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1)“水是 _______ ,山是______________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作者是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2)补充名句。

①朝看水东流,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殿前拾得露华新。

③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3)《凡卡》的作者是_________ 国作家 ___________ 。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 国作家____________2.__________ 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 日,中国三位航天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坐“神舟”九号飞船入住“天宫”。

3.你了解诗人吗?他们分别是:大杜_______ 小杜____________ 诗仙__________ 诗圣________ 诗鬼___________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_____________4.六年了,你一定结识了很多知心朋友,请用成语来表达与这些朋友的情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古代,早就流传着________ 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太空的传说,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奇思遐想。

6.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___________ 博采众长,创建了一种潇洒清秀的字体。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 标致B. 拜访C. 摆脱D. 摆放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豪B. 娇揉造作C. 和颜悦色D. 脉膊相承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喜欢:动词)B.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精彩:形容词)C.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演出:名词)D.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很:副词)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B.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C.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D.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B.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D.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杜甫的《题西林壁》。

()3. “满招损,谦受益”是一句俗语。

()4. 《童年》是鲁迅的代表作。

()5.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

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左传》。

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

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礼记》。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请简述《两小儿辩日》的主题思想。

3. 请简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

4. 请简述《景阳冈》中的武松形象。

六年级语文小学语文人教版试题

六年级语文小学语文人教版试题

六年级语文小学语文人教版试题1.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临街的店铺都挂着很大的牌匾。

”这句话中“临”的意思是( )。

A.将要B.照着字画模仿C.来到、到达D.靠近【答案】D【解析】理解词语就是懂得词语的词义,查字典或词典,根据上下文,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注释。

2.如果你想向朋友推荐《鲁滨孙漂流记》,你会怎样介绍?请写一段推荐词。

(不少于60字)【答案】《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人笛福所写的长篇小说。

描写了主人公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

于是他出海航行,历尽了艰难险阻,但他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实现了遨游世界的梦想。

【解析】这道题是对语文读写综合能力的考查。

把自己识记的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写作背景等简要介绍即可。

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解决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做这类题,对文学名著的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写作特点等知识点要非常熟悉才能写好。

3.按不同意思造句。

大方(不小气)……大方(不拘束)……【答案】她虽然节俭,对朋友却很大方。

小丽大方地为客人表演舞蹈。

【解析】“大方”这个词有好几个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

表达为“不小气”的意思时多指性格方面,或在钱财、物品方面不在乎。

比如:小红请客时,出手很大方,常常一花就是好几百。

表达为“不拘束”的意思时,多指行为、举止落落大方。

如:小李见到外宾表现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4.采茶姑娘个个,她们用的双手地从茶树上。

绿树映衬着,构成。

这段写的是的情景。

【答案】神采飞扬灵巧敏捷摘下一片片嫩芽俊美的身影一幅美丽的图画采茶女采茶【解析】这篇课文叫《碧螺春》,作者:紫妍。

内容简介: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对碧螺春茶作了生动的描写。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大小B. 长短C. 红蓝D. 快慢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长歌行》D. 《赋得古原草送别》5.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A. 画龙点睛B. 刻舟求剑C. 悬梁刺股D. 掩耳盗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杜甫的诗句。

()3.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非常美丽。

()4.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故事。

()5. “精卫填海”是出自《山海经》的故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______》。

3. “______,一日之计在于晨”是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4. 《_____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著作。

5. “_____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关于责任的名言。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3. 请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4. 请解释“水滴石穿”的意思。

5. 请简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就……”造句。

2.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3. 请用“如果……就……”造句。

4.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5.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词语。

yán jùn róng yù héǎi mò shēng( ) ( ) ( ) ( )2.用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语。

3.根据提供的字音或字义组词。

降(jiàng)( ) 间(jiàn)( )凝(注意力集中)()深(不容易懂)()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专心()志张灯结()见微知()司空见()自()自受()然大悟()不经心无独有()5.按要求写成语。

①表达喜悦心情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描写自然景色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含有赞扬、喜爱感情色彩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由寓言故事而形成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按原文填空。

1.甘瓜苦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墨子》)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3.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曲》)4.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

