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研究方法-UCD.ppt
第三章研究设计及方法

受訪 僑居地 性別 者
在臺 時間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1 C12 C13 C14 C15
越南 日本 日本 日本 香港 香港 香港 馬來西 亞 馬來西 亞 馬來西 亞 馬來西
22 年 4年 2月 7年 4年 10 月 4年 5年 5年 4年 5年 5年 6年 5年 2年 6年 4年 10 月
表 3-1- 3 第二次焦點座談出席人員 代號 GB1 GB2 GB3 GB4 GB5 GB6 性別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年齡 36-40 51-55 46-50 31-35 36-40 31-35 服務單位 私立科技大學 公立大學註冊組 公立大學招生組 公立綜合業務組 公立大學綜合業務組 私立大學 職稱 教務長 主任 組長 助教 組員 職員 參與海外招生 工作之資歷 1年 9年6月 4年 1年7月 3年 未填
第三章 研究設計及方法
第二次焦點座談,則邀請前次常務委員會議尚未出席焦點團體之代表共 6 人參加,廣泛蒐集相關意見,這次焦點座談時間共進行了一個小時,對於招收 僑生的經驗,各校主管單位也分享了許多招生宣導策略之意見,對本研究計畫 之研究資料蒐集上,給予正面的幫助。第二次參與焦點座談之人員資料,請詳 見表 3-1-3。
第二節 資料分析方法
在量化資料分析方面,本研究以電腦處理為主,人工處理為輔。電腦處理 部分包括訪問表資料登錄、軟體程式設計、檢核、推估及統計結果表編製列印 等。人工處理部分包括訪問表資料之審核、註號、檢誤、更正、結果表之核 對、研判與分析等。電腦統計分析,擬使用社會科學資料統計套裝軟體 SPSS for Windows 10.0 版中文版進行分析。可能運用之統計技術包括:描述性統計: 主要以次數分配、百分比、交叉分析等來呈現受試者在各主要變項內容及分布 狀況;卡方檢定:以卡方檢定來探討自變項中的不同變項,以及自變項和依變 項間有無顯著差異。 在質性資料的整理分析方法上,並沒有一致性被接受的標準步驟。本研究 因採焦點團體訪談法蒐集質性資料,且備有引導式的訪談大綱,在研究性質上 又屬於應用性政策研究,十分適合使用「架構分析法」 (Framework analysis) 進行資料分析。架構分析法為 Ritchie and Spencer(1994)所倡導,架構分析法 之特徵有:資料分析的建構方式是紮根的,來自原始資料的、動態的、系統 的、全面的(comprehensive)、容易回饋修正的,得以進行個案間與個案內的 分析(allows between- and within case analysis),以及對使用者來說相當有可接 近性等特質。
研究设计的方法

研究设计的方法研究设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一个科学的研究设计能够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设计的方法是研究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研究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研究设计。
在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充分考虑研究的实际背景和现实需求,确保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是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
二、选择研究方法。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之后,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来确定,要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条件的限制以及研究者自身的能力和经验等因素。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设计研究方案。
在选择研究方法之后,研究者需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整体框架、研究的具体步骤、研究的时间安排、研究的经费预算等内容。
设计一个合理的研究方案能够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步骤,有利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制定研究计划。
在设计研究方案之后,研究者需要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的实施步骤、研究的时间节点、研究的责任人等内容。
制定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能够帮助研究者清晰地了解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实施研究。
在制定研究计划之后,研究者需要按照计划开始实施研究工作。
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严格按照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操作,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及时总结研究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六、分析研究结果。
在研究工作结束之后,研究者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的分析是研究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 ppt课件

1.试验设计的定义和意义
具体实施研究之前,对各种实验要 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周密的计划。
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得 较为可靠的结果,使误差减少到最低限 度,以达到研究高效。
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
Fisher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 统计学家与科学研究者的合作应该在 试验设计阶段,而不是在需要数据处 理的时候。他精辟地指出:
目的是使各组非实验因素的条件均衡一致, 以消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
随机化分组方法
1. 抽签等(简单,如拉丁方) 2. 随机数字表(附表) 3. 计算器或计算机
