. 患者的全身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证;3. 征得患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2. 年龄≤ 70 岁;3.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4.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 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变可能等病情复杂的病例,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2. 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等;3.肝功能、肾功能;4.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 胸部X光片与颈部X光片;6. 心电图;7.甲状腺超声检查;8.声带功能检查、气管软化试验。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停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住院第 2-5天(依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而定)。

1. 麻醉方式:颈从阻滞麻醉或全麻;2. 手术方式: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3. 手术内置物: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切口引流;4. 病理: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二、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ICD-10:D34)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ICD-9-CM-3:06.2/06.3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手术前1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开化验单以及检查单□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如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处理,及时变更临床路径□根据检查检验结果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如考虑有恶性肿瘤或甲亢转入相应临床路径□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申请手术及开手术医嘱□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讨论、术前小结等□明确手术方式、手术关键步骤、术中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签署授权委托书、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外科二级护理常规□饮食(依据患者情况定)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必要时甲状腺CT)□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气管正侧位、肺功能、超声心动图(酌情)□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必要时)长期医嘱:□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必要的科室会诊□术前医嘱:□1)常规准备明日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备皮□3)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2小时□4)麻醉前用药□5)备血(必要时)□术中特殊用药带药□带影像学资料入手术室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入院评估□健康教育□活动指导□饮食指导□患者相关检查配合的指导□心理支持□静脉抽血□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疾病知识指导□术前指导□促进睡眠(环境、药物)□心理支持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日期住院第3-4天(手术日)术前与术中术后主要诊疗工作□陪送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准备,监测生命体征□施行手术□保持各引流管通畅□术中行冰冻病理学检查,术终行常规病理学检查□麻醉医师完成麻醉记录□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手术记录□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甲状腺良性肿瘤常规护理□一或二级护理□禁食临时医嘱:□术中冰冻检查长期医嘱:□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常规护理□一级护理□禁食□常规雾化吸入Bid□颈部切口引流接引流袋并记量或切口置橡皮引流条□尿管接尿袋(视手术时间而定)□化痰药临时医嘱:□吸氧□床边备气管切开包□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必要时)□注意切口出血主要护理工作□健康教育□饮食:术前禁食禁饮□术前沐浴、更衣,取下假牙、饰物□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流程及注意事项□指导术前注射用药后注意事项□术前手术物品准备□陪送患者入手术室□术中按需留置尿管□床边放置气管切开包□心理支持□体位与活动:平卧,去枕6小时,协助改变体位(半坐卧位)□按医嘱吸氧、禁食、禁饮□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疼痛护理□留置管道护理及指导□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日期住院第4-5天(术后第1天)住院第 5-7天(术后第2-4天)住院第 7-10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变化,包括颈部、耳前叩击征及声音情况等□观察引流量和性状,视引流情况拔除颈部引流管或引流条及尿管□检查手术切口,更换敷料□分析实验室检验结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变化,包括颈部、耳前叩击征及声音情况等□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必要时予相关特殊检查□上级医师查房□切口拆线□明确是否符合出院标准□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通知出入院处□通知患者及家属□向患者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康复计划、返院复诊、后续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出院小结、疾病证明书及出院须知交予患者重点医嘱长期医嘱:□甲状腺手术后常规护理□一级护理□半流食□常规喷喉 Bid□视情况拔除颈部引流管接袋并记量□化痰药(酌情)□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适当补充葡萄糖液和盐水液体支持□切口换药并拔除引流□拔除尿管长期医嘱:□二或三级护理(视情况)□患者既往基础用药□半流质饮食临时医嘱:□补充进食不足的液体支持临时医嘱:□切口拆线出院医嘱:□出院后相关用药主要护理工作□体位: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及颈部活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指导饮食□遵医嘱拔除尿管□疼痛护理□生活护理(一级护理)□心理支持□体位与活动:自主体位,指导颈部活动□指导饮食□协助或指导生活护理□出院指导□办理出院手续□预约复诊时间□作息、饮食、活动指导□服药指导□清洁卫生□疾病知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无□有,原因:□无□有,原因: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ICD-10:D34)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ICD-9-CM-3:06.2/06.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等。

