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电池盒与小灯座
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1.预测:光在空气中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
2.提供实验器材:3张小孔板、手电筒(手电筒不可用激光笔代替)
3.设计实验方案:用手电筒横向照射小孔,从第三个小孔看手电筒的光来判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在较暗的光线下效果较好)
3.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准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4.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实验结论: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回形针、铁钉、盐水、人体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实验内容:检测暗盒里的电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验器材:电路暗盒、电池、电池盒、灯座、小电珠、导线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结果。
3.检测液体的导电性能
1.预测:哪些液体能导电?
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液体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电路留出的两根检测线都放入液体中,通过小电珠的亮与灭来判断液体的导电性能。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结果。
4、检测人体的导电性
1.介绍验电球。
2.用验电球检测人体的导电性:用两只手分别接触验电球的两个触点来判断人体的导电性能。
3.实验总结
根据观测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4、看月亮
实验器材:月相盒
小练笔作文

小练笔作文小练笔作文【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小练笔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练笔作文1记得有一次,我躺在床上,听着钟表的声音,而那时候我在想钟表为什么会发生喀嚓喀嚓的声音呢?有一次有一我家的一个钟表坏了。
趁趁此我家里也没有人,我偷偷的拿螺丝刀,把钟钟表拆了,拆开而映入眼帘的,是许多的齿轮与许多的电线,我在想齿轮为什么会咔嚓咔嚓的响呢?我就认为,有一个看不,的人在操控着钟表,而她的脚步会形成咔叉咔嚓的声音,可是那时候我不知道嘛,然后然后我自认为这是对的,接下来就,给邻居家的小孩说,咱们看着钟表,其实,有一个人在操控着,而他留下的脚步是咔嚓咔嚓的声音,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长大了,也知道了,钟表为什么会响?因此我就再没有,说过这种话了。
小练笔作文2小白是一个传奇。
自从它来到我老家的马厩,我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它是一匹普通的小白马,也是一匹非凡的小白马。
说它淘气吧,它的确很顽皮。
它会疯狂的向前跑,像个没头苍蝇似的,跑着跑着,跑晕了,又宛如一条蛟龙,正在盘旋,十分妩媚。
结果一个不留神,撞了一个像苹果似的大包,真让人发笑。
说它老实吧,的确是啊。
它会找个风景美的地方,一看就是几个钟头,非常自在,无忧无虑。
可是只要有人骑上它,又是那么尽职,它的脚上似乎踩着风火轮,左轮生风,右轮生火,一跑就是很久,非把你弄得满意为止。
小白可帅气了,浑身披着雪白柔软的毛,耳朵和尾巴上点缀着几颗小小的黑点,仿佛穿上了一件燕尾服。
它那睫毛下有一双明亮黝黑的慧眼,沉稳有力的马腿令人惊叹连连。
一条金鞭似的尾巴,正在悠闲荡秋千似的晃动。
它这副模样,颇有几分英雄气概,活脱脱一个白马王子。
这个小白马馋极了,一见我激动的又蹦又跳,因为它知道又有好吃的了。
它爱吃胡萝卜和青草,当我拿出这些美味佳肴,它就狼吞虎咽的一扫而光。
小学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做个电路检测器