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
随机数字表分组(1)
【例】 现有同品种、同性别、同年龄、体重相近的 健康绵羊18只,试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甲、乙 两组。
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
试验因素个数与试验因素水平数
研究中,如果只有一个试验因素,则称为单因 素,两个以上称为多因素。
为了分析试验因素产生的作用,常要将试验因 素分为不同的水平下进行。 如药物的不同剂量数,不同时间点数等。
试验因素个数和水平数常要根据专业而定。 建议 ”少而精“。
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
试验因素与非试验因素
若余数为0则调整最后一只
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
随机数字表分组(2)
【例】设有15个试验单元,要将它们随机地分为3组。
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
1)将15个试验单元从依次1到15编号。
2)从随机数字表中随意确定一个起点和走向,假 设起点为第10行第20列,走向向下,向下连续读出 15个3位数,它们是:118 701 789 965 638 901
试验设计
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
试验设计:本章主要内容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研究计划(幻灯片)

⑵公式计算法 使用公式计算法估计样本含量时,所使 用的把握度(1-β)均为0.5 ,所以,有 时计算出的样本含量数小于查表法。另外, 用公式计算法估计出来的样本含量只是保 证研究结果稳定的最小样本含量数。因此, 为了防止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因各种 预料不到的因素而发生样本数量减少的情 况,我们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应再适当增 加一些样本含量。
⒉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 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有查表法和公式计 算法。 ⑴查表法 ①属计数资料时就用《两百分数之差显 著或非常显著时所需观察数表》(见表3 -1和表3-2)。[第55页、56页] ②属于计量资料时应使用《两均数相差 的t检验所需观察数表》(见表3-3) 和《均数t检验所需观察数表》(见表3 -4)。 [第57页、58页]
可以说,操作定义的最大特征在于界定变量或指标的 外延和反映其可观测性。
确定操作定义的意义在于: 第一,它有利于保证研究的客观性。由于操 作定义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现象或 方法来界定、说明研究变量或指标,从而使得研 究变量或指标成为可直接感知、操作的对象。 第二,它有助于进行假设的检验。检验研究 假设就是要看它对变量间关系的预测是否正确。 因此自然就要涉及对变量的测量。如果不能给变 量作出明确的操作定义,也就不可能对研究假设 进行检验。 第三,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如 果研究变量、指标无明确的、统一的操作定义, 那么在不同研究点或不同时间所得到的研究结果 就无法进行比较。
X
2 2t S2 1
X2
2
X 2 分别为两个独立样本均值; X1 、 上式中: n=样本含量估计值; t =常数; S=合并标准差 若合并标准差为未知数,可参照前面估计样本 含量的规则中合并标准差σ的计算公式求出。此处 的S与前述的σ的意义、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例题:第60页]
研究方法 PPT课件

三、数据收集方法
访谈法 观察与实验法 问卷法 文献法
14
访谈法
1. 定义 访谈法,又称访问研究法,就是访问者通过口
头交谈等方式向被问者了解社会事实情况的方法。 具有互动性和灵活性。
15
访谈法
2. 访谈法的分类 • 从访问自由度来分,结构式访问、半结构式访问与 无结构式访问 • 从对象构成来分,个体访问与集体访问 • 从双方是否直接见面来分,直接访问与间接访问 • 从访问对象特征来分,一般访问与特殊访问
• 描述性研究主要作用:认识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收集 基础资料、描述研究对象的主要规律和特征 • 解析性研究主要作用是:对研究对象做出解释
其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多种,如因果分析、功能分析、量化分析、历 史分析等。
• 预测性研究主要目的:说明研究对象将来的状态
预测性研究的基础是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是这两 者的进一步深化。
22
归纳和演绎分析方法
1. 含义 • 归纳法,指的是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 概括性的规则。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收集到的既有资料 ,加以抽丝剥茧地分析,最后得以做出一个概括性的 结论。即从个别到一般。 • 演绎法,则与归纳法相反,是从既有的普遍性结 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一种方法。由 较大范围,逐步缩小到所需的特定范围。 从一般到 个别。
26
2019/9/13
27
28
比较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是将两个或两类社会现象相对比, 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一种逻辑 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是理性思维的开始,抽象和概括是 在比较的基础上展开的。
29
过程追踪法
过程追踪法一般被用于对一个或几个案例进行 因果分析,但这种分析不是对某一试点特殊状态 的分析 ,而是对一个连续性过程进行解剖,试图 通过对历史发展轨迹前后顺序的解读来找出因果 关系。
《研究设计方法》PPT课件

补充:论文总标题的三种类型
• 直陈式: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 现状、问题及对策
• 关系式: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 贸易的关系研究
• 问题式: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 正的外溢效应吗?
