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合集下载

物理学史课程简介

物理学史课程简介
《电磁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物理学史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类别
学科基
考核方式
考查
适用专业
应用物理学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普通物理学
课程
内容
《物理学史》课程是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是研究物理学辩证发展规律及其科学方法论的一门学科,是物理学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交叉渗透的综合学科,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概括和探求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基本规律,不仅与探索物理世界运动变化规律的物理学相联系,而且还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经济、思想文化等发展的社会科学相联系。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古代物理学史、经典物理力学的发展、经典物理光学的形成、电磁理论的建立、热学发展史、十九世纪末的三大发现、相对论的建立、量子理论的建立以及物理新世界等。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多媒体等教学方法,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逐步具有专业英语的听力能力和阅读能力;巩固和加深理解专业的物理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素质、科学素质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发展规律和物理学史的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有所了解,对自然科学在技术中的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达到开阔视野、培养科学精神,使学生跟上时代步伐、确立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并为进一步学习物理类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
李艳平、申先甲主编.《物理学史教程》.科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
1.陈毓芳等著,《物理学史简明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48学分:3周学时:3开课学期:三
课程目标: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综合理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建设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获得自然界各种基本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科学实验、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基本而系统的训练。

大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开阔思路及激发其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的种种要求。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质点运动学、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刚体的转动、热力学基础、气体动理论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1.课堂讨论。

2.课外作业。

3.学生实验。

课程考核与评价:闭卷考核。

教材:《物理学》(上卷,第三版)刘克哲张承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1、:《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泳主编(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大学物理学》张三慧主编(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大学物理学》卢德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教学计划制定者:宾官宁
审定者:
2007年7 月10日。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761T0080 课程名称:物理学I (Physics Ⅰ)学分: 3 周学时: 3面向对象:物理学专业和对物理学兴趣浓厚的理科和工科类的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高中物理课程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物理学Ⅰ、Ⅱ、Ⅲ是物理学专业的基础课。

而物理学I更是基础之基础,也是本科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物理课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面向物理学专业和对物理学兴趣浓厚的理科类和工科类的本科生。

物理学Ⅰ的内容为力学介绍经典力学即牛顿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阐明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在当前科技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和动力学、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及角动量守恒、万有引力,刚体力学、机械振动与波、狭义相对论以及流体力学基础。

(二)英文简介Physics I,II and III constitute the series of fundamental elementary courses for an undergraduate physics major.Furthermore,Physics I is the very first of the series. In general, physics is a subject on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most general laws of the Nature. This course is for physics majors and those who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physics from other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or schools.Physics I is about mechanics.It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undamental laws of Newtonian mechanics.It will also briefly point out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science subjects and show its applicatio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our everyday life. To be more specific, Physics I covers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a point mass,conservation laws of mechanical energy, momentum and angular momentum, universal gravitation, mechanics of a rigid body, mechanical oscillations and waves, theory of special relativity, and fundamentals of fluid mechanics.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物理学Ⅰ的内容为力学。

本科物理专业课程

本科物理专业课程

本科物理专业课程本科物理专业课程是物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学基础。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本科物理专业课程的内容。

1.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

本课程包括牛顿力学、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力的概念、牛顿三定律、加速度等知识点,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的学科,包括热力学基本定律、热传导、热辐射、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过程等知识点,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和电势、静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电场、磁场等基本概念,能够应用麦克斯韦方程组解决相关问题。

4.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现象和光学规律的学科,包括物理光学、几何光学、波动光学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光的概念、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等知识点,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行为的学科,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量子力学运算符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波函数、量子力学运算符、量子力学基本定理等知识点,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统计物理学统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学科,包括热力学统计、量子统计、玻尔兹曼方程等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概率论、统计物理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平衡态、非平衡态等知识点,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实验物理学实验物理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模型和探索新现象。

本课程包括基础物理实验、电子学、量子物理学实验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等知识点,能够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

以上是本科物理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些课程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物理学类,大类代码0702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物理学类,大类代码0702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物理学类,大类代码:07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用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

二、培养特色本专业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全方位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和科学精神,本专业理论物理方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特别是宇宙学和引力波研究处于国内前言,能培养输送有志于在理论物理方向进一步深造的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2.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发展的新成果;3.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运用能力;4.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5.掌握物理学在电子、微电子、光电信息方向的应用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了解各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

