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军教授及两位博士生参加Coling2008会议

合集下载

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关于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李爱军研究员讲座的通知

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关于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李爱军研究员讲座的通知

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关于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李爱军研究员讲座的通知题目:语音学和语音学的应用研究主讲人: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音室主任李爱军研究员、博士导师时间:2008年9月8日下午2点钟地点: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会议室(西溪校区教学主楼259室)欢迎参加!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2008-9-1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音实验室主任李爱军研究员的简介职务和职称: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导师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秘书长中国声学学会语言、听觉和音乐声学分会委员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计算机语音处理(语音合成、语音数据库、语音特性分析)。

发表论文:Li, Aijun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a real-time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 based on an advanced VQ method,MA Thesis. TianJin,China.Li, Aijun (1992), The development of a real-time,small vocabulary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 on an advanced VQ method,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signal processing nationalconference,pp.651-654,Chengdu, China.Li,Aijun(1994),Du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and its synthesis rules on Standard Chinese, Report of Phonetic Research,CASS.Li,Aijun (1995), The development of a waveform synthesis system based on phonetic rules. Report of Phonetic Research,CASS.J.F. Cao & A.J. Li (1995), The study of retroflexed and neutralized syllables and their synthesis in Standard Chinese, Proceedings of the 7th National Academic Conf. on Signal Processing of Speech,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Xi’an: Xi’an Electr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 Aijun & Yang,Sun’an (1995), Speech Synthesis,i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s of Speech”,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Li, Aijun(1997),Pausing in News Broadcasting in Standard Chinese, CYCA’97, Ha'e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ess. pp.262-266.Li, Aijun (1997) Perceptual study of intersyllabic formant transitions insynthesized V1-V2 in Standard Chinese. In Proceedings of 5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Speech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Vol. 4: 2143-2146.Li, Aijun & Zu, Yiqing (1997) Database design for speech syntheis and speech recognition. In “The interface of IT computer and its pregress in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mputer IT interface and its applications, pp.174-178, eds. By Wu quanyuan & Qian Yuelia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Li, Aijun(1998) Du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sodic Phrase in Standard Chinese,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phonetics of the languages in China. pp.65-68. Edited by Eric Zee & Lin,Maocan.Li, Aijun(1999),A national database design for speech synthesis and prosodic labeling of standard Chinese, In proceedings of oriental COCOSDA’99, TaiPei, TaiWan.Li Aijun (1999), Acoustic analysis on prosodic phrase and the sentence stress,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national modern phonetics conference, edited by Lv Shinan, Jingcheng publishing house.Li Aijun, ZHENG Fang,William Byrne, et al. (2000), Cass: “A Phonetically Transcribed Corpus of Mandarin Spontaneous”, ICSLP’2000.Li Aijun, Lin Maocan, ChenXiaoXia, et al.(2000), “Spee ch corpus of Chinese discourse and the phonetic research”, ICSLP’2000.Li Aijun, Chen Xiaoxia, et al. (2000), “The phonetic labeling on read and spontaneous discourse corpora”, ICSLP’2000.Li Aijun, Chen Xiaoxia, et al.(2000) Speech corpus collecti on and annotation, ISCSLP’2000.Li Aijiun (2000), “Perspectives of Basic Research Highlighted in ICSLP’2000”, in the summary session of ICSLP’2000.Li Aijun, Xu Bo,et.al.(2001), A spontaneous Conversation Corpus CADCC,Oriental COCOCSDA’2001, Korea.Li Aijun (2002), Chinese Prosody and Prosodic Labeling of Spontaneous Speech, Prosody Speech 2002, AIX-EN-PROVENCE France.李爱军陈肖霞孙国华华武殷治纲,CASS:一个具有语音学标注的汉语口语语音库,《当代语言学》,2002.Li Aijun (2003), Prosodic Boundary Perception in Spontaneous Speech of Standard Chinese, Proceedings of ICPHS2003.Liu Yabin and Li Aijun 2003), Cues of Prosodic Boundaries in Chinese Spontaneous Speech, Proceedings of ICPHS2003, Barcelona.Li Aijun,Xia Wang (2003), A Contrastive Investigation of Standard Mandarin and Accented Mandarin, Proceedings of Eurospeech2003, Geniva.于珏,李爱军,王霞(2003), 上海普通话与普通话卷舌元音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 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于珏,李爱军,王霞(2003), 上海普通话与普通话元音系统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陈娟文,李爱军,王霞(2003), 上海普通话和普通话词重音的差异, 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陈娟文,李爱军,王霞(2003), 上海普通话与普通话双音节词连读调的差异,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刘亚斌,李爱军(2003),自然口语对话中的边界征兆,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论文集.王海波,李爱军(2003),普通话情绪语音库的建立及听辨实验,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方强,李爱军(2003),普通话鼻化元音的研究,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王天庆,李爱军(2003),连续汉语语音识别语料库的设计,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会论文集. 李爱军,王天庆,殷治纲(2003)863语音识别语音语料库RASC863 -- 四大方言普通话语音库*,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Aijun Li, Fangxin Chen, Haibo Wang, Tianqing Wang (2004),Perception on Synthesized Friendly Speech in Standard Chinese,TAL2004, Beijing.Fangxin Chen, Aijun Li, Haibo Wang, Tianqing Wang, Qiang Fang, (2004),Acoustic Analysis of Friendly Speech, ICASSP2004-5, Montreal, Canada.Aijun Li, Jue Yu, Juanwen Chen, Xia Wang (2004), A Contrastive Investigation of Standard Mandarin and Shanghai-Accented Mandarin, in H. Fujisaki, G. Funt, J. Cao and Y. XU ed.’ From Traditional Phonology to Modern Speech Process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Aijun Li, Haibo Wang(2004) , Friendly Speech Analysis and Perception in Standard Chinese, ICSLP2004, JEJU, Korea.Aijun Li, Zhigang Yin, Tianqing Wang, Qiang Fang, Fang Hu (2004), RASC863 - A Chinese Speech Corpus with Four Regional Accents, ICSLT-o-COCOSDA, New Delhi, India.。

