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婴语”八级 再也不担心“宝宝不开心”
八个月的宝宝婴语对话

八个月的宝宝婴语对话
我:宝宝,你好可爱啊!
宝宝:嗯嗯!
我:你喜欢什么玩具?
宝宝:嘟嘟!(指向旁边的玩具汽车)
我:哦,你想要拿到那个玩具吗?
宝宝:啊啊啊!(手指向玩具,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我:好的,我给你拿过来。
宝宝:嘿嘿嘿!(开心地笑着)
我:宝宝,你饿了吗?
宝宝:啊啊啊!(伸出小手,示意要吃东西)
我:好的,我马上给你准备奶瓶。
宝宝:嗯嗯!(点头表示同意)
我:宝宝,你会爬吗?
宝宝:呀呀呀!(向前蹭了一下,试图爬)
我:好棒啊!加油,继续努力爬吧。
宝宝:呀呀呀!(继续向前蹭,似乎对爬行很感兴趣)我:宝宝,你累了吗?
宝宝:嗯嗯!(眼睛有点困倦)
我:好的,让我们去床上睡觉吧。
宝宝:啊啊啊!(伸出小手,示意要被抱)
我:好的,我抱你去睡觉。
宝宝:嘿嘿嘿!。
宝宝婴语搞笑对话

宝宝婴语搞笑对话
妈妈:宝宝,你想要什么?
宝宝:咿咿啊咿咿啊!
妈妈:我听不懂啊,宝宝能不能说清楚点?
宝宝:咿咿咿咿咿!
妈妈:好了好了,我明白了,你是饿了对吧?
宝宝:咿咿!
妈妈:好,让妈妈来给你准备奶粉吧。
宝宝:啊咿咿啊咿咿咿!
妈妈:怎么了?奶粉不好喝吗?
宝宝:咿咿咿咿咿!
妈妈:不是吧,你还是不喜欢奶粉?
宝宝:啊咿咿啊咿咿咿!
妈妈:那你想要吃什么呢?
宝宝:咿咿!
妈妈:啊,你想要奶嘴啊!好的,妈妈给你拿来。
宝宝:咿咿咿咿!
妈妈:又怎么了?奶嘴不好吗?
宝宝:咿咿啊咿咿啊!
妈妈:哦,你想要找个妹妹玩啊?可惜妈妈还没生下你的妹妹呢!宝宝:咿咿咿咿!
妈妈:好了好了,不哭不哭,妈妈来陪你玩吧!。
教你如何听懂孩子的“婴语”

教你如何听懂孩子的“婴语”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孩子就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婴语”来跟你交流。
新手爸妈刚刚“上路”,很多时候都没有办法完全读懂的“婴语”,总是感觉手忙脚乱的。
比如宝宝身体不舒服,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读懂宝宝身体所传递地“婴语”,对宝宝的影响就会很大。
那么,小宝宝到底有哪些难懂的“婴语”呢?各位父母认真学习以下“婴语”单词红宝书,就一定可以顺利通关!“婴语”单词--湿疹释义:湿疹是很多宝宝都会得过敏性皮肤病,一般新生儿至2岁的宝宝发病比较多。
大多表现在头面部、颈背和四肢,有着一些小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疹。
湿疹与很多因素有关,过敏体质的宝宝,食用如鸡蛋、鱼虾类含蛋白质的食物就会因为过敏而出现湿疹。
而缺钙造成血管低钙性痉挛会加重湿疹。
如果患了湿疹,平时很多的因素都会加重湿疹,所以爸爸妈妈要经常给宝宝洗澡,少给宝宝使用一些化学用品,根据宝宝的体质来补钙。
湿疹密集成片或痒得厉害时,一定要赶紧去看医生。
“婴语”单词--肠绞痛释义:在宝宝饿了、尿了、热了的时候总是通过哭泣来表达。
可是,有一种哭闹总是出现在傍晚或凌晨,并且不容易哄,这就可能是肠绞痛造成的。
在宝宝未满4个月时,其肠壁神经发育尚不成熟,肠道蠕动不规则、蠕动过快,会让宝宝感觉到痉挛疼痛。
肠绞痛发作时,宝宝经常哭得很响,同时会握拳踢腿。
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抱着宝宝进行安抚或是轻揉宝宝腹部,让宝宝好受一点。
“婴语”单词--夜惊释义:如果宝宝在半夜总是惊醒,同时在后半夜会出汗、枕秃的话,宝宝可能正处于佝偻病早期阶段,是身体缺乏维生素D或钙质的信号。
宝宝体内维生素D和钙不足的话,会造成一系列神经症状,如夜间多汗、夜惊、哭闹等。
在给宝宝补充钙质的同时,补充维生素AD更为重要。
主要是因为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并不高,所以补再多的钙如果不吸收,也无济于事。
