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地理信息系统-TIN

TIN的建立
➢1 无约束散点域的三角剖分算法与实现 ➢2 约束散点数据域的三角剖分算法与实现 ➢3 基于等高线数据的TIN的建立 ➢4 基于栅格数据的三角网建立
TIN的建立
1、三角网生长算法
空外接圆准则:在TIN中,过每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均不包含点集的
其余任何点;
最大最小角准则:在TIN中的两相邻三角形形成的凸四边形中,这
两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一定大于交换凸四边形对角线后所形成的两三 角形的最小内角;
最短距离和准则:指一点到基边的两端的距离和为最小。
TIN的三角剖分准则
张角最大准则:一点到基边的张角为最大。 面积比准则:三角形内切圆面积与三角形面积或三角形面积与周长
1)三角形的格网唯一;
2)最佳三角形形状,尽量接近正三角形;
3)三角形边长之和最小,保证最近的点形成 三角形。
TIN的三角剖分准则
TIN的三角剖分准则是指TIN中三角形的 形成法则,它决定着三角形的几何形状和 TIN的质量。
目前,在GIS、计算机和图形学领域常用 的三角剖分准则有6种。
TIN的三角剖分准则
TIN的建立
1、三角网生长算法
1)递归生长算法
算法过程如下:
在数据集中任取一点,查找距离此点最近的点,相连后 作为初始基线; 在初始基线右边应用Delaunay法则搜索第三点; 生成Delaunay三角形,并以该三角形的两条新边作为新 的基线; 重复前面过程直至所有基线处理完毕;
这种算法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符合要求的邻域点的 搜索方面,为了减少搜索时间,许多学者提出了 许多不同的方法,如将数据分块并排列,以外接 圆的方式限定其搜索范围。
tin与等高线的生成方法

tin与等高线的生成方法地形表面的形态是地球表面自然地貌的反映,因此地形表面的形态研究对于地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地形表面的形态通常使用高程值来描述,高程值的获取是地形表面形态研究的基础。
在地形表面形态研究中,TIN(三角网)和等高线是最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
TIN 是一种由三角形构成的不规则网格,等高线是一种连接等高线点的线。
本文将介绍TIN和等高线的生成方法。
一、TIN的生成方法TIN的生成方法是将地形表面的高程点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不规则网格,从而形成一个由三角形构成的表面。
TIN的生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基于三点构成三角形的方法基于三点构成三角形的方法是最常用的TIN生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地形表面的高程点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不规则网格,从而形成一个由三角形构成的表面。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一个地形表面高程点作为起点;(2)选取一个距离起点最近的高程点作为第二点;(3)选取一个距离第一点和第二点最近的高程点作为第三点;(4)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5)将构成的三角形加入TIN中;(6)将第三点作为起点,继续选取距离最近的点,重复步骤(3)至(5),直到所有高程点都被加入TIN中。
2. 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Delaunay三角剖分是一种基于三点构成三角形的方法,其特点是任意两个三角形的外接圆不相交。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一个地形表面高程点作为起点;(2)选取一个距离起点最近的高程点作为第二点;(3)选取一个距离第一点和第二点最近的高程点作为第三点;(4)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5)将构成的三角形加入Delaunay三角剖分中;(6)将第三点作为起点,继续选取距离最近的点,重复步骤(3)至(5),直到所有高程点都被加入Delaunay三角剖分中。
二、等高线的生成方法等高线是连接等高线点的线,它是描述地形表面形态的一种常用方式。
等高线的生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等高线插值法等高线插值法是一种通过已知高程点插值推算等高线的方法。
tin的用法总结大全

tin的用法总结大全tin的用法你知道吗?今天给大家带来tin的用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tin的用法总结大全tin的意思n. 锡,罐头盒,马口铁,镀锡薄钢板adj. 锡制的,假冒的,无价值的,蹩脚的vt. 镀锡,包锡,给…包马口铁,包白铁变形:过去式: tinned; 现在分词:tinning; 过去分词:tinned;tin用法tin可以用作名词tin的基本意思是“锡”,是物质名词,不可数。
tin还可表示由锡金属做成的“锡罐头盒”,用作可数名词。
tin还可用作单位词,其后加of,表示“一听…”。
tin用作名词的用法例句We fuse copper and tin to make bronze.我们把铜和锡熔制成青铜。
Theyd mined the hillside for tin.他们曾在小山坡上开采锡。
I caught her with her fingers in the biscuit tin.我看见她手指还在饼干盒里呢。
tin用法例句1、The tea was sweetened with a hoarded tin of condensed milk.用贮藏的一罐炼乳为茶添加了甜味。
2、She accidentally knocked the tea tin off the shelf.她不小心把架子上的茶叶罐碰了下来。
3、Pour the mixture into the cake tin and bake for 45 minutes.把混合物倒进烤模烤制45分钟tin的读音是什么意思tin 英[t?n] 美[t?n]n. 锡; 马口铁; 罐头盒; 镀锡薄钢板;adj. 锡制的; 假冒的; 无价值的; 蹩脚的;vt. 镀锡,包锡; 给…包马口铁; 包白铁;[例句]She popped out to buy a tin of soup.她飞快地跑去买了一听罐头汤。
地理信息系统 TIN

