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望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0月月考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试题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四幅图中符合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2.在下图所示经纬网示意图中,某人从丁出发向北、再向西、转向南、又转向东,各走3300千米,最后( )A.回到原地B.到达原地的西面C.到达原地的东面D.到达原地东南面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B.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C.一直向西走D. 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4.图中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A.一半B.等长C.1.5倍D.2倍下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A.一路正西 3 330 kmB.先东南,后东北 6 660 kmC.先东北,后东南大于6 660 kmD.先西南,后西北小于3 330 km7.甲、乙两地均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峙点。
读图,回答8-10题。
8.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9.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地位于西半球B.②地位于低纬度C.③地位于大西洋D.④地位于南温带10.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A.正午太阳高度④比①大B.一天中⑤比③日出早C.②白昼时间逐渐增加D.③自转线速度逐渐增加两极地区是我国进行科学考察的重点区域。
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符号所示地区正确的是( )A.①非洲⑤印度洋B.②北美洲⑥印度洋C.③太平洋⑦太平洋D.④太平洋⑧大西洋12.图中各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③⑦读“所给经纬网图”回答13-14题。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地理试卷

2017 届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以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 单位:米 ) 表示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以下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地形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AB线表示山谷B. CD线表示山脊C. F 处可能为火山口D. F 处为山岳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③处比②处坡度更陡一些B.河段① ( 丙、丁之间) 的流向大概是从南向北C.若要在河流①修筑大坝,则乙处比甲处地点好D.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②地区最适合发展的家产是甜菜栽种业阅读某岛屿地形和景观图,达成3~4 题。
3. 图示景观是该岛南部特有民居,该民居最可能的朝向是A. 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4. 民居趁势而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 节俭建筑资料B.减少占用草地C.御寒保暖()D.庇荫乘凉以下图岛屿风景艳丽,天气宜人,享有“旅行者天堂”的美名。
达成5—6 题。
5.对于该岛自然地理特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一月流行风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挪动有关②该岛河流众多且富水能③国家公园植被高大茂盛④该岛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对该岛人文地理特色的推测,合理的是①城镇和交通线主要散布在沿海地带②屡次的飓风和暴雨严重限制旅行业发展③该国多优秀港湾,海运便利④经济构造中旅行业、渔业比重要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湄公河流经老挝与柬埔寨边疆某河段(以以下图),岛屿星布,风景迷人,人称“四千美岛”。
读图,达成7~8 题。
7.该河段岛屿数目季节变化大,数目最少的月份是()A.1 月B.4 月C.7 月D. 11月8.近来几年来,孔恩瀑布水量不停减少,最可能的原由是()A.截水浇灌 B .植被损坏C.河流采砂D.全世界变暖右图为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简图。
该州普拉德霍湾的石油经过管道运到瓦尔迪兹港口,再经海洋运输到美国本地炼油厂。
该州打鱼产量占全美一半以上,近来几年来很多鱼产品的加工都转移到了中国。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望都中学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其中1-8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2题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题,全选对的给5分,选对不选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不给分)1.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强度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量为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横截面积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A.B.nv△t C.D.2.通过甲、乙两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3:5,甲、乙两导线通电时间之比为3:2,则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为( )A.1:5 B.2:5 C.5:2 D.5:13.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V B.等于4V C.大于4V小于8V D.等于或大于8V4.如图电路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 )A.3:2:1 B.2:1:1 C.4:2:1 D.以上都不对5.如图所示为两条电阻丝的U﹣I图线,甲、乙图线分别与横坐标轴夹角为α、β当两条电阻丝加以相同的电压时,其功率之比P甲:P乙( )A.tanα:tanβ B.tanβ:tanα C.tg2α:tg2βD.tg2β:tg2α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同一竖直平面内水平拉直的绝缘细线一端系一带正电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0点,已知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于重力,小球由静止释放,到达图中竖直虚线前小球做( )A.平抛运动 B.圆周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变速曲线运动7.静电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为φa的a点运动至电势为φb的b点.若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率分别为v a、v b,不计重力,则带电粒子的电量与质量比为( ) A.B.C.D.8.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中,∠a=30°、∠c=90°,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b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2﹣)V、(2+)V和2V.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上最低、最高电势分别为( )A.(2﹣)V、(2+)V B.0 V、4 V C.