3.课题的萌生方式
2010届经管院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名单
• 在循环经济视角下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 究
• 湖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对策研 究
• 浅析中国人保财险湖北分公司车辆保险营销策略 • 农村家电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公允价值计量下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中小银行信用卡业务差异化经营策略探析 • 论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2.选题的标准
• 选题的一般标准 • 选题的角度
(1)选题的一般标准
• 小而具体 • 问题落地 • 师生知识互补、学术兴趣 • 注重创新意识
举例:小而具体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中国外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中国国有专业外贸出口经理流失研究
(2)选题的角度
• 确定研究选题的内容,即要研究什么问题 • 确定研究选题的视角,即从什么角度、方
三、选题的途径与技巧
• 选题的途径 • 研究问题的陈述 • 课题的萌生方式 • 选题的技巧
1.选题的途径
• 大量阅读文献(如近期期刊论文,期刊网) • 参加专业研讨会 • 现时事件的启示(新闻、报纸) • 向专家咨询 • 研究课题 • 个人兴趣
2.研究问题的陈述
• 问题表述要完整 • 研究思路要清晰(尽可能缩小范围) • 思想表达要准确(多看看摘要) • 文稿编辑要仔细(简洁)
2.课题、主题与题目
• 学术论文课题,指论文所寓居的具体学术 领域范畴
• 学术论文主题,是论文的主攻方向。论文 的创新点所在。无论是学位论文还是其他 研究写作,都必须以创新性为标准来选择 其主题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探索性研究
經驗調查
經驗調查的對象為實際工作人員,研究設計者應 該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盡量訪問不同背景的 人。因為實地工作者比較傾向以問題為重,不重 視理論,故經驗調查進行,應以解決問題方式進 行。
探索性研究
焦點團體
6至10人組成一個討論會,由一位訓練有素的召 90 2 集人引導,而通常這個討論會持續90分鐘到2個 小時左右。焦點團體人數太多或太少都會導致效 率不彰,而召集人或發起人的責任便是介紹討論 主題並鼓勵成員踴躍發言。
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性目的: 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性目的 1. 滿足研究者好奇及更進一步了解事物的欲望。 2. 驗證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行性。 3. 發展隨後研究可以使用的方法。 優點: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可以確認值得研究的變數。 可獲致研究主題的新觀點。
缺點:
探索性研究的主要缺點,在於他很少圓滿的回答研究問題
研究計畫書
假設的陳述可分為四類,以「學業成就與智力間的關係 」的研究課題為例:
(1) 文義性的虛無假設 (ex:高智力和低智力的學生在學業成就上沒有差異) (2) 操作性的虛無假設 (ex:在比西智力量表上得分最高的1/4的學生與得 分最低的1/4的學生,在平均學業成績上沒有差異) (3) 文義性的對立假設 (ex:高智力的學生在班上的學業成就高於低智力的 學生) (4) 操作性的對立假設 (ex:比西智力量表上得分最高的1/4的學生,在學 業成就上的平均成績,顯著地高於最低的1/4的學生)
因果性研究
兩個பைடு நூலகம்數間的關係
(1)互動關係 變數之間彼此互相影響,而無法確定何者為獨立 變數,何者為依變數。 (2)對稱關係 是兩個變數共同變動,但並非受彼此影響,通常 是兩個變數同時受到另一獨立變數的影響 (3)非對稱關係 是兩個變數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此時某一變數成為 獨立變數,而受影響的變數稱為依變數。
产品设计中的用户研究方法.doc

产品设计中的用户研究方法摘要用户研究,又叫“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UCD)。
当前的企业更多关注产品的最终使用者,生产的产品是否能满足用户的心理模式已成为产品开发的焦点。
了解用户研究的方法,为设计师架起了一座认识用户、理解用户、洞悉用户进而完成设计创新的桥梁;适当的用户研究方法则会令这座桥更便捷、更准确通达彼岸。
关键词用户研究产品设计中图分类号:P315.69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用户研究,又叫“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UCD)。
用户研究需要研究企业产品开发与用户潜在需求之间的关系,诱发出潜在的用户知识,创建最终产品架构。