汉语的处境

汉语的处境

中国召开学术会议使用英语汉语将沦为科学看客“您能不能用汉语简单地讲一下演讲的内容?”6月21日下午,数学家曹怀东在北京友谊宾馆刚刚结束了有关庞加莱猜想的英语演讲,申爱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惹来听众一阵笑声和掌声。

曹怀东、朱熹平最近刚刚因为完成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而成为公众人物。

那天是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安排的专场报告会,在霍金回答听众提问之后曹怀东、朱熹平出场。

申爱华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的博士生,与会场里的许多听众一样,他主要是来“追星”的。

由于报告均使用英文,且没有汉语翻译,他说:“估计除了搞微分几何的一小部分人,大多数听众跟我一样也没听懂多少。

”“也许因为我的提问,接下来朱熹平的演讲改用了汉语,虽然准备的讲稿还是英语的,但至少这样我能听懂一些。

”申爱华说。

那可能是这次国际弦理论大会上唯一的一次半中文演讲。

对此,有文章评论道:我们当然不能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且中国在向国际化迈进,需要更多无障碍的对话。

但至少在本土,在同胞之间,对汉语应有更多的自尊与自爱。

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为什么要排斥汉语其实,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开幕当天,三位科学家(包括数学家丘成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面对6000多听众的演讲,也都未设同声传译,使用的都是英语,多数听众包括一些从外地赶来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听懂多少(这自然有英语水平问题,也有专业水平问题)。

从演讲到文本资料,全部使用英文,这在中国承办的同类科学学术会议中并不稀奇,而且似乎很少有人表示反对。

早在两年前,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乃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

部分海外华裔学者提出采用中英文双语,竟被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拒绝。

那次会上,倒是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坚持用汉语作报告,成为唯一的“反潮流”者。

