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名词解释全集
化工原理名词解释全集

1、单元操作: 在各种化工生产过程中,除化学反应外的其余物理操作称为单元操作。
包括流体的流动与输送、沉降、过滤、搅拌、压缩、传热、蒸发、结晶、干燥、精馏、吸收、萃取、冷冻等2、真空度: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时,用真空表进行测量。
真空表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低于当地大气压强的数值,称为真空度,即: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表压强3、牛顿流体:凡遵循牛顿黏性定律的液体为牛顿型液体,所有气体和大多数液体为牛顿液体4、层流流动:是流体两种流动形态之一,当管内流动的Re 小于2000时,即为层流流动,此时流体质点在管内呈平行直线流动,无不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及混杂5、理想流体:黏度为零的流体。
实际自然中并不存在,引入理想流体的概念,对研究实际流体起重要作用6、泵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下,用常温清水在常压下测得。
表示离心泵的压头、效率和轴功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7、流体边界层:速度为u的均匀流平行经过固体壁面时,与壁面接触的流体,因分子附着力而静止不动,壁面附近的流体层由于粘性而减速,此减速效应将沿垂直于壁面的流体内部方向逐渐减弱,在离壁面一定距离处,流速已接近于均匀流的速度,在此层内存在速度梯度,该薄层称为流体边界层8、泵的工作点:管路特性曲线和泵特性曲线的交点9、泵的安装高度:泵的吸入口轴线与贮液槽液面间的垂直距离(Z s,m)泵的安装高度直接影响泵的吸液能力10、泵的压头:也称泵的扬程。
是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是泵给予单位重量(N)液体的有效能量,以H表示,其单位为m。
11、边界层分离:当物体沿曲面流动或流动中遇到障碍物时,不论是层流还是湍流,会发生边界层脱离壁面的现象12、完全湍流区:—Re曲线趋于水平线,即摩擦系数只与有关,而与Re准数无关的一个区域,又h f与u2成正比,所以又称为阻力平方区13、风压:风压是单位体积的气体流过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以H T表示,单位为J/m3(Pa)。
化工原理名词解释资料讲解

化工原理名词解释1、单元操作: 在各种化工生产过程中,除化学反应外的其余物理操作称为单元操作。
2、连续介质模型:把流体视为由无数个流体微团(或流体质点)所组成,这些流体微团紧密接触,彼此没有间隙。
这就是连续介质模型。
3、真空度: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时,用真空表进行测量。
真空表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低于当地大气压强的数值,称为真空度,即: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表压强4、内摩擦力:运动着的流体内部相邻两流体层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流体的内摩擦力或剪应力。
5、牛顿流体:凡遵循牛顿黏性定律的液体为牛顿型液体,所有气体和大多数液体为牛顿液体6、层流(或滞流):流体质点仅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质点无径向脉动,质点之间互不混合;7、湍流(或紊流):流体质点除了沿管轴方向向前流动外,还有径向脉动,各质点的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都随时变化,质点互相碰撞和混合。
8、理想流体:黏度为零的流体。
实际自然中并不存在,引入理想流体的概念,对研究实际流体起重要作用9、粘性:在运动状态下,流体还有一种抗拒向前运动的特性,称为粘性。
10、哈根-泊谡叶公式:流体在圆管内作层流流动时的直管阻力计算式11、泵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下,用常温清水在常压下测得。
表示离心泵的压头、效率和轴功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232d lupfμ=∆12、泵的安装高度:泵的吸入口轴线与贮液槽液面间的垂直距离(Z s,m)泵的安装高度直接影响泵的吸液能力13、泵的压头:也称泵的扬程。
离心泵对单位重量的液体所能提供的有效能量,其单位为m。
14、离心泵的流量:离心泵在单位时间内派送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
15、边界层分离:当物体沿曲面流动或流动中遇到障碍物时,不论是层流还是湍流,会发生边界层脱离壁面的现象16、完全湍流区:—Re曲线趋于水平线,即摩擦系数只与有关,而与Re准数无关的一个区域,又h f与u2成正比,所以又称为阻力平方区17、风压:风压是单位体积的气体流过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以H T表示,单位为J/m3(Pa)。
化工原理名词解释(湖南工学院材化系)

萃取分为:单级萃取、多级萃取。多级萃取分为:多级逆流பைடு நூலகம்取、多级错流萃取。
超临界气体萃取:用超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状态下的气体为溶剂,使之与液体或固体原料接触,萃取溶质,再将萃取液奋力成溶质和溶剂的操作称为超临界萃取。