(2﹣)V、(2+)V D.0 V、V9.实验室中常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有时用一个不方便,须用两个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一个作粗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大),一个作微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小).使用时联接方式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如所示,则( )A.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B.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C.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D.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10.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C.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11.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 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12.一带电质点从图中的A点竖直向上以速度v0射入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质点运动到B 点时,速度方向变为水平,已知质点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A、B间距离为L,且AB连线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质点到达B后继续运动可到达与A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C点(未画出),则( )A.质点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0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从A到C的过程中,带电质点的电势能减小了mv02D.质点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为g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12分)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Ω,R2=4Ω,R3=6Ω,R4=3Ω,U=2.4V.在a、b间接一只理想的电压表,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14.如图一量程为100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Ω,现串联一个9900Ω 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该电压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V.用它来测量电压,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电压的大小是__________V.三、计算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如图所示,A、B两点接在恒压电源上,内阻不可忽略的电流表并联,示数分别为2A和3A.若将两只电流表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均为4A,那么电路不接入电流表时,流过R的电流是多少?16.如图所示,真空中两条长为60cm的丝线一端固定于0点,另一端分别系一质量为0.1g 的小球A和B.当两小球带相同的电荷量时,A球被光滑的绝缘挡板挡住,且使0B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60°角而静止.取g=10m/s2.(1)小球所带电荷量.(2)0B线受到的拉力.17.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间距为2cm,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将一个电量为﹣2×10﹣5C的电荷由A移到B,其电势能增加了0.1J.则:(1)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多少功?(2)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多少?(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18.有两个带电量相等的平行板电容器A和B,它们的正对面积之比S A:S B=3:1,板长之比:L A:L B=2:1,两板距离之比d A:d B=4:1,两个电子以相同的初速度沿与场强垂直的方向分别射入两电容器的匀强电场中,并顺利穿过电场,求两电子穿越电场的偏移距离之比.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望都中学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其中1-8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2题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题,全选对的给5分,选对不选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不给分)1.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强度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量为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横截面积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A.B.nv△t C.D.【考点】电流、电压概念.【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首先根据电流强度的定义可以求得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总的电荷量的大小,进而可以求得自由电子的个数,再根据电流的微观的表达式,根据电阻的运动的速率的大小也可以求得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的个数.【解答】解:在t时间内,以速度v移动的电子在铜导线中通过的距离为vt,由于铜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则在t时间内,电子经过的导线体积为V=vtS.又由于单位体积的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则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N=nvSt.由于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则在t时间内,流经导线的电荷量为Q=It,而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N=,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计算自由电子的个数,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一是从微观运动的角度,二是从电流强度的角度.2.通过甲、乙两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3:5,甲、乙两导线通电时间之比为3:2,则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为( )A.1:5 B.2:5 C.5:2 D.5:1【考点】电流、电压概念.【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流强度与电荷量、时间的关系是I=,即电流的定义式,根据这个表达式进行求解.【解答】解: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得知: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为:I甲:I乙=:=(3×2):(5×3)=2:5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电流的定义式I=,还要知道这个公式采用的比值法定义的,I与q、t是无关的.3.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V B.