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论文

合集下载

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3篇

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3篇

生态环境的论文1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产业结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规划、环境投资等方面对当前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环境保护问题对策一、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

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

2003年中国GDP中三次产业构成是14.8%、52.9%、32.3%,低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平均为24.8%、25.1%、50.2%。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少于中国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

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透支十分严重。

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GDP 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

可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是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2、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

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

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

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进而论述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基础,第三论述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最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有关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学1 前言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结构的软载体,是自然和人工创造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安全健康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减缓环境压力,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保证系统,保护城市特色风貌的绿色环境空间体系。

当前,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开始不断地恶化,这也使众多国家开始意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2001年,我国在各大中小城市掀起了以细化绿地控制、提高生态质量、综合经济效益为特征的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的高潮,但由于所借鉴的模式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导致其存在着很多操作上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为了能改善城市环境,我国引入了生态学理论提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创新理念。

2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2.1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城市生态旅游环境规划,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为基础,充分利用农田、山体、水体绿化,结合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全面协调绿地建设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

2.2 城市园林绿地分类规划,是研究各类绿地内容、指标、空间布局、文物古迹、名木古树、植物规划等。

2.3 城市垂直空间绿化规划,是指建筑外墙面绿化、高层及多层建筑屋顶绿化、庭院阳台建筑室内绿化等。

2.4 城市边缘绿地建设与城市扩展关系规划,是既要为将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又要为城市的环境改善提供充分的绿化支持,才能使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

3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基础3.1 植物群落学理论:确定生态绿地系统中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垂直结构及植被类型,不同树种的组成决定了群落外貌和色彩,在位置安排上可依据于生态演替理论基础,使不同系列群落能具有各自的生态位,从而最终形成稳定发展的生态绿地系统。

环境保护论文(通用15篇)

环境保护论文(通用15篇)

环境保护论文(通用15篇)环境保护论文(通用15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环境保护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保护论文篇1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而公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又带动了公路建设的步伐。

本文针对公路环保问题从景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论述了解决公路环保问题的对策和政策,强调达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才是最终目标。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污染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而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公路的建设也越来越上心,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我国的汽车拥有量也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在不断的增长着,公路建设在国民经济体系综合运输中所占据的位置也是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一些公路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些污染问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

1、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音环境及自然景观等的影响。

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的影响、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的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的污染。