1.发现颈前区肿物,无或伴有甲亢临床表现。

2.体检提示颈前区肿块,随吞咽而上下活动。

3.颈部B超提示甲状腺良性肿瘤。

4.甲状腺功能正常或有甲亢表现。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等。

手术方式选择应保证甲状腺肿物连同周边少量正常组织一并切除(视术中情况可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术中应行标本冰冻检查以除外恶变。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4 甲状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4)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TSH),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B超;(5)有声音异常者,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气管正侧位片;(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3)甲状腺CT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当出现手术时间长,或为高龄、免疫缺陷等高危患者,可考虑预防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ICD-10:D34),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ICD-9-CM-3:06.2),部分甲状腺切除术(ICD-9-CM-3:06.3),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术(ICD-9-CM-3:06.5)。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陈国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1.发现颈前区肿物,无或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

2.体检提示颈前区肿块,随吞咽而上下活动。

3.颈部超声提示甲状腺良性肿瘤。

4.甲状腺功能正常或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陈国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手术方式选择应保证甲状腺肿物连同周边少量正常组织一并切除(视术中情况可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术中应行标本冰冻检查以除外恶变。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6~9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甲状腺良性肿瘤(ICD-10:D34),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和甲状旁腺素检查;(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4)甲状腺功能检查、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血清降钙素,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颈部CT检查(平扫或者增强);(5)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甲状腺癌临床路径版

甲状腺癌临床路径版

甲状腺癌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甲状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癌(ICD-10:C73)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ICD-9-CM-3:06.2-06.4伴4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1.症状及体征:颈部肿物,可伴有声音嘶哑或呼吸、吞咽困难,体格检查有甲状腺结节,有或无颈部肿大淋巴结。

2.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超声彩色多普勒、放射性核素扫描诊断,CT、MR及SPECT等可提供参考;3.血清降钙素测定对早期诊断甲状腺髓样癌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4.病理:针吸细胞学诊断或术中冰冻活检。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1.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应用核素、甲状腺激素及放射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1)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甲状腺次全切除(即病灶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对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峡部全切除)或患侧叶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确定双侧腺体内都有甲状腺癌结节时,应作全甲状腺切除术及中央组淋巴结切除术。

颈淋巴结肿大并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的患者,应进行包括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手术。

病灶相当广泛累及双侧腺体并转移至双侧颈部淋巴结,原发病灶与转移灶相互融合粘连应作全甲状腺切除+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2)髓样癌:术中如能以冰冻切片确诊为髓样癌,则应作全甲状腺切除。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3甲状腺癌的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14、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14、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一、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ICD-10:D34)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全切除术(ICD-9-CM-3:06.2/06.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等。

1.发现颈前区肿物,无甲亢临床表现。

2.体检提示颈前区肿块,随吞咽而上下活动。

3.颈部B超或细胞学穿刺病理提示甲状腺良性肿瘤。

4.甲状腺功能正常。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等。

手术方式选择应保证甲状腺肿物连同周边少量正常组织一并切除(视术中情况可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全切除术),术中应行标本冰冻检查以除外恶变。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4 甲状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4)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TSH),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B超;(5)有声音异常者,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气管正侧位片;(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动态心电图和血气分析等;(3)甲状腺CT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如果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建议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

肉瘿中医临床路径

肉瘿中医临床路径

肉瘿(甲状腺良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甲状腺腺瘤或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

一、肉瘿(甲状腺良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肉瘿(TCD编码:BNG12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腺瘤或囊肿(ICD-10:D34.X51)、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902)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ICD —9—CM-3:06。

2/06.39)(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2—94)1)瘿囊内肿块,呈圆形,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无疼痛和压痛。

并发出血时,肿块可迅速增大,伴有胀痛。

2)肿块增大时,可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压迫症状。

3)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妇女。

4)超声波检查及同位素扫描有助诊断。

5)血清三碘甲状腺原胺酸(T3)、血清四碘甲状腺原胺酸(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检查可了解甲状腺功能。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1)发现颈前区肿物,无或伴有甲亢临床表现。

