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s版语文第二单元试题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看拼音写汉字shāng yāng xiào shùn hú lu jī chǔ míng sī kǔ xiǎng ()()()()()dà bù liú xīng xǐ xiào yán kāi bāo bì tú shā wú gū()()()()()lián mǐn āi dào bï rán dà nù shēng míng quâ qǐ()()()()āi hïng biàn yě chuǎi câ shí jīn bú mâi chōu tì hãǎi kě qīn()()()()()zhì lǐ míng yán lâ jí shēng bēi fân fân bù píng ào dà lì yà()()()()yōu xīn chōng chōng chãng qiān shàng wàn mì mì má má wǔ yán liù sâ()()()()míng sī kǔ xiǎng tāo tāo bù juã kuā kuā qí tán wǔ guāng shísâ()()()()二、形近字组词孝( )老( )酵( )葫( )萌( )胡( )糊( )绌( )础( )拙( )鞅( )秧( )辜( )辛( )悯( )恼( )悼( )掉( )卓( )陵( )凌( )棱( )庶( )遮( )踹( )惴( )端( )昧( )味( )未 ( )屉( )届( )澳( )懊( )奥( )辨( )辩( )辫( )帜( )识( )织( )炽( )竖( )坚( )三、巧填成语。
S版六年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S版六年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2022至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试卷②评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1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húlujīchǔchuǎicèhèrán()()()()gàoji èkùnhuòjūrányíhàn2022至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试卷②评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1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húlujīchǔchuǎicèhèrán()()()()gàojièkùnhuòjūrányíhàn()()()()二、组词。
(5分)孝()味()蔼()屉()jǐn()尽考()昧()竭()届()jìn()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8分)拾金不()言()有()()()名言乐()()悲坐()不安失而()得()()不平()是()非四、把句中划线的部分改写为成语。
(4分)1、我高兴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连忙对这位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的黑大哥表示谢意。
()2、唐高宗突然间因愤怒变了脸色,准备严惩权善才。
()3、叛军本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听说朝廷派兵来了,便作鸟兽散了。
()4、走进花园,郁金香开得正盛,各种颜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
()五、选词填空。
(4分)不但……而且……尽管……但是……1、()这天前来围观大木柱的人成百上千,()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搬动它。
2、商鞅“立木取信”一事,()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因此3、由于我在教学楼白净的墙上贴了那几张寻物启事,弄脏了墙壁,影响极其不好,()受到高达四十美元的处罚。
4、我丢失了朋友送我的手表,我非常伤心,()丢失的绝对不只是手表,也不仅仅是时间。
六年级下册语文s版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s版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该B. 着(zháo)急C. 模(mó)样D. 乘(chéng)客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C. 同学们都去操场上做操了,只有小明一个人在教室里。
D. 我们一定要爱护公共财物。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
C. 月光如水。
D.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答案:B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B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图书馆吗?”B. “你今天去图书馆吗?”他问我。
C. “你今天去图书馆吗,他问我?”D. “你今天去图书馆吗?”他问我。
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_》。
答案:春晓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___》。
答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8.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_________》。
答案:登鹳雀楼9.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___》。
答案:静夜思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春天的田野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们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小河在田野间蜿蜒流淌,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B. 缥缈(miǎo)C. 徜徉(cháng)D. 蹒跚(pán)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焉”字意思是()A. 哪里B. 怎么C. 于是D. 那么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B. 窗外的风,轻轻地吹拂着。
C. 月亮悬挂在夜空,像一盏明灯。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风声鹤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风声很大B. 鹤的叫声C. 战乱中惊慌失措D. 风声和鹤叫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B. 因为天气晴朗,所以大家都去春游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非常喜欢。
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桃树和李树B. 桃李花开C. 桃李果实D. 桃李的美德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以上都是8.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树叶遮住了眼睛B. 因为小事而忽视了大事C. 泰山很大D. 树叶很大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叫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水滴可以穿透石头B.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C. 石头很硬D. 水滴很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不亦说乎?”出自《论语》。
12. “______,死而后已”出自《左传》。
