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分析煤矿安全事故

合集下载

(710852028) 事故致因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_肖丹

(710852028) 事故致因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_肖丹

1第 28 卷第 11 期 煤 炭 技 术 V o l .28, N o .112009 年 11 月 Coal Techn ologyNov , 2009事故致因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肖 丹1, 邸志强2, 张庆华2(1 .重庆工 程职业技术学院 , 重庆 40 0037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重庆研究院 , 重庆 400037)摘 要 :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 , 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

结 合具体事故 案例 , 根据不同的 目 的采用合适的事故致因理论进行分析 , 找出了事 故原因 , 提出了针对性强 、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 。

关键词 :事故致因理论 ;安全管理 ;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 :TD 79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8725(2009)11 -0081 -03Application of Accident Causes Theory in Safety Management ofCoal M i n e XIAO Dan , DI Zhi -qian g 2 , ZHANG Qing -hua 2(1 .C h o n g qi n g Vocational Insti t ute of En g ineeri n g , Chongqing 400037 , C hina ;2 .C h o n g qin g Institu t e of Coal S c i e n c e Research Insti t ute ,C h o ngqing 40003 7 , C hi n a )A bstract :S e v eral r epresentative accident cause theories h ave been described ,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 -tics and conditions of application have been summed up .C o m bined with specific accident case , th e causes have been identified , the pract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 easu r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by using th e approp - riate theories . K ey wo r d s :accident cause theory ;sa f et y control ;case analysis0 引言事故致 因理论 是人们对 事故机 理所作 的逻辑 抽象或 数学抽象 , 它是描 述事故 成因 、经过 和后果 的理论 , 是研 究人 、 物 、环境 、管理及事故处 置等 基本 因素如 何起 作用而 形成 事 故 、造成损失的[ 1] 。

煤矿安全管理事故致因分析及过程控制

煤矿安全管理事故致因分析及过程控制

检查科 巡 检人 员 、 管 理人 员 、 度 室及 矿 领 导 等 , 区 调 而这 些 只是巡 查监 督 , 监督 时 间 短 。统计 显示 , 1个 班工 作 2 , 些 监 督 人 员 监 督 累 计 时 间 不 超 过 5 4h这
向生产 时 , 工作 的天 平就 向生 产倾 斜 , 安全 就容 易 出
在 生产 现场 , 长既 是生 产 负责人 , 班 又是 安 全 负
责 人 。在 生产过 程 中 , 自己监 督 自己 , 这种 班组 管理 制 度就 是造 成 事 故 的 重要 原 因。 在任 务 的压 力 下 , 班 长 的生产 和安 全 杠 杆 天 平是 不 稳 定 的 , 当班 长 偏
摘 要 : 国煤 炭 企 业 生 产 面 临 诸 多 的安 全 问题 , 煤 矿 现 场 安 全 监 管 提 出 了更 高 要 求 。在 对煤 矿 安 全 管 理 事 我 给 故 致 因理 论 分 析 的基 础 上 , 出 了利 用 过 程 控 制 管 理 法 防 治煤 矿 安全 事 故 的 思 路 , 细 阐述 了过 程 控 制 管 理 提 详 法的意义 、 实施 过 程及 机 构 的 组 建 等 , 为煤 矿 安 全 管 理 提 供 了重 要 的参 考 依 据 。
2 1 年第 8 01 期
中 州 煤炭
总第 18期 8
煤 矿 安 全 管 理 事 故 致 因分 析 及 过 程 控 制
王 占 民 张 辉 。 , '
( . 中能 源 峰 峰 集 团有 限公 司 黄 沙矿 , 北 邯 郸 1冀 河 0 60 ; . 炭 科 学研 究 总 院 开 采设 计研 究 分 院 , 520 2煤 北京 10 1 ; 0 0 3 3 中 国矿 业 大 学 资 源 与 安 全 工 程 学 院 , 京 10 8 ) . 北 0 0 3

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煤矿安全事故及其原因与预防措施2023年,煤矿安全事故依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探讨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以期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一、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违章作业、疏于管理、无证上岗等是最为常见的原因。

一些煤矿工人因为自身利益或者其他原因,不遵守操作规程,乱改电路或使用不合格的设备,造成了严重后果。

2.设备原因煤矿设备是生产的基础,但如果设备出现问题,将会对生产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