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

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黑烟等对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的不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这种影响更大。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9篇论文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9篇论文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9篇论文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9篇论文预读: 摘要:第一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条件分析1白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分析1.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等条件便利白城市处于吉林省、内蒙古、黑龙江省等三省交汇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白城市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组成的便捷的交通体系.长春到白城现在长春到白城大约需要四个半小时,长春到白城建设高速铁路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这条铁路建设完成以后,两地的通行时间最多只需要八九十分钟,白城还将成为继长春之后,成为省内第一个有绕城高速公路的地级市.铁路方面,境内有四平至齐齐哈尔、长春至白城、通辽至让湖路、白城至阿尔山四条铁路纵贯全市.航空方面,白城长安机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国内支线机场,是吉林省“一主四辅”机场建设格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处于白城市洮北区洮河镇刁家屯境内.此外,这里还有吉林省最大内河港口,是吉林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直接贸易的唯一水上渠道.自大安港上航可以通到嫩江港,下航可以到达哈尔滨、佳木斯,直到俄罗斯五个开放的港口,进入日本海.大安港现在已经是我省与世界相连的水上桥梁,被誉为黄金水道.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为白城市的生态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对外沟通条件.1.2白城市的资源丰富,建设条件较好白城市的资源比较丰富.白城市的自然资源中煤炭储量比较多.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白城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能源保障.白城市还拥有广阔的草原,白城市处于科尔沁草原的东部,草原面积广阔,给白城市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白城市通过发展畜牧业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增加农村地区的人民收入,使城市、乡村收入差距进一步减小.除此之外,白城市的旅游资源也特别的丰富.白城市不仅拥有向海、莫莫格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拥有包拉温都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鸟类种类都很丰富,该地区内的几个自然保护区都是东亚候鸟迁徙路上的主要的停留地.向海自然保护区内形成了“沙丘榆林、蒲草苇荡、湖泊水域、羊草草原”等四大独特的生态景观.莫莫格自然保护区主要为江河水域、苔草小叶章湿地、芦苇沼泽、碱蓬草甸等风景特别怡人.包拉温都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蒙古山杏林、芦苇沼泽等天然风光.白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促进了白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白城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2白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劣势分析2.1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白城市是我国东部湿润区与西部的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也是生态系统从半湿润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草原和沙漠之间的过渡地带,又是全球有名的三大盐碱区之一.所以导致白城市的气候干旱且多大风.土地的沙化、盐碱化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土地退化的现象十分的严重,加之近年来人类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沙化和盐碱化的程度在不断地加深,面积不断扩大.草原退化、草质下降等问题也不断地加深,草原的面积逐年减少,草原“三化”的问题比较严重草功能明显下降.湿地面积萎缩,环境质量下降,由于人们的盲目开发使大面积湿地干涸,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由于湿地减少,蓄水和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加上人类对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工业“三废”的排放,导致湿地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2.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城市建设的资金不足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及其长久的工程,需要建设的城乡基础设施比较多,所以,要有雄厚的资金的支持.虽然,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白城市的经济也有所发展,但发展的速度是十分缓慢的.白城市的基础设施现在还处于极不完善的状态,城市周围的道路基本上以土路为主,城市的排水系统也极其不完善,交通状况十分比较混乱.而且城市内相当数量的平房得不到改造,大部分人民的居住环境比较差.要完善白城市的基础设施所要消耗的资金量十分巨大.但是白城市投资机制和筹资渠道不畅,民间的投资也十分的有限,利用外资也正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其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支撑.这也就不能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2.3白城市的产业比例失调比较严重白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规模也比较小,而且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比较单一,经济的发展还主要依靠农业.而白城市的农业产业结构方面也处于十分不合理的状态,有待改善,加之农业的发展受自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随着白城市土地沙化和盐碱化速度的加快,土地的质量也随之下降,优质土地逐渐减少,直接影响了白城市的经济增长.这就成为了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很大问题.2.4城市基础设施较差,建设难度大白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较差.各项服务设施都不健全,而且城市的排水系统极不完善,市区外围的道路多为土路,人流集中的地方无停车场,交通拥堵的现象十分的明显.市内一定数量的平房得不到改造,大部分旧城区的居住情况急待改进.一些分散的小工厂因为污水排放设施不健全,加之白城市的地下是砾石沙层,渗透性较强,工业废水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很严重.绿化条件较差,人均绿化面积明显不足,公共的活动空间受到严重的限制.。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1. 文章一: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的定义、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改善生态环境。

2. 文章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本文将重点讨论工业化、生活方式变迁和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来减轻这些影响。

3. 文章三: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有人认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对立的,然而,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文将分析一些成功的案例,如中国的绿色发展政策。

4. 文章四: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角色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和义务,并提出如何改进政府的监管和管理,以实现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5. 文章五: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正面临许多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方法,并讨论其重要性。

6. 文章六: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生态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意义,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如巴厘岛的生态旅游模式。

7. 文章七: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会参与是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社会参与的定义、规模和方式,并强调社会参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8. 文章八: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分工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球协作和责任分工。

本文将探讨各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承担的责任和角色,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

以上是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八篇论文的简要介绍。

每篇论文都具体涉及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和相关的主题,如重要性、影响、协同关系、政府角色、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生态旅游、社会参与和全球责任分工。

这些论文旨在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并为保护地球生态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风疯狂地吹着——发出令人心碎的吼声;雨太大了——全世界都在哭。

