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绳计数说起

合集下载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古老的时代,人们为了记录事务,发明了一种叫做“结绳计数”的方法。

今天,我将带领四年级的同学们探索这种古老计数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的第一课时《从结绳计数说起》。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的第一课时《从结绳计数说起》。

这一课时主要讲述古代人们如何通过结绳计数来记录事务,以及与之相关的数的大小比较和进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结绳计数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结绳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值记录,同时,培养同学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结绳计数的方法,能够运用结绳计数进行数值的记录。

难点在于同学们需要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和进位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准备一段绳子,用作结绳计数的实践操作。

同时,教师方面准备了一些结绳计数的教具,用于讲解和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故事引入结绳计数的概念,让同学们对结绳计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结绳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数的大小比较和进位。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教具进行演示,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结绳计数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从结绳计数的原理、方法以及数的大小比较和进位进行展开,以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文字,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答案:53(结绳计数:五根绳子,每根绳子三结)、87(结绳计数:八根绳子,每根绳子七结)、127(结绳计数:十根绳子,每根绳子十二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结绳计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同时,也可以尝试寻找其他古代计数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6《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6《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6《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从结绳计数说起》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结绳计数的历史,以及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对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历史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结绳计数的历史,知道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结绳计数的历史,知道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难点: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历史资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结绳计数的历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结绳计数的图片,引导学生对结绳计数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结绳计数的历史,引导学生了解结绳计数是古代人民一种重要的计数方法。

3.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结绳计数的规律,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用结绳计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教师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解答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结绳计数的历史意义,以及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从结绳计数说起1.结绳计数的历史2.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年级上1.6《从结绳计数说起》

四年级上1.6《从结绳计数说起》

四年级上1.6《从结绳计数说起》四年级上 16《从结绳计数说起》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我们的祖先还生活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他们可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方便的数字和计算方法。

那时候,为了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比如捕获的猎物数量、储存的食物多少,他们想出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办法——结绳计数。

结绳计数,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表示数量。

比如说,捕获了一只兔子,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又捕获了一只,再打一个结。

这样,通过绳子上结的数量,就能够知道一共捕获了多少只兔子。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实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文字、没有数字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想出这样的办法来记录生活中的重要信息,是多么了不起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智慧不断发展,计数的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先进。

在结绳计数之后,又出现了刻痕计数。

刻痕计数就是在木头、骨头或者石头等物体上刻下一道道的痕迹来表示数量。

这种方法比结绳计数更加持久,不容易因为绳子的损坏而丢失记录。

再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数字。

最开始的数字可能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样子,而是一些简单的符号。

但是,这些符号的出现,却让计数和计算变得更加方便和准确。

在古代的不同地区,人们使用的数字和计数方法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古埃及,人们使用象形文字来表示数字;在巴比伦,人们使用楔形文字来记录数量。

而在我们中国,古代的数字有着独特的形态和写法。

当数字被发明出来后,数学这门学科也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人们学会了用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比如,计算农田的面积、分配食物的数量、建造房屋需要的材料等等。

数学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在科学、技术、艺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数学已经成为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数学,通过数学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6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6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在这节课中,将带领学生们回到古代,从结绳计数说起,探索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数和计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77页至第78页,即“从结绳计数说起”这一部分。

我们将从古代的结绳计数开始,探讨数字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不同文化中的计数方法,并学习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的来历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知道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的符号。

2.掌握数数和计数的方法,能够用数字正确表示物体数量。

3.了解数字的起源和发展,知道不同文化中的计数方法。

4.学习阿拉伯数字的来历和特点,能够正确书写和使用阿拉伯数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数和计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们了解数字的起源和发展,知道不同文化中的计数方法,并学习阿拉伯数字的来历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结绳、计数棒、数字卡片等。

2.学具:练习本、笔、计数棒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结绳计数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数字的时代,人们是如何计数的?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结绳,了解古代的计数方法。

2.新课导入:通过结绳计数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数和计数的方法。

3.课堂讲解:讲解数字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不同文化中的计数方法,如印度的梵文数字、中国的天干地支等。

4.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阿拉伯数字的来历和特点,让学生们能够正确书写和使用阿拉伯数字。

5.课堂练习:让学生们通过计数棒和数字卡片,进行实际的计数和写数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数字的基本概念: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的符号。

2.数数和计数的方法:通过结绳、计数棒等工具进行数数和计数。

3.数字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不同文化中的计数方法,如印度的梵文数字、中国的天干地支等。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6《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6《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6《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从结绳计数说起》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数字》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结绳计数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数的产生、数的概念以及数的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起源,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本节课也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数的产生和数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结绳计数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数的概念,以及简单的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的产生,数的概念,以及简单的数的运算。