同年,在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大会”也几乎一律使用英文。

有经验者在网上透露,在这种国际学术大会上如果你用汉语,会感到很难堪,因为那代表你水平不够。

第十五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ccmt2019)在南昌召开

第十五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ccmt2019)在南昌召开

90中文信息学报2019年赵小兵(1967—),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

E-mail:nmzxb_cn@ 鲍薇(1990-).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

E-mail:jsnubw@董建(1985-),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基础软件。

E-mail:dongj ian@第十五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CCMT2019)在南昌召开第十五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CCMT2O19)于9月270-29日在江西南昌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

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的近三百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

会议报告了机器翻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机器翻译评测相关的任务和系统建设、探讨了研究发展、技术应用和博士生培养的专门问题,努力为国内外机器翻译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我国机器翻译事业的发展。

CCMT2019会议分为讲习班和大会主会两个阶段。

9月27日举行的讲习班,邀请Maastricht University的Jan Niehues教授介绍了语音翻译的研究进展(Speech Transla-tion),以及来自大阪大学的褚晨晕教授和来自日本NICT的王瑞研究员介绍了针对神经机器翻译的领域自适应研究(Domain Adaptation for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o讲习班由阿里巴巴陈博兴博士和苏州大学段湘煜副教授主持。

9月28日,CCMT2019会议主会正式开幕。

在开幕式上,江西师范大学丁晖副校长致欢迎辞,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名誉理事长李生教授、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机器翻译专委会主任苏州大学张民教授分别代表学会和专委会致辞,大会主席北京理工大学黄河燕教授和大会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南京大学黄书剑副教授分别介绍了会议的组织情况。

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Lucia Specia教授和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秦涛首席研究员进行特邀报告。

统计机器翻译中多分词结果的融合

统计机器翻译中多分词结果的融合

统计机器翻译中多分词结果的融合马永亮;赵铁军【摘要】汉英统计机器翻译中,汉语语料通常需要使用中文分词将句子切分成词序列.然而中文分词不是为统计机器翻译而开发的技术,它的分词结果不能保证对统计机器翻译的优化.近些年,一些研究试图改进中文分词方法从而达到对统计机器翻译的优化.在该文中,从另外的角度研究中文分词对统计机器翻译的影响.基本思想是利用多分词结果作为额外的语言知识,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使这些知识为统计机器翻译所用,使用了一系列策略融合多分词结果,并将融合结果应用在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比没有使用多分词结果融合的系统提高1.89个BLEU分数.【期刊名称】《中文信息学报》【年(卷),期】2010(024)001【总页数】6页(P104-109)【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统计机器翻译;中文分词;翻译模型特征插值;多策略特征融合【作者】马永亮;赵铁军【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部-微软语言语音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部-微软语言语音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1 引言汉—英统计机器翻译中:中文语料是由一个个以字为基本单位的句子组成。

这与大多数欧洲语言不同,它们的句子是由自然切分的单词组成的。

有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1],基于单个字切分的汉语语料不能使统计机器翻译获得最好的性能。

对于实际的汉—英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常常需要使用中文分词工具对汉语语料进行预处理。

中文分词的方法较多, 最早有一些基于最大匹配或者基于词典的方法 , 随后出现了基于层次隐马尔可夫的中文分词方法[2]。

最近,许多state-of-the-art 机器学习算法被广泛应用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比如最大熵,支持向量机,条件随机域等。