(《鸟鸣涧》)5.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7.根据提供的句子,写出与它相关联的上句或下句。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2023年】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2023年】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2023年】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汉字。

tuō jiāng tūn shìjùn qiào wǔ zīyā yìkǒng bùpí juàn yǎn yì二、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风靡(méi mí)全球一道裂(liè yě)缝一模(mú mó)一样系(xì jì)红领巾露出破绽(zhàn dìnɡ)电视荧屏(pínɡ bǐnɡ)三、用所给的字组词,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栏(_________)稍(_________)橡(_________)培(_________)拦(_________)梢(_________)像(_________)赔(_________)四、先补全四字词语,再选词填空。

不可开(____)约定俗(____)戛然而(____)波涛(____)涌画龙点(____)笔走龙(____)(____)笔生花(____)夺天工1.舅舅家有一幅书法作品,字写得特别好,___________。

2.这处古迹的很多建筑都_______,古代工匠的手艺和智慧让人叹为观止。

3.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中国人自古以来________的。

4.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写作时才能做到________。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绿荫绿茵1.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_______中。

2.山庄的夏日,_______遮阳,是避暑的好去处。

宁愿……也……即使……也……只有……才……如果……就……3._______说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_______应该是诚实与信任。

4._______尊重别人,_______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六年级语文试题大全

六年级语文试题大全

六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这段话中,有语病的句子是()A.我们小学生要养成事事关心。

B.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C.只要我们坚决捍卫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其他国家的阴谋诡计就不会得逞。

D.面对H7N9禽流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要谈虎色变。

【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本题的考点是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名师详解:修改病句,我们要观察句子的成分、用词、搭配。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A 缺少宾语,应改为我们小学生要养成事事关心的好习惯。

易错提示:不经过句子分析,凭印象修改。

2.下列诗句中咏梅的诗句是()。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要正确解答,首先是要熟记古诗同时要按不同意象、事物来给古诗分类,然后根据积累,选择出正确答案。

名师解析:关于咏梅的诗句很多。

第一句是出自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二句诗出自晚唐诗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第三句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第四句诗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第五句出自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一首写菊花的诗。

易错提示:由于古诗词自己识记、积累不够,或者胡乱猜错导致容易失分。

2024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2024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同音字?A. 鸡B. 鸡C. 鸡D. 鸡答案:C2.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形近字?A. 哪B. 哪C. 哪D. 哪答案:C3.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我今天去公园玩。

B. 我今天去公园玩。

C. 我今天去公园玩。

D. 我今天去公园玩。

答案:A4.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A. 跑步B. 跑步C. 跑步D. 跑步答案:A5.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两个苹果。

B.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三个苹果。

C.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四个苹果。

D.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五个苹果。

答案:A1. “哪”和“那”是同音字。

()答案:✓2. “跑步”是动词。

()答案:✓3.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两个苹果。

”这句话是正确的。

()答案:✓4. “哪”和“那”是形近字。

()答案:✓5. “跑步”是名词。

()答案:✓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有一个____,你有一个____,我们一共有____个苹果。

答案:苹果、苹果、两2. “哪”和“那”是____字。

答案:同音3. “跑步”是____。

答案:动词4.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____个苹果。

”这句话是正确的。

答案:两5. “哪”和“那”是____字。

答案:形近1. 请简要解释同音字和形近字的概念。

答案: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但字形和意义不同的字。

形近字是指字形相似,但发音和意义不同的字。

2. 请简要解释名词和动词的概念。

答案: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动词是指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状态的词语。

3. 请简要解释句子的概念。

答案:句子是由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4. 请简要解释同音字和形近字的概念。

答案: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但字形和意义不同的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

(40分)1、看拼音写词语,在田字格里把字写规范。

(4分)pái huái mào shènɡ kuí wú zǔ náo2、准确地写出同音字。

(4分)(1)jùn ()工()俏险()()马(2)cháo ()鲜()弄()水鸟()(3)wù会()恍然大()任()好高()远(4)jiāng ()水泥()()来冻()3、照例子写出关于“看”的词语。

(3分)例如:怀着崇敬的心情看:瞻仰(1)低下头向下看:___________ (2)抬头向上看:___________(3)向四周看:______________ (4)向远处看:_____________(5)偷偷地看:_____________ (6)大略地看:_____________4、用“抵”字组成词语,并准确地填在句子中。

