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科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科学复习题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昼夜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得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与适宜得温度。

不需要阳光与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得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得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得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得环境,植物生长得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得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得生长需要一定得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得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得适应环境得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得环境里,不同得动物对环境有不同得需求。

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得.7、生物得生存除了需要一定得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得。

8、食物就是动物生存最重要得需求之一。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得交换关系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得肉食动物终止.10、减少水与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得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得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就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得一种恶劣天气.13、猎隼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得土壤中.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她多种生物得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得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得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得食物得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得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得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得这些生物与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得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瞧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瞧成一个生态系统。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docx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版)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能够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能够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能够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1.向电灯这样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相关。

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相关。

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相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 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使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 6 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 2 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单元、1.我们在呼吸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与肺。

2、用手捏住鼻子,感觉呼吸很困难。

3、人体须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削减了。

4、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年龄)、(性别)、(运动量多少)等因素有关。

5、人体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不一样。

吹一支点燃的蜡烛,蜡烛会熄灭,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6、我们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肺是氧气与二氧化碳进展交换的场所。

8、拉瓦锡发觉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有支持燃烧的(氧气)与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氮气)等。

9、人的呼吸是由呼吸器官进展的。

10、人体呼出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11、普里斯特利发觉:支持动物生命活动的气体与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一样的(氧气)。

12、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2、心脏与血管1、心脏与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脉搏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3、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心脏与脉搏跳动的次数一样。

4、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发觉,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5、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与毛细血管。

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

6、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

7、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8、年龄越小,心跳的越快;年龄越大,心跳的越慢。

9、心脏有力的跳动使得血液在全身循环。

人的一生中,心脏都在不停地工作着。

常常熬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的休息时间更长。

10、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与右心房组成。

11、抽烟、喝酒对心脏的安康有害。

12、少年儿童在正常状况下,心跳每分大约60——100次。

13、献血对身体有益,但不提倡未成年人献血。

14、心脏的跳动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答: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向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到心脏心跳一次。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在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包括植物的生长、人体的组成、物质的性质等等。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复习要点。

1.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我们还学习了植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和花,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2. 人体的组成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组成的,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

我们学习了人体的骨骼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骨骼系统给人体提供了支撑和保护,呼吸系统让我们能够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则负责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

3. 物质的性质物质有着不同的性质,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了解它们。

我们学习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如形状、容积和可压缩性。

我们还学习了溶解性和燃烧性等一些常见的物质性质。

4.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重要问题。

我们学习了如何保护水资源、空气质量和植物。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种植更多的绿化植物等等。

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5. 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自然现象,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我们进行了许多有趣的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过程、测量物体的质量等等。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同时,我们还应该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观察、多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的奥秘。

希望以上的复习资料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五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

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不仅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知识点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绿豆芽生长必须条件:光照;土壤;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水分。

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有丰富有机质的环境。

5、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如:草→兔→蛇类→猛禽→食腐动物。

草(生产者)兔(一级消费者)蛇类(二级消费者)猛禽(三级消费者)食腐动物(分解者)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箭头方向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人类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平衡长时间打破,地球上的生物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蝗虫→鸟→鹰(3)草→鸟→蛇→鹰(4)草→兔→蛇→鹰17、绿豆种子根的向水性: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长。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对比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这个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二、绿豆芽的生长1、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土壤等。

2、绿豆芽在黑暗的环境中会长得细长,茎是白色的;在有阳光的环境中会长得粗壮,茎是绿色的,并且叶子会展开。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候鸟会根据季节迁徙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五、生态瓶1、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要让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够生存下去。

2、减少水和增加动物的数量都会破坏生态瓶的平衡。

六、改变生态瓶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水中的氧气减少了。

2、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七、维护生态平衡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人类的活动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比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单元光一、光和影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2、光源位置的变化会导致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二、阳光下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早上太阳在东边,影子在西边,影子较长;中午太阳在南边,影子较短;傍晚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影子较长。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复习资料五年级科学上册是在小学习习科目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涉及到很多关于自然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实验知识。

为了更好地复习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内容,本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自然界自然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自然界中的现象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五年级科学上册中,自然界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被讲解了很多知识点。

自然界中的大气现象,如热空气、冷空气的形成原理,及何时何地多见等情况;水循环的形象和跟微小生物间的关联;地球运动是气候变化的主导生产力;常见眼科、肺科疾病案例的介绍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且在了解后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验课上理解实验道理。

复习本章节需要注意枚举多方面的问题,能举实例说明则更佳。

2.生物学生物学是一个十分广泛而也十分重要的课题,它探索了生命的起源,研究了各种生物物种的生存和生长情况,而在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生物学作为科学学科的主要分支之一,被细致入微地探讨了起来。

学生将在这一章节里通过探究不同生物生殖变化的规律,研究生物种群减少的原因,并学习生物产生和分解的机制等等内容。

另外,在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生物学还涉及了对植物和动物种类的分类学,帮助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3.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获得知识,体验科学的乐趣。

在五年级科学上册中,实验这一环节也得到了很好的覆盖。

学生将在本章节中掌握使用黑板和玻璃面板绘画彩条的技巧,学习简单的化学实验,并了解科学工具和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

学生们将会在实验课中更直观地体验科学实验,通过黑板和玻璃面板绘画彩条、显微镜和火柴燃烧实验等实验,深刻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在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各个章节中都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给学生有很大的启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和自然的奥妙。

希望这些复习资料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复习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3、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②蔷薇→蚜虫→瓢虫→小鸟③落叶→蚯蚓→小鸟④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⑤水稻→田鼠→黄鼠狼→老鹰4、自然保护区。

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③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保护我国现存最大一片红树林)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我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四、简答。

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答: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2、在食物链“草→兔子→鹰”中〃如果: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

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

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

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希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五、制作生态瓶。

答:①②③④找一个透明的在桶底装入一层在桶里种上几颗植物存活后〃再大塑料油桶〃清洗淘洗干净得沙〃再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放入小鱼或泥鳅、螺干净后剪掉上面一装入大半桶自然水浮萍。

等小动物。

部分。

域中的水。

六、实验分析。

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

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2、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水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

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

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4、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

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

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5、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答:①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读作:guǐ))。

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

9、(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1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

二、解释概念。

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三、举例。

1、你所知道的光源。

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2、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的投影制图……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

答:①汽车反光镜②医生带的额镜③照明灯上的灯罩④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⑤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⑥潜望镜⑦万花筒⑧观景箱……4、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

答:①放大镜②望远镜③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④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⑤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5、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花、太阳灶、太阳能温室……四、简答。

1、影子有什么特点<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

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

即早晨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

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4、光有哪些特性<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能反射。

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

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6、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7、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8、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所以穿起来较凉爽。

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所以穿起来较暖和。

9、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

10、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

五、画图并分析。

1、凹面镜汇聚光的原理图。

2、凸透镜汇聚光的原理图。

3、潜望镜光线图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一、填空:1、地球的地表形态可以分为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西藏地处高原〃那里有许多有着尖峰的冰山;内蒙古的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边。

2、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