基于这些机器学习算法,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中文分词方法[3-5]。

除了众多的中文分词方法,中文分词还使用了几种不同的中文分词标准,比如CTB,PKU,MSR等等。

2021中国粒计算与知识发现学术会议

2021中国粒计算与知识发现学术会议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re-sidual stress in turning using grey relation analysis[J].Materials today: proceedings, 2020, 26: 2862–2868.GONG Wei, WANG Nan, ZHANG Na, et al. Water res-istance 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concrete based on Taguchi and entropy weight method[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0, 260: 119817.[29]SHENG Yin, HU Wenting, ZHU Xianjun. Trust-basedagent evaluation in collaborative systems[C]//Proceed-ings of the 14th Trust-Based Agent Evaluation in Collab-orative Systems. Kunming, China, 2019: 287–296.[30]RAMCHURN S D, JENNINGS N R, SIERRA C, et al.Devising a trust model for multi-agent interactions using confidence and reputation[J].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4, 18(9/10): 833–852.[31]刘鹏, 王莉芳, 许燕. 基于“专家打分法”的DEA 交叉效率聚集方法[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2): 248–253.LIU Peng, WANG Lifang, XU Yan. DEA cross-effi-ciency aggregation method based upon expert scoring[J].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 2019,39(2): 248–253.[32]赵腾, 杨世忠. 熵权TOPSIS 法在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以酒鬼酒公司为例[J]. 财会月刊, 2019(3):9–16.ZHAO Teng, YANG Shizhong. Application of entropy weight-TOPSIS in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of enter-prises -- a case study of Jiugui companies[J].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2019(3): 9–16.[33]作者简介:伍京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CAAI 终身会员、CCF 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务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基于Agent 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考试2004-2008对外汉语教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考试2004-2008对外汉语教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对外汉语教学试题一、请列出你所知道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汉语(含词汇)著作,并对其中你最了解的一部著作或论文做一简要述评。

(20)答:1. 陆俭明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 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3. 邢福义著《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4. 邢欣著《现代汉语兼语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出版。

5. 李临定著《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出版。

6. 张伯江方梅著《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7. 刘丹青著《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2003年出版我比较感了解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此书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陆俭明先生为广大青年学子撰写的教程,以阐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目的。

内容侧重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汉语语法研究的主要的理论和方法,也适当地介绍当前国际上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这两大学派的研究思路,此外,还从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等方面就汉语语法研究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教程》旨在拓宽语法研究的视野,引导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每一讲都紧密结合汉语实际,深入浅出,是一部理想的研究性教材。

全书共分5章,分别为:第一章词类研究;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第三章范畴研究;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和第六章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我认为全书写的比较好的是第二章和第五章。

第二章,作者系统讲解了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的5种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

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

作者分别从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和功能学派的研究思路,两个角度介绍了语言学中两种研究思路的起源、主要观点和对汉语的应用分析。

丁效(XiaoDing)

丁效(XiaoDing)

主要研究方向 ●社会计算(基于社会媒体的产品销量预测) ●信息抽取(句子级中文开放域事件抽取) ● 信息检索(Query 与文本的语义匹配)教育背景●博士在读 导师:刘挺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应用 2011.09—至今 ●硕士学位 导师:刘挺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9.09—2011.07 ● 学士学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5.09—2009.07 发表论文●Ting Liu, Xiao Ding , Yiheng Chen, Haochen Chen, Maosheng Guo. Predicting Movie Box-Office Revenues by Exploiting Large-Scale Social Media Content .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 2014: 1-20. (SCI Index, IF: 1.346, 通讯作者) ●Xiao Ding , Bing Qin, Ting Liu. BUEES: a Bottom-Up Event Extraction System .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2015. (SCI index, IF: 0.415) ●Xiao Ding , Yue Zhang, Ting Liu, Junwen Duan. Deep Learning for Event-Driven Stock Prediction . In Proc. of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5. (CCF A 类,长文录用) ●Xiao Ding , Ting Liu, Junwen Duan, Jianyun Nie. Mining User Consumption Intention from Social Media via Domain Adapt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 In Proc. of Twenty-Ninth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5: 2389-2395. (CCF A 类, 长文录用) ●Xiao Ding , Yue Zhang, Ting Liu, Junwen Duan. Using Structured Events to Predict Stock Price Move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 In Proc. of the 2014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2014: 1415-1425. (CCF B 类, 长文录用) ●Xiao Ding , Zhicheng Dou, Bing Qin, Ting Liu, Ji-Rong Wen. Improving Web Search Ranking by Incorporating Structured Annotation of Queries . In Proc. of the 2013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2013: 468-478. (CCF B 类, 长文录用) ●Xiao Ding , Bing Qin, Ting Liu. Building Chinese Event Type Paradigm Based on Trigger Clustering . In Proce.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2013: 311-319. (学院论文列表中重要国际会议) ●Junwen Duan, Yiheng Chen, Ting Liu, Xiao Ding . Mining Intention-Related Products on Online Q\&A Community .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 index, IF: 0.65) ●刘挺, 丁效, 赵森栋, 段俊文. 基于社会媒体的预测技术[J].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5年第3期. ●刘挺, 丁效, 陈毅恒. 基于社会媒体的预测研究综述[J]. 自动化学报通讯. 第33卷, 第3期, P21-26 ● Qin Bing, Zhao Yanyan, Ding Xiao , Liu Ting , Event Type Recognition Based on Trigger Expansion.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1: 251-258丁效 (Xiao Ding) 通信地址:哈尔滨工业大学321信箱 哈尔滨, 黑龙江, 150001, 中国 手机号:+86-138******** 电子邮箱:************2015.01—2018.12 基于社会媒体的产品销量预测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472107,排名第三。