6.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四、主干学科物理学五、学制、学位、毕业最低学分四年;理学学士学位;169学分六、核心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力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学、电路理论基础、线性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和逻辑设计、半导体器件、半导体物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集成电路原理、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七、学位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实验、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学八、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比例九、有关说明1.通识公共选修课(10学分)须修满10学分,本专业学生在核心课程体系中修读艺术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修读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不少于4学分。

大学物理-(含多场景)

大学物理-(含多场景)

大学物理是一门以经典物理学为基础,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物理学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课程。

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大学物理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设置大学物理课程设置分为两个层次:基础物理和进阶物理。

基础物理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内容,为学生奠定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进阶物理则包括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在课程设置上,大学物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大学物理,学生可以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方法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小组讨论、学术报告等。

课堂讲授是大学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手段,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小组讨论和学术报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针对某一物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学术报告则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进行文献查阅、综述撰写和口头报告,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实践环节大学物理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科研训练等。

实验教学是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科研训练则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使学生了解科研过程,提高科研素养。

四、考核评价大学物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能力考核。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旨在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既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重要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

大学物理课程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掌握物理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多种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大学物理课程不仅介绍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等的能力,本课程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和诚实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努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大学物理课程各教学班的教学共性是:(1)必须达到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教学大纲》要求;(2)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讲授、习题课、课后作业、演示实验操作、考试等;(3)教学手段包括:电子教案、实物演示和电子辅助课件演示、随堂录像插播等。

此外,各位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风格、要求等不尽相同(见下表),请同学结合自身特点选择。

(每位教师的个人简介见http://211.71.70.120:8000网站中“教师简介”一栏)。

物理学本科课表 -回复

物理学本科课表 -回复

物理学本科课表-回复摘要:一、引言二、我国物理学本科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3.实践课程4.选修课程三、课程具体内容1.基础课程a.高等数学b.线性代数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d.普通物理学2.专业课程a.理论力学b.热力学与统计物理c.电磁学d.光学e.原子物理学f.量子力学g.固体物理学h.核物理与粒子物理3.实践课程a.实验物理b.物理实验技术4.选修课程a.物理学科研方法b.物理学科普读物c.物理学史四、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五、结论正文:一、引言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和性质的学科,它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科技的进步。

在我国,物理学本科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对我国物理学本科课程的设置进行概述。

二、我国物理学本科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普通物理学。

这些课程为学习物理学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涵盖了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这些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包括实验物理和物理实验技术,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4.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物理学科研方法、物理学科普读物和物理学史等,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课程具体内容1.基础课程a.高等数学:为学习物理学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

b.线性代数:研究向量空间、线性方程组、矩阵、行列式等概念,为后续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介绍概率、随机变量、分布、统计推断等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d.普通物理学:介绍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物理现象和原理。

2.专业课程a.理论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质点、质点系、刚体、弹性体等。

b.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研究热力学系统和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熵和概率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30413001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42—2—1】内容提要:线性代数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有限性空间的结构和线性空间的线性变换的数学分支。

内容有行列式、矩阵代数、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几里得空间、n元实二次型等内容。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高等数学(物理类)》第三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30413002力学Mechanics【72—4—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提要: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力学系统地介绍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全面阐述宏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其基本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及碰撞问题、角动量、刚体力学、固体的弹性、振动、波动和声、流体力学、相对论简介。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力学》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03热学Thermology【54—3—3】先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内容提要:热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包括三部分,以实验为依据、以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本理论的宏观的热力学理论,研究物质宏观热现象和宏观状态变化规律;以气体分子统计物理学,研究大量分子热运动统计规律和热现象的微观实质;以Van der Waals方程和Clapeyron方程,研究气体状态变化及相变规律;以非平衡态理论的分子动理论,研究输运现象的宏观规律。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赵凯华罗蔚茵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热学》李椿章立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04数学物理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72—4—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提要: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内容分三个部分。

复变函数论包括: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哥西定理、哥西积分、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残数及其应用。

数学物理方程包括:一维波动方程的付氏解、热传导方程的付氏解、拉普拉斯方程的圆的狄利克雷问题的付氏解、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解、数学物理方程的解的积分形式、付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勒让德多项式、球函数、贝塞耳函数、柱函数等内容。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高等数学(物理类)》第四册四川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05理论力学Theoretical Mechanics【54—3—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内容提要:理论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阐述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及数学形式,在使力学内容提高的前提下,特别着重于精确的理论表述和有关的数学技巧。