(4分)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1)一把把太阳伞,()不住烈日的炙烤。

(2)我们要()不良思想的侵蚀。

(3)廉颇做好了()秦兵的准备。

(4)面对强手,不能认输,要做出顽强的()。

5、写出不同意思关于手的成语。

(5分)(1)形容敏捷—( ) (2)形容惊慌—( )(3)形容高兴—( ) (4)形容喜欢—( )(5)形容凶狠—( ) (6)形容权力大—( )(7)形容卑鄙—( ) (8)形容没准备—( )(9)形容冷漠—( ) (10)形容亲密—( )6、在下面括号里填上《三国演义》中两个字的人物名字,使其前后四个字各成一条成语。

(3分)(1)千疮百( )目张胆(2)咬紧牙( )扇纶巾(3)纲举目( )针走线(4)指鹿为( )群出众(5)信口雌( )心耿耿(6)完璧归( )消雾散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6分)?惊心动( ?)精兵()政鱼(? )而入闻所()闻目()口呆见微知( ?)无(?)无束? 无独有( ?)?? 震耳( ?)聋惊(?)之鸟? 张灯结( ?)出人( ?)料8、下面是网上数字用语,你能写出它的意思吗(2分)886—— 995——1314—— 596——9、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分)(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成语纠错:把错字画出来,改在括号里(5分)一糯千金()一古作气()雪中送碳()不学无束()如火如茶()杞人优天()不寒而粟()天经地意()粱上君子()卧新尝胆()二、阅读与理解(18+12=30)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2=18分)①《出塞》一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本诗通过前两句对_____和_____两朝历史的回顾,后两句对汉代名将________的怀念,表达了作者盼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歌行》选自________,其中用来勉励年轻人好好把握时光,以免年华消逝,后悔莫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③开发大西北,我们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生态战略。

可以料想不久的将来,古人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大西北重现。

(用《敕勒诗》中的诗句填写)有一道难题,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老师的点拨下豁然开朗,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④《詹天佑》一课,作者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着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

在施工过程中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

其一采用_______________办法;其二隧道采用_____________法,画出施工示意图。

⑤“曹孟德”是小说<< >>中的人物;“王熙凤”是小说<< >>中的人物;“唐僧”是小说<< >>中的人物。

⑥____________________,有再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有再青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有再开的时候。

仿照样子再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再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2分)春雨春天的花,是美丽迷人的;春天的云,是变幻莫测的;春天的风,是柔和温暖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淅淅的春雨。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那丝丝点点的牛毛细雨,无声无息地蹦到地面上,钻进大地母亲的怀抱,滋润着干裂的泥土,给春天注入了新的活力。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

植物贪婪地吮吸着大地母亲甘甜的乳汁,吐出嫩绿的叶子,绽开艳丽的花朵,装扮着春天的大地。

人们赞美鲜花,赞美绿叶,可又有谁想到那名不见经传的春雨呢但它却毫无怨言,还是默默的奉献自己,直到最后的一点一滴,为五彩缤纷的大地尽心尽力。

听,春雨来了,它落在湖面上,哗哗沙沙,拨动了春姑娘的小提琴,打碎了小鱼儿晶莹透亮的大镜子,气得它们个个鼓起腮帮,撅起圆圆的小嘴巴,顶起一圈套一圈的水纹儿,在清亮亮的水面上随之扩散荡漾。