等于4V C.大于4V小于8V D.等于或大于8V【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压表的内阻不是远大于R1 R2,电表表与电阻并联后,并联部分电阻减小,分担的电压减小.结合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来分析电压表的示数.【解答】解: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8V,则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4V.把此表改接在两端R2时,由于电压表的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电压表与R2并联的阻值小于R2,而R1与并联部分串联,总电压U=12V,则R1的电压大于8V,电压表与R2并联的电路的电压小于4V.故选:A.【点评】本题要注意电压表是实际的电表,内阻不是无穷大,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不能忽略,把电压表看成可测量电压的电阻.4.如图电路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 )A.3:2:1 B.2:1:1 C.4:2:1 D.以上都不对【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当ab端接入电压时,两个R1与R2串联,cd端测得R2两端的电压;而当cd端接入时,两个R3与R2串联,ab端测得R2两端的电压;则欧姆定律可得出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式,联立即可得出三个电阻的比值.【解答】解:当ab端接入时,由欧姆定律可得20=R2;解得R1:R2=2:1;当cd端接入时,50=R2解得R2:R3=2:1;故R1:R2:R3=4:2:1.故选C.【点评】本题应注意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并注意明确欧姆定律的正确使用.5.如图所示为两条电阻丝的U﹣I图线,甲、乙图线分别与横坐标轴夹角为α、β当两条电阻丝加以相同的电压时,其功率之比P甲:P乙( )A.tanα:tanβ B.tanβ:tanα C.tg2α:tg2βD.tg2β:tg2α【考点】电功、电功率.【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根据欧姆定律,U﹣I图象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抓住电压相同,根据P=求出功率之比.【解答】解:根据欧姆定律,U﹣I图象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故甲、乙两个电阻丝的电阻分别为tanα、tanβ;电压相同,根据P=可知,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故两个电阻丝功率之比P甲:P乙为tanβ:tanα;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根据U﹣I图象得到电阻丝的电阻值之比,然后根据电功率表达式求解电功率之比.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同一竖直平面内水平拉直的绝缘细线一端系一带正电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0点,已知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于重力,小球由静止释放,到达图中竖直虚线前小球做( )A.平抛运动 B.圆周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变速曲线运动【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要判断小球做怎样的运动,就要知道小球的受力与它受到的限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并结合圆的曲线,通过对比来判断小球的运动.【解答】解:如图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了以O点为圆心,以绳长L为半径的一段圆弧,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球受合力的方向向右下方,一直到虚线的右侧才可能与以绳长L为半径的一段圆弧有交点.所以小球在重力与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沿合力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直到虚线的右侧.故选项C正确.故选:C【点评】该题中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并结合圆的曲线来判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结束点是解题的关键.7.静电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为φa的a点运动至电势为φb的b点.若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率分别为v a、v b,不计重力,则带电粒子的电量与质量比为( ) A.B.C.D.【考点】电场强度;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率分别为v a、v b,可求出动能的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动能的变化量和电势能的变化量大小相等.【解答】解: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率分别为v a、v b,带电粒子在a、b两点动能的变化△E K=mv b2﹣mv a2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为φa的a点运动至电势为φb的b点,电势能的变化为△E P=qφb﹣qφa,根据能量守恒得,△E K=﹣△E P,解得:=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能量守恒列出表达式找出答案.8.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中,∠a=30°、∠c=90°,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b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2﹣)V、(2+)V和2V.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上最低、最高电势分别为( )A.(2﹣)V、(2+)V B.0 V、4 V C.(2﹣)V、(2+)V D.0 V、V 【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作出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O在ab的中点,该点电势为2V,OC为等势线,作出OC的垂线MN为电场线,根据U=Ed,顺着电场线MN,找出离O点最远的点,电势最低;逆着电场线,离O点最远点电势最高【解答】解:如图所示,取ab的中点O,即为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且该点电势为2V,故Oc为等势线,其垂线MN为电场线,方向为M→N方向.外接圆上电势最低点为N点,最高点为M点.设外接半径为R,则U OP=U Oa=V,U ON=ER,U OP=ERcos30°,则 U ON:U OP=2:,故U ON=2V,N点电势为零,为最低电势点,同理M点电势为4V,为最高电势点.故选:B【点评】找等势点,作等势线,进一步作出电场线,并结合几何知识是求电势问题常用的方法9.实验室中常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有时用一个不方便,须用两个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一个作粗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大),一个作微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小).使用时联接方式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如所示,则( )A.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B.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C.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D.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串联时,电流相等,电阻大的影响大,是粗调电阻;并联时,电阻小的电流大,调节电阻小的是粗调.