13. “______,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六年级语文s版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s版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B. 迫不急待C. 迫不急待D. 迫不急待2.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A. 绿色B. 使...变绿C. 绿色植物D. 绿色食品3. “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莺”指的是()A. 黄莺B. 燕子C. 麻雀D. 喜鹊4.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自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月亮挂在天上。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草长莺飞二月天。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满江红》D. 《如梦令》7. “日出江花红胜火”中的“胜”的意思是()A. 胜利B. 超过C. 战胜D. 胜过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晓”的意思是()A. 早晨B. 知道C. 明白D. 破晓9. “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的意思是()A. 别的B. 不同C. 奇怪D. 异乡10. “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潭”指的是()A. 水潭B. 深潭C. 深水D. 深水潭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园不值》。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饮酒》。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登鹳雀楼》。
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月怀远》。
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
7.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相思》。
8.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黄鹤楼》。
s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s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徜徉(cháng yáng)B. 蹒跚(pán shān)C. 踌躇(chóu chú)D. 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C. 他因为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优异。
D. 老师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作业。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的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
D. 以上都是。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抚摸着大地。
B. 月亮在夜空中微笑。
C. 河流在山间歌唱。
D. 以上都是。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贬义词的是()A. 谦虚B. 诚实C. 虚伪D. 勇敢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
B.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D. 以上都是。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聪明、勤奋、勇敢。
B.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勤奋又勇敢。
C. 他聪明、勤奋、勇敢,样样都好。
D. 以上都是。
8.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善良B. 狡猾C. 懦弱D. 坚强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你不知道这是对的吗?B.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对的吗?C. 这是对的,难道你不知道吗?D. 以上都是。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为什么那么聪明?因为他勤奋。
B. 他为什么那么聪明?因为他勤奋吗?C. 他为什么那么聪明?因为他勤奋,还是因为他聪明?D. 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s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s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镌刻(juān)迥然(jiǒng)踌躇(chóu)徜徉(cháng)B. 蹒跚(pán)踉跄(liàng)叱咤(chì)蹉跎(cuō)C. 恣意(zì)缱绻(quǎn)蹉跎(cuō)徜徉(táng)D. 镌刻(juàn)迥然(jiǒng)踌躇(chóu)徜徉(cháng)答案:D。
解析:A项中“镌刻”应读作“juàn”,C项中“徜徉”应读作“táng”,B项中“踉跄”应读作“liàng”,“叱咤”应读作“zhà”。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纪大,但是身体很健康。
答案:B。
解析:A项中“通过”和“使”重复,C项中“防止”和“不再发生”矛盾,D项中“虽然”和“但是”的关联词使用不当。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令人叹为观止。
B.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顾他人意见。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不骄不躁。
D. 他总是喜欢对他人指手画脚,令人反感。
答案:C。
解析:A项中“叹为观止”多用于形容景物,B项中“独断专行”含贬义,D项中“指手画脚”含贬义。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答案:D。
解析:在直接引用的问句中,问号应该放在引号内。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s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s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根据课文《草船借箭》的内容,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风向有利B. 船只众多C. 曹操不敢出兵C. 以上都是答案:C解析:诸葛亮借箭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向有利,使得草船能够快速靠近曹军;船只众多,增加了借箭的数量;曹操不敢出兵,是因为诸葛亮利用了曹操的疑虑心理。
2. 下列哪一项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特点?A. 家境贫寒B. 渴望温暖C. 拥有幸福的童年D. 梦想着美好的生活答案:C解析:《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家境贫寒,渴望温暖,梦想着美好的生活,但她并没有拥有幸福的童年,反而是在寒冷和饥饿中度过。
二、填空题1.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了______的心理,成功借到了箭。
答案:曹操的疑虑解析:诸葛亮精心策划,利用曹操的疑虑心理,使得曹操不敢轻易出兵,从而成功借箭。
2.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点燃火柴后,她看到了______。
答案:温暖的火炉、丰盛的食物、幸福的家庭、慈祥的奶奶解析:小女孩在点燃火柴后,她的幻想中出现了温暖的火炉、丰盛的食物、幸福的家庭和慈祥的奶奶,这些幻想反映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智谋。
答案: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展现了其卓越的智谋。
他利用了天气、地形和敌人的心理,精心策划了借箭的计划。
在风向有利的夜晚,他指挥草船靠近曹军,利用曹操的疑虑心理,使曹操不敢轻易出兵,最终成功借到了箭。
2.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生活状况如何?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答案:《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生活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她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夜外出卖火柴。
她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温暖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点燃火柴时,她的幻想中出现了温暖的火炉、丰盛的食物、幸福的家庭和慈祥的奶奶,这些幻想反映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段落内容省略,假设是一段关于课文的描述或分析)1. 根据上文,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来描绘小女孩的悲惨境遇?答案:作者通过小女孩在寒冷冬夜中卖火柴的情景,以及她点燃火柴后的幻想,来描绘她的悲惨境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S版)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