不良的睡眠姿势或者白天、临睡前过度兴奋,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容易醒来,因此可以让孩子白天少睡点,培养宝宝良好的作息规律,在睡觉前也不要让孩子太兴奋。
婴语专用术语

15、喝水
关键词:(水量、间隔时间……) 。释意:宝宝年龄越小,体内所需水分的含量比例就越高。宝宝生长发育快,需要要水分明显比成人多,而宝宝肾功能尚不完善,水分消耗也较快。一般情况下每千克体重需水量:0-1岁为120-160毫升,1-2岁为120-150毫升,2-3岁为110-140毫升。
提醒妈妈们,感冒也可引起中耳炎。当宝宝患中耳炎时,要及时治疗,并治疗彻底。有积脓或积液,要听从医生建议,及时排脓。
11、流口水
关键词:(长牙、吞咽功能、吐口水……)释意:宝宝3个月左右,口水的分泌量会增加。等到宝宝4一5个月大,辅食添加对宝宝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时,饮食中逐渐补充了含淀粉等营养成分的糊状食物,唾液腺受到这些食物的刺激后,唾液分泌明显增加。6个月左右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齿。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从而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宝宝的口腔小而浅,吞咽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协调口水,所以当唾液分泌稍多或是宝宝高兴、嬉笑时,可能就会因无法将分泌出来的口水全部咽下去,而漫过大堤,流出口腔。
3、辅食添加
关键词:(辅食、水果) 释意:在宝宝4~6个月间,此间若能合理添加水果、蔬菜、蛋黄、米粥等辅食,给其食欲的发展以良性刺激,则可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正确的添加辅食的方法应该是,初次添加建议在上午,这样即使吃了有什么不适应的话,下午还能去看医生。6个月内每日上午添加一顿辅食就够了。6个月后,可以在傍晚6点左右再加一顿米粉或粥,临睡前再一瓶奶,这样宝宝就很饱了,夜里可以睡得很安稳。添加是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添加的品种由一种到多种,先试一种辅食,过3天至1星期后,如婴儿没有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再添加第二种辅食品。添加的数量由少量到多量,待婴儿对一种食品耐受后逐渐加量,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食物的制作应精细、从流质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再逐步到固体食物,让婴儿有个适应过程。
育儿知识-“婴语”四六级开考!新手爸妈必背的单词红宝书

“婴语”四六级开考!新手爸妈必背的单词红宝书从宝宝呱呱坠地开始,他就在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婴语”来与这个当今世界进行交流。
新手爸妈刚刚“上路”,也许要懂得宝宝啼哭、微笑等简单的意义,但是面对某些不能看清楚的“婴语”时,往往会措手不及。
例如宝宝出现了某种疾病的信号,如果不能及时撷取看透宝宝身体所传递地“婴语”,可能会诱发不可逆转的影响。
那么,小宝宝到底有哪些难懂的“婴语”呢?各位父母认真学习如下表所示“婴语”单词红宝书,一定能顺利通过“婴语”四六级!“婴语”单词--湿疹释义:湿疹是常见的新生儿和宝宝过敏性湿疹,多发生于新生儿至2岁的宝宝。
大多表现在头面部、颈背和四肢,出现米粒样大小的红色囊肿或斑疹。
湿疹与遗传过敏体质、缺钙等因素均有关,过敏体质的宝宝,食用如鸡蛋、鱼虾类含蛋白质的食物会已引起引起皮肤过敏而发生风湿病。
而缺钙引起低钙性痉挛也会加重湿疹,湿疹的宝宝头皮敏感,环境过干、过热、过度暴晒等都可能刺激湿疹加重;每天给宝宝洗澡,应尽量少用化学洗浴用品,适当补钙。