春雨落在屋檐下,叮叮咚咚,打起了春姑娘的小腰鼓,音符从鼓中传出来,咕噜噜从房顶滚下去,马上连成一串儿闪烁着五彩光芒的珍珠项链,一下子又汇成一条清澈的小溪。

春雨落在树丛里,噼噼啪啪,敲响了春姑娘的小铜锣,在叶心(聚成汇成)一口小巧玲珑的小潭。

哗地一声,叶儿翻了,小潭不见了,留下的是一片光洁。

它带走了蒙在叶子上的尘土,使绿叶重新(焕发散发)出青春的灿烂光彩。

春雨落在花朵上,滴滴答答,弹出了春姑娘的《春之舞》,动听的乐声比银铃还要清脆,小小的花儿成了一个镂刻的水晶酒盏,春雨成了清醇的美酒。

小蜻蜓喝啊喝,醉了,摇摇晃晃地随着乐声展开翅膀在雨雾中跳舞。

春雨就像一个神秘的音乐家,奏出一支支交响乐。

雨停了。

太阳从云层中(探出伸出)圆圆的脸庞,笑眯眯地注视着大地。

一道五光十色,梦一般的彩色桥梁,飞架南北。

杨树、柳树(舒着伸展)着洗涤过的枝叶,笑得更欢,也更有精神了。

可刚才还活蹦乱跳的顽皮春雨,却融入了大地,再也不见不到这美丽的景象了……我愿做一滴小小的雨滴。

⑴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分)⑵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变幻莫.测()春雨贵.如油()⑶照样子写词语。

(2分)笑眯眯__________叮叮咚咚__________⑷认真阅读第3自然段。

①这一段作者分别写了春雨落在()、()、()、()时的情景。

(2分)②用“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

(1分)③仿照第一段写一段话(2分)(4)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小作者为什么“愿意做一滴小小的雨滴”(2分)。

三、习作 (30分)①201年的奥运会在里约如期举行了,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在里约,关注着奥运会的盛况。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观看奥运会的同时,尤其是观看中国的比赛项目,看着运动员场上的表现,我们心潮起伏,热血澎湃。

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们连灵魂都感觉被燃烧了,那种激动无法言表。

结合奥运会比赛,以“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为题写一篇作文。

②“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整本的书”。

相信每个同学除了学习语文课本上的许多文章外,都或多或少看过一些课外书。

因为个人爱好不同,读书方法各异,所以读书的感受也大不一样。

请以“我与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

要求 1、以上两题任选一题。

2、语句通顺,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3、不少于400字。

答案:一、基础知识1、徘徊茂盛魁梧阻挠2、(1)jùn (竣)工(俊)俏险(峻)(骏)马(2)cháo (朝)鲜(嘲)弄(潮)水鸟(巢)(3)wù会(晤)恍然大(悟)任(务)好高(骛)远(4)jiāng (江)水泥(浆)(将)来冻(僵)3、(1)俯瞰或俯视(2)仰视或仰望(3)环视(4)眺望(或远眺远望)(5)窥视(6)扫视4、(1)抵挡(2)抵制(3)抵御(4)抵抗5、写出不同意思关于手的成语。

(1)形容敏捷—(手疾眼快 ) (2)形容惊慌—(手忙脚乱)(3)形容高兴—(手舞足蹈) (4)形容喜欢—(爱不释手)(5)形容凶狠—(心狠手辣 ) (6)形容权力大—(一手遮天 )(7)形容卑鄙—(不折手段) (8)形容没准备—(措手不及)(9)形容冷漠—(袖手旁观) (10)形容亲密—(亲如手足)6、(1)孔明(2)关羽(3)张飞(4)马超(5)黄忠(6)赵云7、惊心动(魄) ? 精兵(简)政鱼(贯)而入闻所(未)闻目(瞪)口呆见微知(着)无(拘)无束? 无独有(偶)?? 震耳(欲)聋惊(弓)之鸟? 张灯结(彩)出人(意)料8、886——拜拜了 995——救救我 1314——一生一世 596——我走了9、(1)、(对偶)(2)、(反问)(3)、(夸张)(4)、(夸张)(5)、(拟人)(6)、(比喻)(7)、(设问)(8)、(夸张)10、成语纠错:5分一糯千金(诺)一古作气(鼓)雪中送碳(炭)不学无束(术)如火如茶(荼)杞人优天(忧)不寒而粟(栗)天经地意(义)粱上君子(梁)卧新尝胆(薪)二、阅读与理解(18+12=30)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2=18分)①唐,王昌龄,秦汉,李广,祖国统一人们早日过上安定的生活。

汉乐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②“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

居庸关和八达岭,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部凿井。

(画图略)⑤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

⑥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仿照样子再写一句:(略)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2分)⑴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聚成散发伸出伸展⑵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变幻莫.测(不能的意思,文中只无法预测)春雨贵.如油(宝贵,文中指春雨宝贵)⑶照样子写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