2.难点:对于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数的运算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绳道具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结绳计数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结绳计数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结绳计数的方法和原理,让学生初步掌握数的概念。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结绳计数的实际操作,巩固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4.数的运算: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结绳计数中的数的运算规律,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5.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清晰地掌握数的产生、数的概念和数的运算。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结绳计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实用性。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从结绳计数说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从结绳计数说起》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结绳计数的历史和原理,以及简单的数学运算。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的起源和发展,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结绳计数这种古老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结绳计数的历史和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结绳计数的方法和运算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结绳计数的历史和原理,能用结绳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了解结绳计数的历史和原理,能用结绳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结绳计数的运算过程,能灵活运用结绳进行数学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结绳计数的方法和原理。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结绳计数的历史和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结绳计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结绳计数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结绳计数的基本运算。

3.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结绳计数的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结绳计数的运算规律,让学生理解结绳计数的实际应用。

5.课堂练习:学生进行结绳计数的练习,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结绳计数的历史和原理,另一部分是结绳计数的运算方法。

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结绳计数的全貌。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评价;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6《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6《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6《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结绳计数说起》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结绳计数的方法,以及数的产生和数的表示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以及数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认识和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结绳计数这种古老的计数方法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图片和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结绳计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结绳计数的方法,以及数的产生和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结绳计数的方法和数的产生。

2.数的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结绳计数的教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结绳计数的方法,以及数的产生和表示方法。

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的起源和发展。

2.呈现(10分钟)展示结绳计数的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结绳计数的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结绳计数?怎样进行结绳计数?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结绳计数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表示不同的数?怎样进行数的加减?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结绳计数的方法和数的表示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结绳计数,还有其他计数方法吗?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其他计数方法,如算盘、电脑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结绳计数的方法和数的表示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6 从结绳计数说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6 从结绳计数说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6从结绳计数说起|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6《从结绳计数说起》所准备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单元的第6课,主要讲述了结绳计数的方法以及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学习古人计数的方法,了解数字的演变过程,并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结绳计数的方法及其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结绳计数的方法,掌握数字的演变过程,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结绳计数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结绳计数的教具(如计数绳、珠子等)。

2. 数字卡片。

3. 练习题册。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讲解古代人们如何使用结绳计数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结绳计数:详细讲解结绳计数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结绳计数的实践操作,加深对结绳计数方法的理解。

4. 基本运算:讲解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通过结绳计数的方法进行实际计算。

5.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结绳计数进行问题的解决。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检验对结绳计数和基本运算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结绳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2. 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3. 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七、作业设计1. 简述结绳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2. 数字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答案:1. 结绳计数的原理是通过结绳的数量和位置来表示数字,方法是通过结绳的长度和颜色来区分不同的数字。

2. 数字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古代的结绳计数、算盘计数,以及现代的数字计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结绳计数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有所不同,需要在课后对掌握程度较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结绳计数说起
一、导入
从入学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在和数打交道,这些简洁明了的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实际上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你们想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计数方式的演变过程,从结绳计数说起。

二、新授
你读懂了什么?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1)计数方式
那时的人们就借助一些实物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痕、在绳上打结等方式来计数。

出去打猎时,没猎得一只兔子,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猎得多少只兔子,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打猎归来时,把这些小石子和兔子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兔子的只数和小石子的个数同样多,就说明猎物没有丢。

出去放牧时,放出去一只羊,就结一个结,放出去多少只羊就结多少个结,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回来的羊和结一个一个对应起来,看和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羊没有丢。

刻痕计数也是这个道理。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一一对应。

(2)符号
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计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计数符号也不相同。

①古埃及象形数字
仿写:4 10 40 100
试写:45 99 678
②玛雅数字
仿写:
试写:
③中国算筹数码
仿写:1——10 11——20
理解十进制
试写:2 22 222 2222
理解位值制
用这种计数方式进行计数时,从低位写起,纵横纵横…….交错写。

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进位制。

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十进制,源于古代人们用双手十指计数的方式。

成语“屈指可数”就是这样得到的。

双手的手指用完后,就在地上放一块石头或是一跟树枝代表10,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经验,就产生了十进制。

位值制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印度在公元7世纪才采用十进位值制,很可能受到中国的影响,公元10世纪才传到欧洲,我们应以这一伟大的发明而自豪。

(3)数字
现在我们使用的0~9,10个数字,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

这种数字称为印度—阿拉伯数字。

表示物体的个数叫自然数。

0也是自然数。

关于自然数,你还道哪些呢?
①计数方法是十进制计数法
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举例说明
③自然数都是连续的,后面的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
三、练习
四、小结
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许多的计数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很有趣的,也富有奥秘。

数学中也还有着很多的奥秘,等着同学们去探索。

五、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