脚气密集成片或痒得厉害时,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婴语”单词--肠胶痛释义:宝宝不会说话时,有能源需求便会用哭闹的手法方式告诉妈妈饿了、尿了、热了等等,这是很非常容易分辨的。
但是,有一种哭闹总是出现在傍晚或凌晨,而且不容易哄,这往往是由于肠胶痴造成的。
在宝宝未满4个月时,其肠壁神经退化尚不成熟,肠道蠕动不规则、蠕动过快,非常容易导致痉挛疼痛。
肠绞痛发作时,宝宝多以高分贝的哭声和握拳踢腿的动作来表达,家长可适当抱着宝宝进行安抚或是轻揉宝宝腹部,以缓和肠痉挛带来的疼痛。
“婴语”单词--夜惊释义:如果宝宝在夜间总是不省人事,如同等受了惊吓一般,此外还伴有夜间咳嗽尤其是后半夜出汗、枕秃等表现,宝宝则可能正处于佝偻病早期阶段,是身体缺乏维生素D或钙质的信号。
育儿专家提醒家长,宝宝身体缺乏维他命D和钙时可激起一系列神经激发起症状,如夜间多汗、夜惊、哭闹都与植物神经调节能力失调有关。
宝宝婴语对话合集

宝宝婴语对话合集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最初的哭泣声、咿咿呀呀的婴儿语言,到后来的单词、短句的表达,每一个阶段都是宝宝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宝宝婴语对话是宝宝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与宝宝进行互动对话,可以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宝宝婴语对话的合集,帮助父母更好地与宝宝沟通。
1. 早晨问候大家早上好!宝宝醒来后,爸爸妈妈可以首先给宝宝一个温暖的早晨问候,比如说:“宝宝早上好!今天阳光明媚,我们一起度过美好的一天吧。
”通过这种亲切的问候,宝宝可以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同时也为宝宝营造了愉悦的氛围。
2. 日常活动对话在日常活动中,可以通过对话引导宝宝的语言能力。
比如宝宝正在穿衣服时,妈妈可以问宝宝:“宝宝,今天要穿什么衣服呢?是红色的T恤还是蓝色的裙子?”这样的对话可以帮助宝宝学习新的单词,并且培养宝宝对颜色的辨识能力。
3. 食物对话在宝宝进食时,可以进行一些食物相关的对话。
比如说:“宝宝,你喜欢吃苹果吗?苹果又红又甜,对身体很好哦!”这样的对话可以帮助宝宝学习食物的名称和特点,同时也增加了宝宝对食物的兴趣。
4. 动物对话宝宝对于动物通常很感兴趣,可以通过动物对话来培养宝宝的语言和认知能力。
比如说:“宝宝,你知道鸭子怎么叫吗?嘎嘎嘎!”这样的对话可以让宝宝模仿动物的叫声,同时也可以学到动物的名称。
5. 故事对话在给宝宝讲故事时,可以通过对话的形式增加趣味性。
比如说:“宝宝,我们来一起编个故事吧!从前有一只小兔子,它喜欢吃胡萝卜,每天都去田里找胡萝卜……”这样的对话可以刺激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宝宝的听说能力。
6. 情感表达对话宝宝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对话帮助宝宝学习情感的表达。
比如说,宝宝哭泣时,爸爸妈妈可以关切地问:“宝宝,你为什么哭了?是不是不开心了?”这样的对话可以让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让爸爸妈妈更好地理解宝宝的需要。
宝宝婴语搞笑对话

宝宝婴语搞笑对话
宝宝婴语搞笑对话
宝宝的语言能力在不断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越来越有趣。
有时候,他们的语言甚至能让我们大笑不止。
下面是一些宝宝婴语搞笑对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宝宝:妈妈,我想吃蛋糕。
妈妈:不行,现在不是吃蛋糕的时间。
宝宝:那我可以吃面包吗?
妈妈:可以。
宝宝:好的,那我要吃蛋糕味的面包。
2. 宝宝:爸爸,我想要一只小狗。
爸爸:我们家已经有一只猫了,不能再养宠物了。
宝宝:那我可以把猫换成小狗吗?