1 关于用户研究的方法1.1 研究过程与用户研究有人认为,用户研究是为设计提供支持,帮助设计师了解用户;有人认为,用户研究就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还有人认为,用户研究是检查和评估设计质量的工具。
用户研究在不同企业、不同项目中存在形式不同。
有人认为,用户研究属于设计前期的调研工作。
其实不然。
用户研究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始终。
不同阶段,用户研究的重点也不同。
Jesse James Garrett在《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Web设计》一书中将整个设计过程划分为战略、范围、框架和表现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用户研究。
在战略环节,需要通过对用户进行调查,确定设计的理念,对产品进行定位。
在范围环节,需要对用户的知识进行调查和分析,策划出产品涵盖的范围和内容,以及产品功能。
在结构环节,需要掌握用户使用产品的心智模型,从而确定产品的材料、技术手段和信息构架。
在框架环节,需要对用户进行测试,了解用户的行为模式、弄清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信息流。
最后,在表现环节,要通过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对设计的产品进行评价和改进。
1.2 用户研究方法的选择用户研究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研究方法。
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提出用户研究方法的三个维度:态度与行为维度,定性与定量维度,网站或产品的使用背景维度;并建立了一个三维坐标系,以此来分析产品开发中各种典型的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调查本身的设计
问题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将会导致你对问卷结果分析的 成败与否 问卷的结果将要如何被解释? 这些解释是否是预期的? 预期了结果的问卷是否对问卷本身有影响,暗示作用?
随意性的问卷
随意性问卷,进行中问卷或者已经存在的问卷的真实性往 往更高,因为避免了人为设计、解释调查结果的可能。
但随意性的问卷不太适合做反映性的分析。 建议做演绎性分析与场景假说。
注意力在调查?
对设计学生而言,被要求做社会调查似乎不是重点。 然而设计离不开系统的调查。 也许灵感会降临,但通常是在整理你的调查报告时发生的。 有些学生对设计内容似乎更加感兴趣, 而有些则迷上了数字多媒体 然而本课程则只是对你的设计思路是如何形成更加有兴趣!
设计局限
一些概念从通常自己的角度出发是非常基本的, 但是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定义。 即便是已经约定俗成的概念也是如此。 以下的研究方法也同样适用与设计。
材料、文化分析
1. Semiotic Analysis 符号分析
文化和符号分析是有利与了解用户的 符号是一种基础交流语言 设计符号从LOGO到键盘标示,产品规范,和法律规范。 符号通常约定俗成,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例:厕所符号
材料、文化分析
2. Data Analysis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有利与了解事实的 是典型的二手资料分析 通常也是没有干扰的调查
质量化研究:是收集的观点,尽管可以用数据统计 例如:对城市性开放程度接受度的观点调查
调查的广度和深度
其他局限
有干扰的调查VS没有干扰的调查 有关道德隐私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推荐选择可以被接受的方法
UCD与COD
以用户为中心 还是以 设计者的概念为中心 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 但是UCD是可以被考量的,和已经被商业化了的
Working Hypotheses
合理假说
无关的散文还是有联系的表述? 有质量的质量化研究目的就是搜集细节并将之关联 从而形成有关联的合理假说
演绎性还是反映性
演绎性假说是通过之前的习惯性的理论或惯例的基础上进 行演绎,从而得到的假说 你玩过COSE PLAY吗?
反映性假说是通过你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设计事件的合 理反映。 管挤断!
数量化VS质量化
数量化研究实际是科学研究的方法 而质量化的研究不具备实证科学的意义 然而设计师其实对两者都有兴趣
因为设计是想象和物质世界之间的界面
即时某种想象仅仅只是属于少数人而已 苹果iPhone就是这样的例子!
质量化研究
这种研究是研究关于“怎样”的结构 One of the major differences suggested by Susan Losh (/Guide7.html) is structure. 细节和原理是考虑的重点 如果你为一个科技主题做一部宣传片,你考虑的是些什么? 是恼人的数据,还是背后的含义?