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报道

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报道
的优 秀论 文 。
研 讨会 期问 , 与会代 表 在组委会 安 排下参 观 了湖北 省博 物 馆 。代表 们 在博 物 馆讲 解 员 的带 领 下 饶有 兴 致地参 观 了楚 文化 展 、 曾侯 乙墓和梁 庄 王墓等 3个 展览 。展 区丰 富 的展 品和讲 解 员生 动 的解说 让 代表 们 真 实感受 到 了湖北地 区悠久 的历 史和 灿烂 的文化 。参 观完 博 物馆 后 , 代表 们 一道 前 往东 湖 边上 的农 家小 院品 尝 了地道 美 味的湖 北农家 小菜 。 研讨 会结束 后 , 与会代 表一 致对 研讨会 严谨 、 到 的组 织 工 作表 示 了衷 心赞 许 和 感谢 , 为 士生及 有关 专家参 加 了此次 会议 。 0 硕
出席 研讨 会 的专家有 中国 中文信 息 学会秘 书长 、 中科 院软件 研究 所孙 乐研 究员 , 中国 中文 信息学 会计 算 语 言学专 委会 主任 、 清华 大学计 算机 科学 与技 术 系系主任 孙茂 松教授 , 华大学 计算 机科 学 与技术 系陈群 秀 清
6 期
刘 祥 涛 等 :K d网络 节 点 资 源 探 测 分 析 a
9 1
第 五 届 全 国青 年 计 算 语 言 学 研 讨 会 报 道
胡 珀 ,张 勇 李 鹏 ,
( .华 中 师范 大学 计 算 机 科 学 系 , 汉 4 0 7 ; .清 华 大 学 计 算 机 科 学 与 技 术 系 , 京 1 0 8 ) 1 武 309 2 北 0 0 4
会 中收获 颇丰 、 受益 匪浅 。既交 流 了学术思 想 , 又增 进 了友谊 , 表 们 希望 今 后进 一 步 加 强联 系 与合 作 , 代 共 同为提高 我 国在 计算语 言 学领域 的研 究水平 而努 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铁军教授及两位博士生参加Coling2008会议
第22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oling 2008)于2008年7月18日至22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
。我研究室共有3篇论文
在该会议上发表,赵铁军教授和博士生杨宇航、王博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期间,杨宇航就发表
文章做
oral presentation
,赵铁军应邀做
Session Chair
。赵铁军教授还参加了中科院自动化所宗成庆研究员代表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向国际计算语言学委
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ICCL
)所作的北京申请举办
Coling2010
的报告与相关活动。本届会议共有
460
名代表注册,参会的中国代表有
38
位,名列各国代表人数第四。在会议闭幕式上,当大会主席宣布下一届
Coling
在北京举办时,全场代表报以热烈掌声。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