【解答】解:A、B、两个电阻串联,根据欧姆定律,调节阻值大的变阻器时,电阻变化大,故电流改变大,是粗调,故A正确,B错误;C、D、两个电阻并联,电阻小的电流大,调节阻值小的变阻器是粗调,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明确电路结构,然后运用欧姆定律判断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情况,基础题.10.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C.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带电小球受到重力、电场力和细线的拉力而平衡,电场力越大,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根据电容器电容定义式C=、平行板电容器的公式C=以及电压与电场强度关系公式U=Ed对各种变化中电场强度进行分析,得到电场强度的变化情况,最后判断电场力变化情况和偏转角θ变化情况.【解答】解:A、B、保持S闭合,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不变;故电场强度为,当A板向B板靠近时,电场强度变大,电场力变大,故θ变大,故A正确,B错误;C、D、断开S,电容器带电量Q不变,根据电容器电容定义式C=、平行板电容器的公式C=以及电压与电场强度关系公式U=Ed,得到:E=,故电场强度与两极板距离d无关,故将A板向B板靠近,电场强度不变,电场力不变,故倾角θ不变,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电键闭合时,电容器电压不变;电键断开时,电容器电量不变.结合电容的定义式和决定式分析求解.11.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 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考点】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本题比较简单,根据电场线的特点直接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从图中可知:M点电势比N点高,N点处的电场线密,电场强度大,所受电场力大,故BC错误,AD正确.故选AD.【点评】电场线的概念是电场中的重要概念,该概念包含物理信息较多,要加强理解和应用.12.一带电质点从图中的A点竖直向上以速度v0射入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质点运动到B 点时,速度方向变为水平,已知质点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A、B间距离为L,且AB连线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质点到达B后继续运动可到达与A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C点(未画出),则( )A.质点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0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从A到C的过程中,带电质点的电势能减小了mv02D.质点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为g【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将质点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受电场力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出v A、v B的大小;根据等时性,求出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与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关系,从而得出电场强度的大小.再对水平方向运用动能定理和运动学推论求解A到C的过程中,带电质点的电势能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质点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质点的运动是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在坚直方向上有:Lsin37°=t在水平方向上有:Lcos37°=t由上两式得:tan37°=可得:v B==,故A错误.B、由于两分运动的时间相同即:坚直方向上的时间:t=在水平方向上有:v B=at所以有:a==g=g又a=,解得:E=,故B正确.C、从A到B,对于水平方向,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带电质点的电势能减小为△E p1==由于质点在水平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推论可知:AC间的水平距离等于AB间水平距离的4倍,由W=qEd,可知从A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是从A到B的过程电场力做功的4倍,所以从A到C的过程中,带电质点的电势能减小为△E p2=4△E p1=,故C 正确.D、质点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 a==g,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质点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灵活求解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12分)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Ω,R2=4Ω,R3=6Ω,R4=3Ω,U=2.4V.在a、b间接一只理想的电压表,它的示数是1.8V.【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在ab间接一只理想电压表,R2、R3串联后与R1并联再与R4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3、R4两端的电压之和.【解答】解:(1)R2、R3串联后电阻为R串=R2+R3=4Ω+6Ω=10Ω,R串与R1并联后电阻为R分=5Ω,再与R4串联后总电阻为R总=R分+R4=5Ω+3Ω=8Ω,此时电路电流I总=R4两端的电压U4=I总R4=0.3A×3Ω=0.9V,所以R2、R3串联后两端的电压为U串=U﹣U4=2.4V﹣0.9V=1.5V,R2、R3串联后电流I分=R3两端的电压为U3=I分R3=0.15A×6Ω=0.9V,电阻R3、R4两端的电压之和也就是电压表的示数U分=U3+U4=0.9V+0.9V=1.8V.故答案为:1.8V【点评】本题考查电压表的读数,关键在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能画出等效电路图,还要知道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规律.14.如图一量程为100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Ω,现串联一个9900Ω 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该电压表的量程是1V.用它来测量电压,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电压的大小是0.84V.【考点】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专题】实验题.【分析】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串联电阻分压,改装后的量程为电流表和串联电阻上的电压之和:U=I g(R g+R).【解答】解: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为:U=I g(R g+R)=100×10﹣6×(100+9900)=1V.用它来测量电压,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表盘的最小分度为0.1V,要估读到下一位,读数为:0.84V;故答案为:1;0.84.【点评】本题考查电表的改装原理,明确改装后的量程为U=I g(R g+R).三、计算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如图所示,A、B两点接在恒压电源上,内阻不可忽略的电流表并联,示数分别为2A和3A.若将两只电流表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均为4A,那么电路不接入电流表时,流过R的电流是多少?【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方程法;恒定电流专题.