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纤维产品的开发

合集下载

超细纤维的整理技术

超细纤维的整理技术

超细纤维的整理技术超细纤维,又称微纤维,细旦纤维,极细纤维。

成份主要有绦纶、锦纶两种构成。

一般化学纤维的纤度(即粗细)多在1.11~15旦之间,直径大约10~50微米,我们通常所讲的超细纤维的纤度在0.1~0.5旦之间,直径小于5微米,其纤维细度是头发丝的1/200,是普通化学纤维的1/20,纤维强度是普通纤维的5倍(耐用性),吸附能力,吸水速度和吸水量是普通纤维的7倍。

1.历史发展:纤维超细化的源流可上溯到40年代仿羊毛纤维二相结构的双组份复合纤维(共轭纤维)的人造丝时代。

最先利用合成纤维成功地使复合纤维实用化的依然是美国的杜邦公司。

该方法利用并列复合使纤维产生自卷曲。

1962-1965年间,日本东丽、钟纺、帝人、可乐丽等公司利用各自的方法开发出多层结构化的特殊纺丝法和剥离法,成功地制造出各具特色的超细纤维。

例如,多芯型、木纹型、放射型、中空放射型等各种复合纤维被开发出来。

进入70年代后期,利用超细纤维的仿真丝织物和超高密度织物不断出现,东丽公司通过分析天然纤维从中受到启发,开发出制造细长达到极限、并且非常均匀的纤维技术。

用该技术制造的纤维称之为高分子相互排列纤维。

当时该纤维受到本国内的好评,而且数年后在巴黎国际展览会上获得很高的评价。

进入80年代以后,超细纤维良好的特性受到大众的欢迎,形成今日的人造麂皮热。

到了90年代后,国际上诸多公司纷纷推出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以及聚丙烯等细旦长丝。

同时也出现了"细旦纤维"、"微细纤维"、"超细纤维"等名词,然而至今国际上尚无有关细旦纤维的统一定义。

近些年来,日本化纤行业普遍将单丝线密0.3dtex的纤度低于维称为超细纤维。

另外,由于超细纤维与已发展成为未来纤维工业竞争力之重大指标,加之由于复合超细纤维具有不同于常规纤维的性能,从而使其制品有许多异乎寻常的特性,并因此跨入众多的应用领域。

目前世界纤维主要产品中以超细纤维最受瞩目,现在主要生产超细纤维之国家及地区,应该为日本、美国、西欧。

2022年上半年我国超细纤维底坯、尼龙6行业领先企业华峰超纤行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2年上半年我国超细纤维底坯、尼龙6行业领先企业华峰超纤行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华峰超纤尼龙6业务收入占比超50%
根据华峰超纤最近三年的年度报告,尼龙6业务收入在其总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均超过50%,显示出尼龙6在公司的核心地位。具体数据如下: 2019年,尼龙6业务收入占比55.29%
尼龙6业务收入占比稳定,2021年略升
2020年,尼龙6业务收入占比53.18% 2021年,尼龙6业务收入占比54.33%
2. 尼龙6制品业务**
尼龙6制品是华峰超纤的另一大业务领域,其收入占比为30%。尽管低于尼龙6原丝业务,但尼龙6 制品业务同样表现出色,具有强大的增长潜力。 除了尼龙6原丝和尼龙6制品,华峰超纤还有一部分其他业务,如:氨纶、涤纶等。这些业务的收入 占比为30%,尽管低于前两个业务领域,但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TEAM
目录
CONTENTS
华峰超纤尼龙6产品介绍 华峰超纤尼龙6市场应用 华峰超纤尼龙6未来发展
01
华峰超纤尼龙6产品介绍
Huafeng Superfiber Nylon 6 Product Introduction
市场
1.华峰超纤尼龙6收入占主导,全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华峰超纤尼龙6收入构成分析
华峰超纤:在尼龙6领域多方面优势铸就竞争力
华峰超纤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流程优化,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这使得公司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有成本优 势,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华峰超纤在尼龙6领域拥有广泛的市场渠道。公司与全球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使得公司在 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华峰超纤在尼龙6领域拥有技术、成本和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公司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 竞争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峰超纤尼龙6未来发展