建筑物在晃动,洪水向我们逼近,大地在晃动。

灾难降临了!哇!天空变黑了,家具被冲走了,孩子们被淹没了......嘣!地面开裂,房屋倒塌,无数生命被夺走......这是怎么回事?是大自然在惩罚我们吗?为什么?!因为我们冒犯了大自然!难道是因为我们乱砍乱杀了自然的保护者大树?是因为我们乱扔垃圾,污染了血液、水和自然界的一切吗?山呼海啸,天翻地覆。

灾难是警告。

主宰地球的人,醒醒吧!大自然成了需要呵护的婴儿,地球受不了我们的虐待!关心她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暴风雨、洪水和地震是我们滥用自然的代价!窗台上的“未知物体”冬天,尽管有太阳,还是难免会有寒意,凉风吹过,扫走的只是几片梧桐叶。

环顾四周,出现了一片萧条。

我靠在窗户上,看着这所学校暗淡的风景,心里却有些失望。

小窗户一年四季反射不同的风景。

透过这扇窗户,我总能看到许多不同的东西,所以我喜欢躺在窗台上,看太阳升起和月亮落下,看人们来来去去,看春天去秋来,看花开花落。

但最近不知怎么的,窗台上总是散落着灰色的“不明物体”,又细又小,既不是灰尘,也不是碎石。

我每天都在抹去这些“未知的物体”,但很快它们又会回来,这真的让我很头疼。

但苦于找不到原因,只好每天勉强用抹布把这些脏东西擦掉。

今天是第四天。

我倒在窗台上,托着腮。

我平静地看着窗外。

凉风依旧一如既往地吹着,吹着光秃秃的树枝,发出“沙沙”的和谐乐章;昨晚的新鲜空气被雨水湿润了,让人神清气爽。

“咳,咳,”一股刺鼻的味道侵入了我的鼻腔。

顺着嗅觉看去,楼下不远处有一家小商店在烧火取暖。

火焰在烂铁桶里摇曳,噼里啪啦的应该是木块的呻吟,黑烟直冲云霄。

风一吹,炭灰就像柳絮一样飞来飞去,几乎遍布在树枝上、阳台上、窗台上、风吹的地方。

“原来窗台上的“不明物体”就是木炭灰!这些人,我真的没有公德。

”我心里很生气,忍不住喃喃自语和责骂。

当时清新的空气已经被呛人的烟雾取代,潮湿的空气瞬间变得干燥刺鼻,压抑的景象笼罩在黑暗之中。

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论文

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论文

浅谈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人们的眼界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于城市的绿化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绿化还可以逐渐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根据这一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城市绿化情况与城市生态建设的形式,先对城市绿化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行分析,继而对当前我国城市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提出我国城市绿化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绿化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继而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绿化生态建设发展策略可持续发展前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密集程度非常高的国家,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充满了高楼大厦,很少的城市才会给城市留下一片绿色的空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噪音污染、水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并且由于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水平仍比较低,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许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我国当前的绿化工作仍是有着非常多的不足,导致了城市生态建设的落后,下面是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如有不正之处,欢迎大家给予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激。

一、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生态建设是城市绿化工作的核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集中,面对这一情况,进行城市绿化工作已经使我们当前工作中的重点以及难点。

由于城市的绿地具有着自净功能,对于缓解城市中噪音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光污染等具有着非常有效地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通过进行绿化工作来达到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存在于城市绿化中的问题1不根据实际情况的进行草坡铺设进行城市绿化并不仅仅就是铺草皮的工作,一个城市的绿化标准也不是草皮面积的比例。

我国现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在盲目的进行草皮铺设,认为这样就起到了城市的绿化作用,殊不知如果草皮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那么就会逐渐死亡,而且在死亡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化学药物,占用大量工人进行维护工作以及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这些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反而浪费了城市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是违反生物学原则的,与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也是违背的。