旋风分离器的操作原理:上部带有切向入口的圆筒,下部为圆锥形。含尘气体以15~20 m/s的速度由圆筒上部的进气管切向进入,受到器壁的约束力由上向下作螺旋运动,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力,颗粒被甩到器壁,沿壁面落至锥底的排灰口排出而与气体分离。净化后的气体在中心轴附近由下向上作螺旋运动,最后由顶部排气管排出。
离心泵的类型:清水泵、油泵、耐腐蚀泵、杂质泵、高温泵、高温高压泵、低温泵、液下泵。
气体输送机械
通风机:终压(表压)不大于15kPa,压缩比不大于1.15;
鼓风机:终压(表压)为15~300 kPa,压缩比小于4;
压缩机:终压(表压)在300 kPa以上,压缩比大于4;
真空泵:将低于大气压的气体从容器或设备内抽到大气中,出口压力为大气压或略高于大气压,压缩比根据所造成的真空度决定。
塔板结构:气相通道、溢流堰、降液管。塔板类型:泡罩塔板、浮阀塔板、筛孔塔板、斜孔塔板、网孔塔板、垂直筛孔塔板、林德筛板、多降液管塔板。
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状态:鼓泡接触状态、蜂窝接触状态、泡沫接触状态、喷射接触状态。
液泛:由于某种原因,使得气、液两相流动不畅,使塔板上液层迅速积累,以致充满整个空间,破坏塔的正常操作,此现象称为液泛。根据发生原因和过程不同,液泛分为两类:液沫夹带液泛、降液管液泛。
U形压差计(计算) P1-P2 = R(ρ0-ρ)g
化工原理中重要的名词解释

化工原理中重要的名词解释化工原理是指对化工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进行解析和探究的学科。
在化工工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可以分为初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初速度是指反应刚开始时的速率,平均速度是指反应过程中整个时间段内的速率,而瞬时速度是指在某一具体时刻的速率。
反应速率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2. 反应平衡:反应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种状态,此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在化学反应平衡时,虽然反应物和生成物继续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前进速率等于反应的逆向速率,因此总体上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
反应平衡的位置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描述,平衡常数较大时反应趋于生成物一侧,较小时则反应趋于反应物一侧。
3. 选择性:选择性是指在一个多组分混合物中,某个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目标产物的能力。
选择性是衡量反应过程中目标产物生成程度的指标,较高的选择性意味着较少的副产物生成,反之则意味着较多的副产物生成。
提高选择性是化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可以通过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调节、原料纯度的提高等手段来实现。
4.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可在反应中加速化学变化但自身不发生永久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提供反应活化能降低的途径,使反应物更容易达到反应状态,并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异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处于相同的物理状态,而异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处于不同的物理状态。
5. 反应器:反应器是化工过程中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装置。
根据不同的需求,反应器可以采用不同的类型,如批量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器等。
批量反应器是指将一定量的反应物加入到反应器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从反应器中取出。
而连续流动反应器则是指将反应物连续地输入到反应器中,通过管道的流动使反应持续进行。
化工原理 名词解释

化工原理名词解释(湖南工学院材化系).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
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
单元操作的分类:流体动力学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热质传递过程。
化工原理: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和工艺尺寸计算的一门技.。
粘度:流体具有粘性,表征流体粘性的物理性质称为粘滞系数,简称粘度,符号μ表示。
压力的单位换算1标准大气压(atm)=1.013×105Pa=1.033kgf/cm2=10.33mH2O=760mmHgU形压差计(计算) P1-P2 = R(ρ0-ρ)g流体的流动类型:层流、湍流。
雷诺数Re≤2000时,流动类型为层流;2000<Re<4000时,流动类型不稳定,为过渡区;Re≥4000,流动类型为湍流。
湍流摩擦系数:λ= f(Re,ε/d) 即与雷诺数、相对粗糙度有关。
流速测量的工具:测速管(皮托管)、孔板流量计、文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气体与液体不同,气体具有可压缩性。