3. 宝宝:妈妈,我想要一杯水。
妈妈:好的,我给你倒一杯水。
宝宝:不要,我要自己倒。
妈妈:好的,你自己倒吧。
宝宝:(拿起杯子)妈妈,你倒给我吧。
4. 宝宝:爸爸,我想要一辆玩具车。
爸爸:好的,我们去买一辆。
宝宝:不要,我要一辆真的车。
爸爸:宝宝,你还太小了,不能开真的车。
宝宝:那我可以坐在车里面吗?
5. 宝宝:妈妈,我想要一只玩具熊。
妈妈:好的,我们去买一只。
宝宝:不要,我要一只真的熊。
妈妈:宝宝,熊很危险,我们不能养。
宝宝:那我可以养只小熊猫吗?
这些宝宝婴语搞笑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宝宝们的天真可爱和无限想象力。
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虽然有时候让人哭笑不得,但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些有趣的时刻,和宝宝们一起成长。
“婴语四六级”,80后父母时髦问候语三篇

“婴语四六级”,80后父母时髦问候语三篇听明白宝宝哭声轻松过四级刚刚升级做妈妈的刘晓听到宝宝的哭声她有点手足无措,担心宝宝是不是病了。
事实上,哭就是婴儿的语言,不同的哭声有不同的含义。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长朱思莲介绍讲,婴儿的哭声尖直,一般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吃奶时哭则有可能是口腔溃疡。
有的婴儿醒后运动肢体时,常伴有节奏性哭声。
声音响亮,音调较柔和,脸色红润,呼吸正常,无痛苦表情,这种哭声对肺泡的膨胀、呼吸肌的运动锻炼均有益处,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 更多的时候,婴儿的哭声是在表达自己的需要。
”朱思莲讲,婴儿非常缓和、断断续续的哭声,表达的是希望得到安抚的心理需求,当爸爸妈妈把宝宝抱起来进行安抚后,宝宝的哭声就会停止。
婴儿非常有节奏、烦躁的哭声往往是传达饿了的信息,当母亲用乳头或手指触其口角时,婴儿头部立即转向乳头或手指侧,口唇开始吸吮,哭声也随即停止。
当婴儿吃饱了没什么动静,想起来就绵绵地哭一声,则是宝宝想睡觉了,这时只要安抚宝宝一下,宝宝就会非常快睡着。
假如婴儿啼哭强度较轻,哭时多无泪,同时哭的同时,两腿蹬被可能是宝宝尿了,给他换上一块干净的尿布就不哭了。
读明白无声“警报” 顺利过六级同学李亮被大伙儿封为“超级奶爸”,由于阅读了大量的婴儿护理书籍,女儿一点的不适都逃只是他的“火眼金睛”。
他常讲,护理宝宝“无声”似“有声”。
山东大学济南市中心医院儿童预防保健科主任温天莲主任医师讲:“婴儿的很多躯体不适的确能够通过无声的语言表达出来。
”她讲,比如讲有的宝宝长湿疹,在头面部、颈部和四肢出现米粒样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疹,这事实上是过敏的表现。
喂母乳的小孩过敏率低一些,出现湿疹时,母亲能够暂停吃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物。
奶粉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小孩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性比较大,当婴儿患湿疹时,可在大夫指导下服用水解奶粉。
婴儿大便不规律也是经常出现的咨询题。
婴儿便稀,首先要排除肠道感染。
除此之外,大部分婴儿是生理性腹泻,如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但每天的总量不是很多,生长发育得非常好,这种情况,在4-6个月给宝宝添加辅食后症状就会减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宝宝能玩微信,他们会在朋友圈里发些啥?一位妈妈原创了一组漫画,以宝宝的口吻分享婴幼儿的日常生活。
截至目前,这组漫画的阅读量已超过10万,不少网友把它喻为“婴语”八级水平题。
阅读量已超10万
“昨天我妈准备给我断夜奶,真是很烦,哭了很久也不给我吃,真是狠心的妈妈。
”“我妈妈准备不给我吃奶瓶了,我好痛苦。
”“大家几天洗一次澡了?三天没洗了,我好难受。
”“万能的朋友圈,请告诉我,我妈非要给我定时喂奶,怎么破?”