【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得到两个电流表内阻之比;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得到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电动势的关系,再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不接入电流表时的电流.【解答】解:设电流表A1、A2的内阻分别为R1、R2.定值电阻为R.两个电流表并联时,有:==,且有 E=(I A1+I A2)R+I A1R1=5R+2R1;两个电流表串联时,有:E=I(R1+R2+R)=4(R1+R1+R)联立解得:=则电路不接入电流表时,流过R的电流I==≈5.43A答:流过R的电流是5.43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电路的连接和欧姆定律分别列式,采用数学方法得到,从而求解即可.16.如图所示,真空中两条长为60cm的丝线一端固定于0点,另一端分别系一质量为0.1g 的小球A和B.当两小球带相同的电荷量时,A球被光滑的绝缘挡板挡住,且使0B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60°角而静止.取g=10m/s2.(1)小球所带电荷量.(2)0B线受到的拉力.【考点】库仑定律.【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分别对A球和B球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或分解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解答】解:(1)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B球受三力平衡,则重力与库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绳子拉力,方向与绳子拉力方向相反,由几何知识可知:F=mg=T B根据库伦定律:F=k=mg解得:q===2×10﹣7C(2)由上图可知,T B=mg=1×10﹣3N答:(1)每个小球的带电量为2×10﹣7C;(2)细绳B的拉力大小为1×10﹣3N.【点评】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或分解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两小球受到的库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17.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间距为2cm,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将一个电量为﹣2×10﹣5C的电荷由A移到B,其电势能增加了0.1J.则:(1)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多少功?(2)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多少?(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考点】功的计算;电势能;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1)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电场力做功的多少;(2)由电场力做功的公式,可以求得电势差;(3)由电势差的公式可以求得电场的场强.【解答】解:(1)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就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就增加,增加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做的功,所以电势能增加了0.1J,电场力对电荷就做﹣0.1J的功.(2)由W=qU可得,U==V=5000V,(3)A、B两点间的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D=2×cos60°=1cm=1×10﹣2 m,由U=ED得,E==V/m=5×105 V/m.答:(1)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为﹣0.1J;(2)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5000V;(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5×105 V/m.【点评】在电场中计算电势差时一定要所注意带着符号来运算,计算电场强度时,两点之间的距离一定是沿电场方向的距离.18.有两个带电量相等的平行板电容器A和B,它们的正对面积之比S A:S B=3:1,板长之比:L A:L B=2:1,两板距离之比d A:d B=4:1,两个电子以相同的初速度沿与场强垂直的方向分别射入两电容器的匀强电场中,并顺利穿过电场,求两电子穿越电场的偏移距离之比.【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根据电容的定义式知C=、决定式C=,E=及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加速度的表达式.电子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求出侧向位移表达式.【解答】解:C=、C=,E=。
河北省望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八月月考化学试题

河北望都中学2015-2016学年八月高二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 —12 H —1 O —16 Cu —64 Cl —35.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很容易发生C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D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3.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4.已知H —H 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 kJ ·mol -1,H —N 键键能为391 kJ ·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 ·mol -1。
则 N ≡N 键的键能是( )A .431 kJ ·mol -1B 945.6 kJ ·mol -1C .649 kJ ·mol -1D .896 kJ ·mol -15、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关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 a 、b 和c 均为正值C. a = bD. 2a = 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量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能量 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反应过程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A. 在101kPa 时,1mol 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 在稀溶液中,1molCH 3COOH 和1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7.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 -393.5 kJ/mol 、-285.8 kJ/mol 、-890.3 kJ/mol 、-2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21O 2(g)=CO(g) △H = ―393.5 kJ/mol B .2H 2(g)+O 2(g)=2H 2O(l) △H = +571.6 kJ/molC .CH 4(g)+2O 2(g)=CO 2(g)+2H 2O(g) △H = ―890.3 kJ/molD .C 6H 12O 6(s) +6O 2(g)=6CO 2(g)+6H 2O(l) △H = ―2800 kJ/mol8.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 =-2215K J ·m o 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 . 55 kJB .220 kJC . 550 kJD .1108 kJ 9.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10.