比如设备老化、设备维护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设备失效或者出现故障,从而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3.地质因素煤矿的生产空间是地下,地质条件也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因素如断层、冲击地压、地下水等,都可能导致地质灾害,而煤矿工人可能会因此失去生命。

4.气体爆炸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毒有害气体。

当气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形成气体爆炸,从而产生严重后果。

二、煤矿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1.维护管理煤炭生产领域毕竟是危险性极高的行业,因此煤矿每年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生产机构必须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煤矿检测,以确保安全。

2.加强培训加强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在员工上岗前,需要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

教育员工如何正确、科学地使用设备,以及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正确的应对方法。

3.设备维护煤矿设备的生命是源于设备的维护。

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地检查及维护保养。

设备维护计划必须制定在质量标准之上,如何保证安全的制订条件是每日维护保养。

4.掌握技术煤矿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细节,只有熟悉技术细节,才能保障生产安全。

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煤矿相关的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正确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结论:可见,煤矿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非常重要,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引言: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对煤矿生产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煤矿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提高事故应急能力至关重要。

一、原因分析煤矿事故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警示、缺乏安全意识等事由均属人为因素的范畴。

工人的操作不规范、技能不熟练以及管理层的监管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1.2 设备故障煤矿的设备设施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然而设备的老化、损坏、缺乏维护等原因也是导致煤矿事故的重要环节。

设备故障可能发生在提煤机、掘进机和通风设备等关键领域,一旦出现故障,将给生产过程带来巨大的隐患。

1.3 管理漏洞煤矿安全管理的漏洞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管理层需要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和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以确保安全生产。

二、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原因分析,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1 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通过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警示的能力,减少人为因素引发事故的发生。

2.2 强化安全管理煤矿管理层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同时,要加强对工人的监督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3 提高事故应急能力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煤矿事故应急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救援和疏散工作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4 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曹庄煤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曹庄煤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曹庄煤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曹庄煤矿位于中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是一家大型煤矿企业。

近年来,曹庄煤矿频繁发生火灾事故,给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彻底解决曹庄煤矿火灾事故频发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曹庄煤矿火灾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合理解决方案。

一、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到位曹庄煤矿的采煤设备大多数已经使用超过了设计寿命,且由于维护不到位,导致很多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都大大降低。

特别是一些涉火的设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就会引发火灾事故。

此外,由于煤矿的工作环境恶劣,粉尘和高温等因素也对设备的使用寿命构成了挑战。

因此,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到位是曹庄煤矿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案:1. 对于老化严重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和升级,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设立专门的设备维护团队,并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持续稳定运行。

3. 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和技术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安全管理不到位曹庄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漏洞。

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人员不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频频出现,直接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安全意识淡化和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更是导致了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不足,事故隐患频出。

管理层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这也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方案:1. 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权利。

2. 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帮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正确处理安全事故。

4.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督导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员工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三、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在曹庄煤矿,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也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不仅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煤矿企业的生产运营带来不小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必须深入分析事故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从煤矿事故的常见原因入手,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煤矿事故的常见原因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矿工的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此外,有些矿工为了追求高产量或个人利益,会违反安全规定,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 设备故障煤矿中使用的设备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这些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矿井排风系统的故障会引发瓦斯爆炸,巷道支护设备的失效会导致坍塌等。

3. 不合理的管理不合理的管理也是煤矿事故的原因之一。

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不到位,对于矿井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煤矿事故的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是预防煤矿事故的重要举措。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要加强对矿工的纪律教育,确保规章制度的遵守。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煤矿事故的关键。

煤矿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提高设备维修水平加强设备维修水平的提升也是预防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

煤矿企业应制定维修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检测。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的更新,及时淘汰老化的设备,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4. 强化监管与执法煤矿事故防范还需要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煤矿的检查力度,对违规行为和不安全的煤矿进行严厉的处罚。

同时,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管,确保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5. 推广科技应用推广科技应用是煤矿事故防范的重要手段。

煤矿企业应引进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技术设备,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对煤矿进行监测和预警。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煤矿生产也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

由于煤矿生产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探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有效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煤矿生产中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如违章操作、违规施工、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导致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人为因素往往是煤矿事故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技术因素煤矿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或者设备老化、使用不当等原因,会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

煤矿通风系统不畅、防爆设备不足等问题,都有可能引发煤矿安全事故。

3. 管理因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缺失、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也是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管理因素的不完善导致了煤矿事故的频频发生。