用于输送液体的机械称为泵,用于输送气体的机械称为风机及压缩机。
气缚:如果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被输送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
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
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
这样,虽然启动了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
此现象称为“气缚”。
离心泵的类型:清水泵、油泵、耐腐蚀泵、杂质泵、高温泵、高温高压泵、低温泵、液下泵。
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终压(表压)不大于15kPa,压缩比不大于1.15;鼓风机:终压(表压)为15~300 kPa,压缩比小于4;压缩机:终压(表压)在300 kPa以上,压缩比大于4;真空泵:将低于大气压的气体从容器或设备内抽到大气中,出口压力为大气压或略高于大气压,压缩比根据所造成的真空度决定。
沉降: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利用连续相与分散相的密度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分离的操作。
根据外力不同,分为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
化工名词解释

化工基础名词解释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温度没有高极点,只有理论低极点“绝对零度”。
“绝对零度”是无法通过有限步骤达到的。
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C)、华氏温标(° F)、热力学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
绝对温度=摄氏度+0 C对应绝对温度是C, 100 C对应为C。
T T =C +32(t为摄氏温度数,T为华氏温度数)。
0° F相当于C, 100° F相当于摄氏温度C。
2、压力: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简称压强,习惯上又称压力。
在静止流体中,作用于某点不同方向上的压力在数值上均相同。
在SI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N/叭称为帕斯卡,以Pa表示。
标准大气压有如下换算关系:51atm=x 10 Pa=760mmHg二表压=绝对压力- 大气压力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3、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其表达式为mP =—v式中p -流体的密度,kg/m 3m-流体的质量,kg V-流体的体积,m 3温度不太低时,可按理想气体处理,则P =2MRT PaM 气体的摩尔质量,kg/molT-热力学温度,KR-摩尔气体常数,其值为()4、比重:物体的密度与4 C 纯水的密度的比值,称为比重5、比热容: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
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 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 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 c 表示。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每千克开尔文(j/(kg • K )或J/(kg •C ), J 是指焦耳,K 是指热力学温标,与C 相等),即令 1千克的物质的 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
化工原理名词解释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流体的主要力学模型1、连续介质模型:假定流体是由无数内部紧密相连、彼此间没有间隙的流体质点(或微团)所组成的连续介质。
不考虑复杂微观分子运动,采用连续函数数学处理。
2、无粘性流体模型:理想流体3、不可压缩流体模型:不考虑压缩及热胀4、实际流体模型表压或真空度:以大气压为基准测得的压力.表压=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体积称流体的体积流量qv ,m3/s或m3/h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质量表示则称质量流量qm ,kg/s或kg/h 流速(平均流速):单位时间内流体质点在流动方向上所流经的距离质量流速: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单位截面积的流体质量粘性:当流体流动时,流体内部存在着内摩擦力,这种内摩擦力会阻碍流体的流动,流体的这种特性称为粘性。
粘度:促使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
牛顿型流体:在流动中形成的的剪应力与速度梯度的关系完全符合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稳态流动: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在任一点上的流速、压力等有关物理参数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流动。