我国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徐德胜李革烟台万华超纤股份有限公司1 前言世界上合成革的起源是1963年,由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命名为“Corfam”的合成革,杜邦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生产合成革的厂家。

此后于1965年,日本可乐丽公司开始生产合成革,至今已有40多年。

两家均以生产男女皮鞋用的“甲革素材”(仿真皮)为目标,在可乐丽公司之后,东丽、日本橡胶等日本大公司也开始投入生产。

1969年仓敷纤维、1972年帝人参与进来。

然后,目标也从皮鞋转向了运动鞋,从而刺激了需求,形成了超纤革的巨大市场。

但是,皮鞋用的“甲革素材”的生产量仍达不到10%,远远没有达成开发初期的目标。

由“甲革素材”的失败中得到经验后,东丽公司改变战略,1970年开发了世界最初的“聚酯超细纤维”,作为衣料用材料,仿鹿革的“绒面革”登场了。

在接下来的1975年至1980年之间,可乐丽开发了尼龙超细纤维,旭化成开发了聚酯超细纤维,三菱开发了化纤超细纤维以及丙烯超细纤维,1994年帝人也开始生产尼龙超细纤维。

共5家公司开始了超细纤维超纤革的生产。

作为衣料用材料,超细纤维超纤革登场了。

此后,使用领域开始扩大到鞋类,包袋,高尔夫手袋,家具和汽车领域。

同时,采用超细纤维的银面的超纤革的质量和性能不断提高,被广泛使用在运动鞋上,其次,在家具、高尔夫手袋、衣料的制造上也被广泛使用。

真正意义上的超细纤维时代开始了。

我国合成革的发展起自于1978年,国家“六五”计划重点项目烟台合成革总厂(其合成革部分演变为现在的烟台万华超纤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

当时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的藕状纤维合成革技术与配套设备,于1984年投产,年产聚氨酯合成革300万平方米。

严格意义上讲这也是我国复合纺合成革的开端,为后来的复合纺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开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烟台万华在充分消化吸收可乐丽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复合纺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础技术,并于1993年立项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产业化设计项目,1994年12月完成,通过了山东省委科技成果鉴定;1995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火炬计划重点项目;1996年申报中国轻工总会科技创新项目,并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烟台万华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生产,由于当时藕状纤维合成革的生产任务比较重,纺丝和无纺布采取了外协的方式(但技术完全是烟台万华所有),其中纺丝生产在莱芜丙纶厂进行,无纺布在昌邑无纺布厂(现改制为山东同大)进行,1998年引进德国海岛超细纤维无纺布生产设备实现了全线本部生产。

超细纤维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超细纤维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报告范围与重点
范围
本报告涵盖了超细纤维合成革行业的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创新等方面。
重点
着重分析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市场需求、产品品质、技术创新及未来发展趋势,评估行业的投资潜力和风险。
02
超细纤维合成革行业概述
行业定义与分类
定义
超细纤维合成革是一种采用高科技手段,通过模拟天然皮革的组织结构和纹理特征,以超细纤维为主 要原料制成的合成革材料。
运动休闲用品市场
运动休闲用品市场对合成革的性能要求较高,超细纤维合成革 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表现,在该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路径探讨
加强产学研合作
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超细纤维合成革行业的技术创新,提升行业整体竞 争力。
加大研发投入
企业应加强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品 牌影响力。
01
高仿真技术
通过精细调控纤维结构和表面处 理,实现合成革与天然皮革的高 度仿真。
02
多功能化技术
03
环保可降解技术
赋予合成革抗菌、防水、透气、 耐磨等特殊功能,满足多样化市 场需求。
开发环保型合成革,降低废弃物 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 趋势。
技术应用与转化
高端服饰领域
应用于时装、皮草等领域,提升服饰的品质感 和时尚度。
客户反馈机制
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意见,持续改进产品和服 务质量。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预测
线上线下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融 合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实现线上选购、
线下体验的一站式服务。
智能化发展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 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提高销售效率和 客户满意度。