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105Pa 时,1molC (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 2气体,放热393.5KJ ,1molCO 完全燃烧生成CO 2气体,放热283.0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25℃、1.0×105Pa 时,1molC (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 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 C (石墨)(s)+O 2(g)==2CO(g); △H =-110.5kJB 、1molC (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 与CO 2混合气体时,放热283.3KJ C 、C (石墨)与CO 2(g)反应生成 CO(g)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 、如果金刚石燃烧生成CO 2的反应放热大于石墨燃烧生成 CO 2放出的热,则可以断定从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变化需要放热11.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1/3体积,CO 2占2/3体积,且C(s) +1/2O 2(g) = CO(g) △H = -110.5 kJ/mol CO(g) + 1/2O 2(g) = CO 2(g) △H = -283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172.5 kJB. 1149 kJC. 283kJD. 517.5 kJ1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册5月月考试题

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6年5月月考高二地理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棉花主产省区1980~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变化图(图中10省区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90%以上),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1980~1990年山东省棉花产量居全国首位 B. 1990~2005年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C. 1980~2005年湖南省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后减 D. 1980~1990年南方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比重下降
2. 新疆是我国棉花质量最好的产区,其优势条件是 A.光照丰富 B.灌溉水源丰富 C.地广人稀 D. 土壤肥沃
右图是我国某城市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 如果要在该城布局火力发电厂,则最佳区位是城市的 A.东南郊 B.西北郊 C.西南郊 D.东北郊 4. 据等温线判断,图中M处最不可能的功能区是 A.绿地 B.重工业区 C.文化教育区 D.住宅区
下图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据图判断5~8题。
5.图中甲山脉是 A.秦岭 B.阴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贺兰山脉 6.图中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7.该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矿产丰富 ③气候适宜 ④水源充沛 ⑤交通便利 ⑥水能丰富 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⑧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⑥ 8.图中经过银川的铁路线是
A.包兰线 B.陇海线 C.兰新线 D.宝成线
下图表示的是四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资料,回答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气候与其所在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印度 B.②—英国 C.③—阿根廷 D.④—中国 10.与②气候区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图为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和含沙量沿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12 月月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地点;3.全部答案一定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要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联合某地区岩层新老关系表示图, 回答1~2 题。
1.图甲中 A 处的地形为 ( )A. 背斜山B. 背斜谷C. 向斜谷D. 向斜山2.若图甲中 B 地发现有溶洞景观 , 则该处的岩石种类最有可能为图乙中的( )A.bB.cC.dD.a以下图甲是长江流域冬天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 单位 :hpa) 垂直散布表示图, 回答 3-4 题3.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 , 与武汉对比 , 宜昌的天气特色 ( ) A. 暖且干 B. 冷且湿 C. 冷且干 D. 暖且湿()4. 图乙是图甲所示日期武汉的气温日变化图, 据此推测武汉该日最可能出现A.气温日较差约10 度B.天气由晴转多云C. 最高气温出此刻午后D. 子夜温度变化最大图 8 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散布略图。
读图回答5~ 6 题。
5.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挨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6.自然带这类变化表现的地区分异规律是( )A .从赤道到两极B.从沿海到内地C.垂直地带性D.没有规律4 为某在城市建设中,倡导用透水资料铺设“可呼吸地面”取代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图地城市水循环表示图。
达成7、8 题7.采纳“可呼吸地面”以后,图 4 中四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切合实质的是(A . a 加速,易出现城市积水B. b 增强,惹起地面的凹陷C. c 增加,地下水位降落D. d 增强,周边空气湿度增添8.对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表达是()A.使水呈三态变化B.增添了高峰冰川的面积C.造成海平面上涨 D .使陆地水资源不停更新我国已经圆满的达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 读以下图回答9、10 题。
河北省望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望都中学高一数学3月月考试卷出题人:孟庆玲 审题人:张彦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全集U=R ,A={x|x <0},B={x|x >1},则集合∁U (A∪B)=( ) A .{x|x≥0} B .{x|x≤1} C .{x|0≤x≤1} D .{x|0<x <1} 2.下列函数中定义域是R 且为增函数的是( ) A.x e y -= B.y=x 3 C.y=㏑x D.y=|x |3.已知2161⎪⎭⎫⎝⎛=a ,31log 6=b ,71log 61=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c a b >>B .a b c >>C .a c b >>D .c b a >>4.若2cos sin 2cos sin =-+αααα,则αtan 的值为( ) A. 1 B. -1 C.43 D. 34- 5.向量 ),2,1(-=a ),1,2(-=b 若b a b a k 2-⊥+,则k= ( )A. 3B. 2C. -3D. -26.若f(x)是R 上周期为5的奇函数,且满足f(1)=1,f(2)=2,则f(3)- f(4)= ( )A.2B. -2πC.1D.-1 7. 若函数)sin()(ϕω+=x x f 的图象(部分)如图所示,则ϕω和的取值是( )A.3,1πϕω-== B.3,1πϕω==C.6,21πϕω-==D.6,21πϕω== 8函数()x xx f 2log 6-=,在下列区间中包含零点的区间是( ) A. (0,1) B. (1,2) C.