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中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2

合集下载

2010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议论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议论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议论文阅读内容预览:专题十六:议论文阅读1.(2010?湖南省长沙市,19-21,7分)阅读下面这篇议论文,完成文后各题。

(7分)谈尊严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这是著名画家徐悲海的座右铭。

是的,人活着就要有傲骨,就应该有尊严。

②自古以来,就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帆责,使我不得开心颜”;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扪都是活得有尊严的人。

③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是自我激励的精神武器,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前提。

当一个活得没有尊严的时候,人生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的行为不被人们肯定,他的生活失去价值,于是他只能苟且地活着。

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活得有尊严的时侯,他在这个世界上才有立足之地,他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④古希腊有一句谚语:“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

”也许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但我却明白其问的深意。

因为做人没有尊严,没有了能人的骨气,再有才华的人也会堕落,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会遗臭万年。

像中国历史上的大汉奸汪精卫,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却投靠日本人,甘当卖国贼,结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究其原因就是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⑤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使人能够忍受磨难,乐观向上。

面对敌人的诱惑,李大钊始终坚贞不渝,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尊严,忍受着各种磨难,用尊严捍卫了党旗的鲜红,用尊严书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⑥正直的中国人不但重视维护个人尊严,更是毫不犹掉地去维护国家酌尊严。

史书上有这样一个记叔: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从狗门入,意欲羞辱他。

不料晏子以一句“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使楚王反而受辱。

晏子既维护了个人尊严,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赢得了后人的景仰。

⑦所以,人活着要有尊严。

一个人没有尊严不能成事,一个民族没有尊严不能兴盛,一个国家没有尊严不能强大。

2010年中考作文素材_初中作文

2010年中考作文素材_初中作文

2010年中考作文素材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2010年中考作文素材,感谢您的阅读!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大师向他的三个徒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当面指出你的新衣服上有个小窟窿,你会怎么办?第一个徒弟回答:“置之不理。

”第二个徒弟回答:“把它遮掩起来。

”只有第三个土地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枚针,回答道:“将它补好!”听了他的回答,大师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

这个小窟窿就像是我们犯过的错误,对待错误的最佳方法,不是回避,不是掩饰,而是改正。

请以“改正错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写作提示]错误难改,或因习惯,或因认识,或因方法。

因此,如果你打算着墨于改正错误的过程,你一定要细致地展示改正者的思想动因,也就是说,要写出真实的心理感受。

如果你打算集中笔力写改正错误之后的故事,那一定要写出不同的人的不同反映,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主题。

掌握了一定的素材,不妨就写一篇议论文或者散文,以自己的独到见解启发读者。

[作文素材]1、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改过之人,如天气新晴一般,自家固自洒然,人见之,亦分外可喜。

——陆世仪4、知过非难,改过难;言善非难,行之难。

——陆贽5、知过之谓智,改过之谓勇。

——陈确6、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

——西塞罗7、知错就改,永远都不嫌迟。

——莎士比亚8、永远不要因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因为承认错误说明你今天更聪明。

——马罗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10、任何改正,都是进步。

——达尔文11、我想,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

——利斯特12、我国历史上有不少人从人生歧途上转入正道,留下美谈:东汉时的王涣,年轻时把时间都耗费在结交朋友和玩乐上,但后来转变了,史书上称他“晚而改节”,做官政声很好。

2010年崇文区中考一模语文作文题目

2010年崇文区中考一模语文作文题目

六、作文(60)
23、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不是没有———————
题二、
闪光的珍珠
我们踏上了原野的小路,看见小树上有许多新芽吐出,虽然是匆匆而过,缺总愿回头,再看看每颗小树,一颗新芽,就是一颗闪光的珍珠。

我们常常到海岸上漫步,看见海上奔腾的波峰浪谷,虽然是漫步而过,却总院唱着像大海祝福,一声祝愿,就是一颗闪光的珍珠。

我们刚踏入人生的旅途,常担忧纯真的心会感到孤独,虽然是路途遥遥,却总会有朋友和我会晤,一颗童心,就是一颗闪光的珍珠。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闪光的珍珠》为题,些一篇文章。