内容主要包括质点力学、质点组力学、刚体力学、转动参照系、分析力学五个部分。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理论力学教程》周衍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理论力学》郭士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06电磁学Electromagnetics【72—4—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理方法内容提要:电磁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电磁学是经典物理学的一部分.它主要是研究电荷、电流产生电场、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电流的作用,以及电磁场对物质的各种效应等。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电磁学》梁灿彬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电磁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07光学Optics【54—3—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电磁学、热学内容提要:光学课程是物理专业必修的基础物理课程。

它主要研究与光有关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如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等。

内容主要包括:几何光学、波动光学的基础原理和基础知识,量子光学和现代光学的基础知识;研究光的传播、光学仪器成像的理论方法。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光学教程》姚启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光学教程学习指导书》宣桂鑫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赵凯华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08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54—3—5】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内容提要:原子物理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具体内容包括:原子模型、原子能级和辐射、原子的壳层结构、单电子原子、多电子原子、量子力学初步、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核的辐射性衰变、核反应、核结构、原子能及基本粒子等。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原子物理学》禇圣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原子物理学》徐茵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09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54—3—5】先修课程:电磁学、高等数学、数理方法内容提要:电动力学是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它在电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电磁场的运动规律以及电磁场和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电动力学》罗春荣等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三版参考书目:《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动力学教学指导》宋福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30413010热力学与统计物理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54—3—6】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数理方法内容提要:《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是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

主要讲授热力学的基本规律,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单元系的相变,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近独立粒子的最概然分布,玻耳兹曼统计,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及系综理论。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汪志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热力学》熊吟涛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统计物理学》熊吟涛编人民教育出版社30413011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72—4—6】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原子物理学内容提要: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为:波函数、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态和力学的表象、微扰理论、散射、电子自旋、光的吸收和发射、氦原子和氦分子等。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量子力学简明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量子力学教程》张怿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12固体物理学Solid State Physics 【54—3—7】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热学、原子物理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内容提要: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晶格理论和固体电子理论两部分。

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确定晶格结构的X光衍射方法;晶体中原子间的结合力和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晶格的热振动及热容理论,光学波、声学波和声子的基本概念;晶格中缺陷的基本类型以及晶体中原子的扩散和离子导电性。

固体电子论包括: 晶体中电子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包括金属自由电子论、能带论基础以及晶体中电子在外场中的运动规律、电子的输运性质。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固体物理教程》王矜奉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固体物理学(上册)》方俊鑫陆栋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0413013普通物理基础实验Basic Physics Experiment 【84—2—3、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内容提要:普通物理基础实验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部分。

实验要求学生明确普通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实验进程各环节的安排以及误差和数据处理方法。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普通物理实验》杨述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周殿清编武汉大学出版社30413014普物综合与设计性实验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in General Physics【42—2—3、5】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运用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布置给学生设计性实验题目,并指定若干参考书,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

本课程提供较为充分的设计性实验题目,学生可以任意选择。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一些题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行完成。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普通物理实验》杨述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周殿清编武汉大学出版社30413015近代物理实验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72—2—6、7】先修课程: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内容提要:《近代物理实验》是四年制师范本科物理学专业学生继《普通物理实验》后开设的,与《近代物理学》等理论课程密切相关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单设实验课。

本课程阐述了近代物理各个重要领域中的实验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包括:原子分子光谱、真空技术与薄膜光学、磁共振、激光、晶体分析、低温技术与高温超导、半导体物理、非线性系统,以及近代物理学史上的一些重要实验。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近代物理实验》吴思诚王祖诠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近代物理实验技术》吕斯骅朱印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近代物理实验技术》尚世铉袁忠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16物理教学论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Theory 【54—3—5】先修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提要: 物理教学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它主要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以及物理教师的备课和研究等基本理论;同时进行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使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闫金铎田世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参考书目:《中学物理教学法》许国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物理教学论》查有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物理教学论》闫金铎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30413017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kills 【36—2—6】先修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学概论内容提要: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是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它是将复杂的教学活动分解为可操作、可控制的各种具体教学行为,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物理课堂教学技能的方法(即微格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