(2,4) D. ()+∞,4 9.函数f (x )=2sin x cos x 是( ).A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10. 要得到函数⎪⎭⎫ ⎝⎛-=42cos 3πx y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x y 2sin 3=的图像( )A.沿x 轴向左平移8π个单位 B.沿x 轴向右平移8π个单位C.沿x 轴向左平移4π个单位 D.沿x 轴向右平移4π个单位11.若将函数()sin 2cos 2f x x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ϕ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ϕ的最小正值是( )A. 8πB. 4πC. 38πD. 34π12.在△ABC 中,∠BAC =60°,AB =2,AC =1,E ,F 为边BC 的三等分点,则AE →·AF →=( ).A.53 B.54C.109D.158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且1312cos -=α,则αtan =14.已知函数()⎩⎨⎧>≤-=0,0,1x a x x x f x,若()()11-=f f ,则a 的值 15.在ΔABC 中,53cos =A 且135cos =B ,则=C cos ___________16.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x f 满足()()x f x f -=+1,且在[]0,1-上是增函数,给出下列关于()x f 的判断①()x f 是周期函数 ②()x f 关于直线1=x 对称③()x f 在[]1,0是增函数 ④()x f 在[]2,1上是减函数 ⑤()()02f f = 其中正确的判断序号是三、解答题.(本题共70分)17:(10分)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60°12 (1)求. ?)2(=⋅-a b a (2?18:( 12分)已知函数f (x )=2sin x cos x -2sin 2x +1.(1)]2,0[π∈x ,求函数f (x )的值域;(2)],0[π∈x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19:( 12分)经市场调查,某种商品在过去50天的日销售量和价格均为销售时间t (天)的函数,且日销售量近似地满足2002)(+-=t t f ),501(N t t ∈≤≤.前30天价格为3021)(+=t t g ),301(N t t ∈≤≤,后20天价格为45)(=t g ),5031(N t t ∈≤≤. (1)写出该种商品的日销售额S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 (2)求日销售额S 的最大值.20:( 12分)已知向量(cos ,sin )a αα=,(cos ,sin )b ββ=,25a b -=. (1)求cos()αβ-的值.(2)若02πα<<,02πβ-<<,且5sin 13β=-,求sin α.21:( 12分)已知函数()()()x x x f a a -++=3log 1log ().1,0≠>a a(1)求函数()x f 的定义域;(2)若函数()x f 的最小值为-2,求实数a 的值。
【高中地理】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卷Ⅰ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4小题,每题1分,共44分)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 B.1980年C.2015年 D.2045年2.未来10年劳动人数量的变化将导致A.老龄人口增加B.人口增加C.用工成本上升D.人才外流严重右图为某城市局部地价图(单位:10万元),据图回答3~4题。
3.如果该区地价最低的区域为工业区,且布局合理,则该地可能盛行A.东北风 B.东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4.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规划判断合理的是A.商业区可能位于东南B.有交通干线从东南向西北延伸C.数字2区域可能为住宅区D.该区域西南部有大型汽车站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5~6题。
http://www. / - blogid=5a18c50f0102w0sf&url=/pic/001Eip7Fzy6W4Bnbx0T335.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异扩大6.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A.D时段B.B时段 C.E时段D.F时段每年冬天,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
图1);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
图2)。
据右图回答7~8题。
7.图1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A.防太阳暴晒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C.防病虫害D.防洪、防涝8.图2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读我国某地区的局部地质剖面图,回答9~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试卷一、选择题(60分)1.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读图完成2~3题。
2.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B.市场因素C.农业技术D.交通运输3.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生物多样性减少C.环境污染加剧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4-5题。
4.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5.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河西走廊属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也是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
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速度滞后。
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迄今已有近一半死亡,从而导致风沙肆虐频繁,土地荒漠化严重。
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河西。
现在,河西走廊各地紧锣密鼓地实施再造工程。
回答6-7题6.沙枣林死亡的原因可能是A. 土地盐碱化严重 B.沙枣林不适合在当地栽种C.滥砍森林,过度樵采 D.林带过大过密,林水矛盾突出7.“再造河西”需首要解决的问题是A.大利开荒 B.开发资源 C.发展交通 D.完善生态体系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8-9题: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9.该产业部门属于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D.资金密集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皮毛贸易站,1758年被英国殖民者夺取,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人地关系也由简单变得复杂。
读图回答10.20世纪50年代后,“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不包括A.资源枯竭B.劳动力素质低C.企业老化,技术落后 D.环境污染严重11.匹兹堡再生阶段向“知识城”转化,对我国面临类似困境的工业城市的启示是①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②将无增长潜力的企业搬向郊区③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④治理污染,改造投资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题。
12.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13.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B.地势逐渐降低 C.含沙量显著增大 D.结冰期逐渐变短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