【要求】
1、如果选择题一,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

2、不限文体(除诗歌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班级或师生名。

2010中考语文作文大全

2010中考语文作文大全

2010中考语文作文芜湖市.以“心中有话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55分)注意:①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宁波以上四幅图片分别是地震废墟中一个坚强的微笑、病床上一个乐观的微笑、夕阳下一个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我们都曾微笑过,我们都曾看到过……请以“一个的微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记叙说出,编写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

③不少于500字,文章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桂林误会要求:①请以“误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②中心突出,主题明确,有真情实感。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 X或虚拟名称替代。

毕节下列两题,任选一题。

Ⅰ.命题作文:心愿要求:(l)写一篇以叙事为主,兼有适度抒情议论的文章;(2)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不少于600字。

Ⅱ.话题作文:终点之美,属于优胜者;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而自觉地进人起点并调动起自己的美来,也便是人生中的一种优胜。

人的一生,可能平平淡淡,也可能轰轰烈烈,有过失败的考验,也有过成功的喜悦。

爱与恨,悲与喜……恼爽皆过程。

于是生命之美在于旅途中美丽的风景,在于坚强地走过坎坷,在于生命意义之真谛。

请以“过程之美”为话题作文。

要求:(l)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注意细节、思想健康;(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字数在600字左右。

河池请从下面的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常州市历年(2010-2021)中考语文卷作文题目及例文汇集

常州市历年(2010-2021)中考语文卷作文题目及例文汇集

常州市历年(2010-2021)中考语文卷作文题目及例文汇集【2021年】三、作文(共55分)音乐,用特殊的语言,形成优美的旋律,丰富着多彩的文化……她给我们带来惬意的享受、难忘的交流、珍贵的记忆……生活,因音乐而色彩斑斓。

请以“音乐让这一刻闪闪发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题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请以“音乐让这一刻闪闪发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音乐,用特殊的语言,形成优美的旋律,丰富着多彩的文化……她给我们带来惬意的享受、难忘的交流、珍贵的记忆……生活,因音乐而色彩斑斓。

“我”与音乐相伴的日子里,“我”学到了什么,“我”在学音乐的同时,受到了音乐的哪些熏陶。

行文时要在脑海里构思好文章整体结构,文章适合写记叙文,可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并巧妙地运用排比,拟人等手法使文章整体看来有韵味,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也可使文章显得更有深度。

【例文】音乐让这一刻闪闪发光望着书柜里那张“北京市第十六届学生艺术节班级合唱队展演二等奖”的奖状,我不由得想起在那比赛前的“魔鬼训练”。

那真是苦不堪言啊!从开始的积极参加训练到想要放弃再到继续坚持直到在合唱比赛中脱颖而出,拿到奖状,取得成功。

这其中是多么地艰辛啊!我那是还是个刚刚上初一的小孩子,那时的我很喜欢音乐,于是报名了合唱团。

但是没有顽强的毅力,吃不了苦的我,根本适应不了那么艰苦的训练。

天气又闷又热,像我的心情一样。

我们呆在那没有空调的“桑拿屋”唱着歌。

我瞥见了那个站在前排的一个男同学,他的汗在他的头发尖处形成汗珠滴落在地板上,好像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

汗浸湿了他的白色T恤,我想那T恤大概能拧出水吧!我也热得要命,拿出谱子夹子不停地扇着风,那微微凉的小风,稍稍让我凉快了一些,但还是特别热。

再加上刚才站了好半天,腿也很酸。

霎那间,闷热和劳累像被施了魔法似的缠绕着我的全身,想甩也甩不开,让我的心情变得焦躁不安。

中考语文作文分类训练2 保持健康人

中考语文作文分类训练2 保持健康人

保持健康人格热点考点对接社会是一本厚厚的书,“健康人格”是这本书里最重要的一章。

它会教给我们善良正直、谦虚谨慎,它会告诉我们诚实守信、宽容热情当别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又何必吝啬自己的热情呢?……要知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并探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学习为人处世之道,保持健康美丽的人格,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方面的考题也逐渐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热点。