涤纶超细纤维概述

涤纶超细纤维概述

2.超细纤维的特点
超细纤维单丝纤度和单丝截面直径比任何天然纤维均小,而纤维越细,相同特数纱线的截面内纤维根数越多,纤维总表面积大。虽然单丝强力小,而纱的总强度较高;超细纤维的单丝抗弯硬挺度较低,加上多根单丝的结构,从而使超细纤维织物有优良的悬垂性、手感柔软;可以利用超细纤维形成很紧密的织物,从而使其功能性得到改善,防水、防风、透湿、绝热性提高,具有丝样外观,光泽柔和。纤维细度对织物表面覆盖性和织物美感有直接影响。由于超细纤维纤度细,单纤强力小,因而其织物易起绒、拉毛,可使织物表面形成纤细绒毛,同时较多的纤维根数,加强了表面遮盖,使手感柔软,因而有较好的毛绒效果,可作仿麂皮、桃皮绒等面料。超细纤维的单丝细度细,所纺成纱线内纤维总比表面积大,利于吸收水分,与常规织物相比,织物中的孔隙率高,有许多毛细管或毛细管系统,再利用材料本身的回潮率,使水分能迅速吸收转移、并扩散,从而可使面料有很好的导湿舒适性。
涤纶超细纤维概述
涤纶超细纤维是一种具有高品质、高性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它的单丝线密度比常规涤纶纤维低得多,这就赋予了它不同于常规涤纶纤维的优异的服用性能,如吸湿、透气、手感柔软、丰满、富有弹性、蓬松性和飘逸感等。涤纶超细纤维由于线密度比常规纤维低得多,故有异于常规纤维的染色特性,这主要表现在上染速率、上染量、染料提升性、颜色深度、匀染性、移染性、颜色鲜艳度以及染色牢度等和常规纤维有明显的区别。线密度低带来的表面积增加,首先引起染色时对染料吸附和解吸程度的增加,吸附程度的增加导致了上染速率的增加、湿牢度和耐光牢度的下降,其次是引起染色织物的色泽浓度降低。改善涤纶超细纤维及面料的染色性能,成为企业很感兴趣的话题。其实,超细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差别化纤维的一种,被称为新一代的合成纤维,是一种高品质、高技术的纺织原料,是化学纤维向高技术、高仿真化方向发展的新合纤的典型代表。 超细纤维,又称超细旦。(旦是纤维的纤度单位,一克重9000米长的丝为旦,蚕丝的纤度单位为1.1旦)。因为它比传统的纤维细,所以比一般纤维更具蓬松、柔软的触感,且能克服天然纤维的易皱、人造纤维不透气的缺点。此外,它还具有保暖、不发霉、无虫驻、质轻、防水等许多无可替代的优良特性。超细纤维的品种有超细旦粘胶丝、超细旦锦纶丝、超细旦涤纶丝、超细旦丙纶丝等等。

创新纺织品材料新型纤维和面料的研发和应用

创新纺织品材料新型纤维和面料的研发和应用

创新纺织品材料新型纤维和面料的研发和应用在当今时代,纺织品行业正不断发展和创新,成为新型纤维和面料的研发和应用的热点话题。

新型纤维和面料的研发和应用有助于提高纺织品的品质和性能,满足人们对功能性和环保性产品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创新纺织品材料新型纤维和面料的研发和应用的相关内容。

一、纤维材料的创新和研发1. 超细纤维的研发超细纤维具有细度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纺织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改变纤维的生产工艺和材料组成,可以调控超细纤维的性能和功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 生物可降解纤维的研发为了应对环境问题,生物可降解纤维的研发成为纺织品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利用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纤维可以在使用后自然降解,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3. 智能纤维的开发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纤维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智能纤维可以通过集成电子元器件和感应器实现多种功能,如自动感应温度、湿度等,满足人们对于智能穿戴的需求。

二、面料的创新和应用1. 功能性面料的应用功能性面料可以实现各种特殊功能,例如防水、抗UV、防静电等。

这些功能性面料在户外运动、医疗卫生、军事防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纳米技术在面料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面料中的应用能够赋予面料更多的性能和功能。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实现面料的防菌、抗菌、自洁效果,提高面料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3. 可穿戴技术在面料中的融合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兴起,面料也开始与电子技术相结合。

通过在面料中嵌入传感器和导电线路,可以实现衣物的智能化、可穿戴设备的舒适性和便携性。

三、新型纤维和面料的应用前景新型纤维和面料的研发和应用为纺织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景。