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14.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15、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分布示意图,图中古绿洲退化成沙漠的主要原因①禁樵禁采②盲目开垦③过度用水④封沙禁牧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16、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流经丘陵、山地、平原地区B.该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C.水资源综合开发是该流域治理核心D.该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下图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17-18题。
17.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化学工业比重上升18.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A.盛行风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B.靠近鹿特丹及莱茵河,降低运费C.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源丰富读下表,分析回答19-20题。
19、由图可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是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不能判定20、城市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是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不能判定读“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21-23题。
2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③污染浪费严重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22.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A. 暴雪B.沙尘暴C.咸潮D.赤潮23.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下图中A. ①B. ②C. ③D. ④读下表,完成24-25题。
表: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24.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25.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路线剖面图”,回答26-27题:26.图中①、③所在的大运河河段南下运输的主要货物是A.稻谷 B.铁矿石 C.石油 D.煤炭27.此工程完成后,如不合理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次生盐碱化 B.海水入侵C.水旱灾害加剧 D.水土流失加重图6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图”。
对比分析回答28-29题。
图628.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29.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30.如果用图例代表三大产业的比重,那么①图1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②图例C代表第二产业比重③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二、综合题(40分)31.读图“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西气东输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2)指出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
(4分)(3)西电东送中线工程主要调运的是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说明该水电调出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4)图中南水北调工程旨在解决北京、天津等地水资源短缺问题,分析北京、天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32.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区位的转变。
19世纪,E是主要的钢铁工业中心,产品主要销往纽约和费城。
19世纪末,布法罗、克利夫兰和D城都建有大型钢铁厂,产品主要用于当地的机械制造。
20世纪初杜鲁特兴建了大型钢铁厂,产品主要销往C和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尔的摩和费城又成为新兴的钢铁工业基地。
读图回答:(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湖泊:A: B ;城市:C D ,(2)图中E城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的因素有哪些?(3)二战后一段时期,五大湖地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了改变区域衰退的局面,美国东北区推出了庞大的复兴计划,其主要措施有哪些?(4)该地区的农业带是,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甲图中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甲图中①②区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和。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千米。
宽从几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材料二下图为河西走廊简图。
(1)据图分析河西走廊城镇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分)(2)河西走廊地区重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河西走廊重工业发达,但酸雨危害却很小,分析其原因。
(3分)(4)目前,该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1分),简述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3分)答案1-5 ABAAC 6-10 CDAAB 11-15 CDBAB 16-20CDBAC 21-25 DCABC 26-30 DAADB31.(13分)(1)管道运输。
(1分)(2)(4分)为东部提供能源,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每点2分)(3)(4分)(河流)流量大落差大(4)城市人口密度大、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水浪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4分)32.(15分)33、(12分)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水源条件是决定生产生活的主要条件。
第(2)题,河西走廊天江石油、金属镍矿等有色金属等源丰富。
第(3)题,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风力作用强劲,降水稀少。
第(4)题,由于气候干燥及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现象严重。
答案:(1)特点:多沿河流分布。
原因: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可以作为水源地,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2)矿产资源丰富(3)河西走廊多大风天气,有利于酸性气体扩散;北方土壤呈碱性,扬尘、扬沙可以起到酸碱中和的作用;河西走廊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4)荒漠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