像“善良”、“宽容”、“回报”等题目,就是近年各地中考的典型试题。

满分作文展示八戒、悟空经商记/陕西一考生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受到了玉皇大帝的封赏,师徒四人都成了神仙。

且不说唐僧和沙僧,单说那八戒和悟空。

自从封神以来,整天呆在天宫里面无所事事,这对生来喜吃好色的八戒和天性好动的悟空来说无异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于是他们就想下凡一趟。

但未经玉帝批准,他们是不得下凡的。

可真急坏了这二人!哎,这“神世间”的事和人世间的事一样竟都那么凑巧。

正当他俩苦思冥想无能为力心生烦恼的时候,玉帝传来圣旨说:“朕念你兄弟二人保护唐僧取经有功,为让你二人有事可做,排遣空虚和闲暇,今特派你二人下凡经商,相互比赛,不得有误……”八戒和悟空连忙领旨谢恩,然后就急匆匆下凡经商去了。

八戒来到人间,看到当前的广告生意挺红火,于是便开办了一个“天蓬元帅”艺术广告公司。

公司刚成立,就招来了好多好多的客户。

八戒心里暗喜:“哈,这回猴哥输定了!”可谁知八戒只知道承揽生意,而不知道按合同约定为客户做好广告,整天把时间消磨在吃喝玩乐上,客户的承诺,也早已被他丢进了爪哇国。

就这样,他开办的公司不足一月即宣告破产。

1/4再说悟空,他开办的是一个名叫“一诺干金”的快餐店,其店专门经营注册商标为“齐天大圣”的各类快餐食品。

悟空严格遵守对客户的承诺,每天保质、保量、准时地为客户派送他们预订的快餐。

结果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连八戒破产的艺术广告公司也被悟空廉价收购,倒霉的八戒不得已做了“一一诺干金”快餐店第九百九十九号分店的一名普通店员。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主题阅读与写作方案:读书轶事

2010年中考语文热点主题阅读与写作方案:读书轶事

2010 年中考语文热点主题阅读与写作方案:读书轶

2010 中考语文热点主题阅读与写作方案:读书轶事1(精题例析)
热点综述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却广泛而深远。

书籍使我们认识了各个时代的智者,我们通过阅读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富有启发性的精神养料。

读书的故事可以是求学经历,也可以是与看书有关的逸闻趣事、酸甜苦辣等。

无论是哪种,我们都应该从中品味出其中的滋味,感悟读书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读书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耐人寻味的东西。

”读书故事”的话题作文在考试中也屡见不鲜。

如江苏省的中考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谁能说”读书故事”不是”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7-9 年级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读书的故事”不就是完成这项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吗?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的读书故事,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吧!
美文欣赏一
”蹭”书之乐
佚名
我读书有三法:一是买,二是借,三是蹭。

三法之中,买为上。

书一经买来,就属自己。

属自己的,当然就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支配权、使用权。

啥时想看啥时看,啥时想用啥时用,方便。

201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精选版)

201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精选版)

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议论文阅读()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邓中翰①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曾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昵地称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充满快乐。

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

”谷先生的数学人生启示我们,科研工作者要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否则就缺少了动力。

可是,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又如何成为快乐的源泉呢?其实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②创新的快乐,基于对科研的热爱。

许多从事基础创新科研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怀有真诚的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与乐道的情怀,把治学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

科学巨匠们都有这样的心得:搞科研要有对科研的热爱。

【甲】有了这种热爱,学者们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③创新的过程虽然充满着艰难曲折,但其中却有着无限的乐趣。

从谷超豪到邓稼先、孙家栋,科学家们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字演算,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虽有艰辛,但乐趣无穷。

【乙】为了科技攻关,科学家们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了无数的险峰。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

④创新的快乐,还在于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爱迪生用电灯给人类增添光明,袁隆平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高锟用光纤使人类加强交流……一直以来,全球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全人类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