微信朋友圈里出现了一组漫画,漫画里的宝宝们在朋友圈里吐槽成长的烦恼,再配上宝宝们的评论和各种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截至目前,这组漫画的阅读量已超过10万,不少网友把它喻为“婴语”八级水平题。
尽管不少网友看不懂,但很多妈妈看完这组漫画后却深有感触。
网友“VEVE”说:“看完意犹未尽,从孩子的观点出发,真不错!”网友“余小主”说:“看了宝宝的朋友圈,发现有时候真的难为孩子了。
”
帮宝宝说出心里话
记者联系上漫画作者“牛妈彭小蹦”,她叫彭佳胤,湖南人,今年34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她说,这组漫画总共创作了两天,没想到这么受欢迎,“我在创作时也在不断反省自己,只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我还能画出更多来”。
为了让宝宝的朋友圈显得更真实,彭佳胤还给宝宝们取了微信名并配以年龄,如“4M”就代表4个月大。
彭佳胤说,自己的创作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以宝宝的视角传达科学育儿观念。
“虽然宝宝不会说话,但其实他们的内心是有诉求的,只是苦于无法表达而已,我就帮他们说出来。
”彭佳胤说,如漫画中提到的粗暴断奶、添加辅食等内容,就涵盖了家人育儿观念的碰撞和宝宝对成长的渴望等。
1几天洗一次澡才合适?
彭佳胤说,这个问题源自她的朋友与其公婆产生的育儿分歧。
“她是广东人,后来到长沙定居,和公婆住在一起。
”在广东时,这位妈妈每天都给孩子洗澡,可到了长沙,婆婆却不让这么做。
一周给孩子洗两次澡,婆婆还嫌多,怕把孩子冻着。
“孩子夏天的时候就是天天洗,冬天是两天洗一次。
”家住九龙坡区杨家坪的吴小姐今年29岁,女儿2岁,她说怕孩子不舒服,所以经常给孩子洗澡。
不过26岁的江小姐则不同,她的儿子1岁5个月,“夏天是天天洗,冬天则是一周洗一次”。
■解读
重庆武警医院儿科主任徐培菊:新生儿每天都要排便,原则上应该是每天都要洗澡,即使没有每天都洗,也应该注意卫生,如每天给宝宝擦拭身体和洗屁股,冬天最迟隔天洗一次。
给宝宝洗澡时,要注意卫生间温度和湿度,避免感冒。
2定时喂奶真的好吗?
彭佳胤说,很多妈妈的观念是一定要按时喂奶,称是为了培养好习惯,“这个过程妈妈其实也很难受,有时宝宝饿得直哭,但还不到点,妈妈也只能看着”。
对于是否要定时喂奶,妈妈们的意见并不统一。
“我当时就严格根据时间间隔来喂奶,孩子哭也没给吃。
”潘女士家住渝中区大坪,今年33岁,女儿4岁,“每顿一般间隔2小时,还会用纸笔记下时间”。
■解读
重庆武警医院儿科主任徐培菊:定时喂奶是一个很老的观点,不太科学,按需喂养才是科学的喂养原则。
每个宝宝的生理状况和消化机能并不相同,不能机械地将喂养时间固定,
而应根据每个宝宝的实际情况灵活对待。
3该不该给宝宝喂饭?
彭佳胤有两个小孩,哥哥6岁,妹妹1岁半。
“宝宝其实很想自己吃饭,这也是一种成长探索。
”她认为,应该把吃饭问题交给宝宝,而不能让宝宝坐着看电视,家长一勺一勺喂饭。
32岁的何小姐有一个2岁的女儿,女儿习惯家长喂饭,何小姐也乐意这么做。
“她自己吃弄得满地都是,就顾着玩,也不认真吃饭。
”何小姐说,喂饭是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
其实在这一问题上,很多家庭内部也存在分歧。
“我主张让孩子自己吃,我妈妈就一定要给孩子喂饭。
”江小姐认为,虽然孩子很小,但对自己吃饭这件事却很有兴趣,家长应该保护孩子,而不是制约他们。
■解读
重庆武警医院儿科主任徐培菊:1岁以下的宝宝肯定需要家长喂食,不过1岁半以上的宝宝已有了自主行为能力,并且对操作产生了兴趣,家长就应该培养孩子自己吃饭,有意识地锻炼其手脚功能,家长可从旁辅助。
4该不该粗暴断奶?
