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95-97:例1、2,p97:“做一做”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准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使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估算意识。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教具学具:实物图及两位小数加减法课件。

教学过程:一、目标引导,学法指导。

1、导入学习目标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说的?(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加法: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减法:那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请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出示目标,读学习目标。

两位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学习目标:(1)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要对齐的算理。

准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使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生自学,自我感知。

1、出示学习提纲,学生自学。

根据学习目标自学p95-97的内容。

解决下面问题。

弄不懂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

(1)通过自学,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知道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是什么意思?(因为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这样就能相减了)(3)列竖式计算时整数是从个位算起,小数要从什么位算起?(要从最低位算起。

)(4)竖式中的结果3.60与3.6有区别吗?为什么3.60能够写成3.6?(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得数末尾的0,一般要把0去掉。

(5)小数加减法怎样验算?2、了解自学情况(1)通过自学,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还知道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根据学生叙述出示数学问题。

A、在第一轮中劳丽诗、李婷组成的双人队和哈特利、海曼斯组成的双人队比分差别多少?B、劳丽诗、李婷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分?C、哈特利、海曼斯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分?D、两轮过后中国队的总成绩领先几分?3、请把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95至9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

3.通过这节课学习过程中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计算过程中,小数点要对齐及其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提出问题出示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奖牌榜。

师:从这张图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出学生说出想知道他们具体的比赛成绩)指名回答后,教师指出,他们具体的每轮比赛成绩是用两位小数表示的。

配合教师的说明出示如下教学情境图(1)看到这张图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启发学生提出:在第一轮比赛中劳力诗,李婷组成的双人对和哈特利、海曼斯组成的双人对比分差距多少?(2.)引出算式:谁能用算式表示两队比分差距多少? 53.40-49.80=(3)引出课题这是一个两位小数的减法算式,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1.探索两位小数的减法师:根据这道算式,同学们估算一下,这两个队的差距大约是几分?(让学生解释估算过程)师:那你能独立算出准确的结果吗?请你试试,算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写竖式的。

(学生算,老师巡视)师:谁能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学生一般会写)53.40-49.80=3.6053.40—49.80————————3.60师:谁能说说,你认为在这个列小数减法竖式时关健要注意什么?(小数点要对齐)为什么一定要对齐呢?(它们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这样才能相减)如果有学生在板演时,小数点没有对齐,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数点没有对齐能相减吗?为什么不能相减?教师指出:为了使计算结果用最简便的小数表示出来,这里的“3.60”可以写成“3.6”,所以中国队领先3.6分教师把上面竖式中的3.60的0划上斜线,把横式中的0擦掉提问:3.60为什么可以写成3.6?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把3.60写成3.6这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7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7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7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壹五9一三28-579426+982307-296(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口算口算练习(1)二、新授1、揭示课题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2)板书算式2.83+1.57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②竖式怎么列?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3、学习例2计算。

壹五.64-3.9(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

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4、试一试10.84+2.6 3.05-2.85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书上第2页1、4、57、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三、作业书上第2页练一练第2、3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0.3+0.4 1.5+0.5 2.4+1.2 4.5-0.9 5.3-4.88+2.5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7.65+2.一三 3.14-2.090.96+4.688-7.56二、新授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用珠算计算。

8.76+4.03(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用珠算计算。

5.6-0.85(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精选8篇)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精选8篇)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精选8篇)小数加法和减法篇1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于整数加分、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情境法、理解法、探索法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导入新课1、出示例1的情境图:超市购物1)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2)提问: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店购物的画面。

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2.揭示课题。

1)提问: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吗?2)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二、探究1.教学例1第(1)问。

(1)学生试做,指定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做法。

(2)展示以不同的算法,要求学生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3)讨论。

(4)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2。

教学例1第(2)问。

(1)出示题目,谈话:我们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再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请同学们试着计算“3.75-3.4”这道题。

(2)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3、教学“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

(2)指名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4、总结归纳。

(1)谈话:谁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2)组织交流。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质教案通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质教案通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详细内容如下:1. 小数的加法: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法计算。

2. 小数的减法: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减法计算。

3.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小数的加减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重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购物找零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小数的加法:介绍小数加法的意义,讲解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的减法:介绍小数减法的意义,讲解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3)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讲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加法加法法则例题2. 小数的减法减法法则例题3.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运算法则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教材第4.3节练习题1、2、3。

(2)应用题:根据购物找零情景,设计一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略。

(2)应用题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列出算式并求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研究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 教时备课日期10月7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商店购物的画面。

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5)三个人一共用多少元?2、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不但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还列出了算式。

请大家观察这些加减法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二、探究。

1、教学例1的第(1)问。

谈话:你能用竖式计算4.75+3.4吗?先试一试,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2、教学例1的第(2)问。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学生完成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再进一步追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3、教学试一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7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7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7篇)教学目标:1.以图书大厦购书为场景,选择小数位数相同的数提出相关问题。

2.通过计算相关问题总结小数计算加减法的法则。

3.计算时注意结果末尾有0要化简。

4.在具体的小数计算中发现计算法则,感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计算相关问题总结小数计算加减法的法则。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数加减法口算:54+21=120-17=71+3=98-35=怎样计算整数加减法?二、小数加减法研究:出示图片:图书大厦购书场景,在幼儿图书部,几种图书的价格:(1)小数位数相同的图书价格。