【丙】用创新成果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⑤科技创新事业,因其兴趣的基础、挑战的过程和共享的目的而充满了魅力,带给了科研工作者无限的快乐,也因为这样的快乐,创新智慧才会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才会大量涌现,国家自主创新的步伐才会坚实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染纷繁的事物——中考写“物”类作文专题训练 【学习目标】 1.平时多留心身边事物,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 2.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运用多种手法状写事物,或进行介绍说明,或以物喻人,或咏物寄意,或以物忆事,多角度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考点聚焦】 1.能准确、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2.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3.寻找相似点,能以物写人。 4.善于变换视角,以物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5.进行思维发散训练,借助事物迸发哲思的火花。 【知识累积】 1.写物的常用方法 ①客观说明法:即用列数据、下定义、作诠释等说明方法,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对事物的结构、布局、用处、性能等进行准确、客观的介绍。 ②描摹状物法:即用语言文字来描摹“物”的形状、大少、颜色、特征等,使之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③托物言志法:即作者在写作时,借助某一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 ④虚实结合法:即由具体的事物联想到与之有相似点的抽象事物,让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⑤寄托寓意法:即对某种事物进行足够的吟咏、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 2.状物的写作要点 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我们要细致观察事物,抓住它的特征,写出它的独特之处。 ②安排材料,井然有序。状物作文描写时一定要注意方位、顺序。如可以按从上至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外到里,先整体后部分等顺序,使内容条理分明。 ③融情于物,写出新意。“意”指思想感情。“新意”就是要求在文章中流露出新鲜活泼、引人深思、令人振奋的情。融情于物,状物寄情,就可以把主题开掘得深一些、新一些。 ④“物”“理”结合,寓“物”于“理”。把“物”和“理”结合起来,在写“物”的同时,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政治、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思想上的教益。 【卓越思维】 物,包括植物、动物、静物等。我们写物,既可以说明、描写事物,还可以借助事物表达思想感情,阐释人生哲理等等。那么,怎样写好物呢? 一、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对你所熟悉的客观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来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了解事物,明白事理。无论是说明事物还是阐述事理,都必须紧扣事物的特征,灵活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不紊地进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找出某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特征,让我们能把它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这样才能达到说明事物的目的。 二、摹写意象,托物寄意。人们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往往把它投诸于某一具体事物,借物直接抒情或运用象征手法来颂扬某类人物或某种精神。这种托物寄意的写法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摹写事物要井然有序。描写事物时一定要注意方位顺序。如按照从上至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外到里、先整体后局部等顺序来写,有助于读者准确认识所描写的物体。二是摹写事物要绘声绘色。我们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方面,把事物细致、准确地描写出来,使之色、香、味俱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三是摹写事物要独抒性灵。描写事物往往离不开作者独特的感情与体会,只有对物体赋予自己的主观情感,才能使物体变成活泼有趣的生命。同学们托物寄意时,要使“物”和“意”和谐统一,要使“物”和“意”衔接巧妙自然。 三、寻找共性,以物喻人。我们既可以单纯说明物、描写物,还可以借写物来喻人,刻画人物的高大形象,揭示人物的崇高品格,写物也是在写人,以物喻人,使物人交汇,相映生辉。用这种写法时,需注意找出所写事物与人的相似点,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需要对相似点反复摹写,让二者能一步步融合,自然升华。 四、巧设线索,以物忆事。物还可以作为叙事的线索,可以以物为线,散点铺排出一系列的细节;也可以睹物回忆难忘的往事,再现昔日的生活场面;还可以由物展开联想,想到相关的多件往事等等。总之,写物是为了记事,物在这里是串珠的线,是舞台的道具,是说书的惊堂木,虽不是全文的重心,却必不可少,否则文章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因此写此类文章时,我们应找好某一事物,然后自然展开联想,由此串起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奏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五、蕴藏深意,由物及理。这里的“理”即哲理,它是思想的大锤,在它的重击下,平凡事物将迸出耀眼的火花。它是思想的钻机,生活的意义被从情感深处挖掘出来,像宝石那样价值连城,而文章也便跻身于上乘。如果能在描写、叙事的基础上,深掘其内涵,提示其饱含的人生哲理,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让读者为之心动,而拍案叫绝,岂不是一件美事?但要达到这一效果,也并非易事。首先要为揭示哲理作铺垫,要在前文的描摹事物、以物忆事中多作渲染,为揭示哲理作好铺垫,使“理”水到渠成。其次,所阐释的“理”要么新要么深, 这样才能有吸引力,有震憾力。再次,哲理的表达要灵活,可以以题记的形式反映,可以蕴含在描写的寓言、童话中,也可以在边描边叙中以一两句妙语点出,还可以在描写叙事后集中用一两段阐释等等。 当然,写物的方法还远不止以上五种,如果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去写物,我们一定会把生活中多姿多彩、纷繁芜杂的事物点染得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知能解说】 [中考名题一]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600字左右。 (2003南京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一文题可以看作是对写“物”文章的考查。考生应由“泥土”引发联想,选材构思。这一文题可以写成一篇知识丰富、向人类敲响警钟的说明文;可以写成以泥土为描写对象,抒发对泥土热爱、敬畏之情的记叙文;也可以以物喻人,写成借泥土赞扬默默奉献的人的散文;还可以插上想像的翅膀,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写成一篇情节曲折、饱含哲理的寓言或童话等等。总之,应以“泥土”为起点,尽情扩展延伸,写出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佳作。 [中考名题二] 餐桌是反映饮食卫生习惯的明镜,餐桌是展示家庭生活质量的平台,餐桌是体现主人审美观念的饰品,餐桌是浓缩设计者智慧的结晶;餐桌曾见证过我们的喜怒哀乐,餐桌上曾发生过许多动人的事情;餐桌从远古到未来,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生活,餐桌的历史令人感慨,餐桌的未来引人遐思……——请你就上述提示中的某个方面,以“餐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题自拟,文体不限。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不少于600字。 3.文中请不要露出真实的姓名和学校的名称。 (2003年辽宁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一话题作文,可以看作是写“物”的文章,命题者以整齐精美的提示语,引导写作者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餐桌”为出发点,进行遐想,进而选材构思。 这一话题作文,可以从“餐桌的发展史”入手,说明餐桌的发展变化,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观念的更新;也可以以“餐桌”为视角,把“餐桌”当作观察者,描写一家人互相关爱,亲情融融的感人场面;还可以以“餐桌”为线索,串起不同地点、不同年代的宴席,于对比之中批评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气,提倡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只要你打开思维的大门,那么你的灵感一定如汩汩清泉奔涌而出。