层流(或滞流):流体质点仅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质点无径向脉动,质点之间互不混合.湍流(或紊流):流体质点除了沿管轴方向向前流动外,还有径向脉动,各质点的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都随时变化,质点互相碰撞和混合。
*减小管内流动阻力的措施一、改进流体外部边界,改善边壁对流动的影响1、减小管壁粗糙度δ2、柔性边壁代替刚性边壁:减35~50%3、采用平顺管道进口:减90%4、采用渐缩管和突扩管5、弯管的R/d取1~4范围6、三通尽可能减小支管与合流管之间的夹角或将折角改缓:减30~50%二、改变流体内部结构实现减阻添加剂减阻,效果显著。
如纳米金属/陶瓷自修复剂,粘度指数调节剂等。
三、改变外界条件:如液体增加温度力学相似性原理两个同类物理现象,在对应的时空点,各标量物理量的大小成比例,各向量物理量的除大小成比例外,且方向相同,则两个现象是相似的。
常用化工名词解释

1、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符号ρ(读作rōu)。
国际主单位为单位为千克/米^3,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
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
是物质的23、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
根据水这两个固定温度点来对玻璃水银温度计进行分度。
两点间作100等分,每一份称为1摄氏度。
记作1℃。
4、华氏温度:以水银为测温介质,制成玻璃水银温度计,选取氯化铵和冰水的混合物的温度为温度计的零度,人体温度为温度计的100度,把水银温度计从0度到100度按水银的体积膨胀距离分成100份,每一份为1华氏度,记作“1℉”。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关系:T ℉ = 1.8t℃ +32 (t为摄氏温度数,T为华氏温度数)5、开尔文温度:以绝对零度作为计算起点的温度。
即将水三相点的温度准确定义为273.16K后所得到的温度,过去也曾称为绝对温度。
开尔文温度常用符号K表示,其单位为开尔文。
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K=℃+273.156、压力:物理定义具有客观属性,是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7、标准大气压:是这样规定的:把温度为0℃、纬度45度海平面上的气压称为1个大气压,水银气压表上的数值为760毫米水银柱高(相当于1013.25百帕)。
8、表压强,简称表压,是指以当时当地大气压为起点计算的压强。
当所测量的系统的压强等于当时当地的大气压时,压强表的指针指零。
即表压为零。
绝对压力=表压+大气压9、真空度,当被测量的系统的绝对压强小于当时当地的大气压时,当时当地的大气压与系统绝对压之差,称为真空度。
此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
绝对压力=大气压—真空度10、绝对压力,或称为真实压,是以绝对零压为起点计算的压强。
或真空为起点计算的压强。
绝对压强,简称绝压。
11、工程大气压是指1公斤的力垂直作用在1平方厘米的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元操作: 在各种化工生产过程中,除化学反应外的其余物理操作称为单元操作。
包
括流体的流动与输送、沉降、过滤、搅拌、压缩、传热、蒸发、结晶、干燥、精馏、吸收、萃取、冷冻等
2、真空度: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时,用真空表进行测量。
真空表的读数
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低于当地大气压强的数值,称为真空度,即: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表压强
3、牛顿流体:凡遵循牛顿黏性定律的液体为牛顿型液体,所有气体和大多数
液体为牛顿液体
4、层流流动:是流体两种流动形态之一,当管内流动的Re 小于2000时,即为层流流动,
此时流体质点在管内呈平行直线流动,无不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及混杂
5、理想流体:黏度为零的流体。
实际自然中并不存在,引入理想流体的概念,对研究实
际流体起重要作用
6、泵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下,用常温清水在常压下测得。
表示离心泵的压
头、效率和轴功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7、流体边界层:速度为u的均匀流平行经过固体壁面时,与壁面接触的流体,因分子附着
力而静止不动,壁面附近的流体层由于粘性而减速,此减速效应将沿垂直于壁面的流体内部方向逐渐减弱,在离壁面一定距离处,流速已接近于均匀流的速度,在此层内存在速度梯度,该薄层称为流体边界层
8、泵的工作点:管路特性曲线和泵特性曲线的交点
9、泵的安装高度:泵的吸入口轴线与贮液槽液面间的垂直距离(Z s,m)
泵的安装高度直接影响泵的吸液能力
10、泵的压头:也称泵的扬程。
是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是泵给予单位重量(N)液
体的有效能量,以H表示,其单位为m。
11、边界层分离:当物体沿曲面流动或流动中遇到障碍物时,不论是层流还是湍流,会
发生边界层脱离壁面的现象
12、完全湍流区:—Re曲线趋于水平线,即摩擦系数只与有关,而与Re准数
无关的一个区域,又h f与u2成正比,所以又称为阻力平方区
13、风压:风压是单位体积的气体流过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以H T表示,单位为J/m3
(Pa)。
由于H T的单位与压强单位相同,故称风压,风压单位习惯上用mmH2O表示14、沿程阻力:是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流体摩擦而产生的阻力。