Hú lu jī chǔchuǎi câlián mǐn hãǎi
()()()()()
二、请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4分)
嘟.囔(dū dōu)尽.管(jǐn jìn)处.理(chǔ chù)包庇.(bì pì)执法不阿.(āē)不计其数.(shǔ shù)犯颜直谏.(jiàn jiǎn)哀悼.(dào zhuò)三、辨字组词。
(7分)
廷()孝()昧()饶()庭()老()未()绕()即()揣()戒()
既()湍()诫()
四、词语模仿秀。
(6分)
古为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千上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愤愤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密麻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句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四字词语。
(4分)
1、于是,他在新的法令颁布之前,费尽心机,苦苦思索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
2、唐高宗突然间因愤怒变了脸色,准备严惩权善才。
()
3、到了豫州,他看到到处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难民,无辜而受牵连的人极多,内心非常不安。
()
4、我高兴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连忙对这位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的黑大哥表示谢意。
()
六、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分)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1、走进花园,郁金香开得正盛,________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
2、大厅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艺品,________,琳琅满目。
滔滔不绝夸夸其谈
3、爸爸是个足球迷,一谈起他喜爱的球队,总是_______。
4、新来的同学维克多喜欢________。
他说自己一个人曾经扑灭过一场大火,独自一个人去过很多大城市游玩儿,一天看完过三本小说……可是,他说的并不真实。
七、请你按下面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
(18分)
1、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落。
(4分)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关联词把下面句子合成一句话。
(4分)
(1)这天前来围观大木柱的人成百上千。
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搬动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在教学楼白净的墙上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受到院长的处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一句话。
(2分)
桌子说:“做人要脚踏实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2分)
感激困境中给你力量的人,因为他增强了你的自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6分)
(1)春风一吹,满山的茶树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像火一样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时,我才意识到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阅读天地。
(22分)
(一)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13分)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
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
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
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
放弃吧,他多次对自己说。
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
“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他断定孩子掉进了海里,于是他下令返航去找。
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去找又有人说为了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终于,在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你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于是,孩子和船长涕泪交流,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而当初规劝船长的人,也惭愧地低下了头。
一个人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给文中的第三段加上标点。
(7分)
2、理解句子填空。
(2分)
(1)“因为我知道你是那样的人!”“那样的人”是_______________的人。
(2)一个人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想想为什么孩子相信船长会回来救他的?是什么力量驱使他这样想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生活中,你肯定也有被别人相信的时候。
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表达你的感受。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诚信的力量(9分)
尼泊尔是一个多山的小国,紧靠着喜马拉雅山的南边,和我国的西藏地区相邻。
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国家的贫穷,很少有外国人来到这儿。
有一年,几位日本摄影师来到了尼泊尔,准备拍摄喜马拉雅山原始的雪域风光。
当地的生活条件很落后,商业也不发达,摄影队连吃喝也很困难。
有一次,几位摄影师想喝啤酒,就找到了村子里的一个男孩,让他去替他们买啤酒。
买啤酒得去很远的地方,孩子走了3个多小时才买到啤酒。
第二天,摄影队又让男孩去买啤酒,这次给了他很多钱。
整整一天过去了,男孩一直没有回来。
摄影师们都说,男孩肯定把钱骗走不回来了。
后半夜,摄影师们已经睡下了,突然听到了敲门声。
他们打开门,只见浑身是泥的男孩抱着几瓶啤酒走了进来。
原来,男孩那天走了几个时间,只买到了4瓶啤酒。
为了买到其他几瓶啤酒,他翻过了一座大山又趟过了一条大河,才终于买够了10瓶啤酒。
可是在返回的路上,因为路远山陡,累极了的男孩连摔了几跤,摔碎了几瓶啤酒。
男孩哭着向摄影师们道歉,并且完整地交还了找回的零钱。
摄影师们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为自己对男孩的猜测感到十分惭愧。
摄影师们回国后,到处向人讲述这个小男孩的故事,日本的许多报刊不久也对此作了报道。
许多日本人不仅被摄影师拍摄的原始自然风光所吸引,更被男孩淳朴的诚实深深地打动了。
从那以后,到尼泊尔观光旅游的日本游客越来越多,极大地推动了尼泊尔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1、男孩第二次为了买到其他几瓶啤酒克服了哪些困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__”画出到尼泊尔观光旅游的日本游客越来越多的原因的句子。
(2分)
3、你在生活中做过诚信的事吗?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诚信的人吗?请把故事用简单的语句记录下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作文。
(30分)
规则是有关部门制定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人人遵守规则,社会才会井然有序;背离了规则,社会将是一片混乱。
请你想一想生活中与规则有关的事情,自拟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