[中考名题三] 大自然的日月星辰、花鸟草虫、风雨雷电等等,事物不仅可亲可近,而且可思可感,请你任选一种自己或接触较多、或观察较细、或感悟较深的某一具体事物,以“我眼里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语言生动,内容具体,感受真实。 (2002年浙江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也是一篇要求写物的文章。首先需要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精挑细选某一种具体事物,把文题填充完整。选点应就新避俗,就深避浅。其次,在题目填充完整后,应注意前面的“我眼中的”这几个字,全篇以第一人称写,写“我”眼中的事物而不能写别人的感受,这就需要写作者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力求赋予客观事物以主观色彩,可以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细腻描绘,使其形神兼备,具有独特的魅力,从而直接抒发对它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可以写某一事物与“我”之间难忘的故事;也可以写“我”从事物中所感悟到的哲思的火花;还可以以物喻人,借物来抒发和事物有相似点的人的崇敬之情。总之,“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作者眼中也会有一千个形态迥异的事物。 [中考名题四] 亲爱的同学,今天,当你第一次把自己的准考证摆在这张课桌上时,实际上,不仅表明你魂牵梦绕的中考已正式来临,而且也预示着你的人生已步入一个腾飞的季节。所以,这一张小小的纸片,此时此刻,或许会使你感悟到许多深刻哲理;或许会使你触发许多美丽联想;或许会使你回忆起许多动人故事……现在,请你在下列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文题:①准考证的联想 ②准考证的启示 ③准考证的故事 要求:1.600字左右(如果写诗,不得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2001年湖北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