保护生态环境主题论文范文精选7篇

保护生态环境主题论文范文精选7篇

保护生态环境主题论文范文精选7篇写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老师为了加深我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此时就会要求我们利用所学的方法写一篇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作文应该怎么写吗?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护生态环境主题论文范文精选7篇”,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保护生态环境主题论文范文精选7篇【篇一】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关注全球环境状况,呼吁人类保护环境的历史盛会。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于1974年6月5日由《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建议并确立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蓝天之下你我他,优美环境靠大家,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只有尽到责任,才能使我们的家园更美丽蓝天之下你我他,优美环境靠大家,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家园。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让明天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

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环境,让草绿鸟儿欢歌,让我们的家园美丽,生机勃勃。

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就可以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达到共赢。

要以人为本,立足自身,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我县生态环境永续生存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我们要从身边做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吧!我们是未来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类必须明白,也许造成水污染的不是每一人,可收到环境污染的,必将是每一个人!大家将水污染这一现象重视起来,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水源,保护水源!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胡彪 学号;1008070174 班级:城规102班 E-mail;785911260@qq.com指导教师;黄宗胜 (教授) 课程: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作者:胡彪 学号;1008070174 E-mail;785911260@qq.com(贵 州 大 学 建 筑 与 城 市 规 划 学 院 城 市 规 划 102 班)摘 要贵州大学新校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关 键 词贵州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已建成两年有余,为了了解环境的总体和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以及人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新校区的环境情况,做以下的研究。

人与环境生态关系环境质量延续共存引言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

贵州大学新校区的建成两年有余,环境质量在逐步提高的同时,人群对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人造环境与原生态环境正在逐渐相互补充融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在随着环境矛盾的增加而联系更加紧密,目前,校园人群对环境的关注度普遍不高。

对于校园生态环境是不是能够对美化校园各空间产生作用,是不是有利于融入人群的生活,成为本次研究的目的。

由于新校区的生态系统范围较小、结构相对大城市的生态系统简单,故其环境质量的分析将较为明确,评价也较为准确。

第一部分为通风走廊人工环境区,第二部分以生活服务体育锻炼为主的第一生活区,第三部分是以教学办公和图书馆为主的教学办公学习区,第四部分是以原生态山区为主的原生态区,第五部分是生活服务为主的第二生活区。

进行实地测量。

提供计算绿地面积计算不同区域的绿地率及新校区一期建设范围的绿地率。

1.2.2对植物配置进行统计研究1.2.3现场发放环境质量调查问卷,调查师生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发放100份调查问卷,问卷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得出师生对环境质量评价的满意程度。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准备新校区一期总体规划图、相机、皮尺、调查问卷、访谈记录本、植物采集记录本等。

新校区一期总体规划图1.2方法选取贵州大学新校区一期建设范围为研究对象;1.2.1按空间结构和路网如图分为五个部分,2结果与分析2.1校园各区域基本情况由于贵阳市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具有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

新校区在建设中很大程度受到其气候的影响,使得生态系统在遭到建设破坏后能够较快的弥补及恢复。

2.2各部分所占面积及比例第一部分占地9.82公顷,第二部分占地9.49公顷,第三部分占20.76公顷,第四部分占17.85公顷,第五部分占10.21公顷,合计68.13公顷。

1.2.4现场访谈,记录,访谈者关心的环境质量问题和提供改善的措施建议。

用地面积比例图用地绿化关系表用地面积(ha)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绿地面积(ha)占总绿地面积的比例绿地率第一部分9.8214.41%8.1222.62%82.69%第二部分9.4913.93% 1.37 3.82%14.44%第三部分20.7630.47%8.4423.51%40.66%第四部分17.8526.20%16.3345.49%91.48%第五部分10.2114.99% 1.64 4.57%16.06%总计68.13100.00%35.9100.00%52.69%虽然总体绿地率高达52.69%,但是第二部分和第五部分区域绿地率和绿地面积明显过低,规划存在绿地分配失衡的问题。