2)体检提示颈前区肿块,随吞咽而上下活动.3)颈部B超提示甲状腺腺瘤(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

4)甲状腺功能正常或有甲亢表现.2.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外科学》(陆德铭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

肉瘿(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常见证候及诊断:气滞痰凝证:颈部肿块,不红,不热,不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可有呼吸不畅或吞咽不利。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苔薄腻,脉弦滑.气阴两虚证:颈部肿块柔韧,随吞咽上下移动,常伴性情急躁,易怒,怕热,易汗,口苦,心悸,失眠,多梦,手颤,善食,消瘦,月经不调。

舌红,苔薄,脉弦.(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医外科学》(陆德铭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1。

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5天
(手术日)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生查房与术前评估
□甲状腺肿瘤诊疗计划书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日期
□上级医生查房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根据体检、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
用品协议书
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肿瘤(ICD-10:C73/D09.302/D34/D44.0)
行甲状腺部分或全叶切除术(ICD-9-CM-3:06.2-06.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8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上级医生查房上级医生查房上级医生查房注意病情变化注意病情变化注意病情变化注意引流量注意引流量注意引流量注意观察体温注意观察体温注意观察体温血压等血压等血压等上级医生查房上级医生查房上级医生查房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书写书写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拔除引流管拔除引流管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伤口评估伤口评估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引流管引流管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事项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二级护理二级护理二级护理半流质半流质半流质抗生素抗生素抗生素其他特殊医嘱其他特殊医嘱其他特殊医嘱其他特殊医嘱其他特殊医嘱其他特殊医嘱二级护理二级护理二级护理半流质半流质半流质酌情停用抗生素酌情停用抗生素酌情停用抗生素其他特殊医嘱其他特殊医嘱其他特殊医嘱其他特殊医嘱其他特殊医嘱其他特殊医嘱二级护理二级护理二级护理半流质半流质半流质出院带药出院带药出院带药随时观察患者情况随时观察患者情况随时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随时观察患者情况随时观察患者情况随时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指导术后随访时间指导术后随访时间指导术后随访时间有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良性肿瘤外科
临床路径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一、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ICD-10:D34)
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ICD-9-CM-3:06.2/06.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等。

1.发现颈前区肿物,无或伴有甲亢临床表现。

2.体检提示颈前区肿块,随吞咽而上下活动。

3.颈部B超提示甲状腺良性肿瘤。

4.甲状腺功能正常。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等。

手术方式选择应保证甲状腺肿物连同周边少量正常组织一并切除(视术中情况可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术中应行标本冰冻检查以除外恶变。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4 甲状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4)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TSH),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B超;
(5)有声音异常者,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气管正侧位片;
(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
(3)甲状腺CT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当出现手术时间长,或为高龄、免疫缺陷等高危患者,可考虑预防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1)成人:0.5g-1.5g/次,一日2-3次;
(2)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3)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或颈丛麻醉。

2.手术方式:根据甲状腺肿物大小及其部位、性质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病理学检查:术中行冰冻病理学检查,术后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生命体征监测,切口冷敷,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声音异常、饮水呛咳等情况发生。

2.根据病情,术后用药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选择使用。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4.术后2-3天切口换药,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尿管、引流管或引流条。

5.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复查血常规、血生化等。

6.术后5-7日换药、拆除皮肤切口缝线。

(十)出院标准。

1.无切口感染,引流管或引流条拔除。

2.生命体征平稳,可自由活动。

3.饮食恢复,无需静脉补液。

4.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其它并发症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前检查发现有其他合并疾病需要处理者,转入相应路径。

2.术中冰冻提示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等转入相应路径。

3.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有可能需要开胸手术。

4.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甲状腺良性肿瘤转入相应路径。

5.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4000-8000元。

二、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ICD-10:D34)
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ICD-9-CM-3:
06.2/06.3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