年级
四年级
实验名称
做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观察电路,灯泡发光
实验器材
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04010)、两个电灯泡、两个灯座(29020)和四根导线。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2、实验一:两节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电路。(1)将两节电池分别装入两个电池盒,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2)把装好的两节电池和一个小灯座和四根导线串联在一起组成串联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3)将两节电池并联和一个小灯泡和四根导线组成并联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4)比较两电池的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小灯泡的亮度。得出结论。3、拆分器材。4、实验二:两个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1)把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和四根导线组成串联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作好记录;(2)再将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和四根导线组成并联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作好记录。(3)比较两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法小灯泡的亮度得出结论。实验现象:电池串联灯泡很亮,电池并联灯泡不太亮;灯泡串联小灯泡很暗,灯泡并联小灯泡亮度不变。实验结论:1、两节电池的串联和并联: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2、两个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都是一节电池,串联起来的小灯泡特别暗,小灯泡并联起来亮度不变。实验现象:电池串联灯泡很亮,电池并联灯泡不太亮;灯泡串联小灯泡很暗,灯泡并联小灯泡亮度不变。
实验结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两节电池的串联和并联: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2、两个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都是一节电池,串联起来的小灯泡特别暗,小灯泡并联起来亮度不变。实验现象:电池串联灯泡很亮,电池并联灯泡不太亮;灯泡串联小灯泡很暗,灯泡并联小灯泡亮度不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含答案)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第二章电路选择题1.家庭用的灯泡是由开关控制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开灯"“关灯”,其科学含义是( )。
A. 开灯是指断开开关,关灯是指闭合开关B. 开灯和关灯都是指闭合开关C. 开灯是指闭合开关,关灯是指断开开关D. 开灯和关灯都是指断开开关【答案】 C【解析】【解答】开灯就是使电路连接,即将开关闭合;而关灯就是将电路断开,即将开关断开。
【分析】将开关闭合可以使电路连接,将开关断开可以使电路断开。
2.下列电器使用的电没有触电危险的是( )。
A. 电视机B. 电冰箱C. 空调机D. 石英钟【答案】 D【解析】【解答】对选项进行分析,ABC中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机都使用交流电,都具有触电的危险,只有D选项的石英钟使用的是直流电,没有触电的危险,所以选择D。
【分析】对几种电器进行分析,就可得出石英钟没有触电危险。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 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B. 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C. 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D. 电视机屏幕会吸附灰尘【答案】 C【解析】【解答】A.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B.油罐车尾部拖一条铁链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的目的是防止触电,不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符合题意;D.电视机屏幕吸附灰尘是静电现象,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电路教学设计15篇

电路教学设计15篇电路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教材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电流和电路知识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贯穿整个初中电学的教学。
本节内容包括电路的构成、三种基本的电路、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电路图,能规范地画出电路图、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是本节课重要任务。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对电路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这些认识可能是粗浅的。
但对于电路的状态,学生的分辨不清,但又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发生短路的情况。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演示,用事实说话,突破教学的难点。
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路图,学生画图时往往缺少规范性,所以教学时做好示范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要分配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规范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画电路图的技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3、过程与方法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4、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1、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短路及其危害【教具】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肯定同学列举的电灯、电视、电风扇等事例,进而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1、电路观察前面电铃的连接图(投影显示)提问: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条件?学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电路闭合为通路。
【实验报告】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最新)

【实验报告】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最新)实验一: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观察准备: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蚕豆、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观察方法:(1)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
(2)用手摸一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4)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观察记录:观察结果: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实验二: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观察目的: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准备:蚕豆、水、镊子、放大镜、记录本观察方法:(1)将几粒蚕豆放在水中,浸泡一天。
(2)取一粒干的蚕豆和一粒浸泡一天的蚕豆。
(3)从整体观察浸泡一天的蚕豆,并跟没有浸泡过的蚕豆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
(4)用镊子轻轻剥掉浸泡过的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的种皮,从有缝隙的一侧分别将”豆瓣”分开,用放大镜观察“豆瓣”相连的部分有怎样的结构,浸泡过和没浸泡过的种子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记录:观察结论:(1)蚕豆的外形呈肾形,接近长方形,有较硬的种皮保护种子。
蚕豆的内部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个主要部分,其中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
(2)浸泡过的蚕豆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相比,从外部看,浸泡过的蚕豆体积更大,种皮破裂,发出嫩芽;从内部看蚕豆的胚根长长了,子叶更饱满。
实验三.种植凤仙花的方法(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
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电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本教学计划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而有些学生则可能已经具备了更高水平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电”单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静电的概念,让学生回忆一些与静电相关的生活经验。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性质和电荷的概念。
3) 介绍电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4)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实验操作技能。
2.“新的生命”单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繁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植物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油菜花的花、果实和种子,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2) 引入动物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卵和动物的繁殖过程。
3)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规律。
3.“食物”单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分类和营养成分,掌握一些基本的饮食健康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食物的分类和营养成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基本特点。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变化过程和获取食物信息的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饮食健康知识,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均衡的饮食惯。
4.“岩石和矿物”单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物质的构成和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岩石和矿物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地球物质的基本特点。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分类和特点。
3) 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形成珍爱生命、关注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