TIN的理解
➢TIN的基本元素
节点(Node):是相邻三角形的公共顶点,也是用来构建
TIN的采样数据;
边(Edge):指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界,是TIN不光滑性的
具体反映。边同时还包含特征线、断裂线以及区域边界。
重要点法DEM建模有两个关键步骤:
1)确定格网点的“重要程度”:全局最点数或预设的精度、 或两者折中。
目前这类算法主要有地形骨架法、地形滤波 法等。
地形骨架法:
利用地形特征点、线建立地形的骨架模型, 然后对其进行插点,达到预定的精度;
地表滤波法:
1)三角形的格网唯一;
2)最佳三角形形状,尽量接近正三角形;
3)三角形边长之和最小,保证最近的点形成 三角形。
TIN的三角剖分准则
TIN的三角剖分准则是指TIN中三角形的 形成法则,它决定着三角形的几何形状和 TIN的质量。
目前,在GIS、计算机和图形学领域常用 的三角剖分准则有6种。
TIN的三角剖分准则
将格网DEM看作为一幅数字图像,可使用空间 高通滤波器对其滤波,保留图像中的高频信 息,即为地形特征点,滤掉低频信息也即对 地形特征而言不重要的点,在此基础上建立 TIN模型。
三角剖分算法分类与特点
➢从混合数据生成三角网
混合数据:是指链状数据 (如断裂线、河流线等)与规 则格网采样数据结合形成的一 种数据。
搜寻包含点P的三角形,将P与此三角形三个顶点相连,形成三个 三角形; 由里到外优化整个三角网;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有点处理完毕; 删除所有包含一个或多个超三角形顶点的三角形。
TIN

有关创建TIN 表面的基础知识地理数据»数据类型»TIN »管理TIN 表面不规则三角网(TIN) 表面可由表面源测量值生成,也可由另一功能性表面转换而来。
可以由包含高程信息的要素(如点、线和面)来创建TIN 表面。
使用点作为高程数据的点位置。
使用具有高度信息的线来强化自然要素,例如,湖泊、河流、山脊和山谷。
最后,使用面将TIN 裁剪为适合您研究区域的大小。
也可以由其他功能性表面(如栅格数据集或terrain 数据集)创建TIN 表面。
您可能希望将栅格表面转换为TIN,以便向表面模型添加更多要素(如河流和道路)。
要将栅格数据集转换为TIN,请使用栅格转TIN地理处理工具。
有关如何将栅格转换为TIN 的详细信息,请参阅:从栅格数据创建TIN 表面。
处理多分辨率terrain 数据集时,您可能需要将terrain 数据集的一部分转换为TIN 表面,以特定的金字塔等级来处理这一小部分感兴趣区域。
要将TIN 转换为terrain 数据集,请使用Terrain 转TIN地理处理工具。
有关如何将terrain 数据集转换为TIN 的详细信息,请参阅:从terrain 数据集创建TIN 表面。
请牢记,基于文件的TIN 具有实际的大小限制。
TIN 的最大允许大小视连续的可用内存资源而定。
对于Win32 系统而言,正常操作条件下,可达到的最大大小为1000 到1500 万个结点。
出于可用性和性能的考虑,强烈建议始终将此大小限制为几百万。
如果超出这一大小,则最好使用terrain 数据集来表示。
多个不同的矢量数据源可构成一个TIN 表面。
在TIN 表面设计过程中,为TIN 中的每个数据源建立角色并确定每个数据源的使用方式。
下面是对可用于构建TIN 表面的表面要素类型的简要回顾。
有关如何通过矢量源测量值构建TIN以及如何将terrain 数据集转换为TIN 的详细信息,请参阅:从矢量数据创建TIN 表面。
tin电导率