4. 自然因素煤矿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也对煤矿安全有一定影响。

地质构造不稳定、突水、突陷、瓦斯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会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二、煤矿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煤矿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2.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实施。

3. 提高煤矿安全技术水平优化煤矿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加强煤矿通风、防爆、瓦斯治理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

4. 加强煤矿安全监测和预警建设煤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煤矿安全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5. 加强煤矿安全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煤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提高煤矿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煤矿事故的及时救援和处理。

煤矿瓦斯燃爆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矿瓦斯燃爆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矿瓦斯燃爆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第一章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爆事故案例1:山西焦煤屯兰煤矿2009.2.22瓦斯爆炸事故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17分,山西焦煤屯兰煤矿井下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在井下的矿工有436人,共造成74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南四盘区12403综采工作面区域,该工作面开采2#、3#煤层,煤层厚度4.26米,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7.77 m3/min,瓦斯抽放率44.13%。

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

在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4台风机开关向工作面尾巷14号联络巷密闭施工点供风,在1号联络巷靠尾巷侧约6m处设一料石密闭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

2月22日凌晨2时17分,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

事故原因:1、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微风或无风,局部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

2、引爆瓦斯的火源是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内风机开关内爆炸生成物冲出壳外,引爆壳外瓦斯。

爆炸破坏瓦斯抽放管路,管路内瓦斯参与爆炸并沿瓦斯抽放管路传爆。

案例2:余吾煤业2011.6.22瓦斯燃爆事故2011年6月22日,余吾煤业N1203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燃爆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N1203工作面位于北一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2.1m3/t,煤层平均厚度为6.6m,采用大采高低位放顶煤综合机械化开采,采高3.2m,放煤高度3.4m。

工作面长度301.67m,推进长度1024.3m,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通风系统,工作面总风量为5592 m3/min(回风巷1420 m3/min、瓦排巷4172m3/min)。

回采至停采线约80m处时,工作面距煤溜机头45-60架左右发生瓦斯燃爆。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前,工作面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声响,同时工作面煤墙有片帮漏矸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工程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河 北 工 程 大 学 毕 业 论 文

题目: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分析煤矿安全事故

作者 郭瑞虎 学号 *********** 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 专业 采矿工程系 河北工程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分析煤矿安全事故

摘 要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量的不断增加,煤矿安全问题变的越来越多,重大特大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以指导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并以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规律,从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出发,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阐述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虽然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在逐年下降,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煤矿还是事故多发地、死亡人数占世界总数的80%。用经济学的视角和观点来分析和探讨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与症结,从而寻找治理中国煤矿安全事故的经济措施。 实例分析了1起煤矿安全事故,以便为煤矿安全隐患提供预防指导。 关键词:事故致因理论 煤矿 安全事故分析事故 河北工程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绪论 ........................................................ 1 第1章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 ................................... 2 第2章 煤矿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 2 2.1 主观因素 2 2.2 客观因素 3 第3章 事故致因理论 ....................................... 3 3.1 事故致因理论的由来 3 3.2 几种常见的事故致因理论 4 第4章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 4 4.1 直接原因 ............................................. 4 4.2 间接原因 ............................................. 4 第5章 案例分析 ........................................... 5 5.1陕西神木某煤矿烟尘扩散事故 ........................... 5 5.1.1 直接原因 5 5.1.2 间接原因 5 5.2 贵州水城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 5 5.2.1 直接原因 5 5.2.2 间接原因 5 第6章 结 语 6 参考文献 .................................................... 7 河北工程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的基本保障,可以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更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在确保矿工个的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寻求煤炭工业的发展,是煤炭工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煤矿安全生产事关国家财产和工人生命安全,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基础。然而,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至今成效欠佳,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每年约有六七千人因煤矿事故而亡。原因之一是人们对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缺乏理论指导,不能找出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从而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频繁的事故发生与我国建设密切联系。 河北工程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 第1章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

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7O%左右,预计到2050 年还将占50%以上。 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我国95%的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煤矿事故占工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的72.8%至89.6%(2002-2005年);煤矿企业一次死亡1O人以上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死亡人数的71%。煤矿所面临的重大灾害事故是相当严峻的,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由于煤矿事故多,死亡人数多造成了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煤矿重大度特大瓦斯(煤尘)灾害事故的频发。不但造成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实际上这些瓦斯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以往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集中暴露,涉度许多方面。既有自然因素、科技投入和研究的不足。也有人为因素以度国家的体制、管理、经济政策。社会的传统观念、煤矿企业的文化素质等等。