两个生活区的环境压力会很大,而其他区域又只能间接影响,生态失衡问题严重。

2.3植物配置情况贵州大学新校区周边有保存较好的自然山体,山上植物以乔木灌木为主。

一般为松树。

生态系统比较完整,很少有人类涉足。

贵州大学新校区周边有较多的农田、玉米地,农田中有多种浮游生物和植物生长,新校区内以小片绿地为主,种植多种植物,其中以多数量乔木、灌木和部分地被植物为主。

乔木主要有雪松、广玉兰、樟树等,灌木主要以红叶石楠、大叶黄杨、五角枫、八角金盘、迎春花等为主;地被主要有三叶草、葱兰、马尼拉草等。

有较多人对新校区土壤质量和生物环境质量不了解,下面对新校区土壤和生物进行简单的介绍。

新校区土壤以黄壤和砂质土分布最广,其他还有石灰土、水稻土、紫色土、潮土和沼泽土等。

土壤质量不高,加上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影响,种植树木和农作物一定程度依赖化学肥料的弥补,长期使用化肥,对于农作物及土壤都是不利了,主要是无机肥,其大量的使用会减少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使土壤酸碱值增高,从而形成土壤板结\盐碱化,降低内作物产量.但为了解决植物和农作物高效生长问题,人们现在还在大量使用化肥来短期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农作物产量。

新校环境质量调查问卷统计表绿化质量空气质量噪声环境质量土壤质量生物环境质量支持人数所占比例支持人数所占比例支持人数所占比例支持人数所占比例支持人数所占比例很满意88.00%2323.00%5 5.00%3 3.00%6 6.00%满意6464.00%6565.00%1111.00%1111.00%4343.00%不满意2323.00%1111.00%8484.00%1313.00%2121.00%植物配置统计表人工环境原生态环境合计计数方法数数、测算取样、估算乔木总数(株)144921003549灌木总数(株)3934800011934乔灌木总计53831010015483地被面积(ha)17.831633.832.4校园环境质量问卷调查由于新校区一期缺乏相应的水体景观,故只从绿化质量、空气质量、噪声环境质量、土壤质量、生物环境质量五个方面来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统计如下:环境质量调查问卷统计表2.5访谈到的其他环境质量问题第一,生活服务区油烟污染环境,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同时也影不了5 5.00%1 1.00%00.00%7373.00%3030.00%区的生物多以昆虫(如蝴蝶、蜜蜂、蚱蜢、飞蛾、毛虫、甲虫、苍蝇、蚊子、知了、螳螂、蜻蜓、萤火虫、蜗牛、毛毛虫、蚯蚓、蚂蚁、蝗虫等)和鸟类(如大白鹭、大天鹅、白肩雕、白尾海雕、秃鹫、白颈长尾雉、紫水鸡、中杓鹬、反嘴鹬、白额燕鸥、蓝头(白喉)矶鸫、、灰背鸫、眼纹噪鹛、红翅旋壁雀等)为主。

部分爬行动物(如蓝尾石龙子、青脊蛇、紫灰锦蛇、绿锦蛇、双全白环蛇、棕网游蛇、颈槽游蛇、颈斑蛇、黑线乌梢蛇、壁虎等)和哺乳动物(老鼠、松鼠、兔子、猴、穿山甲、野兔等)。

总计100100.00%100100.00%100100.00%100100.00%100100.00%响人的生活。

第二,刚种植的树木无法起到乘凉。

第三,足球场植物几乎没有,环境质量差。

第四,部分学生乱丢垃圾、乱扎啤酒瓶严重影响环境形象,素质有待提高。

第五,缺乏水体景观。

3结论与建议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植被逐渐生长,贵州大学新校区绿地面积基本满足设计对环境的要求,各层次生态系统也在逐步形成达到和谐统一的关系。