《童话故事》6.62元《科学家的故事》2.75元(2)根据它们的价格提出有关加减法的相关问题,先估算结果再独立列式解答。

(3)学生展示交流,探讨计算方法: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还可以怎样想?[目的:理解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6.62+2.75=9.37(元)6.62-2.75=3.87(元)(4)计算4.37+2.937.54-6.840.45+2.58[对于小数加减法结果末尾有0的小数,要进行化简处理:如7.30=7.3、对于7.54-6.84和754-684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讨论区别最高位上的0如何处理:整数加减法时最高位上0为什么不写,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写0?](5)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初步整理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1.口算:p37第1题。

(起始课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0.4+0.3=0.32+0.15=2.6+1.2=2.9-1.3=0.58-0.23=8.5-2.7=0.52+0.24=9.6-5.9=0.47+0.25=2.用竖式计算(最最基础的为主):(1)0.5+0.5=0.01+0.99=3.6+5.4=1.6-0.9=2.3+1.7=2.9+3.7=(2)3.47+5.38=4.54+2.79=6.1-5.4=2.25-1.95=4.37+2.93=7.54-6.84=4.23+2.93=0.45+2.58=3.82+6.93=3.改错: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对于计算教学的起始课的新授部分时间可以控制在15分钟,也可以适当延长。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教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规则;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2.教学难点:运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白板笔;2.学生准备:课本、钢笔、书本、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引入:教师拿一块巧克力,告诉学生巧克力上有写着0.5和0.3,这个巧克力上有多少克?请学生回答。

2.引导:提醒学生,小数代表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小数进行计算。

将两个小数相加,需要将小数点对齐,然后从十分位开始逐位相加。

请学生观察这个操作并回答计算结果。

3.引导:教师出示一道小数加法题目,让学生利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强调对齐小数点的重要性。

Step 2: 课堂探究1.小数加法练习:学生在书本上完成一些小数加法的练习题,并互相检查答案。

2.小数减法讲解:教师介绍小数减法的方法,将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

提醒学生注意被减数大于减数的情况,需要借位。

Step 3: 拓展应用1.实际问题解答:教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小数加法或减法进行解答。

例如:小明有0.6元,他又从家里拿了0.4元,他现在一共有多少钱?2.分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相互竞赛解答一道小数加法或减法题目。

教师可以给出一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1.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方法和规则,并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检查课后作业,并指出错误的地方。

3.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法:将小数点对齐,从十分位开始逐位相加。

小数减法:将小数点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r \・
•- 二〕r——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课本 95—96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 算的算理

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
、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体会数学

的工具性作用。
3
、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 觉性。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一、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呈现 2004 年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 李婷婷 在
10
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

第一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是由 53 个一和 40 个
百分之一组成的,你们知道是几分吗?( 53.40)哈特利、 海曼斯获得
的分数是由 49个一和 80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你知道 是几分吗?
( 49.80)
第二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整数部分是 58, 小数
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几分吗? ( 58.20); 哈特利、
海曼斯获得的分数在 49 —50之间且百分位是0的两位 小数,你知道是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几分吗? ( 49.80)
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 P96中间的表格
2004
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

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成绩

国家 运动员
各论动作得分
总成


第一轮
第二 轮 第三 轮 第四 轮 第五

中国
劳丽诗
李婷
53.40 58.20

意大 利 哈特利
海曼斯
49.80 49.20

二、探究新知:
1
、提出问题:

师:看到表格中的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 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2) 第二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3) 两轮比赛中国队共得几分?
(4) 前两轮中国队领先几分?

师:老师就从你们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咱们一起来解决,好 吗?
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2
、探索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 1)学生口答出算式: 53.40-49.80 (2)学生独立列出竖式计算
(3)说一说:如何列竖式?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把小数 点对齐
也就是把数位对齐)
( 4)如何计算:(从百分位减起,突出十分位上的 4 减 8 不够 减,
从个位退 1 位的过程)
(5)竖式中的结果 3.60与 3.6有区别吗? (根据小数点的基本 性质
可将结果简化)
3
、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中国队两轮比赛的总成绩是 111.6 分,现在领先 12.6 分了。 提出
问题:你们知道 111.6 分是怎么得来的吗? 12.6 分呢? 先来解决第一
个问题
.
( 1)学生口答出算式:
53.40+58.20
(2)独立列出竖式计算 (3)说一说:怎样列出竖式求出中国队两轮比
赛的总成绩?计 算中需注意什么? 继续讨论第二个问题:小明的爸爸是
怎么算 出 12.6 分的?
问题一:
a 先算出两轮比赛中国队得几: 53.40+58.20=111.6
b 再算出两轮比赛其它队得几分: 49.80+49.20=99
c 最后把这两个结果相减: 111.60-99=12.60
。 问题二:

a 先 算 出 第 一 轮 比 赛 中 国 队 领 先 : 53.40-49.80=3.6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b 再算出第二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58.20-49.20=9
c 最后把两次领先的分数加起来: 3.6+9=12.6

师:两种结果 12.60 和 12.6 一样吗?为什么?(突出小数 性质的
应用)
4
、概括计算法则:

(1)小数点要对齐,
(2)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 3)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 1,
( 4)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 1 再减,
(5)得数的末尾有 0,一般要把 0 去掉。
三、巩固深化:
1
、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师:用小数加减法既可

解决比赛中的一些计算问题,还能 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
( 1):计算生活中的用水、用电、用煤气的价钱;
(2) :计算购买有关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价钱;
(3) :计算家里的电话费和上网费一共多少钱?
师:小明在购买生活用品中碰到了问题, 你能帮小明出出主 意吗?
原来,小明看上了几样喜欢的东西,可是,他的零用钱只 有 60 元,买什
么好呢?
a 一双运动鞋 46.5 元 b 一根跳绳 5.5

c 一本课外读物 13.5 元 d 一瓶饮料 4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教师组织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 。
四、课堂小结:从今天这一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课本
练习十六: 2 ,5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