彭佳胤说,很多妈妈都会纠结断奶的问题,如何时断奶、如何断奶等,“另外粗暴断奶、断夜奶等问题也是让妈妈们焦心的事”。
何女士的女儿现在已经2岁了,1岁的时候,女儿每天半夜都要醒一次,哭着要喝奶,何女士也只好半夜爬起来喂奶。
“我也狠过心,无论孩子怎么哭,就是不给喂,到最后还是会不忍心。
”
江小姐则表示,自己一直给宝宝喂母乳,如果半夜孩子醒了要喝奶,自己也给喂,直到宝宝1岁以后母乳停了,才自然断奶。
■解读
重庆武警医院儿科主任徐培菊:“断夜奶”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一般我们并不主张喂夜奶,不过还是因人而异。
一般宝宝3个月大时,如果白天吃得好,晚上的睡眠就比较稳定。
另外,以前主张10个月左右停母乳,现在的观点是母乳有多久就喂多久,不过在宝宝六七个月时就应添加辅食。
本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宝宝的朋友圈
彭佳胤认为,育儿没有绝对的对错,她个人推崇“亲密育儿”,也就是说,育养孩子要适当听从内心想法、遵循自然,不要过于焦虑,如生怕孩子没带好、养成坏习惯、长得不如人家壮等。
而这些问题,彭佳胤都画在了漫画里,记者选取了4个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请专家解读。
[纵深]
2岁前的宝宝在想什么他们会怎么表达
2岁以前的宝宝在想些什么?他们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呢?昨日,记者采访了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心理作家,畅销书《孩子独立靠父母》、《奶爸经》作者刘勇赫,请他对2岁以前宝宝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进行解读。
不过他也表示,宝宝的发育存在个体差异,不可能一模一样。
1~2个月喜欢色差大的物品
刚出生的宝宝喜欢明暗相交的视觉刺激,如果凑近宝宝的脸,你会发现他们试图将目光聚焦在你身上。
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喜欢色差较大的物品,家长可用黑白卡片、黑白棋布或太极球等对宝宝进行视觉训练。
3~4个月用哭表达所有情绪
这个阶段的宝宝无论是饿了、困了还是尿床,所有的情绪都是通过哭来表达的。
另外,这一时期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在发展,家长可对其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如放一本书在宝宝面前,看宝宝能不能准确抓握。
5~6个月更愿伸手让妈妈抱
这个阶段的宝宝对父母的认知逐渐清晰,而且会更愿意亲近妈妈,在一堆人中,宝宝更愿意伸手让妈妈抱。
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有了嫉妒情绪,父母一定要多加陪伴,同时不要吝啬给宝宝亲吻和拥抱。
7~8个月练习用手抓东西
这时的宝宝更加好动,会通过肢体来表达情绪,他们会不断练习使用手,先全掌抓,然后三指抓(拇食指和中指),最后两指抓(拇食指对捏)。
这时,家长看到宝宝用手把东西放进嘴里时不要阻止他们,应尽量主动提供安全卫生的物品。
9~11个月想扶着家具站起来
一旦宝宝自己能坐起来了,他便会想着扶着家具站起来,这时你会发现宝宝很喜欢绕着家具转,或让大人拉着双手跳,甚至是让大人扶着跑。
家长不要太担心宝宝摔跤,而应在旁边保护好宝宝。
12~15个月有自我意识很粘人
这个阶段的宝宝成长发育最快,并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们会表现得很粘人,家人的短暂离开会让他们很沮丧。
16~18个月努力用语言表达想法
宝宝在这个阶段会说出一些词语,一般是先蹦出“爸爸”“妈妈”,这时宝宝会更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应多和宝宝交流,努力感知他们的情感。
19~24个月对精致东西感兴趣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更愿意用语言来表达自我,家长会发现宝宝经常说“不”。
另外,宝宝会对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常常握住小玩具并保持很长时间,家长可以此锻炼宝宝的专注力和耐心。
商报记者谈书。