tin电导率1. 介绍电导率是描述物质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电流通过单位截面积物体时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比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锡(tin)的电导率。
2. 锡的性质锡是一种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50,化学符号为Sn(来自拉丁文stannum)。
它是一种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高的电导率。
锡是一种软质金属,易于切割和弯曲。
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合金。
锡的化学稳定性使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电子、食品包装、化妆品等。
3. 锡的电导率锡是一种良好的导电金属,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其电导率取决于温度、杂质含量和晶粒结构等因素。
在室温下,纯锡的电导率约为9.17 × 10^6 S/m。
随着温度的升高,锡的电导率会略微下降。
锡的电导率还受到杂质的影响。
例如,锡中的氧、硫等杂质会降低其电导率。
此外,锡的电导率还受到晶粒结构的影响。
晶粒结构的细小程度会增加锡的电导率。
4. 锡的应用由于锡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它在许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1 电子行业锡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如电子器件的制造和焊接。
锡的高电导率使其成为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
锡还可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提高合金的电导率和焊接性能。
4.2 食品包装锡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行业。
锡包装可以防止食品与外界环境接触,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锡包装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使食品在加热过程中均匀受热。
4.3 化妆品锡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锡可以用于制造化妆品容器,如粉盒、口红管等。
锡的高电导率使得化妆品容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方便地进行电气化妆。
5. 锡的研究与发展锡的电导率是锡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
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锡的电导率,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通过控制锡的晶粒结构可以提高锡的电导率。
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和合金化处理,可以使锡的晶粒细化,从而提高其电导率。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将锡与其他材料结合,形成新型的复合材料,以进一步提高锡的电导率和其他性能。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
contents
目录
•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概述 • TIN的病理学特征 • TIN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TIN的治疗与预后 • TIN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01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小管间质疾病(TIN)是指肾脏小管间质区域发生的炎症、纤 维化和瘢痕形成等病变,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临床表现
症状
TIN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血 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这些症状可单独或同时出现,严
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肾功能损害
TIN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 害,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 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肾功能损 害的程度与疾病进展速度和个体
差异有关。
其他表现
部分TIN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 如疲乏、体重减轻、发热等。这 些症状可能与炎症反应或免疫异
VS
TIN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尤其是在停 药或减量后。因此,患者需要定期进 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并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有助于降低复发 风险。
05 TIN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
。
控制慢性疾病
控制水分和盐分摄入
根据医生建议控制日常饮食中的水分和盐分 摄入量。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饮食与运动建议
饮食建议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搭配蛋白 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控 制盐分和水分摄入量。
运动建议
TIN模型遵循的原则

TIN模型遵循的原则
土地平整工程实质是根据三维地形实体从而进行的土地开发整理。
在二维的平面环境下的土地平整工程缺乏直观性、真实性且空间相关性较不明显,无法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对土地平整工程的计算精度得不到保证。
由此可知,三维土地规划设计是土地开发整理的必经之路。
不规则三角网(TIN)是数字地面模型DTM的一个表现方式,这种方法是利用实测地形地貌所获取的碎部点、特征点的原始数据进行三角构网,从而对地表建立三维模拟。
这种方式由高程点连接成三角网,没有降低数据精度,能较好的反映地形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规则三角网数字模型(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是用一组连续而不重复的三角形逼近地形表面,是数字地面模型中的一种主要表示方法。
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是地表二维地理空间位置和其相关的地表属性信息的数字化表现,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的基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和研究了国内外的不规则三角网生成算法,通过理论和实验选择了Tsung-pao fang和Les.piegl提出的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作为数字地面模型的核心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从地球化学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了适用于地球化学的不规则三角网数字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分析应用。
本文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工作: 1 对不规则三角网生成算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特别是对Delauny三角网生成算法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快速不规则三角网生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快速不规则三角网生成方法属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的一项支柱性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探等多种领域。
具体包括数据点自动分块方法、局部三角网
生成方法、局部三角网融合方法、考虑相邻点最大距离阈值的最小角最大化原则优化方法四个部分以及利用本方法的软件。
本方法避免了其他不规则三角网生成方法中交点测试等耗时操作,缩短不规则三角网的构建时间,提高不规则三角网的构建速度,还可以通过相邻点最大距离阈值参数控制最
终生成的三角网形态。
【主权项】:
1、一种由任意数据点生成不规则三角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具体如下:首先将数据点根据输入的参数划分成数据块;其次,对于各个数据块中数据按照行扫描方式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后的顺序生成局部三角网;然后,先对同行的数据块中的相邻局部三角网进行融合,形成行局部三角网,在对相邻行三角网进行融合,形成整体初始三角网;最后,对于整体三角网采用考虑相邻点最大距离阈值的最小角最大化原则进行优化,形成最终的符合Delaunay法则的不规则三角网
(TIN)。
不规则三角网
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不规则三角网)
是由Peuker和他的同事于1978年设计的一个系统,它是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等的三角面
网络,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TIN常用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面。
不规则三角网数据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1)占用的内存空间;
(2)是否包含三角网中的各三角形、边及节点间的拓扑关系;
(3)数据结构使用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