第2章 煤矿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煤层自然赋存备件复杂多变,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多,是造成事故的客观因素。我国煤矿开采的煤层大多瓦斯含量大、透气性低且地质构造复杂不易在开采前抽放瓦斯。但在采掘时,瓦斯放散量大,再加上开采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和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采动诱发的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度 瓦斯流动场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的突然涌出现象,造成瓦斯事故。在目前的能源供应条件下,对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不可能采取停产关闭的措施。为此,只能是自主开发与之相应的安全技术,以确保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的安全生产。 2.1 主观因素 长期以来,煤矿在的心目中是技术水平不高、要求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长期以来。技术投入不足、装备水平差、产业技术人才匮乏、劳动效率低。把”千军万马”的队伍放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劳动,一旦出现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等事故时,棼易导致惨重损失,甚至全矿毁灭的现象。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先进 国家的煤矿。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井下工作人员少, 全矿的巷道布局 简洁。巷道面积大、风流通畅,一旦发生灾变时。易于撤离。伤亡人员少。另外,在煤矿井下工作的人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危险源,一旦出现违章作业(有意或者无意),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对高危行业,应最大可能实现机械化,尽量减少人员。这一点在社会上长期未能得到共识。为此,建议国家应当将煤矿列入高危行业。给予必要的投入,建立煤矿行业准入制度,甚至在新矿井设计时,就要求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大多数煤矿技术水平低下,从业人员素 河北工程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3 质低。工程技术人员缺口多,难以适应高危环境的要求。由于煤矿劳动生产率低。全行业的工资收入差,在全国20多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2,而且工作危险、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这就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出现了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缺口多。愿意到煤矿长期工作的一线人才少的现象。基础工作薄弱.安全技术装备不足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投入,矿井安全装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还有许多矿井的安全设施迭不到要求 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煤矿安全的投入,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2.2 客观因素 煤矿的税制不够完善是客观现实。在我们的印象中,税制改革时,统一采用17%的增值税。由于煤炭属于初级产品,不同于机电产品没有附加值,是原料产品。这显然是不适用的,所以税率下调了三四个百分点。但笔者认为还不够,应当进一步下调税率。另外.为了保护国有资源和减少资源开采所造成的污染,我们认为对煤炭应征收资源费和环境保护费以补偿国家的投入.收费的标准应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煤质的优劣程度和煤矿开采体制(国有、集体和个体)而不同。以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对公平原则和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对于高瓦斯矿井,应当将减少的税费投入到安全和环保的用途中去。

第3章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折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事故发生的本质规律在不断变化,人们对事故原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因此先后出现了十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模型。 3.1 事故致因理论的由来 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已初具规模。蒸汽动力(瓦特于1765~1790年不断完善蒸汽机)和电力机械(1831年10月,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明发电机;1834 德国的雅可比发明直流发动机。 1888南斯拉夫裔美国人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取代了作坊中的手工器具。由于当时的机器都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对工人不进行培训,日工作时间长达13个小时,伤亡事故频繁发生。1909年美国工业死亡事故高达3万起,百万工时死亡率多达150 ~ 200人。美国宾夕法尼亚钢铁公司,1901 ~ 1904年2200名职工中竟有1600人在事故中受到伤害。面对工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企业主态度消极。第一个单因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论”应运而生。 3.2 几种常见的事故致因理论 1936年由美国人海因里希(W.H.Heinrich)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事件,按一定因果关系依次发生的结果。 河北工程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 他用五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说明这种因果关系,即第一块倒下后,会引起后面的牌连锁反应而倒下,最后一块即为伤害事故。因此,该理论称为“多米诺骨牌”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建立了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重要概念,并为后来者研究事故机理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海因里希曾经调查了75000件工伤事故,发现其中有98%是可以预防的。在可预防的工伤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9.8%,而以设备的、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只占10.2%。按照这种统计结果,绝大部分工伤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海因里希还认为,即使有些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其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错误所致。因此,这一理论与事故倾向性格论一样,将事件链中的原因大部分归于工人的错误,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介绍与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差异 在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中,把遗传和社会环境看作事故的根本原因。尽管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对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却不是影响人员行为的主要因素。博德认为,在企业中,如果管理者能够充分发挥管理机能中的控制机能,则可以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第4章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