其阻力大
小与路径长度成正比。
由范宁公式计算:
15、局部阻力:主要是由于流体流经管路中的管件、阀门及截面的突然扩大或缩小等局
部地方所引起的阻力
16、当量直径:非圆形管的直径采用4倍的水力半径来代替,称当量直径,以d e表示,
即d e=4 r H=4x流通截面积/润湿周边长
17、汽蚀现象:由于泵的吸上高度过高,使泵内压力等于或低于输送液体的温度下的饱
和蒸汽压时液体汽化,气泡形成、破裂等过程中引起的剥蚀现象
18、滤饼:在过滤操作中,被截留在过滤介质上方的由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床层称为滤
饼。
滤饼是其本身起过滤作用的过滤操作产物,随操作进行,滤饼厚度增加
19、助滤剂:为了减少可压缩滤饼的流动阻力,有时将某种质地坚硬而能形成疏松饼层
的另一种固体颗粒混入悬浮液或预涂于过滤介质上,以形成疏松饼层,使滤液得以流畅。
这种预混或预涂的粒状物质称助滤剂
20、床层空隙率:单位体积床层中的空隙体积,表示床层的疏密程度。
床层空隙率=(床层体积—颗粒体积)/床层体积
21、过滤速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体积
(过滤速率:单位时间的滤液体积)
22、自由沉降:粒子浓度较低时,颗粒间无相互干扰且不受器壁影响的沉降
23、过滤常数:由物料特性及过滤压强差所决定的常数
24、临界粒径:是理论上的旋风分离器中能被完全分离下来的最小颗粒直径。
是判断分
离效率高低的重要依据
25、过滤介质:过滤介质是滤饼的支承物,它应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尽可能小的流动
阻力,同时,还应具有相应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
26、过滤介质当量滤饼厚度:(Ve: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滤
饼体积与相应的滤液体积之比)
27、分离因数:离心力与重力(U T2/Rg)之比,以Kc表示
28、对流传热系数:其物理意义为单位时间内,壁面与
流体的温差为1 0C(K)时,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是表明对流传热强度的一项特性值
29、导热系数:数值等于单位温度梯度单位面积上所传导的热量,是表示物质导热能力
的物性参数,单位为W/(m.0c),其随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湿度、压强和温度而变
化。
由傅里叶定律
30、黑体:能完全吸收辐射能,即吸收率A=1的物体,称为黑体或绝对黑体
31、白体:能全部反射辐射能,即反射率R=1的物体,称为镜体或绝对白体
32、透热体:能透过全部辐射能,即透过率D=1的物体。
一般单原子气体和对称的双
原子气体是为透热体
33、灰体:凡能以相同的吸收率且部分地吸收由0到无穷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
体。
灰体的吸收率不随辐射线的波长而变,是不透热体。
灰体是理想物体,大多数的工程材料都可视为灰体
34、总传热系数:单位为W/(m2、0C)物理意义为间
壁两侧流体温度差为1 0C(K)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间壁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35、热阻:
总热阻等于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热阻、污垢热阻及管壁热传导热阻之和
36、黑度:灰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能力之比(E/E b),用表示
37、牛顿冷却定律:即对流传热速率方程,表示为
38、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表明黑体的辐射能力仅与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其
表达式为:(为黑体的辐射常数,C0为黑体的辐
射系数)
39、膜状冷凝:若冷凝液能够湿润壁面,则在壁面上形成一层完整的液膜,称膜状冷凝
40、克希霍夫定律:表明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和吸收率的比值恒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
射能力,即仅和物体的绝热温度有关。
其数学表达式为:
41、普朗克定律:表示黑体的单色辐射能力随波长和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
根据量子
理论推导出其数学表达式为:(T为黑体的热力学温度K,e自然对数的底数,C1、C2 为常数)
42、单效蒸发:直接将二次蒸汽冷凝,不利用其冷凝热的操作称单效蒸发
43、多效蒸发:将上一操作中的二次蒸汽引到下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以利用其冷凝
热的串联蒸发操作称多效蒸发
44、生蒸汽:用作蒸发操作中的热源的新鲜饱和水蒸气
45、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指单位传热面积上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量,用U表示,单位
为Kg/(m2.h)即U=W/S 。
蒸发强度是评价蒸发器优劣的重要指标
46、单位蒸汽消耗量:蒸发1Kg水分时加热蒸汽的消耗量,单位为Kg/Kg。
是衡量蒸
发装置经济程度的指标
47、蒸发量:蒸发量W=F(1—X0/X1)单位Kg/h。
其中F为原料液的流量Kg/h,X0
为原料液的质量分数,X1为完成液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