5.1 Mood Boards 视觉展览板 5.2 colour code 色彩符号, 也可以做在5.1中 5.3 Scripting 故事板,如果有需要做的话 5.4 Layout 界面布局,需要的话可能包括互动
通常你被期望做的就是这些, AD也不过做这些而已
criteria
Colour? 色 Typography? 字体 Contexts? 联系 Social types? 社会 Shape? 形 Frequency? 常 Sequence? 系列 Narrative type? 特位 Economic factors? 经济
小结
1. Semiotic Analysis 语义关键词和符号分析 2. Data Analysis 调查数据分析 3. Content Analysis 设计内容分析 4. Discourse Analysis 非书面分析 5. Visual Analysis 视觉分析 6. Persona 用户模型 7. Scenarios Building 场景假设设计
User Centered Design research
methods
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设计的新概念
设计曾经在艺术学校教授,目的是为了和认为设计师是艺 术的原创力这样的理论保持一致。
评价设计学生的成绩是由设计的结果和设计的构思构成的 而不是设计的过程,在20世纪,设计师是和天才艺术家一样 的有着深刻洞察力和解释力的专业天才。
漏斗效益
设计的漏斗效益是有利设计客服主题宽散的问题的 你会和你的小组通过不断定义问题,而找到设计的核心 漏斗效益同样符合普遍的设计模型
适合设计的调查?
问卷调查的方法,也许可以是人人网或开心网,尽管你可以 试着用国外的专业调查软件,但那是国外市场。 不利的因素是这些社交网站不是专业做调查的,有所谓网 民卷子的局限性,其结果分析也很单一。 另一个问题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和有限的答案能反映的信息 十分的有限! 网络问卷调查还可能受到熟人效益的影响! 尽管如此,这还是比传统问卷调查方面适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师在考虑用户是媒体消费者的同时 还必须要考虑到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考虑满足功能需 要之前,必须考虑什么样的媒体需要才是适合的。而不是单 纯研究媒体功能本身。
UCD强调的是我们设计师通过调研去理解受众,并进一步 直接接触使用者。
经典研究方法
Focus Groups 掌握真实感受的小组专题研究 Case Study 改善认知的案例分析 Observation 不动声色的观察法研究 Interviews & Questionnaires 界定问题的直接采访和调查问卷 Cultural Probes 指示内在问题的文化探针
主管还是客观
这个问题一直是设计的问题 平衡地来将,Empirical Research 获得经验越多的研究比获 得价值越多的 Qualitative Research 质量化研究要更加的客 观。 设计不是一个完全主观的也不是完全客观的。 但通过设计可以找到链接两者的方法。
研究的角度
数量化研究: 是收集事实的证据,尽管可以佐证观点 例如:人口数量调查
材料、文化分析
3. Content Analysis 设计内容分析
也许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分析。 设计的内容有助于设计主题的定义与形成
本单元已经定义了设计内容!
材料、文化分析
4. Discourse Analysis 非书面内容分析
口头的非正式材料的分析 有助于寻找新的设计需求
是灵感来源
5. Visual Analysis 视觉分析
尽管90年代初期,平面设计的研究被以大众传媒的形式保 留下来,但这样做的目的并不十分明确。
数字媒体设计的定位
• 在接下来的15年中这一名称的改变被发现越来越有意义,并 且从此注意力将不再仅仅是设计内容而是:
设计解决方案+设计过程+设计概念+设计对象内容 • 这极大地丰富了设计的内含和设计专业的角色地位 • 在数字媒体的概念中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是为了使数字媒体
设计存在一个合理的以实现传媒和交流功能为目的的理论 基础
项目化学习与研究化学习
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的规定,建设项目化工作方式化学习将 适合与以通过实践而获得理论知识的大多数设计类课程 设计类课程在国外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多以设计项目为 中心展开一系列研究,并记录研究过程为手段的主动学习
UCD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 Centered Design) 实际是一 种设计运动,其意义在于如果设计失去了类似语言的交流 功能,则失去了设计价值。
6.Persona、用户模型
6.1 模型的基本范围和基本资料 6.2 模型的人格特征和社会地位 6.3 模型的个性和情感
7. Scenarios Building
场景分析,就是使用假说而进行的合理演绎。 建立在你的 Working Hypotheses 之上 用户在你设计的内容中的表现。 用户可能会发生的意外。 用户可能会从另一角度看待你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