新校区绿地生态系统目前还没有达到为新校区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的目的。

同时,由于树木植株较小没有想成良好的树荫通廊,对降低空气温度没有起到很大作用。

新校区的人工生态系统对外界的依赖比较大;尚未形成独立的生态体系。

恢复力稳定性仍然受到土壤的影响。

新校区绿地人为破坏比较严重,部分区域草坪被踩死等现象存在。

环境质量问题颇多的新校区改进空间还较大,据此提出以下分析和建议。

3.2空气质量方面由于新校区空气质量面临汽车尾气、做饭油烟、活动灰尘等众多威胁,为了保证和提高新校区空气质量水平,做以下措施: 3.2.1由于第一部分区域内含“花二道”(城市二级公路),车流量大,故其植物配置不能仅仅依靠现有栽种的乔木,还应该要栽种更多有序的灌木和藤本植物,以达到汽车尾气更少影响新校区的作用。

3.2.2提高餐饮业吸油烟机质量水平,加强卫生监督管理,降低油烟量。

3.2.3定期洒水洗路,减少汽车行驶起灰,定期浇灌树木,增加空气湿度。

3.3噪声环境质量方面由于新校区内外运动、行车等活动影响人群生活质量。

为减少噪音,做以下措施:3.3.1在不破坏空间结构的情况下,球场边缘适度增加围墙和植被墙(栽种吸声能力强的植物丛),使得运动产生的部分声音能够有效反射到人烟稀少的区域。

3.3.2在“花二道”两侧打造一定数量的景观墙隔当噪声。

3.4土壤质量方面由于新校区内部及周围土壤质量不高,人们对其保护意识不强,为改善土壤质量,做以下措施:3.4.1提倡尽可能减少使用无机肥,多用有机肥,改良土壤质量。

3.4.2合理布置雨水收集排放设施,田土应有相应简易的保坎,防止水土流失。

3.5生物环境质量方面虽然新校区内部及周围生物环境质量发展状态较好,但是生物环境质量仍然存在较大缺陷,为保证生物环境质量水平的提高,完善更多层次的生物链,做以下措施:3.1绿化质量方面由于新校区绿化质量失衡,第二、五部分区域绿化质量较低,为了提高和完善新校区整体的绿化质量水平和保证各区域绿地系统能够更加协调,做以下措施:3.1.1需要保护绿化较好区域(第一、三、四部分)的同时,增加第二、五部分区域的植物数量。

特别是第二部分区域足球场、篮球场边缘的植被数量。

3.1.2合理提高植物生长的速度,使得植被更早的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3.1.3增加乔木数量,如条件可行,可在第二、五部分区域建筑施行立体绿化,最大限度的满足绿化需求。

3.6其他环境质量方面除以上5环境质量方面的问题,新校区环境仍然缺乏较多生态元素,为保证新校区生态元素更具完善,做以下措施:3.6.1尽快建设好新区湿地、水体工程,放养相应的鱼类和两栖动物,使得生物链更具活力。

3.6.2提高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减少人群对环境的伤害。

3.6.3改善用地功能结构,使得生态系统能够就近完成自我调节更新功能。

4结语环境和人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城市规划的学生,我们将更加致力于让城市生态系统与人类能延续共存,从而不得不在日益变化的环境下不断保证和提高环境质量水平。

新校区作为人与环境矛盾较少的城市用地,不但要把新校区内部环境矛盾不断克服,还应担起承担花溪区乃至贵阳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更新的责任。

参考文献:《贵州农林昆虫志》郭振中伍律金大雄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鸟类志》吴至康贵州人民出版社《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家环保局《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宋泽方周逸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环境生态学基础》柳劲松王丽华宋秀娟化学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3.5.1在校内及其周围禁止使用农药,保证生物不被农药迫害。

3.5.2做相应的鸟巢,使得鸟类更好的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