1. 提高用户体验新型纤维和面料的应用可以提高纺织品的透气性、柔软性、舒适度等特性,提升用户体验,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

2. 探索新兴领域新型纤维和面料的应用可以拓展到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医疗护理、汽车工业等。

超细纤维

超细纤维

1 前言超细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特殊的纤维.它是一种高品质的纺织原料.超细纤维优良的性能是高档时装面料和一些功能性材料的理想原料.超细纤维最显著的特点是:单丝线密度大大低于普通纤维,最细可达0.0001dtex.超细纤维具有以下性能特点:良好的织物结构,特有的界面性质,织物中可以形成微穴结构,能够和其他材料相互渗透等等.2超细纤维的发展历史20世纪40年代,受当时羊毛皮芯结构的启发,仿制出了双组分的复合粘胶纤维.该纤维具有三维卷曲,而且卷曲性能较稳定,故称为“永久卷曲粘胶纤维”[1].国外化纤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细旦和超细旦纤维的研究开发工作,杜邦公司在1964年就取得了用复合纺丝法生产超细纤维的专利,并以此作为发展超细纤维的起点.到20世纪70年代,剥离法和海岛法两种复合纺丝法制取0.1 dtex左右超细旦纤维的生产工艺实现了工业化,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三菱人造丝公司采用直接纺丝法,制得纤度为0.06 dtex~0.1 dtex的超细旦腈纶[2].日本首批问世的商业化双组分共轭复合纤维结构十分简单,有“并列型”.“皮芯型”等。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所谓的多层复合纤维,即在1根单丝内有5个以上结构层的复合纤维研制成功,将其分离即可制得超细纤维.从80年代开始,纤维的产品开发向高品质化、高附加值化、新材料化方向进展,即进入了“高技术时代”,而所谓的“新合纤”技术正是这一时代最夺目的里程碑,超细纤维的技术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日趋成熟的.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着手对超细纤维的研究,1996年7月北京服装学院纺制成了纤维密度为0.05 dtex的超细长纤维[3],打破了发达国家单丝小于0.1 dtex 的技术垄断.中国纺织大学也成功开发了世界领先水平的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其制品.3超细纤维的类型及生产技术3.1 类型用复合纺丝技术制造的超细纤维可分为:剥离海-岛型和多层型超细纤维,此外还有随机纤维型.不同的生产技术,可制造出不同线、不同种类及用途的超细纤维。

超纤人造革

超纤人造革

超细纤维合成革超细纤维合成革是一种跨行业的产品,其研发及应用技术涉及到纺织、塑料、化工等诸多领域。

国际上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日本起步最早,水平也最先进。

目前国内合成革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技术日趋成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简介是一种用极细的纤维做成的新型高档次的人造皮革,可用做鞋、箱包、家具、汽车内饰等的各领域,具有真皮的特性以及比真皮优越的指标。

以三维网络结构超细纤维非织造布为基布的聚氨酯合成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合成革,有人称其为第四代人工皮革,可与高级天然皮革相媲美,具有天然皮革所固有的吸湿透气性,并且在耐化学性、防水、防霉变性等方面超过天然皮革。

超细纤维合成革市场发展概况简述超细纤维合成革是一种跨行业的产品,其研发及应用技术涉及到纺织、塑料、化工等诸多领域。

国际上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日本起步最早,水平也最先进。

目前国内合成革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技术日趋成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条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线建成后,近几年全国又陆续投资几十亿元建成了20多条生产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许多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

高端产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行业向集约经济、规模经济、科技经济方向发展,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需求高涨由于天然皮革资源有限,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发研制高品质的仿真皮革满足市场需求,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的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74.8亿元,同比增长24.1%。

近年来,有着更加优越特性和使用价值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得到快速发展。

由于基布采用超细纤维,弹性好,强度高,手感柔软,透气性好,高档合成革的许多物理性能已大大超过天然皮革,外在表现已具有天然皮革的特征。

从工业意义上讲,既适用于现代化规模生产,同时又能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了非自然资源。

国内产能巨大我国的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是由烟台合成革总厂(后称万华超纤股份有限公司)于1983年在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采用藕形多孔纤维,生产光面仿真皮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